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後來,這部劇被各大音樂院校編入了教材,鄭棋元也跟著到了教材上,這也是“音樂劇教科書”的來源。

“唉,我怎麼活了這麼久…?”

鄭棋元把這一切歸結於時代,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帶著這份“時代”走上《聲入人心2》的舞臺,無論《當時》,還是《總有一天》。

對鄭棋元來說,這就像過電影,經歷的那麼多那麼多的事,演唱這短短几分鐘,就從頭看到了尾……

1994年

這一年,鄭棋元上了“賊船”。

還是初二生的他遇見了聲樂路上第一位啟蒙老師。

“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老師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就唱了首兒童歌,老師說唱得很不錯,能不能把你家長叫來,然後我爸就去了。老師跟我爸說,小孩唱得好,你看要不要讓他過來學,但是94年時候,4000塊錢一年的學費,很貴了。”

鄭棋元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

沒想到了初三,那位老師又來了學校,再次找到了鄭棋元。這一次,老師與鄭棋元的父親聊了很久,聊了什麼,鄭棋元也不知道。

“反正最後,我爸同意了,所以我初三沒念完,就去上了藝校,我爸在當時跟我說,‘上了賊船,你要自己把握’。”

說到這兒,他笑了,回想起自己這前半生,他覺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這條賊船上面,一直跟賊戰鬥。

鄭棋元不是個順利的人,早年的他,更像是被音樂劇“強行綁定”,他稱這是“命”。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後來,這部劇被各大音樂院校編入了教材,鄭棋元也跟著到了教材上,這也是“音樂劇教科書”的來源。

“唉,我怎麼活了這麼久…?”

鄭棋元把這一切歸結於時代,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帶著這份“時代”走上《聲入人心2》的舞臺,無論《當時》,還是《總有一天》。

對鄭棋元來說,這就像過電影,經歷的那麼多那麼多的事,演唱這短短几分鐘,就從頭看到了尾……

1994年

這一年,鄭棋元上了“賊船”。

還是初二生的他遇見了聲樂路上第一位啟蒙老師。

“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老師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就唱了首兒童歌,老師說唱得很不錯,能不能把你家長叫來,然後我爸就去了。老師跟我爸說,小孩唱得好,你看要不要讓他過來學,但是94年時候,4000塊錢一年的學費,很貴了。”

鄭棋元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

沒想到了初三,那位老師又來了學校,再次找到了鄭棋元。這一次,老師與鄭棋元的父親聊了很久,聊了什麼,鄭棋元也不知道。

“反正最後,我爸同意了,所以我初三沒念完,就去上了藝校,我爸在當時跟我說,‘上了賊船,你要自己把握’。”

說到這兒,他笑了,回想起自己這前半生,他覺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這條賊船上面,一直跟賊戰鬥。

鄭棋元不是個順利的人,早年的他,更像是被音樂劇“強行綁定”,他稱這是“命”。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之後,我考了上海歌劇院、中國交響樂團、武警文工團,但都沒有考上,然後我就灰溜溜地回瀋陽了。當時系裡跟我說,瀋陽師範大學在招老師,我就把簡歷遞過去了,我就想說,那就在瀋陽當個老師吧,但特別巧,我現在的單位,在當時正好有兩個名額,就跟我們系裡說,你們這兒有沒有男高音。”

後來的事,鄭棋元直到今天仍記得一清二楚。他週五坐火車趕到北京,週六就去參加了面試。

“當時特別緊張,我們團長說,那你在門口站會兒吧,我們商量一下。我就在外面等,大概等了十多分鐘,人把門一開,行了,就你了。我說,啊?就這麼簡單嗎?幸福來得就這麼突然嗎?”

他眼睛張得大大的,談起當時的情形,還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2003年

入了職的鄭棋元,在這一年接觸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

音樂劇到底是什麼?那時候誰都不清楚。單位裡有唱民歌的,有唱美聲的,還有能唱點流行、摻雜著美聲的鄭棋元,都被叫進裡面唱。

“當時的導演是前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人特別好,他手把手教我們怎麼表演,我也第一次聽說人物小傳這個東西,那部戲是我戲劇的啟蒙。”

有了第一次經驗,2005年,鄭棋元接到了《金沙》。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後來,這部劇被各大音樂院校編入了教材,鄭棋元也跟著到了教材上,這也是“音樂劇教科書”的來源。

“唉,我怎麼活了這麼久…?”

鄭棋元把這一切歸結於時代,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帶著這份“時代”走上《聲入人心2》的舞臺,無論《當時》,還是《總有一天》。

對鄭棋元來說,這就像過電影,經歷的那麼多那麼多的事,演唱這短短几分鐘,就從頭看到了尾……

1994年

這一年,鄭棋元上了“賊船”。

還是初二生的他遇見了聲樂路上第一位啟蒙老師。

“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老師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就唱了首兒童歌,老師說唱得很不錯,能不能把你家長叫來,然後我爸就去了。老師跟我爸說,小孩唱得好,你看要不要讓他過來學,但是94年時候,4000塊錢一年的學費,很貴了。”

鄭棋元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

沒想到了初三,那位老師又來了學校,再次找到了鄭棋元。這一次,老師與鄭棋元的父親聊了很久,聊了什麼,鄭棋元也不知道。

“反正最後,我爸同意了,所以我初三沒念完,就去上了藝校,我爸在當時跟我說,‘上了賊船,你要自己把握’。”

說到這兒,他笑了,回想起自己這前半生,他覺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這條賊船上面,一直跟賊戰鬥。

鄭棋元不是個順利的人,早年的他,更像是被音樂劇“強行綁定”,他稱這是“命”。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之後,我考了上海歌劇院、中國交響樂團、武警文工團,但都沒有考上,然後我就灰溜溜地回瀋陽了。當時系裡跟我說,瀋陽師範大學在招老師,我就把簡歷遞過去了,我就想說,那就在瀋陽當個老師吧,但特別巧,我現在的單位,在當時正好有兩個名額,就跟我們系裡說,你們這兒有沒有男高音。”

後來的事,鄭棋元直到今天仍記得一清二楚。他週五坐火車趕到北京,週六就去參加了面試。

“當時特別緊張,我們團長說,那你在門口站會兒吧,我們商量一下。我就在外面等,大概等了十多分鐘,人把門一開,行了,就你了。我說,啊?就這麼簡單嗎?幸福來得就這麼突然嗎?”

