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核心觀點

◆混業經營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組成部分

深化混業經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化金融服務,既是銀行作為金融服務企業的天職,也是順應金融脫媒、息差收窄、客戶需求多元化行業趨勢的發展需要。

◆海外銀行業混業經營程度更深、效果更好

海外經驗表明,隨著監管制度的放鬆,銀行業為適應經濟增長模式轉變需要,混業程度也在加深,尤其是對超大型銀行來說,其所佔市場份額和績效表現均維持較高水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大銀行非息收入佔比迅速上升,對盈利水平的提升貢獻良多。在混業模式下,銀行可以拓展更多的盈利來源,風險調整後的收益能力更強,有利於提升一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銀行混業經營逐步深化

我國銀行業混業經營已初見成效,牌照佈局逐步拓展,銀行控股公司模式初步成型。但目前銀行的非銀行業務板塊對銀行集團收入和利潤貢獻尚不明顯。銀行未來有必要進一步推動各子業態深度融合。

◆混業經營大勢下的銀行選擇

混業經營大勢下,擁有更多客戶資源的銀行有條件對客戶進行更加綜合化的開發,深化提升客戶關係以及客戶粘性,進而產生更大的綜合收益水平。金融科技的發展則拓展了銀行獲客渠道的邊界,為部分銀行提供了彎道超車機遇,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圈重要性凸顯。對於混業經營的銀行來說,需要進一步推動內部協同和交叉銷售,未來銀行業將面臨市場邊界更加清晰的分層競爭。

正文

一、混業經營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組成部分

長期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由間接融資主導,金融結構相對單一,缺乏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市場、產品和機構體系。但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加快構建與實體經濟相適應的金融鏈條。今年2月份,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首次提出,而進一步深化銀行混業經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既是銀行作為金融服務企業的天職,也是順應金融脫媒、息差收窄、客戶服務需求多元化等行業趨勢的需要。

1.推動銀行業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

我國經濟轉型發展要求銀行服務方式轉變。我國當前主體融資模式仍以銀行業的信貸為主,融資模式具有風險偏好低、抵質押要求高,與中小企業存在嚴重信息不對稱等特點,難以滿足當前經濟結構向創新驅動轉型和企業部門去槓桿的需要。目前我國4000餘家中小銀行類金融機構僅佔全部信貸總量的2成左右,短期內大幅度調節我國金融供給結構可操作性不高,因此進一步充實銀行業功能,實行綜合經營,有助於改變銀行以往缺乏創新手段服務實體經濟的局面,促進債務與股權融資相結合,打通信貸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分割界限,提升我國金融資源的整體配置效率,達到促進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最終目的。

企業端融資需求精細化、定製化。企業端融資需求已不再侷限於傳統銀行“存貸匯”業務,而是越來越需要銀行圍繞客戶生命週期和行業價值鏈創造“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為企業生命週期每個階段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務。例如:在技術引進階段提供外匯掉期業務、貿易融資和結算;在消化創新階段提供銀團貸款、無形資產抵押貸款、發行聯合債券;在工業化階段提供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和設備租賃;在擴張階段提供現金管理和併購貸款;在IPO階段提供投行服務等。

未來,商業運作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產業上下游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三者完全融合。因此,金融控股公司所提供的綜合化金融服務可以針對客戶產業鏈的整體解決方案鎖定上下游客戶群,從而保持長期穩定的客戶關係。推動銀行業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進行轉型。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居民端金融需求總量增長、結構分層。一是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大。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快速增長,截至2018年底為人民幣71.6萬億,比2010年增長了2.36倍。然而,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和居民財富管理意識的崛起,存款為主的金融資產配置將不可避免地向多元化資產配置方向轉變。根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18年末,我國資產管理市場86.5萬億,其中銀行理財存續金額接近33萬億,與2017年底基本持平,但較2010年擴張了十倍。二是居民持有金融資產分化,高端客群對金融服務複雜度要求更高。目前商業銀行對於零售客群按AUM規模進行分層管理,頭部客群需要“一攬子”金融服務與之配合。根據招商銀行2018年財報顯示:其私人銀行客戶數量佔比僅為0.06%,但持有了近3成的金融資產;金葵花及以上等級客戶數量佔比1.6%,約佔有8成左右的金融資產。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居民與企業融資選擇日趨多元化,帶動銀行體系非息收入增加。2002年末,我國社會融資總量中,間接融資佔比近90%,至2019年一季度已下降至近75%。企業和居民客戶愈發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要求銀行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來滿足,反映在銀行業的收入結構上,2010-2018年間,銀行非息收入佔比從17.5%穩步上升至25.8%,但是與國際銀行業接近一半的佔比相比,還有較大的空間。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2.增加金融業內部優勝劣汰,促進社會總效用

