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藝術 印象·劉三姐 長江 十三五 九派新聞 2017-05-21

5月19日,《知音號》全球公演式活動在漢舉行。《知音號》是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是湖北省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的重點創新文旅項目及武漢市“十三五”重點文化項目。由知名導演、跨界藝術家樊躍執導。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樊躍,中國舞臺美術設計的一座高峰,未來還將會是實景電影領域的一座高峰。他認為:“演出最本質的地方,讓所有觀眾在心靈上穿梭和行走。同其他藝術表演不同的是,我們讓演員表演和自然展示沒有界線,模糊這個界線。表演跟自然,同行同在。這就是實景演出的定義。”

他的作品從《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開始,創造了一個新的藝術種類,它不僅是一場演出的革命,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在他眼中,“印象”是一種詩意和夢想,跟記憶不同,記憶有一天會消失,但詩意和感觸卻可以永存。

武漢印象為什麼要用“知音號”來表達?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從2003年灕江的《印象·劉三姐》開始,到《印象·大紅袍》等系列演出,樊躍與張藝謀、王潮歌組成“印象鐵三角”導演團隊,越來越多的城市向樊躍拋來橄欖枝,希望自己的家鄉也能被“印象”一把,60多個城市向印象團隊拋出繡球。

《知音號》是樊躍繼“印象系列”之後的全新轉型之作,樊躍導演表示“與以往任何演藝形式不同,《知音號》旨在打造兩個博物館:一個是大武漢的城市記憶;一個是人們心中久違的的靈魂情感。

《知音號》作為武漢唯一僅有的,是別的地方不能複製的,在樊躍看來,是知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融合打動了他,是這座城市召喚他來到了這裡。

武漢地處華夏地域中心,九省通衢,黃金水道。自古以來,就以大視野、大氣度的文化胸襟構建起華夏文化的中流砥柱,養成了豪放俠義的城市性格。這樣城市文化亟待發揚光大,並轉化城市發展的動力。

也有些人,對印象系列持否定態度,他們覺得這樣複製下去,就會使這種演出喪失藝術的先鋒性。但樊躍認為各地的文化背景是難以複製的,而實景演出這種成熟的藝術模式,是應該被複制的。

坐擁大江大湖的武漢,此次在城市旅遊上推陳出新,本次實景演出《知音號》的故事取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武漢,對於這場視覺革命、演出革命,樊躍認為他們最願意想,最經常做的就是突破、打碎規矩。尊重一方水土,打破固有模式,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覺感受。

在創作上,樊躍認為,並不是第二個演出就有跡可循,實際上為了要跟上一個不一樣,之後的創作一個比一個難。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用不同藝術手段去表現,每個印象演出也應有獨到之處。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自然環境,要求我們在整個創作過程中不斷在當地尋找素材,同時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現,用天馬行空的創意震撼觀眾的心靈。

於是,全國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在武漢誕生。樊躍曾說,“知音號”的意義是非凡的,希望“知音號”成為代表武漢形象和胸懷的作品。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作為全國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樊躍打造漂移實景的想法,一種互動,一種真實的物理場景,一種感動。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對於武漢這座依水而生的城市來說,江和船構成了城市最初的記憶。

而《知音號》的故事取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武漢,借船借景借江水,將行動、人情、面貌都勾連起來,演出以在長江上漂移的方式進行,講述屬於武漢的故事。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與傳統劇不同,《知音號》不是由一個故事、一條主線貫穿始終,船上的每一位演員、每一件物品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整艘“知音號”就是一座移動的城市記憶博物館,徵集而來的老物件將被巧妙融入這艘輪船。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武漢民眾樂園曾經的戲單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展出的武漢城市老物件(部分)

船內的上千件道具擺設,都是在閱遍武漢的圖書館、博物館相關文獻後,1:1復刻而成。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並且大膽採用介入式表演方式,即不設置固定舞臺和固定觀眾區,讓觀眾與演員交織在一起,甚至在入場時觀眾還可以換上節目組備好的民國服裝,長衫、旗袍、禮帽、披肩,觀眾也變身劇中人,既是觀眾、船客,也是演員。

並且大膽採用介入式表演方式,即不設置固定舞臺和固定觀眾區,讓觀眾與演員交織在一起,甚至在入場時觀眾還可以換上節目組備好的民國服裝,長衫、旗袍、禮帽、披肩,觀眾也變身劇中人,既是觀眾、船客,也是演員。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知音號》帶給觀眾的這種交互式體驗,除了體現在漂移、實景上,樊躍在演員的運用上,也將互動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他用樸實與真誠的演員來講述老武漢的故事,直抵觀眾的內心和記憶。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知音號》裡的這些“小年輕”,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平均年齡在20歲,多數在武漢唸完大學。表演科班出身的並不多,聲樂、舞蹈、播音主持佔了多數。誤闖知音號演員的表演課堂,與《知音號》結緣。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 賀劍秋說他曾經被導演“封印”在艙室內幾小時不準出來,“那會太浮躁,只能用這種強制方式感知角色”。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 和汪權一樣戀家的是瞿峙穎,湖南懷化人,在戲中飾演一名戲劇名伶。瞿爸爸疼她,不讓走遠,臨行前藉著酒

有人說,船上船下就是兩個世界。以前演話劇,短時間排練再演出就完了,但知音號不同,這是一個長期項目,你必須沉浸進去,才能讓自己和他人代入故事。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 鍾煒,赤壁人,在一層舞池演區工作,寡言少語,有自己的小世界。本來學的是聲樂,來這兒開始狂練舞蹈。

樊躍說,他想把這樣的講述持續下去,不侷限於知音號上的演員,讓更多人蔘與進來,白天是文化論壇的現場,大學生的畢業典禮現場,也可能是婚禮現場,是一個新的景觀現場。樊躍還提出,在5個演區中,可以每個月給大學生一個自我表達的演區。

武漢,馬雲看啥好戲

通過船這個多情的載體,讓人與人的相遇相知成為可能。

樊躍表示,在知音文化理念上,在這樣活躍而富有底蘊的城市,在武漢這片熱情的土壤上,知音號一定能繼續完成下去。

《知音號》以知音文化為靈魂,長江文化為切入點,通過國際最前沿的互動演出模式,將長江文化和知音文化凝聚成活的城市文化博物館。

此前在全市宣傳部長會議上,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就反思,武漢的文化“富礦”在哪?他從三方面提出設想,其中要求打造大型實景演出品牌,增強城市旅遊吸引力。

在這次會議上,陳一新還提出,實施武漢形象塑造傳播工程,宣傳“大話題”、策劃“大活動”、構建“大平臺”、鍛造“大作品”。這當中,“大作品”就是指深入開展城市文化品牌打造,製作反映武漢地域文化和時代精神的影視精品,打造大型實景演出品牌。

撰文:雷詩琴、何濤、馬倩

視頻剪輯:肖田、李文琦、蔡婉婷

責編:姜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