他眼睛張得大大的,談起當時的情形,還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2003年

入了職的鄭棋元,在這一年接觸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

音樂劇到底是什麼?那時候誰都不清楚。單位裡有唱民歌的,有唱美聲的,還有能唱點流行、摻雜著美聲的鄭棋元,都被叫進裡面唱。

“當時的導演是前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人特別好,他手把手教我們怎麼表演,我也第一次聽說人物小傳這個東西,那部戲是我戲劇的啟蒙。”

有了第一次經驗,2005年,鄭棋元接到了《金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不過是他的第二部音樂劇,120多場演下來,累,也痛快,但也不過是工作。誰知道這120多場誰去看過,誰想過這部劇和劇裡的演員們,未來命運會如何。

生存都快成問題。

那些年的音樂劇,觀眾沒有演員多,哪怕是找來了明星客串,票也不好賣。

“我唱了七年的大合唱,就在單位裡呀,唱過七年。”

鄭棋元用右手抱了抱膝蓋,身體向後靠,沉默了一會兒,他說,這也挺好,那時候就鍛鍊了我和每一個聲部配合的默契,但是……

他說到這兒,又停下來。

但是,每一個唱歌的人,都想站在最前面唱歌,他繼續說,那個時候,唱七年大合唱的心態就是這個樣子。

那時候的鄭棋元,有個明星夢,他想站在最前面,站在寬敞亮堂的舞臺上唱歌。

2006年

打出生以來,鄭棋元就沒像這一年這樣苦過。

他找過很多機會,為了夢想,也為了生活。演《金沙》的同時,他唱大合唱,也當“棚蟲”。

“我當了三年的‘棚蟲’。‘棚蟲’就是北京的每一個錄音棚,只要有錄音的活兒,就叫你去錄,一天可能,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四五個。這也鍛鍊了我,拿到譜子特別快就能唱,都是特別好的事。”

但總歸不是長期的活兒,這一年,鄭棋元只接到一部戲,還是個群演,總共就那麼兩三場,沒賺幾個錢。他吃了一年《金沙》的老本兒,慢慢地,全部吃空了。

“當時真想過放棄,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那段時間天天愁,愁了好久,後來想通了,你愁也沒用啊,也不是你愁了就會有人給你飯吃。”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後來,這部劇被各大音樂院校編入了教材,鄭棋元也跟著到了教材上,這也是“音樂劇教科書”的來源。

“唉,我怎麼活了這麼久…?”

鄭棋元把這一切歸結於時代,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帶著這份“時代”走上《聲入人心2》的舞臺,無論《當時》,還是《總有一天》。

對鄭棋元來說,這就像過電影,經歷的那麼多那麼多的事,演唱這短短几分鐘,就從頭看到了尾……

1994年

這一年,鄭棋元上了“賊船”。

還是初二生的他遇見了聲樂路上第一位啟蒙老師。

“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老師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就唱了首兒童歌,老師說唱得很不錯,能不能把你家長叫來,然後我爸就去了。老師跟我爸說,小孩唱得好,你看要不要讓他過來學,但是94年時候,4000塊錢一年的學費,很貴了。”

鄭棋元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

沒想到了初三,那位老師又來了學校,再次找到了鄭棋元。這一次,老師與鄭棋元的父親聊了很久,聊了什麼,鄭棋元也不知道。

“反正最後,我爸同意了,所以我初三沒念完,就去上了藝校,我爸在當時跟我說,‘上了賊船,你要自己把握’。”

說到這兒,他笑了,回想起自己這前半生,他覺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這條賊船上面,一直跟賊戰鬥。

鄭棋元不是個順利的人,早年的他,更像是被音樂劇“強行綁定”,他稱這是“命”。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之後,我考了上海歌劇院、中國交響樂團、武警文工團,但都沒有考上,然後我就灰溜溜地回瀋陽了。當時系裡跟我說,瀋陽師範大學在招老師,我就把簡歷遞過去了,我就想說,那就在瀋陽當個老師吧,但特別巧,我現在的單位,在當時正好有兩個名額,就跟我們系裡說,你們這兒有沒有男高音。”

後來的事,鄭棋元直到今天仍記得一清二楚。他週五坐火車趕到北京,週六就去參加了面試。

“當時特別緊張,我們團長說,那你在門口站會兒吧,我們商量一下。我就在外面等,大概等了十多分鐘,人把門一開,行了,就你了。我說,啊?就這麼簡單嗎?幸福來得就這麼突然嗎?”

