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北 橋

明心教寺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交匯處,倖存著一棵高大的銀杏樹,這裡即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現今龍華寺內,有一尊明萬曆年間鑄造的3000斤銅鐘,原為明心教寺的古物。北橋廟會,俗定為農曆三月廿八。這個地方俗節也源於明心教寺。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北橋明代銀杏樹

明心教寺始建於唐代,曾號稱“東南一大叢林”,可謂歷史悠久。如今,除了那棵銀杏樹、那尊銅鐘,最珍貴的歷史遺存要數一冊清嘉慶十六年(1812年)里人朱採(字雲亭,號冶仙)所輯《上海明心寺志》。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北橋明心寺及附近地圖(1980年代)

據《錢武肅王立寺記》載,唐龍紀元年(889年),由吳越王錢鏐遣都水使者錢綽建造(又說建於五代後梁開平初年,公元907年)。初名華嚴院,開山和尚叫大通禪師,傳系吳越王親自從武林大慈山的草菴裡聘請來的。他終日唸誦《華嚴經》,令人崇重,華嚴院也由此得名。宋治平二年(1065年)住持希最和尚奏準賜額明心院。後來,有廬嶽道人文秀遊方到此,受命住持,著手擴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又擴建,改稱明心教寺,俗稱大寺。先後歸併鄒家寺等周邊子庵17處,規模可觀。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北橋集鎮圖(1983年)

自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為迎接皇帝南巡而重建。乾隆年間,大雄寶殿和鐘樓修葺一新,香火極旺,為鼎盛時期。幾經擴建後的明心寺規模宏大,赫赫不可一世。南起俞塘河,北至桐橋,東抵橫瀝港,西達廟涇河,佔地一平方公里。寺內僧侶上千名,寺房5048間,分東北房、西北房、東中房,並有一幢著名的輪藏,故當地人稱“五千零四十八間一藏”。

明心寺的“十景”聞名遐邇,即華嚴寶塔、義虎講壇、石函大士、元豐老檜、子昂筆跡、魯班仙壁、雲中梵音、石底蓮花、竹窗聽雪、羅木古墩。還是寺前的鳴鶴橋,寺內數百年的銀杏樹、羅漢松,及通天竹、方林等,都獨具風采。寺河呈曲尺形,在俞塘河出口處有座石橋,登橋可覽寺院全景。此橋名北極橋,鎮名北樑改稱北橋。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北橋老街(2010年)

後來,因松江白雀寺風波起,一把火殃及明心寺,使其突然衰敗,一蹶不振。1920年,修築滬閔公路時寺房大批被毀。當時,苦守寺院的定根和尚(族姓羅,北橋人)感到為築一條路而輕易毀掉一座千年古寺實在可惜,為保全寺基,一再要求公路改道,誰知他因此吃了63天官司。民國十九年(1930年)正月十六日夜,寺又遭火災,主要建築和法器毀於一旦。因此,1936年2月,當上海地方史學者徐蔚南、胡道靜、郭建等一行5人赴北橋採風時,這裡僅剩凌亂的石碑和破房,不由與定根和尚一起嘆息。上海解放初,這裡僅存東北房兩棣禪院,留一香火僧。後來又改建為小學校舍。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今日北橋新建街

北橋鍾與鐘樓

北橋原有一口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鑄就的銅鐘,高1.46米,重1500公斤,直徑1.8米。為此,北橋人常說:“北橋窮雖窮,還有三千六百斤銅”。此鐘有八行大字尚清晰可辨,上部刻“佛日增輝,法輪常轉,帝道遐昌,皇圖永固”;下部刻;“八方寧靜,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口鐘也有因試鍾時被冒失鬼誤敲而難以聲傳千里的傳說,至今還流傳著“北橋鍾,響在屋界東”的俗語。抗日戰爭後期,日寇曾企圖將此鍾運走,幸虧戰事發展迅速,他們未能如願。“文革”期間,又倖存於解放軍部隊營房內而未遭厄運。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北橋明代大銅鐘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1934年前的北橋鐘樓

1982年秋,此鍾移置龍華寺,至今被佛教界視為寶物。

北橋鐘樓是座八角形的樓閣。1932年,上海縣政府從南市遷到北橋,在鐘樓西側建造縣府大樓時,一併加以改建。改建後的鐘樓仿照北京地安門的鼓樓,四楞直筒式有四層,三樓有城堞式迴廊。此樓數十年間一直是北橋的制高點,又是滬閔路邊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觀。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瓶 山