金融業作為競爭性行業,適當增加內部競爭有利於促進優勝劣汰。銀行業自本世紀初股改上市以來,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全行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行業資產規模超過200萬億,資本金規模達到15萬億,金融業佔經濟增加值比例指標從不足4%上升至7~8%左右。但目前我國金融業同樣呈現出“總量過剩、結構失衡”的特點,社會輿論對於金融業佔經濟增加值過高也頗有微詞。進一步推動銀行混業經營,推動實現信息、客戶和資本等資源的共享,能夠產生規模經濟、範圍經濟,進而攤薄經營成本,降低經營風險。通過混業經營、增加競爭,更能夠推動金融業專注做好創造價值的活動。競爭則會將低費用、低風險帶來的收益轉移到社會融資成本中去,從而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3.提升綜合化競爭能力,更好融入國際競爭

金融全球化時代,我國銀行業與國外大型金融機構之間不再侷限於單一業務的競爭,而是突出表現在以綜合服務能力為基礎的集團競爭。我國銀行業混業經營的緊迫性部分來自於金融開放帶來的國際競爭壓力。目前我國銀行業體量較大但內功不足,經營模式簡單粗放,主要依靠外延性擴張;主要業務集中於本土,非註冊國業務佔比不足5%,缺少國際競爭經驗。考慮到未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雙向開放”提速,和“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更多響應,我國銀行業將更加直面國際金融集團的競爭。因而,在金融雙向開放正式實施之前,我們有理由培育優秀金融機構補齊綜合化經營牌照,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綜合經營模式,加快推動我國銀行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我國銀行業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二、海外銀行業混業經營程度更深、效果更好

海外經驗表明,隨著監管制度的放鬆,銀行業為適應經濟增長模式轉變需要,混業程度也在加深,尤其是對超大型銀行來說,其所佔市場份額和績效表現均維持較高水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大銀行非息收入佔比迅速上升,對盈利水平的提升貢獻良多。在混業模式下,銀行可以拓展更多的盈利來源,風險調整後的收益能力更強,有利於提升一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1.海外銀行業監管體系再度支持混業經營

縱觀美國銀行業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從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到2018年改革《多德-弗蘭克法案》的各個階段中,金融理論與實踐都經歷了從分業經營到混業經營的過渡,金融監管也隨之趨於放鬆化,混業經營已成趨勢。二十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之後,美國為改革銀行體系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標誌著美國銀行業正式跨入分業經營時代。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新自由主義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思想,美國開始了新一輪的金融管制放鬆進程。最終,1999年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結束了美國長達66年之久的金融分業經營歷史。而2008年次貸危機的爆發催生了《多德-弗蘭克法案》,從防範系統性風險、彌補監管漏洞、強化對消費者的保護三個方面對美國金融業進行了全面監管改革,監管重心集中於對金融市場有著重要影響的大型複雜銀行控股公司以及在金融市場扮演重要角色的區域性銀行控股公司。之後的十年間,金融創新不斷深化,加之英、德等發達國家實行混業經營,為順應金融產業日益融合的趨勢,特朗普政府於2018年再次改革《多德-弗蘭克法案》,旨在減輕中小銀行的監管壓力,提升銀行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分業經營雖有助於金融風險的跨業隔離,但不意味風險本身就被消除。事實上,分業經營限制了銀行提供多元化服務的能力,弱化了後者應對風險的緩衝。上世紀80年代,美、日等主要國家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金融行業利差收窄,倒逼信貸資源和房地產融資過度結合即為佐證。可見,分業經營的內在邏輯更多是在市場不均衡、監管經驗不足的特定歷史環境下,避免監管對金融資源約束乏力的權宜手段。隨著全球商品經濟發展對金融服務交叉協作需求的增加,和數字化管理對內部協同效率和監管有效性的提升,對於金融混業經營、混業監管提供了更多保障。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2.海外銀行業混業經營績效表現