他眼睛張得大大的,談起當時的情形,還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2003年

入了職的鄭棋元,在這一年接觸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

音樂劇到底是什麼?那時候誰都不清楚。單位裡有唱民歌的,有唱美聲的,還有能唱點流行、摻雜著美聲的鄭棋元,都被叫進裡面唱。

“當時的導演是前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人特別好,他手把手教我們怎麼表演,我也第一次聽說人物小傳這個東西,那部戲是我戲劇的啟蒙。”

有了第一次經驗,2005年,鄭棋元接到了《金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不過是他的第二部音樂劇,120多場演下來,累,也痛快,但也不過是工作。誰知道這120多場誰去看過,誰想過這部劇和劇裡的演員們,未來命運會如何。

生存都快成問題。

那些年的音樂劇,觀眾沒有演員多,哪怕是找來了明星客串,票也不好賣。

“我唱了七年的大合唱,就在單位裡呀,唱過七年。”

鄭棋元用右手抱了抱膝蓋,身體向後靠,沉默了一會兒,他說,這也挺好,那時候就鍛鍊了我和每一個聲部配合的默契,但是……

他說到這兒,又停下來。

但是,每一個唱歌的人,都想站在最前面唱歌,他繼續說,那個時候,唱七年大合唱的心態就是這個樣子。

那時候的鄭棋元,有個明星夢,他想站在最前面,站在寬敞亮堂的舞臺上唱歌。

2006年

打出生以來,鄭棋元就沒像這一年這樣苦過。

他找過很多機會,為了夢想,也為了生活。演《金沙》的同時,他唱大合唱,也當“棚蟲”。

“我當了三年的‘棚蟲’。‘棚蟲’就是北京的每一個錄音棚,只要有錄音的活兒,就叫你去錄,一天可能,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四五個。這也鍛鍊了我,拿到譜子特別快就能唱,都是特別好的事。”

但總歸不是長期的活兒,這一年,鄭棋元只接到一部戲,還是個群演,總共就那麼兩三場,沒賺幾個錢。他吃了一年《金沙》的老本兒,慢慢地,全部吃空了。

“當時真想過放棄,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那段時間天天愁,愁了好久,後來想通了,你愁也沒用啊,也不是你愁了就會有人給你飯吃。”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時候的鄭棋元,每天拿著手機,盯著看,直到把手機都給攥熱了。“最近有活兒嗎,我從成都回來了,如果你那邊缺錄音的人,能不能找我啊?”他拿著熱乎乎的手機糾結了很久,最後指頭一按,發了出去。

在等待工作的大片空白裡,他聽歌、唱歌、買個聲卡自己錄歌,慢慢的,也學會了跟焦慮和解。偶爾焦慮感又佔了上風時,他就摸來一把鏡子,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笑,這是他自我調節的方式。

“挺好的,你得學會閒的時候充實自己,人不可能永遠都是忙忙碌碌的,那真到了很空閒的時候,你還能去做什麼。”

後來,由於曾演過《金沙》,慢慢的開始有劇找過來,鄭棋元又過上了平均每年一部劇的日子。

這段漫長的日子裡,他參加過歌手比賽、選秀綜藝,也發過單曲,但也都沒有什麼大水花。

他靠著平均一年一部的劇生活,和很多優秀的導演與演員合作,他們教會他如何與角色融合,怎麼根據角色情緒,表演不同的度。

鄭棋元也很用心地去學,充實自己,沉澱自己。不知道會不會偶爾也想想,以前那個夢裡寬敞亮堂的舞臺。

日子就這麼過,他跟“賊”戰鬥著,一年又一年。

2013年

這一年的鄭棋元,參加了一檔名為《中國夢之聲》的節目,一如既往的,也沒什麼理想的結果。

“當時的理由是,唱歌的音樂劇感太強了,可能不太適合這個節目。那還能怎麼辦,就淡淡地就走了。”

後來,《小時代》《上海灘》《元培校長》,2014年後的音樂劇市場開始漸好,鄭棋元的生活也更加充實起來。

2017年,他又接下一部新的音樂劇,《阿爾茲記憶的愛情》。

曾經在《中國夢之聲》裡很看好他的導師韓紅,完成了這部劇所有曲目的創作。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田沁鑫擔任這部劇的編劇、導演,也將對社會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的厚望,寄予在這部劇裡。

社會責任感讓接到劇的鄭棋元更加重視起來,也沒想過,這就成了他至今為止,印象最深刻的劇目。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後來,這部劇被各大音樂院校編入了教材,鄭棋元也跟著到了教材上,這也是“音樂劇教科書”的來源。

“唉,我怎麼活了這麼久…?”

鄭棋元把這一切歸結於時代,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帶著這份“時代”走上《聲入人心2》的舞臺,無論《當時》,還是《總有一天》。

對鄭棋元來說,這就像過電影,經歷的那麼多那麼多的事,演唱這短短几分鐘,就從頭看到了尾……

1994年

這一年,鄭棋元上了“賊船”。

還是初二生的他遇見了聲樂路上第一位啟蒙老師。

“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老師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就唱了首兒童歌,老師說唱得很不錯,能不能把你家長叫來,然後我爸就去了。老師跟我爸說,小孩唱得好,你看要不要讓他過來學,但是94年時候,4000塊錢一年的學費,很貴了。”

鄭棋元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

沒想到了初三,那位老師又來了學校,再次找到了鄭棋元。這一次,老師與鄭棋元的父親聊了很久,聊了什麼,鄭棋元也不知道。

“反正最後,我爸同意了,所以我初三沒念完,就去上了藝校,我爸在當時跟我說,‘上了賊船,你要自己把握’。”

說到這兒,他笑了,回想起自己這前半生,他覺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這條賊船上面,一直跟賊戰鬥。

鄭棋元不是個順利的人,早年的他,更像是被音樂劇“強行綁定”,他稱這是“命”。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之後,我考了上海歌劇院、中國交響樂團、武警文工團,但都沒有考上,然後我就灰溜溜地回瀋陽了。當時系裡跟我說,瀋陽師範大學在招老師,我就把簡歷遞過去了,我就想說,那就在瀋陽當個老師吧,但特別巧,我現在的單位,在當時正好有兩個名額,就跟我們系裡說,你們這兒有沒有男高音。”

後來的事,鄭棋元直到今天仍記得一清二楚。他週五坐火車趕到北京,週六就去參加了面試。

“當時特別緊張,我們團長說,那你在門口站會兒吧,我們商量一下。我就在外面等,大概等了十多分鐘,人把門一開,行了,就你了。我說,啊?就這麼簡單嗎?幸福來得就這麼突然嗎?”

