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中尋找真實

藝術 史學 現代舞 舞蹈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5-12

作者:潘力維

中國舞蹈的史學類研究書籍雖不似文學、哲學等學科般坐擁百城,但經過了幾代舞蹈理論家的辛勤耕耘,也積澱了品類繁多的專著以饗讀者。而對於讀者而言,由專家撰成的,有新視點、新史料、新敘述風格的書是大眾翹首以盼的。新近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新時期中國“新舞蹈”史述》,是於平教授推出的新作。該書以一種嶄新的視角和方式,敘述了新時期以來中國現代舞的發展脈絡。所謂的“新視角”,在於作者遵循新時期中國新文化建設的方向,在耳聞目睹、“親歷親為”真實歷史的獨特條件下,以客觀而真實的視角記錄歷史、清晰評述;而“新方式”,則在於作者在史料的充分佔有與精確選擇下,採用“自述法”的方式記敘歷史。“自述法”也即史料的“自我陳述”,本書的副標題名為“中國現代舞與現代中國舞運演的閱讀筆記”,正如作者所言:“以‘閱讀筆記’作為‘史述’來呈現,是一種‘集思廣益’的‘親歷親為’,也是一種‘群策群力’的‘親歷親為’。”這也正是本書不同於前人著作的獨特之處。

本書形成了新穎的歷史敘事風格。在體裁形式上使用“專題式綜合體”以承載全景式的史實,令人耳目一新。這種體裁,是對傳統史學“紀事本末”的發展,又吸收了“紀傳體”重視記載人物活動的特點,同時對20世紀以來流行的“章節體”的優點也充分借鑑運用。作為一部教學用書,作者去粗取精地將新時期以來的重大事件和問題總結為十二個單元、七十二個專題,在關注有影響力的作品同時,還關注了其創作者及評論家的理論思考。通過具有影響力的舞蹈理論家、教育家及編導對“新舞蹈”的不同論述,依據時序演進中的邏輯關聯,組織成為新舞蹈的發展歷程。

本書由1978年中國“新舞蹈”初生期存在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談起,以創作者及代表作品為中心,講述了現代舞進入中國的歷史進程和學界探討。不妨看看書中論述的幾個具體問題。首先作者指出,新時期之初,吳曉邦先生習慣於交替使用“現代舞蹈”和“新舞蹈”的概念。因為在他看來,“現代舞蹈”有“拿來主義”的意味,而“新舞蹈”則包含著“拿來”之後“本土化”的主張。因此吳曉邦先生主張通過“現實主義舞蹈的廣闊道路”,去創作“反映現代生活題材的舞蹈作品”,強調準確地對現實生活進行情感概括。曉邦先生抓住的癥結是反對“形式思維”,並通過“形象思維”創造中國當代舞蹈形神兼備的新形式。而從郭明達的翻譯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現代舞蹈最大的特點是“自由解放”,它理應塑造中國現代人的藝術形象,理應在創作中表現人物內心。借鑑現代舞是為了發展民族的舞蹈文化,它的新生在於回到群眾藝術經驗之中。

作者進一步評述道,創作了小舞劇《天山深處》和《一條大河》的前線歌舞團的蘇時進代表了“新舞蹈”的時代高度,其作品開掘了“地域精神”中的“現代性”。《一條大河》被吳曉邦先生稱為“舞蹈創作上的一個里程碑”,原因便在於動作的“詩化”使其趨於適合舞蹈藝術特點的美化和明朗化。而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新舞蹈”創作獲得了極佳的境遇,開始了以“三部曲”或“小型作品組臺”的方式凸現編導的個人風格。作者以《覓光三部曲》《記憶的風帆》等作品為例,點明其成功之處便在於“沒有從‘既成風格的舞蹈形式’出發來設計舞蹈形象的‘雷同化’創作”,不再做“為舞而舞”的犧牲品。另外,書中詳細介紹了“新舞蹈”亮相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分析了“當代舞”與“現代舞”分道揚鑣,還歸納了以王玫、趙明、萬素、肖蘇華等為代表的編導創作技法及思想。在作者看來,中國現代舞應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與思考,我們必須以現代思維觀照民族心理和地域文化,並且“堅持吳曉邦”與“堅持現實主義的舞蹈”,只有這樣才可能碰觸生活的底蘊與探求天地間的奧義。對於當今時代下的現代舞發展,作者認為隨著現代舞成為一個舞種,而不再是一種獨立精神,只有重拾“現代”的實力與“先鋒”的銳氣,現代舞才能成為“現在的舞”。

在寫作過程中,作者堅持“論從史出”的研究方法,避免了在討論當代史時距離著述對象太近導致的主觀性過強等問題。全書各專題中,都緊扣記敘內容,插入學者或著者本人的精彩議論,以深化敘事的意義,啟發讀者思考。此種“論從史出”的著述方式是我國史學研究的一個傳統,從司馬遷的紀傳體《史記》,到司馬光的編年體《資治通鑑》,直至近代以來任半塘的《唐聲詩》《唐戲弄》。作者敢於把見於典籍的文獻資料與自己大膽的推理相結合,更突破了以往理論著作只重文獻的侷限。對於史學研究,我們應考鏡源流,還應辨章學術。

歷史不會講故事,必須經由今人的轉述方可流傳。因此,歷史既是凝固的事實,又是流動的敘事,正所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就需要學界不斷正本清源,在歷史中尋找真實。(潘力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