(一)海外市場導向型金融體系決定了擁有發達的資本市場

20世紀90年代後期發達經濟體紛紛推出的金融自由化政策,與其人口老齡化、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不無關係。在大規模的動員儲蓄轉化為投資之後,經濟進入服務業化的進程。“輕資產”的業務模式與傳統銀行業務不相適應,技術創新和現代服務業高度的不確定性又需要風險文化與之相匹配的金融業態來提供服務。海外市場導向型的金融體系因此擁有了更發達的資本市場,存款性金融機構佔比較低,居民的資產結構也更多以保險和養老金形式貯藏。而保險和養老金是資本市場的重要投資者。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海外銀行業市場多集中在能夠提供全能銀行業務的大型銀行之中。與市場導向型金融體系相配套,銀行控股公司(BHC)和全能銀行提供了更多非銀行機構業務。如果僅從商業銀行的市場結構看,全球銀行業中的主要BHC日益佔據主導的地位,近年來集中度多數有所上升或保持在較高的集中度水平。對國際銀行業而言,超大型銀行擁有更強的國際市場搶佔能力、更大的國內市場壟斷力量。而我國銀行業近20年來,市場集中度一直處於回落過程,缺少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超級航母。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二)銀行業收入結構更加均衡,抗風險能力更強

一般來說,在以傳統業務為主導的分業經營模式下,銀行業發展相對穩健,但利潤增長與經濟週期關係更為緊密;涉及較多交易業務和中間業務的銀行機構,經營波動較大,但往往能從業務組合中獲取更多的風險收益。海外大型銀行金融服務涵蓋投行、財富管理和經紀業務等,收入結構更加均衡,抗經濟週期能力也更強。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從非息收入的情況看,美國銀行業08年危機之後,淨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都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並且利息收入增長略高於非息收入的增長。混業經營帶動了資本節約、收入多元化和差異化競爭。日本銀行業面對低息的環境、更大的競爭強度(2015年每萬平方公里金融機構網點數量接近3000家,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居首)和更高的資本監管壓力,日本大型銀行均將推行綜合化經營、創新商業模式作為轉型重點。按照“客戶本位”理念,對銀行、證券等網點進行復合式、便利化整合,大力推進產品交叉銷售,提高非息收入水平。目前日本三菱日聯、三井住友和瑞穗三大金融集團非息收入佔比6成左右,非銀行部門資產佔比從危機後的不足9%上升至近2成。

3.海外典型大型銀行的混業經營經驗

從海外典型銀行發展的經驗看,海外銀行業的業務佈局高度關注客戶需求,以客戶為中心,採取機構隔離、產品整合的方式來實現協同發展。海外大型銀行業務上儘可能多地涵蓋客戶的全生命週期和全價值鏈條,整合客戶需求相關度最高的業務,增加交叉銷售機會。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例如,美國銀行業零售業務收入佔比一直較高,對私人銀行客戶和財富管理客戶更多的關注,通過成立專門的大部門進行考核;建了全球交易銀行(GTB)大板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公司金融部與投行部、資產管理部整合為“公司與投行”或“公司銀行與資本市場”板塊;將財富管理與保險業務整合為“財富管理與保險”板塊等。富國銀行在交叉銷售領域是行業標杆,曾提出“偉大的8”(Gr-eight)戰略。從經營績效看,海外大型銀行非息收入佔比好於行業平均水平。據FDIC數據顯示,2018年末美國銀行業非息收入佔比平均為36%,但美國大型銀行多數非息收入都高於該比例。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了投行在面對危機時流動性短缺以及業務模式、盈利模式單一的侷限,驅動獨立投行擁抱金融控股公司。08年危機爆發時,以存款來源作為支撐的商業銀行,特別是業務綜合化經營的全能型銀行抗風險能力明顯更強。諸如,花旗集團、瑞銀集團和匯豐集團等一些綜合化經營的大型銀行雖然在金融危機中也損失慘重,但基本上都涉險渡過了金融危機的難關並且得以穩健發展。隨著美國大型獨立投行陸續被併購、或破產倒閉、或被注資、或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大型存款類銀行將重新主導國際金融業的發展,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將得到強化。