他眼睛張得大大的,談起當時的情形,還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2003年

入了職的鄭棋元,在這一年接觸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

音樂劇到底是什麼?那時候誰都不清楚。單位裡有唱民歌的,有唱美聲的,還有能唱點流行、摻雜著美聲的鄭棋元,都被叫進裡面唱。

“當時的導演是前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人特別好,他手把手教我們怎麼表演,我也第一次聽說人物小傳這個東西,那部戲是我戲劇的啟蒙。”

有了第一次經驗,2005年,鄭棋元接到了《金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不過是他的第二部音樂劇,120多場演下來,累,也痛快,但也不過是工作。誰知道這120多場誰去看過,誰想過這部劇和劇裡的演員們,未來命運會如何。

生存都快成問題。

那些年的音樂劇,觀眾沒有演員多,哪怕是找來了明星客串,票也不好賣。

“我唱了七年的大合唱,就在單位裡呀,唱過七年。”

鄭棋元用右手抱了抱膝蓋,身體向後靠,沉默了一會兒,他說,這也挺好,那時候就鍛鍊了我和每一個聲部配合的默契,但是……

他說到這兒,又停下來。

但是,每一個唱歌的人,都想站在最前面唱歌,他繼續說,那個時候,唱七年大合唱的心態就是這個樣子。

那時候的鄭棋元,有個明星夢,他想站在最前面,站在寬敞亮堂的舞臺上唱歌。

2006年

打出生以來,鄭棋元就沒像這一年這樣苦過。

他找過很多機會,為了夢想,也為了生活。演《金沙》的同時,他唱大合唱,也當“棚蟲”。

“我當了三年的‘棚蟲’。‘棚蟲’就是北京的每一個錄音棚,只要有錄音的活兒,就叫你去錄,一天可能,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四五個。這也鍛鍊了我,拿到譜子特別快就能唱,都是特別好的事。”

但總歸不是長期的活兒,這一年,鄭棋元只接到一部戲,還是個群演,總共就那麼兩三場,沒賺幾個錢。他吃了一年《金沙》的老本兒,慢慢地,全部吃空了。

“當時真想過放棄,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那段時間天天愁,愁了好久,後來想通了,你愁也沒用啊,也不是你愁了就會有人給你飯吃。”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時候的鄭棋元,每天拿著手機,盯著看,直到把手機都給攥熱了。“最近有活兒嗎,我從成都回來了,如果你那邊缺錄音的人,能不能找我啊?”他拿著熱乎乎的手機糾結了很久,最後指頭一按,發了出去。

在等待工作的大片空白裡,他聽歌、唱歌、買個聲卡自己錄歌,慢慢的,也學會了跟焦慮和解。偶爾焦慮感又佔了上風時,他就摸來一把鏡子,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笑,這是他自我調節的方式。

“挺好的,你得學會閒的時候充實自己,人不可能永遠都是忙忙碌碌的,那真到了很空閒的時候,你還能去做什麼。”

後來,由於曾演過《金沙》,慢慢的開始有劇找過來,鄭棋元又過上了平均每年一部劇的日子。

這段漫長的日子裡,他參加過歌手比賽、選秀綜藝,也發過單曲,但也都沒有什麼大水花。

他靠著平均一年一部的劇生活,和很多優秀的導演與演員合作,他們教會他如何與角色融合,怎麼根據角色情緒,表演不同的度。

鄭棋元也很用心地去學,充實自己,沉澱自己。不知道會不會偶爾也想想,以前那個夢裡寬敞亮堂的舞臺。

日子就這麼過,他跟“賊”戰鬥著,一年又一年。

2013年

這一年的鄭棋元,參加了一檔名為《中國夢之聲》的節目,一如既往的,也沒什麼理想的結果。

“當時的理由是,唱歌的音樂劇感太強了,可能不太適合這個節目。那還能怎麼辦,就淡淡地就走了。”

後來,《小時代》《上海灘》《元培校長》,2014年後的音樂劇市場開始漸好,鄭棋元的生活也更加充實起來。

2017年,他又接下一部新的音樂劇,《阿爾茲記憶的愛情》。

曾經在《中國夢之聲》裡很看好他的導師韓紅,完成了這部劇所有曲目的創作。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田沁鑫擔任這部劇的編劇、導演,也將對社會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的厚望,寄予在這部劇裡。

社會責任感讓接到劇的鄭棋元更加重視起來,也沒想過,這就成了他至今為止,印象最深刻的劇目。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排練就不容易,這部戲不是一個正序的戲,它是跳進跳出的,可能這一場,我剛和女主角相認,下一場就要跳到阿爾茲海默症的中期,這就需要我隨時去配合這個角色的病情狀態去做轉變,我從來沒有演過這種跳進跳出的戲。”

塑造角色的過程是艱難的,鄭棋元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心力,灌注在“吳智哲”這個角色上。

“演出前大概半小時左右,就開始默戲,默默坐著,誰都不要跟我講話。我腦子裡一遍一遍過著他的人生,為什麼愛她,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相愛的,當我得知她的不治之症後,為什麼要堅持陪她走完最後一段路。”

鄭棋元一字一句,說得很仔細。

“這個戲演完,不止是體力上的累,心也累,我演完基本上什麼話都不說了,整個人特別癱,走路也沒有力氣。”

這一次,角色的靈魂似乎在鄭棋元身上停留的有些久。因為採訪中的鄭棋元提起它,再提起音樂劇,眼睛是放著光的。

這些年浮浮沉沉,他好像不知不覺的,已經和“賊”握手言和。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後來,這部劇被各大音樂院校編入了教材,鄭棋元也跟著到了教材上,這也是“音樂劇教科書”的來源。

“唉,我怎麼活了這麼久…?”

