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5 洛蘭《港口的日落》,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彼得·保羅·魯本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作品達2000件以上,題材包括宗教、神話、肖像、風景等各個方面,是17世紀歐洲最多產的一位畫家。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尼德蘭地區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是北方的藝術高地,出了不少知名的藝術家。

魯本斯喜歡採用對角線構圖,極具戲劇衝突,代表作是《屠殺無辜》,講述希律王怕耶穌降世會使得自己王位不保,因此下令屠殺幼兒的故事。畫面中主要人物是從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上角,對角線的構圖給人以極不穩定的戲劇衝突感。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構圖方式基本都是三角形的,追求極致的穩定感。魯本斯的作品很好辨認,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男的強壯,女的豐滿,人物肢體非常扭曲和誇張,呈現出激情四射的動感,表達出對暴力的反抗。魯本斯的作品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大多都豐滿裸露,在《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中,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是這樣描述的:卡斯托耳與波盧科斯"完全跳入了女性肉體的海洋,在其中肆無忌憚的遊動"。魯本斯通過對暴力和性的描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魯本斯靠繪畫技術獲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是南部佛蘭德斯的大使,經常參加各種出訪活動。魯本斯本人也很喜歡外交工作,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法國藝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5 洛蘭《港口的日落》,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彼得·保羅·魯本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作品達2000件以上,題材包括宗教、神話、肖像、風景等各個方面,是17世紀歐洲最多產的一位畫家。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尼德蘭地區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是北方的藝術高地,出了不少知名的藝術家。

魯本斯喜歡採用對角線構圖,極具戲劇衝突,代表作是《屠殺無辜》,講述希律王怕耶穌降世會使得自己王位不保,因此下令屠殺幼兒的故事。畫面中主要人物是從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上角,對角線的構圖給人以極不穩定的戲劇衝突感。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構圖方式基本都是三角形的,追求極致的穩定感。魯本斯的作品很好辨認,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男的強壯,女的豐滿,人物肢體非常扭曲和誇張,呈現出激情四射的動感,表達出對暴力的反抗。魯本斯的作品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大多都豐滿裸露,在《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中,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是這樣描述的:卡斯托耳與波盧科斯"完全跳入了女性肉體的海洋,在其中肆無忌憚的遊動"。魯本斯通過對暴力和性的描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魯本斯靠繪畫技術獲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是南部佛蘭德斯的大使,經常參加各種出訪活動。魯本斯本人也很喜歡外交工作,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法國藝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6 魯本斯《屠殺無辜》,現藏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一下巴洛克時期兩位最偉大的畫家,一位是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一位是荷蘭的倫勃朗

委拉斯凱茲是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最著名的畫家,是西班牙王室的首席宮廷畫家,他的作品被認為是17世紀歐洲寫實主義的代表,最知名的代表作《宮娥》,被稱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順便說一下,委拉斯凱茲的《宮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我們前面說到的魯本斯,是委拉斯凱茲的伯樂,魯本斯有一次出使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招待他住在皇宮裡,公務之餘就來委拉斯凱茲的畫室作畫。魯本斯驚異於這個小他22歲的年輕人的才華,力勸委拉斯凱茲一定要去藝術之邦意大利學習。委拉斯凱茲得到國王的允許,29歲時到藝術之國意大利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進修。他在意大利系統研究了丁託列託的作品,深受卡拉瓦喬的影響,對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運用頗有心得。

委拉斯凱茲最著名的代表作《宮娥》,畫面中央處的鏡子,倒映出國王菲利普四世夫婦二人的樣子,也就是說畫中的畫家,正在為畫外的國王夫婦二人畫肖像,整個畫面是以國王和王后的視角去觀察審視的。委拉斯凱茲是一個偉大的寫實主義者,他筆下的人物、場景都非常的逼真,比如《教皇英諾森十世》。大家如果看過冷軍的畫作,就會明白什麼是超寫實主義繪畫。在畫家的故鄉塞維利亞可以看到一座委拉斯凱茲雕像,基座上刻著:紀念真實的畫家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5 洛蘭《港口的日落》,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彼得·保羅·魯本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作品達2000件以上,題材包括宗教、神話、肖像、風景等各個方面,是17世紀歐洲最多產的一位畫家。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尼德蘭地區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是北方的藝術高地,出了不少知名的藝術家。

