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有狠下去管,才能教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別人家”的孩子!

我欣賞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嚴厲的教導,教會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塑造其自強自立的性格,卻又在孩子長大後體面的退出,不給孩子添麻煩。

強勢和放手都是父母一生必做之事,在孩子成長時嚴厲教導,長大後又放手任其翱翔。在這場親子關係中,不圓滿才是最好的圓滿,狠心去嚴厲教導,才能使孩子覺得成年不惑。

父母只有狠下去管,才能教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別人家”的孩子!

我是一個高三孩子的母親。

自小,我便對自家女兒要求嚴格,教導嚴厲。對於外面那些振振有詞的“放手讓孩子自我成長”,我不屑一顧,甚至覺得有些可笑。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執筆作畫的人是什麼樣子,將來這畫就是什麼樣子。在孩子意識朦朧的年紀,別說什麼放手,也別去放縱、嬌慣出一身臭毛病。到頭來,苦的不僅是自己,也是毀了孩子一生。

放縱出來的孩子,一味索取,冷漠自私。

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當隔壁陳姐再一次向我哭訴自家兒子一點都不懂事的時候,看著屋裡認真複習的女兒,欣慰地笑了。

欣慰之餘,又有些同情陳姐有此無法無天的惡魔兒子。

陳姐中年只得這麼一子,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從小便是在家裡呼風喚雨,要什麼得什麼。做了錯事,丈夫批評幾句,就被陳姐攔著,然後也是不了了之。

在這樣放縱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孩子沒能養成獨立的思想習慣,只知道一味索取,覺得父母的愛就是理所應當,孩子養成了冷漠型人格。父母在給予愛的時候,卻不要忘了教會孩子如何去愛更為重要。

孩子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陳姐心疼他年齡小,社會的妖魔鬼怪又太多,怕他修煉不到家,就花了十年積蓄讓他上了一個大專學校。

可惜這孩子鬆散慣了,在大學裡依舊放縱自我,逃課掛科是常有的事。

不成材,不成器,只能成“混混”。成天混日子,混生活,混父母的血汗錢。混完大學四年後,陳姐以為自己的好日子終於要來了。

父母只有狠下去管,才能教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別人家”的孩子!

卻沒想到這孩子只喜歡宅在家裡打遊戲,青春正茂的年紀卻成天蓬頭垢面地家裡蹲。不出去工作,不出去打拼,俗稱的“啃老族”。但陳姐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只能默默地吞下這口血淚。

就在剛才,兩人因為一點小事爭吵,自己辛辛苦苦生養了二十幾年的兒子居然險些打了自己的母親。

我為之一驚,然後心裡是一陣涼意,遍地生寒。

在陳姐的口述下,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就因為孩子關門在房間打遊戲,陳姐叫他吃飯,隨便嘮叨了兩句“你都這麼大了,該出去闖闖了,也不能總讓我和你爸養著你吧。”

孩子一瞬間就摔鍵盤怒了“你自己生了我,難道不該養麼?我又沒讓你生,我還不想生在你肚子裡呢。”

大逆不道的話,句句誅心。

看著陳姐日漸銀白的髮絲,我寬慰了兩句,也只能在心裡輕嘆幾句。

教育孩子,真不是養他,愛他,就可以了。

更多的,還是教會他為人處世,培養他一個明理是非的性格。

你不對孩子狠下心呀,將來他會對你更狠心。

我告訴陳姐“你得讓他知道你愛他,也可以不愛他,這樣他才不會覺得你的愛是理所當然。”

嬌慣出來的孩子,脆弱矯情,吃不得苦。

都說女兒嬌養,可嬌養出來的孩子究竟是怎樣呢?

小蘭便是從小嬌養的一朵嬌花,家境普通,父母卻省吃儉用地給小蘭用最好的吃穿用度。

這就造成了她有些虛榮的性格,看見別人有什麼,她都想有,完全不考慮父母是否有這個能力支持她。

小蘭剛買的手機不到三個月,就又出新款了。她放學回家就開始旁敲側擊撒嬌道“媽媽,我的手機都用了好久了,別的同學都開始用新款了”

“你這手機不是才剛買不到三個月嗎?”

父母只有狠下去管,才能教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別人家”的孩子!

“哪有,都好久了,反正我不管嘛,別人都用那個手機,我沒有多丟臉啊”

“我和你爸工資也不高,你和別人比不過的”小蘭母親道。

小蘭沒有聽進去,反而知道父母弱點的她開始一顆一顆掉金豆子。

最後,一向嬌慣孩子的父母,咬咬牙關硬是擠出了錢給小蘭買了手機。

可當父親因為工作太累病倒的時候,小蘭卻連照顧父親的能力都沒有,嫌醫院太髒,嫌父親為什麼要生病,反正就是不能吃一點苦。

稍微被說兩句,還要嚎啕大哭,情緒比自己又要照顧父親,又要掙錢養家的母親還要崩潰。不是抱怨這個不行,就是抱怨自己命苦。

小蘭母親看著這樣脆弱的女兒,也只能無奈嘆一口氣,怎麼就養成這樣子可呢。她心裡暗暗決定改變孩子這種嬌弱的性格。

當小蘭母親找到我的時候,我只告訴她一句話“下狠手去管,真正吃過苦,才能學會堅強,否則就只是養在溫室裡的花朵,不知愁滋味。”

孩子,愛你不是放縱你的脾氣,寵你不是嬌慣你的惡習。只有父母真正狠下來去管孩子,將來才能在這個殘酷的社會生存!陳姐和小蘭母親為什麼會向我求教呢,大概是因為我是“別人家”孩子的母親吧。沒錯,我的孩子自小成績優異,獨立自強,聰慧明理,很多人羨慕我有這樣的孩子。其實,我教育孩子的祕訣便是嚴厲教導,強勢糾錯,可該放手的時候我又決不含糊,兩者相生並存。

唯有如此,作為父母的我們才能教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別人家”的孩子!

網絡搜索公眾號《零點高三》加關注,免費為孩子測評適合專業、大學,免費教你填報高考志願!

作者:零點高三

排版編輯:微信公眾號零點高三

本文由零點高三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