鄭棋元把這一切歸結於時代,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帶著這份“時代”走上《聲入人心2》的舞臺,無論《當時》,還是《總有一天》。

對鄭棋元來說,這就像過電影,經歷的那麼多那麼多的事,演唱這短短几分鐘,就從頭看到了尾……

1994年

這一年,鄭棋元上了“賊船”。

還是初二生的他遇見了聲樂路上第一位啟蒙老師。

“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老師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就唱了首兒童歌,老師說唱得很不錯,能不能把你家長叫來,然後我爸就去了。老師跟我爸說,小孩唱得好,你看要不要讓他過來學,但是94年時候,4000塊錢一年的學費,很貴了。”

鄭棋元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

沒想到了初三,那位老師又來了學校,再次找到了鄭棋元。這一次,老師與鄭棋元的父親聊了很久,聊了什麼,鄭棋元也不知道。

“反正最後,我爸同意了,所以我初三沒念完,就去上了藝校,我爸在當時跟我說,‘上了賊船,你要自己把握’。”

說到這兒,他笑了,回想起自己這前半生,他覺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這條賊船上面,一直跟賊戰鬥。

鄭棋元不是個順利的人,早年的他,更像是被音樂劇“強行綁定”,他稱這是“命”。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之後,我考了上海歌劇院、中國交響樂團、武警文工團,但都沒有考上,然後我就灰溜溜地回瀋陽了。當時系裡跟我說,瀋陽師範大學在招老師,我就把簡歷遞過去了,我就想說,那就在瀋陽當個老師吧,但特別巧,我現在的單位,在當時正好有兩個名額,就跟我們系裡說,你們這兒有沒有男高音。”

後來的事,鄭棋元直到今天仍記得一清二楚。他週五坐火車趕到北京,週六就去參加了面試。

“當時特別緊張,我們團長說,那你在門口站會兒吧,我們商量一下。我就在外面等,大概等了十多分鐘,人把門一開,行了,就你了。我說,啊?就這麼簡單嗎?幸福來得就這麼突然嗎?”

他眼睛張得大大的,談起當時的情形,還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2003年

入了職的鄭棋元,在這一年接觸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

音樂劇到底是什麼?那時候誰都不清楚。單位裡有唱民歌的,有唱美聲的,還有能唱點流行、摻雜著美聲的鄭棋元,都被叫進裡面唱。

“當時的導演是前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人特別好,他手把手教我們怎麼表演,我也第一次聽說人物小傳這個東西,那部戲是我戲劇的啟蒙。”

有了第一次經驗,2005年,鄭棋元接到了《金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不過是他的第二部音樂劇,120多場演下來,累,也痛快,但也不過是工作。誰知道這120多場誰去看過,誰想過這部劇和劇裡的演員們,未來命運會如何。

生存都快成問題。

那些年的音樂劇,觀眾沒有演員多,哪怕是找來了明星客串,票也不好賣。

“我唱了七年的大合唱,就在單位裡呀,唱過七年。”

鄭棋元用右手抱了抱膝蓋,身體向後靠,沉默了一會兒,他說,這也挺好,那時候就鍛鍊了我和每一個聲部配合的默契,但是……

他說到這兒,又停下來。

但是,每一個唱歌的人,都想站在最前面唱歌,他繼續說,那個時候,唱七年大合唱的心態就是這個樣子。

那時候的鄭棋元,有個明星夢,他想站在最前面,站在寬敞亮堂的舞臺上唱歌。

2006年

打出生以來,鄭棋元就沒像這一年這樣苦過。

他找過很多機會,為了夢想,也為了生活。演《金沙》的同時,他唱大合唱,也當“棚蟲”。

“我當了三年的‘棚蟲’。‘棚蟲’就是北京的每一個錄音棚,只要有錄音的活兒,就叫你去錄,一天可能,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四五個。這也鍛鍊了我,拿到譜子特別快就能唱,都是特別好的事。”

但總歸不是長期的活兒,這一年,鄭棋元只接到一部戲,還是個群演,總共就那麼兩三場,沒賺幾個錢。他吃了一年《金沙》的老本兒,慢慢地,全部吃空了。

“當時真想過放棄,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那段時間天天愁,愁了好久,後來想通了,你愁也沒用啊,也不是你愁了就會有人給你飯吃。”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時候的鄭棋元,每天拿著手機,盯著看,直到把手機都給攥熱了。“最近有活兒嗎,我從成都回來了,如果你那邊缺錄音的人,能不能找我啊?”他拿著熱乎乎的手機糾結了很久,最後指頭一按,發了出去。

在等待工作的大片空白裡,他聽歌、唱歌、買個聲卡自己錄歌,慢慢的,也學會了跟焦慮和解。偶爾焦慮感又佔了上風時,他就摸來一把鏡子,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笑,這是他自我調節的方式。

“挺好的,你得學會閒的時候充實自己,人不可能永遠都是忙忙碌碌的,那真到了很空閒的時候,你還能去做什麼。”

