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藝術 歐陽予倩 老舍 焦菊隱 北京劇院運營服務平臺 2017-05-24

1907年至今,中國話劇已走過110載歲月

2017年北京市劇院運營服務平臺

即將推出“紀念中國話劇110週年演出季”

在此之前

劇院平臺帶您重溫中國話劇發展之路

致敬中國話劇光輝歷程

1900s

1907年,中國留日學生團體“春柳社”分別於2月、6月在東京演出《茶花女》片段和《黑奴籲天錄》,此為中國話劇史開端。同年夏天,王鐘聲在上海成立春陽社,年末演出《黑奴籲天錄》。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黑奴籲天錄》海報

1910s

1910年,任天知在上海成立新劇職業團體——進化團。

1912年,留日歸來的原春柳社成員陸鏡若、馬絳士等在上海組織新劇同志會,歐陽予倩隨後加入,致力於推行新劇。

1914年,南開新劇團在天津成立。六大文明戲演出團體在上海聯合公演,文明戲進入全盛時期,史稱“甲寅中興”。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周恩來和伉乃如都參加了“南開新劇團”,師生倆常常同臺演戲

1916年,周恩來同南開學校老師同學合影

(前排左一為周恩來,左二為伉乃如)

1918年6月,《新青年》闢“易卜生號”(第4卷第6號),發表易卜生劇本和胡適的文章《易卜生主義》。10月,南開新劇團編演張彭春的多幕話劇《新村正》,該劇被認為是第一部嚴肅的現實主義原創劇作。

1919年3月,《新青年》發表胡適編劇的《終身大事》(第6卷第3期),這標誌著五四時期“社會問題劇”的濫觴。

1920s

1920年5月,新文化運動中第一個新劇團體——民眾戲劇社在上海成立。同時創辦了《戲劇》月刊,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的影響下,胡適創作了《終身大事》。

1924年,洪深編導的《少奶奶的扇子》經由上海戲劇協社演出後獲得成功,宣告現代導演制的確立。

1925年,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創立。余上沅等人在《晨報》副刊《劇刊》發表文章,討論“國劇運動”。

1927年,田漢在上海成立南國社,12月南國社在上海舉行“藝術魚龍會”,率先嚐試小劇場戲劇的演出方式。

1928年,洪深將Drama譯為“話劇”,總括源自西方戲劇、迥別於傳統戲曲的新的劇場演出形式,話劇的名稱從此確立。他建立了專職的導演制和嚴格的排練制度,實現男女合演,將舞臺佈景也由原來的平面佈景改為立體佈景,這些做法在當時國內尚屬首創。

洪深(1894.12.31—1955.8.29)

民國時期導演、劇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1929年3月,廣東戲劇研究所在廣州成立,歐陽予倩任所長。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上海藝術劇社在滬成立。

1930s

1930年,中國左翼劇團聯盟在上海成立。

1932年,熊佛西到河北省定縣實驗“農村戲劇”。

1934年,23歲的曹禺創作的戲劇處女作《雷雨》在《文學季刊》發表(第1卷第3期)。

1935年,國立戲劇學校在南京成立,余上沅任校長(後更名為國立戲劇專科學校)。

1936年,曹禺發表劇本《日出》,夏衍編劇的《賽金花》上演,《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戰期間國防戲劇中最有影響力的街頭劇之一,“國防話劇”的口號提出。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油畫《放下你的鞭子》

徐悲鴻在1939年創作於新加坡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僅一個月,上海戲劇同人集體創作的三幕劇《保衛盧溝橋》在上海公演。12月,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此年曹禺的劇本《原野》、夏衍的劇本《上海屋簷下》發表。

1938年,魯迅藝術學院成立於延安,沙可夫、趙毅敏、吳玉章、周揚等先後擔任院長。

1940s

1941年10月,重慶地區拉開了“霧季公演”序幕。此後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戲劇界人士都會利用霧季敵機不敢闖入時機,公演戲劇,一年一度,共舉辦了5屆。

1942年,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夏衍的《法西斯細菌》在重慶公演。黃佐臨領導的苦幹劇團在上海成立。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郭沫若、於立群

與《屈原》導演和演員在舞臺上留影

1949年4月,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成立於北平,廖承志任院長。7月,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宣告成立,田漢任會長。

