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民謠|《上海上海》:之於個人記憶的上海與之於大時代變遷的上海

音樂 藝術 周璇 蓑翁論書 2017-07-16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原創民謠|《上海上海》:之於個人記憶的上海與之於大時代變遷的上海

距離第二張專輯《光》的問世,已經過去了接近一年的時間,蓑翁也悄然開始了第三張專輯《山河歲月》的錄製工作。今天恰值週末,特意跟大家分享這張專輯裡第一首製作完畢的歌曲——《上海上海》。

關於上海題材的民謠創作,之於蓑翁不是第一次。蓑翁第一張專輯《中山北路上的詩意》的主打曲《雙城之戀》,講述的就是發生在上海和臺北這兩座城市之間的故事。而這首《上海上海》的創作時間,跟《雙城之戀》接近,都是在2011年下半年。當時蓑翁剛剛更換新的工作,有比較從容的心境和精力,來回顧自己人生歷程中的點滴珍貴記憶,將這些記憶與感悟,以民謠唱作的形式,予以表達。

2007年的夏天,蓑翁曾經在上海有過兩三個月的定居生活經歷。由於種種原因,蓑翁很快就離開了上海,到南京定居。而在南京的十年生活當中,蓑翁曾經先後幾十次再臨上海,出差、旅遊和訪友。如今,上海這座城市已經跟北京和南京一樣,在蓑翁的生命世界裡,佔據著特殊的重要位置。這首歌,也是蓑翁對於上海這座城市感悟與印象的真實寫照。其中,主歌部分講述的,是蓑翁在上海三個月生活中的點滴片段;而副歌部分,則是蓑翁通過閱讀、觀影、聽歌和自身旅遊經歷,對於上海百年變遷的一些隨記。這種講述與表達,當然是極度個人化的。如果能引起大家的些許共鳴,那蓑翁會非常欣慰。

2017.7.14晚記於竹林齋

上海上海

詞&曲&唱:許金晶 編曲:劉文 錄音&縮混&和聲:金天宇(海笑錄音棚)

穿過清晨的霧靄/我爬上高鐵獨自發呆/沿著高樓林立的城市群/我再次進入了你 上海

這不是英吉利法蘭西美利堅的上海/霞飛路上的公館如今變成平民住宅/這不是大華新世界百樂門的上海/柔情萬種的舞女已終老在海峽對岸

經歷無助的茫然/我住進富人的達安花園/在七十二家房客之外/又多了一個蝸居青年

這不是申報商務印書館的上海/出版精英的大本營已變成陳舊廠房/這不是茅盾魯迅夏衍的上海/哀號的包身工化成乞討的小女孩

懷揣躊躇的理想/我走出四平米的小閣樓/左手東早右手油條/我擠進人潮洶湧的二號線

這不是胡蝶周璇阮玲玉的上海/看電影的公子哥變成趾高氣昂的富二代/這不是許文強杜月笙們的上海/叱吒風雲的黑老大變成熱心腸的慈善家

脫下西裝和領帶/我從白領變回草根/走出恆隆廣場右拐/沙縣小吃和生煎包在等待

現在是韓寒郭敬明周迅的上海/不上大學的憤青化作公共知識分子/現在是開放富足國際的上海/不說幾句English就會被當作鄉下人

現在是王元化許紀霖蕭功秦的上海/情懷尚存的學者仍然揮斥著方遒/現在是冷酷仙境頂馬佩佩的上海/衣著樸素的歌者歡唱著新的時代

(獻給上海——這座讓我愛恨交織,而又無法忘懷的城市)

2011年11月15日創作於竹林齋,2017年7月11日於海笑錄音棚錄製完畢。

(這首歌已經在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和豆瓣音樂人小站上正式發佈,大家如果覺得微信鏈接裡試聽不便的話,也可以前往上述音樂平臺試聽、評論、分享。)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