後來,由於曾演過《金沙》,慢慢的開始有劇找過來,鄭棋元又過上了平均每年一部劇的日子。

這段漫長的日子裡,他參加過歌手比賽、選秀綜藝,也發過單曲,但也都沒有什麼大水花。

他靠著平均一年一部的劇生活,和很多優秀的導演與演員合作,他們教會他如何與角色融合,怎麼根據角色情緒,表演不同的度。

鄭棋元也很用心地去學,充實自己,沉澱自己。不知道會不會偶爾也想想,以前那個夢裡寬敞亮堂的舞臺。

日子就這麼過,他跟“賊”戰鬥著,一年又一年。

2013年

這一年的鄭棋元,參加了一檔名為《中國夢之聲》的節目,一如既往的,也沒什麼理想的結果。

“當時的理由是,唱歌的音樂劇感太強了,可能不太適合這個節目。那還能怎麼辦,就淡淡地就走了。”

後來,《小時代》《上海灘》《元培校長》,2014年後的音樂劇市場開始漸好,鄭棋元的生活也更加充實起來。

2017年,他又接下一部新的音樂劇,《阿爾茲記憶的愛情》。

曾經在《中國夢之聲》裡很看好他的導師韓紅,完成了這部劇所有曲目的創作。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田沁鑫擔任這部劇的編劇、導演,也將對社會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的厚望,寄予在這部劇裡。

社會責任感讓接到劇的鄭棋元更加重視起來,也沒想過,這就成了他至今為止,印象最深刻的劇目。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排練就不容易,這部戲不是一個正序的戲,它是跳進跳出的,可能這一場,我剛和女主角相認,下一場就要跳到阿爾茲海默症的中期,這就需要我隨時去配合這個角色的病情狀態去做轉變,我從來沒有演過這種跳進跳出的戲。”

塑造角色的過程是艱難的,鄭棋元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心力,灌注在“吳智哲”這個角色上。

“演出前大概半小時左右,就開始默戲,默默坐著,誰都不要跟我講話。我腦子裡一遍一遍過著他的人生,為什麼愛她,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相愛的,當我得知她的不治之症後,為什麼要堅持陪她走完最後一段路。”

鄭棋元一字一句,說得很仔細。

“這個戲演完,不止是體力上的累,心也累,我演完基本上什麼話都不說了,整個人特別癱,走路也沒有力氣。”

這一次,角色的靈魂似乎在鄭棋元身上停留的有些久。因為採訪中的鄭棋元提起它,再提起音樂劇,眼睛是放著光的。

這些年浮浮沉沉,他好像不知不覺的,已經和“賊”握手言和。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我羨慕這樣的愛情,這個世界上肯定有這樣的愛情,但我不想擁有它。”

平平淡淡,這是如今的鄭棋元所追求的。

他說現在自己沒有工作的時候,基本就呆在家裡,每天早上起來,自己吃點東西,喝一杯咖啡,然後聽聽歌,養養花,他陽臺上面特別多植物。

之後,也會看心情健健身,或者為自己做一頓豐盛的素餐。

他吃素比健身還早,原本是想為那年剛去另一個空間的兩位朋友做點什麼,也沒想一吃,就到了現在。今年,已經是他吃素的第五個年頭。

“這就是佛系嗎?那我可能是吧……”

鄭棋元說的時候,眼睛裡還透著點懵,他的手無意識地搓了搓大腿,可可愛愛的樣子。

“我確實也不是那種計劃型的人,從來不給自己定目標,好像以前那會兒,有一陣兒特別流行給自己定個目標,我就沒有,隨遇而安,反正也餓不死。”

他接著話題聊起來,笑得倒在了背後的靠枕上。笑完了,又溫溫地說,這樣挺好,包括得失心也不要重,尤其幹這一行。

返璞歸真,形容現在的鄭棋元似乎很合適。

也所以,在接到節目組邀請時,鄭棋元又糾結了。

“很糾結要不要去這個節目,我不知道自己現在還適不適合用電視語言的方式,給大家表演,我這個年紀,好像也不太適合去迎合什麼……”

糾結到最後,大抵鄭棋元沒能扛住唱歌的誘惑。

“哎,就去唱歌吧,什麼都不要想。”

2019年

《埋葬祕密》《榮耀為我臣服》《當時》《大海之心》《戀愛指南》《沒什麼大不了》《總有一天》。

他也的確在這個舞臺上留下很多歌,這裡面大多的歌,也都被觀眾喜歡著。

“現在的文化導向真的不一樣了,很多觀眾喜歡音樂劇的演唱形式。所以,我也很感謝聲入人心,它樹立了一個,美聲歌曲、音樂劇歌曲,觀眾也是喜歡聽的,這麼個概念,我覺得這一點做得特別好。”

於是,他在這個舞臺上,放心大膽地唱起歌來。

融進旋律,一遍一遍地過著電影。

這些年,失意與得意,走了的、留下的、初識的。


"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文|光希

鄭棋元習慣在每一期節目錄制結束後,喝一點紅酒。

《聲入人心》的每一期錄製,都是個巨大的工程,往往一天的錄製結束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即將萬籟俱寂的時候。

鄭棋元就會在這樣的時候,拿著杯紅酒,喝到微醺時,整個人就變得感性。

第九期的錄製也結束了,真的所剩無幾了。

“我記得我來長沙是5月18號,5月19號試的音,然後又回到廈門去演戲,6月初又來,6月中旬錄的第一期,時間過的太快了…”

像一場音樂劇,排練、巡演,100天。朝夕相處的成員成了兄弟,幕後工作人員也混了個熟透,大夥兒在一塊兒,還沒過夠癮,就完事了,到了該各奔東西的時候。

鄭棋元還捨不得齣戲。

但日子總要向前走,誰也退不回去。

馬上十一月份,還有場新的巡演等著他。

“有時候吧,生活它就像一個圈……”