魯本斯喜歡採用對角線構圖,極具戲劇衝突,代表作是《屠殺無辜》,講述希律王怕耶穌降世會使得自己王位不保,因此下令屠殺幼兒的故事。畫面中主要人物是從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上角,對角線的構圖給人以極不穩定的戲劇衝突感。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構圖方式基本都是三角形的,追求極致的穩定感。魯本斯的作品很好辨認,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男的強壯,女的豐滿,人物肢體非常扭曲和誇張,呈現出激情四射的動感,表達出對暴力的反抗。魯本斯的作品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大多都豐滿裸露,在《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中,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是這樣描述的:卡斯托耳與波盧科斯"完全跳入了女性肉體的海洋,在其中肆無忌憚的遊動"。魯本斯通過對暴力和性的描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魯本斯靠繪畫技術獲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是南部佛蘭德斯的大使,經常參加各種出訪活動。魯本斯本人也很喜歡外交工作,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法國藝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6 魯本斯《屠殺無辜》,現藏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一下巴洛克時期兩位最偉大的畫家,一位是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一位是荷蘭的倫勃朗

委拉斯凱茲是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最著名的畫家,是西班牙王室的首席宮廷畫家,他的作品被認為是17世紀歐洲寫實主義的代表,最知名的代表作《宮娥》,被稱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順便說一下,委拉斯凱茲的《宮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我們前面說到的魯本斯,是委拉斯凱茲的伯樂,魯本斯有一次出使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招待他住在皇宮裡,公務之餘就來委拉斯凱茲的畫室作畫。魯本斯驚異於這個小他22歲的年輕人的才華,力勸委拉斯凱茲一定要去藝術之邦意大利學習。委拉斯凱茲得到國王的允許,29歲時到藝術之國意大利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進修。他在意大利系統研究了丁託列託的作品,深受卡拉瓦喬的影響,對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運用頗有心得。

委拉斯凱茲最著名的代表作《宮娥》,畫面中央處的鏡子,倒映出國王菲利普四世夫婦二人的樣子,也就是說畫中的畫家,正在為畫外的國王夫婦二人畫肖像,整個畫面是以國王和王后的視角去觀察審視的。委拉斯凱茲是一個偉大的寫實主義者,他筆下的人物、場景都非常的逼真,比如《教皇英諾森十世》。大家如果看過冷軍的畫作,就會明白什麼是超寫實主義繪畫。在畫家的故鄉塞維利亞可以看到一座委拉斯凱茲雕像,基座上刻著:紀念真實的畫家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7 委拉斯凱茲《宮娥》,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5 洛蘭《港口的日落》,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彼得·保羅·魯本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作品達2000件以上,題材包括宗教、神話、肖像、風景等各個方面,是17世紀歐洲最多產的一位畫家。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尼德蘭地區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是北方的藝術高地,出了不少知名的藝術家。

魯本斯喜歡採用對角線構圖,極具戲劇衝突,代表作是《屠殺無辜》,講述希律王怕耶穌降世會使得自己王位不保,因此下令屠殺幼兒的故事。畫面中主要人物是從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上角,對角線的構圖給人以極不穩定的戲劇衝突感。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構圖方式基本都是三角形的,追求極致的穩定感。魯本斯的作品很好辨認,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男的強壯,女的豐滿,人物肢體非常扭曲和誇張,呈現出激情四射的動感,表達出對暴力的反抗。魯本斯的作品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大多都豐滿裸露,在《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中,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是這樣描述的:卡斯托耳與波盧科斯"完全跳入了女性肉體的海洋,在其中肆無忌憚的遊動"。魯本斯通過對暴力和性的描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魯本斯靠繪畫技術獲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是南部佛蘭德斯的大使,經常參加各種出訪活動。魯本斯本人也很喜歡外交工作,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法國藝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6 魯本斯《屠殺無辜》,現藏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一下巴洛克時期兩位最偉大的畫家,一位是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一位是荷蘭的倫勃朗

