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藝術 秦腔 音樂 社會 壽寧新聞 2017-06-09

壽寧新聞網 記者 吳通華 呂銘丹 梨園一萃北路珍遺,藝苑百家東方絕韻。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6月3日下午,在壽寧縣鳳陽鎮鳳陽村臨水分宮的古戲臺上,伴隨著“咚咚咚,鏘鏘鏘”的三聲鑼鼓響起,沿續三百多年的鳳陽民間北路戲正式宣佈重組復團復出,30多位民間藝人登臺表演北路戲傳統劇目《齊王哭將·凱旋》,贏來觀眾的陣陣熱烈掌聲。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這些藝人唱腔字正腔圓,表演神情兼備,剛拉起來的隊伍,表演水平不亞於縣城正規的北路戲劇團。”參加觀看演出的業界人士對鳳陽這群“泥腿子”的出色表演無不感到由衷的讚歎。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儘量別讓這戲失傳!”今年初以來,鳳陽村民及北路戲老藝人們自發行動起來,他們發動民間力量籌建演練中心舞臺,整理劇本戲譜遺存,重拾行頭道具,吸收民間編演力量組合新團隊。在他們的呼籲和多方努力下,北路戲劇種的保護和傳承發展問題正引起業內人士和各級政府的關注。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壽寧縣政府和宣傳部門、鳳陽鎮黨委政府及時將鳳陽村北路戲演練中心列為壽寧北路戲保護與傳承基地,並撥專款補助扶持。鳳陽村20多位村民義務捐獻600多平方的土地,作為北路戲演練中心建設場所。眼下,總投資200多萬元的壽寧北路戲保護與傳承基地(鳳陽演練中心)已完成基礎工程,有望於今秋投入使用。 為了讓北路戲重組復團開演,鳳陽30多位民間藝人放下農活,排演《齊王哭將.凱旋》劇目。新組建的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團長劉大金告訴記者,演練時間安排上午、下午、晚上,每天10個小時以上。目前正是葡萄管理的關鍵時期,他早上4點多就起床到葡萄園裡疏果(去除受精不良不能發育的小粒),7點回家參加演練,中午又去趟葡萄園澆水,把演練當成了主業。在排練期間,劉大金的房子正值在裝修,妻子負責給裝修師傅與演練藝人的伙食,本已十分忙忙碌,但因人員少,在劉大金的動員下,也毅然加入到排練的隊伍中。與劉大金一樣,鳳陽村夫妻上場、父子上陣演練劇目放下農活的還有許多人。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北路戲原為“福建亂彈”,是中國的稀有古老劇種之一,僅存於閩東山區。壽寧北路戲發源於鳳陽,有著深厚的民間演藝傳統。早在清嘉慶年間(1796-1820),便有鳳陽和廷家洋等村藝人聯手創辦北路戲班,並經常到外地演出,在南方演藝界名噪一時。後在久長的演繹中兼收幷蓄,鳳陽北路戲日趨成熟,深得人心。其音樂貼近鄉土農耕社會,奔放中帶抒情,粗壯裡有細膩,節奏多變,旋律起伏大,曲調跳路活潑,奔放有力,並保留有後臺幫腔的原始風格。代表性劇目有《狸貓換太子》《薛剛反唐》《薛仁貴徵西》《施公案》《粉妝樓》《打金冠》《王麒麟》《羅成寫書》《齊王哭將》等連本戲。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在當日的鳳陽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壽寧縣委領導及當地黨委、政府、民間藝人圍繞民間北路戲劇團的發展問題,就資金、場地、排練恢復與培訓新生力量上進行獻計獻策,讓鳳陽民間北路戲這個珍稀劇種重迎“春天”。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壽寧縣委宣傳部部長劉春民認為:“保護和傳承發展民間傳統演藝,應該是社會和政府不容推卸的責任和作為。我們希望借鳳陽北路戲復團這一契機,融合專業團體和民間藝術力量,探索民辦公助、合力挖掘提升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並加大引導和幫扶力量,讓這一國寶級的民間藝術珍遺再亮光芒,迴歸到更多的百姓生活中。”

鳳陽民間北路戲劇團“重現江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