鄭棋元眼神有些放空,過了一會兒,才緩緩地說。

2019年

鄭棋元在這一年,踏上了《聲入人心2》的舞臺。

說起鄭棋元這個人,他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演員,24年來,演過16部中國原創音樂劇目。

他身上被貼過很多標籤:音樂劇圈大前輩、“音樂劇教科書”、業務能力TOP、《天邊外》的首唱者,等等。

當跟他說起這些標籤時,他縮了縮脖子,手搖得飛快。

“不不,這隻能說我幸運,時代造就出那樣一部劇,我恰好趕上,我們這一批人都實在太幸運了。”

鄭棋元口中的這部劇叫《金沙》,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原創音樂劇,鄭棋元在《金沙》裡,出演主角之一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後來,這部劇被各大音樂院校編入了教材,鄭棋元也跟著到了教材上,這也是“音樂劇教科書”的來源。

“唉,我怎麼活了這麼久…?”

鄭棋元把這一切歸結於時代,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帶著這份“時代”走上《聲入人心2》的舞臺,無論《當時》,還是《總有一天》。

對鄭棋元來說,這就像過電影,經歷的那麼多那麼多的事,演唱這短短几分鐘,就從頭看到了尾……

1994年

這一年,鄭棋元上了“賊船”。

還是初二生的他遇見了聲樂路上第一位啟蒙老師。

“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老師來我們學校招生,我就唱了首兒童歌,老師說唱得很不錯,能不能把你家長叫來,然後我爸就去了。老師跟我爸說,小孩唱得好,你看要不要讓他過來學,但是94年時候,4000塊錢一年的學費,很貴了。”

鄭棋元的父親猶豫再三,還是拒絕了。

沒想到了初三,那位老師又來了學校,再次找到了鄭棋元。這一次,老師與鄭棋元的父親聊了很久,聊了什麼,鄭棋元也不知道。

“反正最後,我爸同意了,所以我初三沒念完,就去上了藝校,我爸在當時跟我說,‘上了賊船,你要自己把握’。”

說到這兒,他笑了,回想起自己這前半生,他覺得自己大概就是在這條賊船上面,一直跟賊戰鬥。

鄭棋元不是個順利的人,早年的他,更像是被音樂劇“強行綁定”,他稱這是“命”。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之後,我考了上海歌劇院、中國交響樂團、武警文工團,但都沒有考上,然後我就灰溜溜地回瀋陽了。當時系裡跟我說,瀋陽師範大學在招老師,我就把簡歷遞過去了,我就想說,那就在瀋陽當個老師吧,但特別巧,我現在的單位,在當時正好有兩個名額,就跟我們系裡說,你們這兒有沒有男高音。”

後來的事,鄭棋元直到今天仍記得一清二楚。他週五坐火車趕到北京,週六就去參加了面試。

“當時特別緊張,我們團長說,那你在門口站會兒吧,我們商量一下。我就在外面等,大概等了十多分鐘,人把門一開,行了,就你了。我說,啊?就這麼簡單嗎?幸福來得就這麼突然嗎?”

他眼睛張得大大的,談起當時的情形,還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2003年

入了職的鄭棋元,在這一年接觸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

音樂劇到底是什麼?那時候誰都不清楚。單位裡有唱民歌的,有唱美聲的,還有能唱點流行、摻雜著美聲的鄭棋元,都被叫進裡面唱。

“當時的導演是前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人特別好,他手把手教我們怎麼表演,我也第一次聽說人物小傳這個東西,那部戲是我戲劇的啟蒙。”

有了第一次經驗,2005年,鄭棋元接到了《金沙》。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不過是他的第二部音樂劇,120多場演下來,累,也痛快,但也不過是工作。誰知道這120多場誰去看過,誰想過這部劇和劇裡的演員們,未來命運會如何。

生存都快成問題。

那些年的音樂劇,觀眾沒有演員多,哪怕是找來了明星客串,票也不好賣。

“我唱了七年的大合唱,就在單位裡呀,唱過七年。”

鄭棋元用右手抱了抱膝蓋,身體向後靠,沉默了一會兒,他說,這也挺好,那時候就鍛鍊了我和每一個聲部配合的默契,但是……

他說到這兒,又停下來。

但是,每一個唱歌的人,都想站在最前面唱歌,他繼續說,那個時候,唱七年大合唱的心態就是這個樣子。

那時候的鄭棋元,有個明星夢,他想站在最前面,站在寬敞亮堂的舞臺上唱歌。

2006年

打出生以來,鄭棋元就沒像這一年這樣苦過。

他找過很多機會,為了夢想,也為了生活。演《金沙》的同時,他唱大合唱,也當“棚蟲”。

“我當了三年的‘棚蟲’。‘棚蟲’就是北京的每一個錄音棚,只要有錄音的活兒,就叫你去錄,一天可能,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四五個。這也鍛鍊了我,拿到譜子特別快就能唱,都是特別好的事。”

但總歸不是長期的活兒,這一年,鄭棋元只接到一部戲,還是個群演,總共就那麼兩三場,沒賺幾個錢。他吃了一年《金沙》的老本兒,慢慢地,全部吃空了。

“當時真想過放棄,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那段時間天天愁,愁了好久,後來想通了,你愁也沒用啊,也不是你愁了就會有人給你飯吃。”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那時候的鄭棋元,每天拿著手機,盯著看,直到把手機都給攥熱了。“最近有活兒嗎,我從成都回來了,如果你那邊缺錄音的人,能不能找我啊?”他拿著熱乎乎的手機糾結了很久,最後指頭一按,發了出去。