委拉斯凱茲是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最著名的畫家,是西班牙王室的首席宮廷畫家,他的作品被認為是17世紀歐洲寫實主義的代表,最知名的代表作《宮娥》,被稱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順便說一下,委拉斯凱茲的《宮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我們前面說到的魯本斯,是委拉斯凱茲的伯樂,魯本斯有一次出使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招待他住在皇宮裡,公務之餘就來委拉斯凱茲的畫室作畫。魯本斯驚異於這個小他22歲的年輕人的才華,力勸委拉斯凱茲一定要去藝術之邦意大利學習。委拉斯凱茲得到國王的允許,29歲時到藝術之國意大利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進修。他在意大利系統研究了丁託列託的作品,深受卡拉瓦喬的影響,對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運用頗有心得。

委拉斯凱茲最著名的代表作《宮娥》,畫面中央處的鏡子,倒映出國王菲利普四世夫婦二人的樣子,也就是說畫中的畫家,正在為畫外的國王夫婦二人畫肖像,整個畫面是以國王和王后的視角去觀察審視的。委拉斯凱茲是一個偉大的寫實主義者,他筆下的人物、場景都非常的逼真,比如《教皇英諾森十世》。大家如果看過冷軍的畫作,就會明白什麼是超寫實主義繪畫。在畫家的故鄉塞維利亞可以看到一座委拉斯凱茲雕像,基座上刻著:紀念真實的畫家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7 委拉斯凱茲《宮娥》,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8 冷軍作品

倫勃朗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出生於荷蘭一個磨坊主家庭,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除倫勃朗外,他們還有8個孩子。倫勃朗在整個西方繪畫史上,是排名非常靠前的頂級藝術家。倫勃朗繪畫技藝超群,善於運用光線,倫勃朗光線是一種用精確的三角立體光,勾勒出人物的輪廓線,讓其餘部分隱藏於光暗之中,給人以穩定莊重的感覺。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臉上。倫勃朗也是一位產量極高的藝術家,他一生留存的作品有油畫600幅,其中最為著名的《夜巡》(世界大三名畫之一)。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5 洛蘭《港口的日落》,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彼得·保羅·魯本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作品達2000件以上,題材包括宗教、神話、肖像、風景等各個方面,是17世紀歐洲最多產的一位畫家。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尼德蘭地區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是北方的藝術高地,出了不少知名的藝術家。

魯本斯喜歡採用對角線構圖,極具戲劇衝突,代表作是《屠殺無辜》,講述希律王怕耶穌降世會使得自己王位不保,因此下令屠殺幼兒的故事。畫面中主要人物是從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上角,對角線的構圖給人以極不穩定的戲劇衝突感。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構圖方式基本都是三角形的,追求極致的穩定感。魯本斯的作品很好辨認,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男的強壯,女的豐滿,人物肢體非常扭曲和誇張,呈現出激情四射的動感,表達出對暴力的反抗。魯本斯的作品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大多都豐滿裸露,在《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中,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是這樣描述的:卡斯托耳與波盧科斯"完全跳入了女性肉體的海洋,在其中肆無忌憚的遊動"。魯本斯通過對暴力和性的描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魯本斯靠繪畫技術獲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是南部佛蘭德斯的大使,經常參加各種出訪活動。魯本斯本人也很喜歡外交工作,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法國藝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6 魯本斯《屠殺無辜》,現藏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一下巴洛克時期兩位最偉大的畫家,一位是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一位是荷蘭的倫勃朗

委拉斯凱茲是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最著名的畫家,是西班牙王室的首席宮廷畫家,他的作品被認為是17世紀歐洲寫實主義的代表,最知名的代表作《宮娥》,被稱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順便說一下,委拉斯凱茲的《宮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我們前面說到的魯本斯,是委拉斯凱茲的伯樂,魯本斯有一次出使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招待他住在皇宮裡,公務之餘就來委拉斯凱茲的畫室作畫。魯本斯驚異於這個小他22歲的年輕人的才華,力勸委拉斯凱茲一定要去藝術之邦意大利學習。委拉斯凱茲得到國王的允許,29歲時到藝術之國意大利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進修。他在意大利系統研究了丁託列託的作品,深受卡拉瓦喬的影響,對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運用頗有心得。

委拉斯凱茲最著名的代表作《宮娥》,畫面中央處的鏡子,倒映出國王菲利普四世夫婦二人的樣子,也就是說畫中的畫家,正在為畫外的國王夫婦二人畫肖像,整個畫面是以國王和王后的視角去觀察審視的。委拉斯凱茲是一個偉大的寫實主義者,他筆下的人物、場景都非常的逼真,比如《教皇英諾森十世》。大家如果看過冷軍的畫作,就會明白什麼是超寫實主義繪畫。在畫家的故鄉塞維利亞可以看到一座委拉斯凱茲雕像,基座上刻著:紀念真實的畫家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7 委拉斯凱茲《宮娥》,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8 冷軍作品

