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鐸先生的花鳥畫藝術

藝術 花鳥畫 國畫 美術 藝展中國 藝展中國 2017-09-04

張振鐸先生的花鳥畫藝術

張振鐸

文 | 孫克

張振鐸在其30年代的作品中尚有較多吳昌碩的影響,但後來畫風變化,在大小寫意之間,似更接近任伯年。中年後畫風趨於大寫意,許多作品富於書寫意趣,落筆沉厚,墨瀋淋漓,色墨相發,畫風趨向醇厚有力、神形兼備的高度境界。

今年是張振鐸先生誕辰100週年,緬懷這位花鳥畫大師,令我們對20世紀中國花鳥畫的成就有更全面的認知,也使得我們對於歷經曲折和貶損的中國畫藝術仍然保有的鮮活而強大的生命力更具信心。

張振鐸先生是浙江浦江人,出身於書香門第,1927年畢業於上海美專。在那裡他師從潘天壽、經亨頤、呂鳳子諸前輩。1932年振鐸先生和諸聞韻、吳茀之、張書旂,參加了由潘天壽先生髮起的“白社”,成為活躍於滬上的青年骨幹畫家團體,振鐸先生以其才華橫溢、氣勢充盈、流暢秀麗的獨特風貌為時流所重。20世紀30年代後的中國,日寇侵略,兵連禍結,民不聊生,振鐸先生同樣漂泊流離,歷經艱險。這一時期他到過延安,後輾轉到昆明、四川,和趙望雲、關山月結伴去敦煌,令他的胸懷視野大為擴展。建國後一直在湖北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他一生從事教學60餘年,在花鳥畫藝術上更是取得很高的成就。

張振鐸先生的花鳥畫藝術

黃鸝鳴春

張振鐸先生是20世紀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師,他的成就繼承和發揚了20世紀以海派花鳥畫藝術為代表的中國花鳥畫的優秀傳統,他一生創作的花鳥藝術精品,已成為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花鳥畫是中國畫藝術中的獨特畫科,也最富於中華文化的人文審美精神特質,生動地體現了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存的“天人合一”精神,除了美好形象的感染力量之外,儒家的積極理想和品德修養為標準更融化在文人花鳥畫的“四君子”一類題材中,追求高風亮節的道德觀念通過藝術形式,潤物無聲地滲透在自上而下的20世紀早期的中國社會中,其“教化”的作用是難以計量的。花鳥畫同時彙集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詩、書、畫、印的配合固然是其特色,中國畫講求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妙訣,體現得尤為鮮明。花鳥畫歷來又稱為“寫生”,相對於要“行萬里路”的山水畫家,觀察花鳥竹石不過是身邊的事,得來甚易,所以花鳥畫入門雖須師承臨摹,但畫史上有才華和獨特創造的畫家,無不以自然為範本,成就自家風格,清代尤以惲南田為最,他的“沒骨法”雖自稱源自五代徐熙,其實大多是個人的觀察創造的結果,使其最終成為一代宗師。清末人物、山水畫衰頹,唯有花鳥畫一枝獨盛,究其原因,除書法革新碑學興起帶來花鳥畫寫意(包括大寫意)的發展突破外,還要歸功於花鳥畫真正做到造化與心源的兼修並得。清末以趙之謙為首倡,浙江、江蘇花鳥畫家開始了新的探索,後來集中在上海形成了以虛谷、蒲華、任伯年、吳昌碩為代表的、號稱“海派”的花鳥畫流派,成為中國畫發展到這一時期的最大亮點,其影響極大,成為自清初以來的另一次高峰。張振鐸先生正是海派精神的得力傳人。他早年受教於潘天壽,獲益不少。潘天壽師承吳昌碩而能變,故能秀出師門同儕。張振鐸在其20世紀30年代的作品中尚有較多吳昌碩的影響,但後來畫風變化,在大小寫意之間,似更接近任伯年。在畫風的流暢華美、形神兼備方面他和早就蜚聲畫壇的張書旂確有某些近似之處,有時也略施粉彩。但是和張書旂的過於豔麗穠華、脂粉濃重、近於媚俗的傾向不同,張振鐸早年畫風清俊流暢、華而不俗、美而不媚,很有品格。中年後畫風趨於大寫意,許多作品富於書寫意趣,落筆沉厚,墨瀋淋漓,色墨相發,畫風趨向醇厚有力、神形兼備的高度境界。和他同時代畫家們的命運接近,張振鐸先生的藝術生涯並非一帆風順,不斷的困頓波折和政治運動消耗了他大量寶貴的時光,他的聲名建國後困於一隅,未得很好地宣揚,與他的成就不符,是令人思之憾然的。

張振鐸先生的花鳥畫藝術

墨蘭三雀

張振鐸先生的花鳥畫藝術,是20世紀中國畫的重要收穫之一,不但已經載入畫史,更是後人繼承學習的典範。張振鐸先生的人格、修養、成就,永為後人緬懷。

2008年8月初於京華道不孤齋

作者系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祕書長 美術評論家

張振鐸先生的花鳥畫藝術

湖北農村實地寫生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