2008年金融危機後,隨著Basel III監管規則出臺及金融監管環境的變化,金融業經營環境面臨新的變化:“更高的資本要求,更低的盈利空間,更動態化的市場及客戶,更發達的科技手段”。一些歐美大型銀行又走上了“去槓桿化”、“歸核化”進程,部分退出海外高風險業務線,隔離投行與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專注核心業務的道路。但“以客戶為中心”的定位不會改變,大型銀行仍然力圖涵蓋客戶價值鏈終端到終端及全生命週期的核心需求,提供更廣泛的服務。

三、我國銀行混業經營逐步深化

我國銀行業混業經營已初見成效,牌照佈局逐步拓展,銀行控股公司模式初步成型,但非銀行業務板塊對銀行集團收入和利潤貢獻尚不明顯。銀行未來有必要進一步推動各子業態深度融合。

1.我國銀行業混業經營發展現狀

(一)監管體制改革已為銀行混業做出前提保障

我國銀行業經歷了從2003年之前的混業經營到分業經營的轉變,為適應國際金融業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2006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再度開展綜合化經營試點。2011年“十二五”規劃提出了“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試點”。2017年,為適應金融機構的集團化、混業化趨勢,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實質性推進,金融委落地運行,銀、保監會合並,宏觀審慎監管職責劃入央行。“一委一行兩會”新框架正式落地,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我國統一監管框架對於金融業混業經營形成了制度保障。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二)綜合化經營已被納入大中型銀行戰略範疇

伴隨著監管的鬆動,我國銀行、證券和保險等主要金融業態紛紛通過併購和新設機構的方式向彼此領域滲透、整合,逐漸形成銀行控股和金融控股兩類國際上主流的混業經營模式。前者金融創新和風險防範能力較強,但混業深度和綜合化收益相對偏低。考慮到五大行為代表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現階段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決定性地位,銀行控股公司模式(BHCs)目前佔據主流。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截至2018年末,上市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已有14家銀行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11家銀行獲准投資入股保險公司,14家銀行設立或投資入股金融租賃公司,8家商業銀行投資入股信託公司,4家商業銀行投資消費金融公司,10家商業銀行持有境外投資銀行牌照,2家商業銀行持有境內投資銀行牌照。其中,國有大行綜合化佈局相對完善,股份制銀行綜合化佈局略有差異。五家國有大行全部涉足證券、保險、基金、租賃等領域,股份制銀行在租賃、證券、基金業涉足較多。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2.我國銀行業綜合化經營績效評價

目前我國銀行系混業經營子公司,與銀行的協作多處於鬆散的渠道合作、小規模的介紹客戶、項目等淺層次的合作模式,許多銀行旗下的證券、基金、租賃以及信託等公司對集團公司的利潤貢獻較少。

(一)銀行系子公司利潤貢獻尚小,對母行資源依賴度高

除同樣經營存貸業務的消費金融和租賃業務外,現階段我國銀行系其他子公司盈利能力普遍低於行業均值。以保險為例,截止2018年末,銀行系保險保費規模都在行業10名開外,佔行業淨資產份額僅約5%,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更只有5%上下,和頭部機構相去甚遠,且有進一步分化的趨勢。而在證券行業,我國大中型銀行雖多領有證券牌照,但除中行子公司中銀國際獲內地證券承銷牌照外,其他銀行系證券公司的業務範圍基本都在香港。