倫勃朗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出生於荷蘭一個磨坊主家庭,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除倫勃朗外,他們還有8個孩子。倫勃朗在整個西方繪畫史上,是排名非常靠前的頂級藝術家。倫勃朗繪畫技藝超群,善於運用光線,倫勃朗光線是一種用精確的三角立體光,勾勒出人物的輪廓線,讓其餘部分隱藏於光暗之中,給人以穩定莊重的感覺。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臉上。倫勃朗也是一位產量極高的藝術家,他一生留存的作品有油畫600幅,其中最為著名的《夜巡》(世界大三名畫之一)。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9 倫勃朗《夜巡》,現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1642年,倫勃朗36歲,那年有16個保安射手湊錢請倫勃朗畫群像,倫勃朗覺得要把這麼多人安排在一幅畫中非常困難,只能設計一個場景。按照他們的身份,倫勃朗設計的情景是:似乎接到了報警,他們準備出發去查看,隊長在交代任務,有人在擦槍筒,有人在扛旗幟,周圍又有一群孩子在看熱鬧。這幅畫遇上了真正的麻煩,那16個保安射手認為倫勃朗沒有把他們的地位擺平均,明暗、大小都不同,不僅拒絕接受,而且上訴法庭,鬧得沸沸揚揚。整個城市都對倫勃朗充滿嘲笑,此後沒有人再買他的畫,從此貧困潦倒,最後"像乞丐般下葬"。

最後還漏掉了一位重要畫家,維米爾。維米爾與梵高、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喜用黃色、藍色和灰色,他對色彩的把握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出眾,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維米爾作品雖少但是在整個西方繪畫史上的地位崇高,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荷蘭的《蒙娜麗莎》,與達·芬奇《蒙娜麗莎》齊名。少女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的明暗變化,尤其是女子側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畫中少女的真實身份,與蒙娜麗莎一樣,也是個千古謎題。維米爾生前一貧如洗,負債累累,正當年富力強時溘然長逝,只活了43 歲。死後很快被人遺忘,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被藝術評論家們重新發現,給了他以應有的地位。維米爾被稱為"沉睡了兩個世紀的司芬克斯",是"謎一樣的畫家"。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5 洛蘭《港口的日落》,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彼得·保羅·魯本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作品達2000件以上,題材包括宗教、神話、肖像、風景等各個方面,是17世紀歐洲最多產的一位畫家。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尼德蘭地區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是北方的藝術高地,出了不少知名的藝術家。

魯本斯喜歡採用對角線構圖,極具戲劇衝突,代表作是《屠殺無辜》,講述希律王怕耶穌降世會使得自己王位不保,因此下令屠殺幼兒的故事。畫面中主要人物是從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上角,對角線的構圖給人以極不穩定的戲劇衝突感。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構圖方式基本都是三角形的,追求極致的穩定感。魯本斯的作品很好辨認,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男的強壯,女的豐滿,人物肢體非常扭曲和誇張,呈現出激情四射的動感,表達出對暴力的反抗。魯本斯的作品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大多都豐滿裸露,在《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中,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是這樣描述的:卡斯托耳與波盧科斯"完全跳入了女性肉體的海洋,在其中肆無忌憚的遊動"。魯本斯通過對暴力和性的描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魯本斯靠繪畫技術獲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是南部佛蘭德斯的大使,經常參加各種出訪活動。魯本斯本人也很喜歡外交工作,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法國藝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6 魯本斯《屠殺無辜》,現藏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一下巴洛克時期兩位最偉大的畫家,一位是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一位是荷蘭的倫勃朗

委拉斯凱茲是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最著名的畫家,是西班牙王室的首席宮廷畫家,他的作品被認為是17世紀歐洲寫實主義的代表,最知名的代表作《宮娥》,被稱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順便說一下,委拉斯凱茲的《宮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我們前面說到的魯本斯,是委拉斯凱茲的伯樂,魯本斯有一次出使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招待他住在皇宮裡,公務之餘就來委拉斯凱茲的畫室作畫。魯本斯驚異於這個小他22歲的年輕人的才華,力勸委拉斯凱茲一定要去藝術之邦意大利學習。委拉斯凱茲得到國王的允許,29歲時到藝術之國意大利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進修。他在意大利系統研究了丁託列託的作品,深受卡拉瓦喬的影響,對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運用頗有心得。