明心寺的右側為瓶山。上海地區曾有瓶山多處,而最著名的首推北橋瓶山。

1984年以前,瓶山的舊址還保留著半畝多高出路面一米多的瓦礫荒地,各式破瓶的碎片隨手可拾。據說,當年這裡曾有數丈高。後來,此地逐漸夷平,罕見酒瓶,稱之“平山”。瓶為突肚甕形,有無耳、雙耳兩種。相傳,瓶中有泥者,插花歷久不萎,人們爭相拾取玩賞。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現代酒瓶與晉朝時期酒瓶對比

關於北橋瓶山的來歷,說法多種。有傳說稱,晉朝時吳郡太守袁崧(字山鬆)曾犒軍於此,留下酒瓶堆積成山。連清嘉慶《松江府志》也曾稱:“袁崧墓葬於北橋之南”。又有傳說稱,是吳越王在此犒軍留下的遺蹟。還有史料說,在此犒軍的是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不管涉及哪位大將,都是犒勞有功將士而聚瓶成山的。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明代馬橋人氏董宜陽所著《鬆郡雜誌》雲:“宋時開酒務於此”。清諸華《滬城備考》也有如此說法。清盧元昌(字子文,晚自號半林居士)在所作《瓶山道院》一詩的題記中具體分析了上述種種說法,認為董宜陽之說更可靠。

瓶山雖早已成為歷史遺蹟,但歷來有墨客為其留下詩文。清代陳金浩《松江衢歌》稱:“袁崧墓道草青青,滬瀆紅旗尚顯靈。錯喚瓶山何處是?行人拾到賞軍瓶”。民國初龍湫舊隱《上海竹枝詞》也有吟:“瓶山舊跡未全拋,花插軍持更吐苞,想見當年行犢賞,酒酗士氣動徵燒”。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瓶山道院舊址位置圖(錄自《閔行區地名志》2000年版)

在瓶山所在地,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里人沈子文籌建起瓶山道院(又稱平山道院)。後來,永樂元年、崇禎七年和清乾隆二十年一再重修或擴建。當初,道院建有十上十下樓房一幢,平方14間,大小塑像數千尊,頗具規模。院內除瓶山外,還有天移井、獨腳山門、人影橋、古銀杏等著名景觀。最傳奇是天移井,相傳在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某秋夜,在一陣雷雨中,此井竟神奇地自行移到河邊,離原址有五六尺,與橋相對,且井之石甃完好無損,泉味越加甘甜,人多不解。郡人陸樹聲特地為此井建一亭子,大畫家董其昌聞訊也書額曰“天移井”。清人唐天泰《續華亭百詠》有一首專吟此井:“移山笑人愚,移井天不測,變化本無端,方嘆大神力”。後來,亭子廢了,但井一直倖存。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也頌其事:“鳴鶴橋頭鶴不鳴,賞軍瓶積與山平。閒尋院左天移井,亭築當年陸樹聲”。國民黨元老鈕永建先生也曾在此書匾“瓶山石徑”。

據民國《上海縣續志》記載:瓶山道院三教殿圍牆上,曾有“敬吾者壽,禮吾者康”8個字。相傳,整修大殿時有個乞丐走進院來,道士正忙“不之禮”。那乞丐便拿過黝帚,在牆上疾書8字,揚長而去。當道士發覺後,忙追出去想致以謝意。乞丐已不見蹤影。牆上的字,蒼勁古樸,寓意深刻,後人時常前來描摹,眾口讚歎。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在瓶山道院設立的江蘇省立俞塘民眾教育館瓶山分館(1934年)

可惜,瓶山道院在抗日戰爭期間遭毀損。留下的部分遺蹟有人精心保護,有人肆意破壞。天移井在20世紀30年代時由民眾教育館瓶山分館加築水泥欄杆,保存完好,可後來成了口廢井。1959年1月,當地四名職工薰煙捕捉黃鼠狼時,竟燒燬了一株已有五百多年的銀杏樹。到“文革”時期,瓶山道院被毀的無跡可尋了。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在滬閔路與北鬆路,有一棵高大的銀杏樹,曾是北橋明心教寺的遺址

今天位於原瓶山以北的兩條以“瓶”字為首的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