與此同時,銀行系子公司現階段還有過度依賴母行資源,獨立經營能力偏弱的特點。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強勢地位使得綜合化單元更多依賴銀行客戶渠道開拓市場,而子公司在自身專業領域培育和拓展客戶的能力還不夠,過多依賴商業銀行原有客戶群。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看,除基金公司外,目前銀行業多數多元化子公司股本回報率低於集團水平。主要是由於銀行控股主體對客戶綜合開發能力不足,協同效用不高,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商業銀行與投行、保險、基金等在行業文化、薪酬體系和發展重點上差異巨大,集團內部合作成本偏大,存在多頭營銷、內部爭利、重複授信的情況,銀行集團內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協同模式、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一體化的快速響應機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安排。“一站式金融服務”和多元化金融產品交叉銷售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二)開放混業後銀行系子公司擁有較大發展潛力

銀行系子公司的發展平平,主要與目前銀行母體內部管理機制相關。隨著時間的延長,銀行業便有望通過兼併收購、深化協同整合和充分調動母行在渠道網點和資本實力方面的絕對優勢,重塑非銀行業的市場格局。以日本證券行業為例,日本1999年10月撤銷對銀行證券子公司的業務範圍限制,銀行業正式進入銀證混業經營時代。日本的證券行業市場集中度很高,以混業為主的前5大金融集團所屬券商佔有很大市場份額,尤其是在機構業務和一級市場業務中佔據絕對優勢地位。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變遷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如下:1)開放混業後,銀行有條件將業務重心轉向非銀業務;2)銀行系子公司能借助於母行併購注資,迅速做大規模,獲得規模效應;3)銀行系子公司能借助母行提供信息、客戶、零售渠道、多元化服務等手段同非銀行系機構爭奪市場份額。

未來,有理由認為我國銀行業子公司同樣可能借助母行資源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迅速改變銀行的收入結構並重塑非銀市場格局。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四、混業經營大勢下的銀行選擇

混業經營大勢下,配合“以客為尊、因客而變”的需求導向,使得擁有更多客戶資源的銀行能夠更加綜合化地對客戶進行開發,深化客戶關係和提升客戶粘性,進而產生更高的綜合收益水平。金融科技的發展拓展了獲客渠道的邊界,為部分銀行提供了彎道超車機遇,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圈重要性凸顯。對於混業經營的銀行來說,能否獲取超額收益,需要進一步推動內部協同和交叉銷售,未來銀行業將面臨更加清晰的市場分層競爭。

1.得客戶者得天下,混業提升客戶粘性

在“以客戶為中心”的運營模式下,銀行金融服務的內容依照客戶需求而變化。混業時代銀行業之間、銀行業與非銀行金融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簡單的定價競爭,多元化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可靠性、服務體驗、便利化程度和定製化程度都將提升客戶遷徙成本,影響到客戶對合作銀行的選擇。隨著客戶關係的深化、客戶的忠誠度將進一步提高,混業經營將客戶多元化業務需求將集中在集團內部,客戶保有率和每單位客戶創造的收入也會大幅增加,客戶的遷徙成本也會大大增加。

這意味著擁有客戶數量、質量先發優勢的銀行,一旦搶先孕育出成形的多元化服務,哪怕產品和服務相對後來者有些許瑕疵,依然有條件靠著客戶的路徑依賴,高築起有利於自身的行業標準和品牌認同。輔以其它產品的交叉銷售和增值服務,這一先發優勢往往成為抵禦後來者爭奪市場份額的直接壁壘。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以招行銀行卡業務為例,自1996年前後國內銀行卡業務方興未艾之際,招行藉由“一卡通”成功確立起細分市場龍頭地位,其它大中型銀行在後續十餘年間,紛紛以銀行卡為切入點加大零售投入,招行全國借記卡和信用卡的髮卡量市佔率從2004年前後接近5%和13%的高點,一度下降到14年前後2%和7%上下。然而,在真正反映實際業務價值的交易額指標上,招行依然能長期保持對同業的優勢,且前期積累的大量優質客戶至今都對招行的負債端優勢貢獻良多。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我們對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客戶結構進行分析,大型銀行擁有更廣泛的客群,更廣域的物理網絡,具有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先天優勢,這一點也從其相對低廉的存款成本得到佐證。從銀行業混業經營的牌照佈局看,大型銀行混業經營程度也相對更高。但從客群的質量和客戶的綜合開發情況相對一般,未來需要在客群深挖領域多做文章。股份制銀行近兩年向零售端轉型態勢非常明顯,其零售端客戶數量也快速增加,但客戶平均購買金融產品數量相對不多,客戶粘性有待提升。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2.金融科技拓展獲客渠道,構建金融生態圈尤為重