委拉斯凱茲最著名的代表作《宮娥》,畫面中央處的鏡子,倒映出國王菲利普四世夫婦二人的樣子,也就是說畫中的畫家,正在為畫外的國王夫婦二人畫肖像,整個畫面是以國王和王后的視角去觀察審視的。委拉斯凱茲是一個偉大的寫實主義者,他筆下的人物、場景都非常的逼真,比如《教皇英諾森十世》。大家如果看過冷軍的畫作,就會明白什麼是超寫實主義繪畫。在畫家的故鄉塞維利亞可以看到一座委拉斯凱茲雕像,基座上刻著:紀念真實的畫家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7 委拉斯凱茲《宮娥》,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8 冷軍作品

倫勃朗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出生於荷蘭一個磨坊主家庭,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除倫勃朗外,他們還有8個孩子。倫勃朗在整個西方繪畫史上,是排名非常靠前的頂級藝術家。倫勃朗繪畫技藝超群,善於運用光線,倫勃朗光線是一種用精確的三角立體光,勾勒出人物的輪廓線,讓其餘部分隱藏於光暗之中,給人以穩定莊重的感覺。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臉上。倫勃朗也是一位產量極高的藝術家,他一生留存的作品有油畫600幅,其中最為著名的《夜巡》(世界大三名畫之一)。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9 倫勃朗《夜巡》,現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1642年,倫勃朗36歲,那年有16個保安射手湊錢請倫勃朗畫群像,倫勃朗覺得要把這麼多人安排在一幅畫中非常困難,只能設計一個場景。按照他們的身份,倫勃朗設計的情景是:似乎接到了報警,他們準備出發去查看,隊長在交代任務,有人在擦槍筒,有人在扛旗幟,周圍又有一群孩子在看熱鬧。這幅畫遇上了真正的麻煩,那16個保安射手認為倫勃朗沒有把他們的地位擺平均,明暗、大小都不同,不僅拒絕接受,而且上訴法庭,鬧得沸沸揚揚。整個城市都對倫勃朗充滿嘲笑,此後沒有人再買他的畫,從此貧困潦倒,最後"像乞丐般下葬"。

最後還漏掉了一位重要畫家,維米爾。維米爾與梵高、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喜用黃色、藍色和灰色,他對色彩的把握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出眾,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維米爾作品雖少但是在整個西方繪畫史上的地位崇高,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荷蘭的《蒙娜麗莎》,與達·芬奇《蒙娜麗莎》齊名。少女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的明暗變化,尤其是女子側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畫中少女的真實身份,與蒙娜麗莎一樣,也是個千古謎題。維米爾生前一貧如洗,負債累累,正當年富力強時溘然長逝,只活了43 歲。死後很快被人遺忘,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被藝術評論家們重新發現,給了他以應有的地位。維米爾被稱為"沉睡了兩個世紀的司芬克斯",是"謎一樣的畫家"。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0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現藏於荷蘭海牙莫瑞修斯博物館

洛可可繪畫,泛善可陳,唯一可以說說的就是奠定了洛可可繪畫風格的法國畫家華託,他發明了遊樂畫這一新型題材,是"雅宴畫派"的開創者。華託也出生於佛蘭德斯地區,當時的佛蘭德斯處於法國的統治之下,華託也是英年早逝,年僅37歲就去世。

華託經常在繪畫中描繪貴族遊玩的場景,表現人們享樂的生活狀態。華託最著名的作品是《舟發西苔島》,描寫貴族男女等著向西苔島出發的場景。西苔島是希臘神話的一個象徵愛情和歡樂的島嶼,傳說愛神維納斯就住在那裡,是當時歐洲人眼中的極樂淨土。華託因為這幅畫,直接被錄取為法國皇家學院美術院士,在接下來的10年的時間裡,華託拼命地作畫出售,題材大多是戲演員和紈挎子弟們風花雪月的生活,色調輕柔、形象撫媚,被人們稱做"香豔體"。華託留下了大批素描、速寫和草圖,對後來印象派畫家的素描技巧影響極大。