1950s

1950年4月,中央戲劇學院在京成立,歐陽予倩任院長。8月,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在滬成立,夏衍任院長。

1951年,老舍編劇、焦菊隱導演的《龍鬚溝》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京首演。

1952年6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京成立,曹禺任院長。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在上海成立,熊佛西任院長。

1954年,《戲劇報》在京創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雷雨》。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雷雨》北京人藝1954年版

蘇民飾周萍,狄辛飾繁漪

1956年3月,文化部在北京舉辦全國第一屆話劇匯演,由全國各地劇團演出多幕劇32部,獨幕劇18部。6月,中國兒童劇院成立,《馬蘭花》首演。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正式更名為上海戲劇學院。

1957年,北京舉辦話劇運動50週年紀念活動。

1958年,由老舍創作、焦菊隱導演的《茶館》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於首都劇場。田漢創作、焦菊隱導演的多幕劇《關漢卿》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於首都劇場。

1959年,郭沫若創作、焦菊隱導演的《蔡文姬》由北京人藝首演於首都劇場,標誌著焦菊隱民族化戲劇探索的成功。

1960s

1962年,全國話劇、歌劇、兒童劇座談會在廣州召開,周恩來、陳毅做重要講話。

1970s

1978年3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京演出了話劇《丹心譜》。9月,上海工人文化宮話劇隊在滬演出了話劇《於無聲處》,這標誌著中國話劇走出“文革”陰霾。

1980s

1980年,北京人藝的《茶館》赴德、法等15個國家演出,被譽為“東方舞臺的奇蹟”,獲得了廣泛的讚譽。

198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了林兆華導演的《絕對信號》,標誌著新時期小劇場戲劇運動的開始,成為轉型期中國自己的話劇先鋒。

1985年,《野人》、《WM》、《小井衚衕》等探索劇在京上演。

1986年,由錦雲編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的《狗兒爺涅槃》在首都劇場首演。賴聲川導演的《暗戀桃花源》在臺灣首次公演,引起島內轟動,該劇於2006年進入大陸進行公演。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同名電影《暗戀桃花源》1992年

林青霞、金士傑主演

1988年,由徐曉鍾導演、中央戲劇學院演出的《桑樹坪紀事》在京首演。首屆中國戲劇節在北京舉辦。

1989年,首屆中國小劇場戲劇節在南京舉辦,上演小劇場戲劇13臺。

1990s

1993年,中國小劇場戲劇展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上演《思凡》等14臺小劇場戲劇。

1996年8月,第一屆華文戲劇節在京舉辦,來自內地和臺、港、澳地區的戲劇團體演出15臺戲劇。

1999年,孟京輝導演的《戀愛的犀牛》在北京首演,獲得追捧,使中國話劇界出現了第一批“追星族”。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戀愛的犀牛》1999年版

郭濤、吳越主演

2000s

2001年12月25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在京合併成中國國家話劇院,趙有亮任院長。

2003年9月至10月,首屆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舉辦,此後每年一屆。

2004年3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開始籌建。9月,“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開始啟動。

2007年,中國話劇百年誕辰紀念大會在京召開。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8年,首屆北京青年戲劇節在北京奧運會後舉辦,後固定在每年九月進行,每年設立不同主題,現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國際戲劇盛世。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2009年第二屆北京青年戲劇節海報

2010s

2013年5月,首屆烏鎮戲劇節在浙江烏鎮舉辦,該戲劇節由賴聲川、黃磊、孟京輝、陳向宏共同發起,近年來成為中國當代劇壇最高規格的戲劇盛宴,吸引世界多個國家級名團來華演出。

2015年,“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在北京主辦,邀請展由國家話劇院主辦,展演突出中國原創話劇地位,集中展現精品原創作品。

2017年6月-7月,首屆老舍國際戲劇節在北京舉辦,戲劇節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天橋藝術中心共同主辦,“文學精神、民眾情感、本土文化、國際視野”是本次戲劇節的主旨,同時也是對中國話劇110週年的隆重紀念和獻禮,屆時來自中外的13部劇目上演,戲劇論壇和劇本朗讀會也將同期展開。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老舍國際戲劇節海報

來源:《新京報》、中國話劇網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

演出季丨在愛與自由和轉型與重生之間,中國話劇走過了1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