金融科技大發展拓展了獲客渠道,不受物理網點所限,為部分機構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當前,金融科技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包括資產端、資金端、過程風控、支付清算結算等全流程的各個環節,部分場景出現了重大變革。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隨著互聯網金融生態的演進,客戶的支付、理財等金融活動越來越脫離傳統銀行體系,減弱了銀行與客戶的物理接觸,客戶不再關注“平臺”背後具體的服務提供方。這需要銀行更好的融入更廣泛的網絡金融生態圈,自身積極拓展、或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打造一套完整的金融生態系統。基於社交、購物等關鍵場景,在流量基礎上探索場景化的金融服務,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提升客戶粘性、改善客戶體驗,通過全方位服務引導客戶資金在金融集團內部循環。

3.板塊協同和綜合服務能力是關鍵

在混業經營環境下,銀行各部門/子公司之間的目標客戶多有重疊,因而控股集團往往可以通過增強前中後臺協同,整合旗下客戶、信貸、投行、同業及投資等多方面資源,打通項目、產品和銷售三端,一站式滿足對公客戶的投融資需求,為零售客戶提供多層次優質資產,包括:

共享客戶資源,從而節省重複獲客所須花費的各項成本。以平安銀行為例,平安銀行2018年綜拓渠道遷徙新增獲客約300萬戶,佔零售整體新增客戶的比例為30%。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交叉銷售、提供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銀行業可以建立並優化銀行多元化金融平臺共同客戶的識別、互薦,目標客群的綜合服務機制、風險隔離於防控機制以及相關的激勵約束機制等。通過“商行+投行+交易銀行”、“融資+融智+融商”綜合服務模式,可以為客戶提供低成本,多維度的綜合金融服務。

截至18年末,平安集團核心金融公司之間客戶遷徙3879萬人次,個人客戶中同時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人數佔比較年初提升6.1個百分點至34.6%;客均合同數2.52個,較年初增長9.1%,且客戶財富等級越高,持有合同數越多,價值越大;客均營運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8.1%。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4.未來銀行業面臨市場分層競爭的格局

綜上考慮我國銀行業發展現狀以及現實監管環境,我們認為未來我國銀行業分層競爭態勢清晰,不同銀行面臨著不同的市場定位,混業經營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銀行混業經營

Ø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客戶、品牌、業務和協同上先天優勢顯著,同時強調集團整體與客戶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大型銀行控股集團具有難以撼動的整體競爭力,無論在平臺還是在產品方面均可能表現出眾,可能最終成為我國銀行業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抓手。

Ø 客群分層將帶動銀行業分層競爭,在細分市場上建立龍頭地位的銀行有望圍繞這一領域打造出獨特的競爭力和客戶粘度,構成“多強”。(例如美國以託管和資管業務聞名的梅隆銀行、以消費金融為特色的第一資本投資;我國保險帶動綜合金融、綜合金融反哺保險的平安集團、以開放銀行為導向,把握銀銀合作傳統優勢的興業銀行等)

Ø 金融併購有望整合提速,帶動市場集中度提升。不僅包括銀行和保險機構之間的相互合併,還潛在包括銀銀合併。部分既無資產規模、有無地區稟賦,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行經營壓力將在金融混業和利率市場化浪潮中大為升高。借鑑80、90年代美國往來銀行制,90年代日本信用金庫的先例,強勢銀行在經營決策中“事實兼併”弱勢銀行,和弱勢銀行之間相互合併,已成為我國銀行業未來規模化和集中化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