"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計量,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藝術哲學》《藝術精神》《藝術中的精神》《藝術的故事》《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美的沉思》《畫中那些不朽的靈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印象派的敵人》《渴望生活:梵高傳》《月亮與六便士》。陳丹青主講的記錄片《局部》;BBC藝術經典三部曲:《文明》《藝術的力量》《新藝術的震撼》;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至愛梵高》;嚴伯鈞專欄課程《西方藝術課》。第三期重點說說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時期的繪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Baroque"在法語中有"俗麗凌亂"的意思。"巴洛克"這個詞是當時的批評家用來抨擊巴洛克藝術奇形怪狀,缺乏古典主義藝術的優雅與均衡,是一個帶貶義的稱呼,就像哥特式(哥特意為"野蠻")一樣,最初也是一個貶義的稱呼。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聽的,這個時期有著名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歌劇大師亨德爾,"協奏曲之父"維瓦爾第,"奏鳴曲之父"斯卡拉蒂等等(詳情請關注回看我寫的《知識產權簡史》特別篇——音樂是宇宙文明共同的語言)。

洛可可(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洛可可"一詞原意為珊瑚,比巴洛克"不規則的珍珠"更加張牙舞爪,按照嚴伯鈞的說法,巴洛克一發瘋就成了洛可可。一般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是巴洛克藝術瓦解的階段。洛可可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發起洛可可藝術的是一名法國貴婦人,大家都很熟悉,她叫蓬巴杜夫人,是路易十五的情婦。她憑藉出色的才色,深入影響了當時整個法國的藝術。洛可可藝術盛行時間不長,其藝術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建築上,比如巴黎凡爾賽宮從外部看是標準的巴洛克風格,內部則是純正的洛可可血統,金碧輝煌到令人髮指,極盡高調奢華。

卡拉瓦喬,意大利畫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卡拉瓦喬村,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卡拉瓦喬是歷史上脾氣最壞的畫家,不服就幹,曾在一次決鬥中殺死了對方,因此常年逃亡。卡拉瓦喬倡導激進的自然主義,通過精確的細節描繪把握,和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讓巴洛克藝術更具真實性。卡拉瓦喬喜歡用普通人作模特,忠實自然描繪,比如他的代表作《處女之死》,聖母在他筆下顯得臉色慘白,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婦人,完全沒有聖女應有的聖潔氣息。大家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卡拉瓦喬的畫作中經常會有割頭、鮮血直噴的場景,讓人想起知名導演昆汀的暴力美學,比如《被斬首的約翰》《手提歌利亞的大衛》(卡拉瓦喬將歌利亞的頭顱替換成自己的樣子)《猶迪殺死荷羅浮尼》等畫作,鑑於互聯網有關規定,我就不展示他的暴力畫作,大家欣賞一下他的代表畫作《處女之死》《多疑的多馬》。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 卡拉瓦喬《處女之死》,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2 卡拉瓦喬《多疑的多馬》,現藏於德國波茨坦無憂宮畫廊

卡拉瓦喬的畫作由於太過於原始暴力,追求自然主義的真實,與宗教主題的偉光正格格不入,所以在他那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都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20年代,畫評家羅伯託·隆吉把卡拉瓦喬的名字重新帶到了公眾的視線,隆吉把卡拉瓦喬歸在歐洲的藝術傳統裡:"沒有他就沒有裡貝拉、弗美爾、拉·圖爾和倫勃朗。沒有他,德拉克羅瓦、庫爾貝和馬奈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伯納德·貝倫森表示贊同:"除了米開朗琪羅,沒有任何一個意大利畫家有如此大的影響。"有人評論:"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著現代繪畫的開始。"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以卡拉瓦喬的傳奇人生為題材,拍了一部電影《卡拉瓦喬》,推薦大家看看。