在等待工作的大片空白裡,他聽歌、唱歌、買個聲卡自己錄歌,慢慢的,也學會了跟焦慮和解。偶爾焦慮感又佔了上風時,他就摸來一把鏡子,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笑,這是他自我調節的方式。

“挺好的,你得學會閒的時候充實自己,人不可能永遠都是忙忙碌碌的,那真到了很空閒的時候,你還能去做什麼。”

後來,由於曾演過《金沙》,慢慢的開始有劇找過來,鄭棋元又過上了平均每年一部劇的日子。

這段漫長的日子裡,他參加過歌手比賽、選秀綜藝,也發過單曲,但也都沒有什麼大水花。

他靠著平均一年一部的劇生活,和很多優秀的導演與演員合作,他們教會他如何與角色融合,怎麼根據角色情緒,表演不同的度。

鄭棋元也很用心地去學,充實自己,沉澱自己。不知道會不會偶爾也想想,以前那個夢裡寬敞亮堂的舞臺。

日子就這麼過,他跟“賊”戰鬥著,一年又一年。

2013年

這一年的鄭棋元,參加了一檔名為《中國夢之聲》的節目,一如既往的,也沒什麼理想的結果。

“當時的理由是,唱歌的音樂劇感太強了,可能不太適合這個節目。那還能怎麼辦,就淡淡地就走了。”

後來,《小時代》《上海灘》《元培校長》,2014年後的音樂劇市場開始漸好,鄭棋元的生活也更加充實起來。

2017年,他又接下一部新的音樂劇,《阿爾茲記憶的愛情》。

曾經在《中國夢之聲》裡很看好他的導師韓紅,完成了這部劇所有曲目的創作。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田沁鑫擔任這部劇的編劇、導演,也將對社會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的厚望,寄予在這部劇裡。

社會責任感讓接到劇的鄭棋元更加重視起來,也沒想過,這就成了他至今為止,印象最深刻的劇目。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從排練就不容易,這部戲不是一個正序的戲,它是跳進跳出的,可能這一場,我剛和女主角相認,下一場就要跳到阿爾茲海默症的中期,這就需要我隨時去配合這個角色的病情狀態去做轉變,我從來沒有演過這種跳進跳出的戲。”

塑造角色的過程是艱難的,鄭棋元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心力,灌注在“吳智哲”這個角色上。

“演出前大概半小時左右,就開始默戲,默默坐著,誰都不要跟我講話。我腦子裡一遍一遍過著他的人生,為什麼愛她,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相愛的,當我得知她的不治之症後,為什麼要堅持陪她走完最後一段路。”

鄭棋元一字一句,說得很仔細。

“這個戲演完,不止是體力上的累,心也累,我演完基本上什麼話都不說了,整個人特別癱,走路也沒有力氣。”

這一次,角色的靈魂似乎在鄭棋元身上停留的有些久。因為採訪中的鄭棋元提起它,再提起音樂劇,眼睛是放著光的。

這些年浮浮沉沉,他好像不知不覺的,已經和“賊”握手言和。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我羨慕這樣的愛情,這個世界上肯定有這樣的愛情,但我不想擁有它。”

平平淡淡,這是如今的鄭棋元所追求的。

他說現在自己沒有工作的時候,基本就呆在家裡,每天早上起來,自己吃點東西,喝一杯咖啡,然後聽聽歌,養養花,他陽臺上面特別多植物。

之後,也會看心情健健身,或者為自己做一頓豐盛的素餐。

他吃素比健身還早,原本是想為那年剛去另一個空間的兩位朋友做點什麼,也沒想一吃,就到了現在。今年,已經是他吃素的第五個年頭。

“這就是佛系嗎?那我可能是吧……”

鄭棋元說的時候,眼睛裡還透著點懵,他的手無意識地搓了搓大腿,可可愛愛的樣子。

“我確實也不是那種計劃型的人,從來不給自己定目標,好像以前那會兒,有一陣兒特別流行給自己定個目標,我就沒有,隨遇而安,反正也餓不死。”

他接著話題聊起來,笑得倒在了背後的靠枕上。笑完了,又溫溫地說,這樣挺好,包括得失心也不要重,尤其幹這一行。

返璞歸真,形容現在的鄭棋元似乎很合適。

也所以,在接到節目組邀請時,鄭棋元又糾結了。

“很糾結要不要去這個節目,我不知道自己現在還適不適合用電視語言的方式,給大家表演,我這個年紀,好像也不太適合去迎合什麼……”

糾結到最後,大抵鄭棋元沒能扛住唱歌的誘惑。

“哎,就去唱歌吧,什麼都不要想。”

2019年

《埋葬祕密》《榮耀為我臣服》《當時》《大海之心》《戀愛指南》《沒什麼大不了》《總有一天》。

他也的確在這個舞臺上留下很多歌,這裡面大多的歌,也都被觀眾喜歡著。

“現在的文化導向真的不一樣了,很多觀眾喜歡音樂劇的演唱形式。所以,我也很感謝聲入人心,它樹立了一個,美聲歌曲、音樂劇歌曲,觀眾也是喜歡聽的,這麼個概念,我覺得這一點做得特別好。”

於是,他在這個舞臺上,放心大膽地唱起歌來。

融進旋律,一遍一遍地過著電影。

這些年,失意與得意,走了的、留下的、初識的。


專訪 | 鄭棋元:兜兜轉轉,生活就是個“圈”


“所以啊,生活它有時候就是個圈。”

喜歡唱歌的鄭棋元,和寬敞亮堂的舞臺。

唱音樂劇的鄭棋元,和熱愛音樂劇的兄弟與觀眾。

唱《總有一天》的鄭棋元,和另一個空間的朋友。

“你看,這不都相遇了嗎。”

他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