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宣佈近期擬出臺12條對外開放新措施,以進一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豐富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就新舉措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金融管理部門將加快法規修訂和配套制度建設,推動上述開放措施落地實施,同時加強動態評估,提升監管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促進銀行業保險業健康發展,維護金融體系安全穩定。

業內人士表示,新舉措將有利於加快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帶動銀行業和保險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並有效改善中國金融服務業發展不平衡、競爭不充分的問題。

引入競爭機制 促進行業發展

擬出臺的12條措施包括: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同時取消單家中資銀行和單家外資銀行對中資商業銀行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外國銀行來華設立外資法人銀行的10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和外國銀行來華設立分行的20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取消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信託公司的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允許境外金融機構入股在華外資保險公司;取消外國保險經紀公司在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需滿足30年經營年限、總資產不少於2億美元的要求;取消外資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審批,允許外資銀行開業時即可經營人民幣業務;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代理收付款項”業務等。

“新舉措將有利於加快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發展。”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盧進勇表示,當前,中國金融服務業發展存在發展不平衡、競爭不充分的問題,這不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其具體表現為國有大金融企業佔比大,民營特別是外資銀行佔比非常小,僅為1.64%。另外,金融業和製造業利潤不平衡,製造業大部分利潤都轉移到了金融行業,銀行業處於壟斷狀態。所以金融業要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行業競爭,對外開放讓外資進入,對內開放讓社會資本進入。

據悉,加入WTO以來,中國外資金融機構資產佔比持續偏低,近年來甚至不升反降。在華外資銀行資產佔比一直在 2%左右徘徊。郭樹清透露,當前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資產佔比為1.64%和6.36%。而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雖然在本輪金融危機後有所下降,但仍高於10%;其他金磚國家的平均水平在2009年已達15.5%,也大幅高於中國。保險業外資佔比自2005年達到峰值(8.9%)後逐步降至2016年的5.6%,遠低於OECD國家20%~30%的外資佔比。許多合資證券公司股權也出現更迭。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體系,規模甚至已超過美國,但銀行業市場競爭力仍有待提高,銀行投資更多進入了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加大對外開放將有利於銀行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在客戶服務、金融產品設計等方面向國外同行看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表示,相比去年銀保監會提出的15條方向性對外開放舉措,此次提出的12條措施更具體、規定更細緻。可以說此次中國銀行領域對外開放邁出了較大的步伐。

在養老保險對外開放方面,卞永祖以養老保險細分領域為例談道,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相對簡單,不僅養老保險公司數量少,而且產品種類相對單一,在這方面還需向國外學習,與國際接軌,以滿足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養老需求。

去年4月,銀保監會曾發佈實施15條對外開放措施,市場反應積極。目前,德國安聯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美國安達增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約旦阿拉伯銀行和摩洛哥外貿銀行設立上海分行等多家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相繼落地中國。

提升監管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

在對外開放的同時,如何防範、應對開放帶來的國際市場風險是各界關心的重點。對此,郭樹清表示,金融管理部門今後將更加註重專業性、審慎性、穩定性,建立和完善以資本、償付能力、流動性、資產分類、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市場聲譽、合規記錄、過往業績等為主要內容的全面風險監管體系。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行為監管,通過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等手段揭示風險,發現問題,採取措施予以糾正。對於嚴重違法違規、不審慎經營的機構,將依法予以嚴懲直至市場退出。

卞永祖樂觀表示,中國金融業監管不乏優勢。這些年,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迅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也為金融監管積累了一定的基礎,而未來對金融業監管將更多地依靠金融科技去監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