普桑是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奠基人。普桑推崇我們前一期說到的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提香,醉心於希臘、羅馬文化遺產的研究,其作品大多取材於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普桑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後輩如塞尚、安格爾等眾多法國畫家,被尊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的繪畫主題多為歷史畫,在作品中引入了大量的風景,比如他的代表作《第歐根尼于山野》(描繪的是犬儒主義哲學家第歐根尼在森林中旅行的場景),畫中人物所佔比例就很小,與其說是歷史畫,不如說是風景畫。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3 普桑《第歐根尼于山野》,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普桑最負盛名的的代表作《阿卡迪亞的牧羊人》,啟發了印象派後期的畫家塞尚(現代藝術之父,立體派創始人,後續會說到),景物描繪都很簡約,富於幾何意味。塞尚最崇拜普桑,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為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普桑的《阿卡迪亞的牧羊人》畫中四個牧人,頭戴花冠,各拿牧杖,正圍在一塊墓碑前在研讀著銘文。一個連腮鬍鬚的牧羊人跪著讀出碑上銘文,銘文是:"即使在阿卡迪亞,我也存在。"(阿卡迪亞是希臘傳說中的"樂土")其中一位年輕男牧人以詢問的目光注視著一位年輕女牧人。據美術史家的解釋,這裡的"我"應該是指"死神"。年輕女牧人,據說是美好人生的象徵。她含頜垂首,默默傾聽著銘文,給人以一種撫慰感。疑慮與撫慰,惆悵與哀思,普桑通過這幅畫表達了樂土也有死亡,人生的幸福極為脆弱而死亡才是永恆的思想。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4 普桑《阿卡迪亞牧羊人》,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前面一期,我們說到,人物畫、風景畫、風俗畫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處於鄙視鏈底端的,真正讓風景畫真正進入主流審美的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洛蘭有"風景畫之父"的美譽 ,他的墓誌銘上寫著:"出色描繪了日升日落光線的傑出風景畫家。"克勞德·洛蘭是第一個大規模畫風景畫的畫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意大利度過,終生醉心於海景和意大利風景,對羅馬那些有古代遺蹟的景色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的描繪。普桑在風景畫中追求哲理,洛蘭則追求抒情的氣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歐洲人常常以洛蘭描繪的理想化風景為標準,尋找或佈置洛蘭式的風景園林。洛蘭的海景畫對英國的著名畫家透納(海景畫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極深的影響。洛朗的代表作《落日時期的海港》,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日出·印象》的靈感來源。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5 洛蘭《港口的日落》,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彼得·保羅·魯本斯,17世紀佛蘭德斯畫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作品達2000件以上,題材包括宗教、神話、肖像、風景等各個方面,是17世紀歐洲最多產的一位畫家。佛蘭德斯是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位於西歐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尼德蘭地區從文藝復興時期起就是北方的藝術高地,出了不少知名的藝術家。

魯本斯喜歡採用對角線構圖,極具戲劇衝突,代表作是《屠殺無辜》,講述希律王怕耶穌降世會使得自己王位不保,因此下令屠殺幼兒的故事。畫面中主要人物是從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上角,對角線的構圖給人以極不穩定的戲劇衝突感。我們知道,文藝復興時期構圖方式基本都是三角形的,追求極致的穩定感。魯本斯的作品很好辨認,畫中出現的人物形象,男的強壯,女的豐滿,人物肢體非常扭曲和誇張,呈現出激情四射的動感,表達出對暴力的反抗。魯本斯的作品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大多都豐滿裸露,在《掠奪呂西普斯的女兒》中,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是這樣描述的:卡斯托耳與波盧科斯"完全跳入了女性肉體的海洋,在其中肆無忌憚的遊動"。魯本斯通過對暴力和性的描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思想。魯本斯靠繪畫技術獲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是南部佛蘭德斯的大使,經常參加各種出訪活動。魯本斯本人也很喜歡外交工作,曾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法國藝術史家丹納說:"佛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他的一部分天才。"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6 魯本斯《屠殺無辜》,現藏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

接下來,我要重點說一下巴洛克時期兩位最偉大的畫家,一位是西班牙的委拉斯凱茲,一位是荷蘭的倫勃朗

委拉斯凱茲是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最著名的畫家,是西班牙王室的首席宮廷畫家,他的作品被認為是17世紀歐洲寫實主義的代表,最知名的代表作《宮娥》,被稱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順便說一下,委拉斯凱茲的《宮娥》,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我們前面說到的魯本斯,是委拉斯凱茲的伯樂,魯本斯有一次出使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招待他住在皇宮裡,公務之餘就來委拉斯凱茲的畫室作畫。魯本斯驚異於這個小他22歲的年輕人的才華,力勸委拉斯凱茲一定要去藝術之邦意大利學習。委拉斯凱茲得到國王的允許,29歲時到藝術之國意大利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進修。他在意大利系統研究了丁託列託的作品,深受卡拉瓦喬的影響,對威尼斯畫派的色彩運用頗有心得。

