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許多新媽媽都喜歡與人分享寶寶成長中的第一次:寶寶第一次的微笑讓媽媽喜悅到流淚、爸爸幸福到直呼萬歲;第一次聽到寶寶咿咿呀呀的說話時的驚喜;寶寶第一次顫顫巍巍的站起來又坐倒在地的窘態;第一次被寶寶的小手握住自己的手指頭的感動……好多個第一次積累出初次為人父母的無限幸福與喜悅。既然媽媽們如此的喜悅寶寶們的第一次,那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每個第一次的重要意義,以及每一個第一次時,媽媽們要做哪些努力吧!

第一次發聲:叫“媽媽”、“爸爸”!

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年齡 4個月~5個月

特徵 無意義的爆破音

解讀 寶寶在4~5個月大的時候,可能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雖然會讓你無比激動,但其實寶寶還沒有把這些詞和父母聯繫起來,大約1歲左右才能意識到“爸爸”、“媽媽”的含義。從12個月開始,寶寶基本上可以理解詞彙的含義,1歲半~2歲的寶寶詞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

4個月~3歲是語言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媽媽可以有效的教會寶寶大量的詞彙和語法。寶寶言語學習最初的方式是模仿,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能力。媽媽幫助寶寶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式,是在與寶寶的互動玩耍中添加咿咿呀呀的兒語,兒語的特徵能誘導寶寶注意媽媽的發聲。

心理學發現,兒語能調節寶寶的激動水平和併產生交流感情效果,兒語的音韻修飾有利於寶寶的言語加工和對語言理解。但是在寶寶1歲以後,媽媽就應由兒語轉化為說正常的語句,而不要過久地停留在使用兒語階段,因為20~30個月是寶寶掌握基本語法和句法的關鍵期。語法的學習只能在與人交往、與環境相互作用中獲得,寶寶1歲以後,媽媽應該經常在玩耍時伴隨著語言,盡力使用簡單的語法把言語含義表達清楚,來促進寶寶學習語法。必須提醒的是,教寶寶學說話要以他們能理解為基礎,對不理解的語句的模仿不是真正的語言學習。

溫馨提示 很多媽媽不知道,媽媽與寶寶分享快樂的環境是最佳的語言成長環境。為了給寶寶語言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媽媽們應滿腔熱情且耐心細緻地陪伴寶寶,寧可節省從事其他活動的時間和精力,也要多抽空陪伴他們玩耍,在媽媽與寶寶的互動中做好語言示範。

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第一次把玩具抓在手裡啦!

年齡 4個月左右

特徵 抓住後塞進嘴裡

解讀 4個月的寶寶,多數能主動抓握物品,常用雙手去拿,什麼東西都願往嘴裡放。這是因為寶寶口脣的敏感度較高,用口脣試探外界是寶寶自認為最棒的選擇。此時,媽媽可將玩具消毒後放在離寶寶抓得著的地方,引導寶寶主動拿玩具。

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隨著寶寶的抓握能力逐漸增強,可做如下訓練:

•教寶寶做“抓撓”的遊戲,單手做,雙手做,左右手交替做;

•將奶瓶放在寶寶手中,讓他玩耍,或有意識地讓他做抓、扔塑料、布制的玩具活動;

•可將兩種或幾種不同的玩具,依次遞給寶寶,引他主動抓拿。餅乾之類的小食品不必再喂,讓他自己拿著吃;

•媽媽和寶寶一起做“搶玩具”的遊戲;

•讓寶寶半躺,握緊媽媽兩手的拇指或食指,媽媽提寶寶,讓他用勁坐起來,再慢慢讓他躺下去。

隨著手的能力發展,各種行為都在迅速出現,從簡單到複雜。教養孩子成功的重要性就在於對這些行為及時地發現,並以合適的方式如語言、行為、表情等確認和鼓勵,誘導寶寶出現更多的“有益行為”。經過反覆強化,使得行為變成習慣,這個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

心理學上認為,2歲之前,寶寶處於感覺運動階段,主導的智慧結構是動作,寶寶通過感覺和動作認識世界。離開動作,寶寶就失去了思維。寶寶開始在活動中體現因果關係的跡象,他們開始知道自己的活動對外在物體有所影響,於是他們以做出的動作為手段去引出一個新的結果,從而可以誘導某些意料外的事情發生,意料外的事情又會引發新的刺激,寶寶從新刺激中獲取好奇心,進而獲得更強的探索世界的動機。理解了這個原理,媽媽就知道鼓勵寶寶的行動發展是多麼重要的事情了。

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溫馨提示 無論遺傳如何,心理學始終鼓勵為寶寶提供最豐富的生活環境。生活在豐富環境中的寶寶能得到更多刺激和發展,對認知、情緒和社會行為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基礎影響。因此,媽媽應儘量提供複雜多樣的環境,而非單一的環境。這其中,大自然裡的元素是首選。

第一次叛逆:我!就!不!

年齡 2~3歲

特徵 愛發脾氣的小主人

解讀 寶寶在嬰兒期沒有自我意識,對他來說,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到兩歲左右,寶寶會明確意識到“我”的存在,會在這個階段試著將自己與外界分開評判,思考自己要怎樣和不要怎樣,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起來,這個時期被稱為第一個叛逆期,大概持續到5歲左右。

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寶寶產生自我意識後,會通過各種方式去探索自己能做什麼,自己會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由於破壞比建設更容易,而寶寶能力不夠,因此常常是通過破壞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過建設行為。寶寶此時的語言能力不夠成熟,還不能通過語言來順暢的表達自己,因此在與互動中會有一定程度的攻擊行為出現,來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對於這一點,很多媽媽是不理解的,其實寶寶是在通過觀察他的攻擊帶來的效果來判斷他在人際關係中的地位和對他人的影響。

好媽媽該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叛逆期”呢?

鼓勵自我概念:適當鼓勵寶寶建立自我概念,而不是用道德觀念壓抑寶寶的自我呈現。

建立行為規則:明確生活中的行為規範,規範必須遵從,不講條件。

學習處理情緒:接納寶寶的負面情緒,引導寶寶認識到傷心、快樂、嫉妒、害怕等各種情緒,鼓勵寶寶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和宣洩。

給予安全感受:不要過度懲罰寶寶,給寶寶創造穩定的生活環境;

和諧親子關係:理解尊重寶寶的意願和想法,鼓勵寶寶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以平等的姿態和寶寶交流。

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往期精彩回顧

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第一次”,你做對了嗎?

選自《親子》(3~6歲智力畫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