委拉斯凱茲最著名的代表作《宮娥》,畫面中央處的鏡子,倒映出國王菲利普四世夫婦二人的樣子,也就是說畫中的畫家,正在為畫外的國王夫婦二人畫肖像,整個畫面是以國王和王后的視角去觀察審視的。委拉斯凱茲是一個偉大的寫實主義者,他筆下的人物、場景都非常的逼真,比如《教皇英諾森十世》。大家如果看過冷軍的畫作,就會明白什麼是超寫實主義繪畫。在畫家的故鄉塞維利亞可以看到一座委拉斯凱茲雕像,基座上刻著:紀念真實的畫家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7 委拉斯凱茲《宮娥》,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8 冷軍作品

倫勃朗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出生於荷蘭一個磨坊主家庭,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除倫勃朗外,他們還有8個孩子。倫勃朗在整個西方繪畫史上,是排名非常靠前的頂級藝術家。倫勃朗繪畫技藝超群,善於運用光線,倫勃朗光線是一種用精確的三角立體光,勾勒出人物的輪廓線,讓其餘部分隱藏於光暗之中,給人以穩定莊重的感覺。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臉上。倫勃朗也是一位產量極高的藝術家,他一生留存的作品有油畫600幅,其中最為著名的《夜巡》(世界大三名畫之一)。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9 倫勃朗《夜巡》,現藏於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1642年,倫勃朗36歲,那年有16個保安射手湊錢請倫勃朗畫群像,倫勃朗覺得要把這麼多人安排在一幅畫中非常困難,只能設計一個場景。按照他們的身份,倫勃朗設計的情景是:似乎接到了報警,他們準備出發去查看,隊長在交代任務,有人在擦槍筒,有人在扛旗幟,周圍又有一群孩子在看熱鬧。這幅畫遇上了真正的麻煩,那16個保安射手認為倫勃朗沒有把他們的地位擺平均,明暗、大小都不同,不僅拒絕接受,而且上訴法庭,鬧得沸沸揚揚。整個城市都對倫勃朗充滿嘲笑,此後沒有人再買他的畫,從此貧困潦倒,最後"像乞丐般下葬"。

最後還漏掉了一位重要畫家,維米爾。維米爾與梵高、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喜用黃色、藍色和灰色,他對色彩的把握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出眾,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維米爾作品雖少但是在整個西方繪畫史上的地位崇高,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荷蘭的《蒙娜麗莎》,與達·芬奇《蒙娜麗莎》齊名。少女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的明暗變化,尤其是女子側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畫中少女的真實身份,與蒙娜麗莎一樣,也是個千古謎題。維米爾生前一貧如洗,負債累累,正當年富力強時溘然長逝,只活了43 歲。死後很快被人遺忘,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被藝術評論家們重新發現,給了他以應有的地位。維米爾被稱為"沉睡了兩個世紀的司芬克斯",是"謎一樣的畫家"。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0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現藏於荷蘭海牙莫瑞修斯博物館

洛可可繪畫,泛善可陳,唯一可以說說的就是奠定了洛可可繪畫風格的法國畫家華託,他發明了遊樂畫這一新型題材,是"雅宴畫派"的開創者。華託也出生於佛蘭德斯地區,當時的佛蘭德斯處於法國的統治之下,華託也是英年早逝,年僅37歲就去世。

華託經常在繪畫中描繪貴族遊玩的場景,表現人們享樂的生活狀態。華託最著名的作品是《舟發西苔島》,描寫貴族男女等著向西苔島出發的場景。西苔島是希臘神話的一個象徵愛情和歡樂的島嶼,傳說愛神維納斯就住在那裡,是當時歐洲人眼中的極樂淨土。華託因為這幅畫,直接被錄取為法國皇家學院美術院士,在接下來的10年的時間裡,華託拼命地作畫出售,題材大多是戲演員和紈挎子弟們風花雪月的生活,色調輕柔、形象撫媚,被人們稱做"香豔體"。華託留下了大批素描、速寫和草圖,對後來印象派畫家的素描技巧影響極大。

人生的修行之藝術人生三

圖11 華託《舟發西苔島》,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