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張掖——歷史上的張掖民間音樂

音樂 樂器 戲曲 唐朝 張掖檔案 2017-05-14

張掖的民間音樂,主要是甘州曲子、宗教音樂和戲曲音樂。

史話張掖——歷史上的張掖民間音樂

張掖處在絲綢之路的要衝,東西方文化交流在張掖留下了很深的軌跡。早在西漢時,匈奴佔據河西,匈奴人有胡笳和鞞鼓,這是河西最早的樂器。五胡十六國時期,後涼呂光將龜茲樂帶回河西,北涼王沮渠蒙遜吸收龜茲、胡羌音樂,創造《秦漢伎》樂舞。北魏太武帝滅北涼後,改《秦漢伎》為《西涼樂》。這些樂曲經過再創造,形成了具有獨特韻味的西涼州曲、八聲甘州等,後傳到中原,對中國的音樂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隋唐時期的宮廷音樂皆以西部音樂為主。其時《西涼樂》進一步發展,形成了“涼州”、“甘州”、“伊州”等部大麴,“甘州”大麴的名目下又有多種小曲,如“甘州漫”、“甘州破”、“甘州子”、“甘州遍”、“八聲甘州”等曲牌。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河西節度使楊敬述向宮廷進獻的《波羅門曲》,即選自張掖佛教音樂《西涼州唄》,此曲被改製為《霓裳羽衣》舞曲後,風靡於長安宮廷內外,成為唐代樂舞藝術的代表作。河西節度使蓋嘉運向唐玄宗進獻的《甘州》邊塞曲,由曲教坊製成大麴,演出時各種角色共達153人,足見規模之大。詩人元稹有《琵琶詩》,特意描寫邊塞曲《甘州》演出的情景:“學語胡兒撼玉鈴,甘州破裡最星星。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聽。”唐詩人岑參遊河西時,也在詩中盛讚甘州歌舞天下無雙。

唐《教坊記》所列雜曲中,有《甘州子》與《北庭子》。有關這兩支舞曲,我國學者發現在日本典籍中有記載,而且都與甘州有關。《甘州子》傳入日本後稱《甘州樂》,為小曲,四人舞。日本《古事類苑·唐樂》載甘州樂所詠詩云:“燕路霸山遠,胡光易水寒。茫茫風藻動,冷冷陽子閒。殘花盧江白,老花菊岸丹。竹驚暖露冷,落桑寒飈闌。”《北庭子》傳入日本後為中曲,四人舞。據日本典籍記載,《北庭子》又名《西涼州》,與《輪臺》、《甘州》皆為西涼風俗,唐代婚禮時演奏。《輪臺》源自燕支山(焉支山)一帶民歌。唐代傳入日本的歌曲還有《早甘州》,其曲譜至今珍藏於日本皇宮。

我國是音樂的國度,到了明代,都御史羅明在甘州的最高學府設置樂器,教習樂舞,將甘州的傳統藝術接續起來。明代的甘州,無論是官府或民間,在佛寺或戲曲中,音樂無處不在。

民間的小曲、小唱也是一種音樂。張掖民間流行的曲子有《蓮花落》、《哭五更》、《苦柳青》、《甜柳青》、《山坡羊》、《大紅袍》、《沙帽翅》、《滿天星》、《菠菜根》、《茉莉花》等40餘曲。

宗教音樂主要是佛教音樂和道教音樂。張掖的佛教音樂起源於《西涼州唄》。大佛寺所藏明英宗欽賜的佛經中有一部永樂十五年刻本《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目錄》,收藏南北佛曲344首。在佛曲目錄中有非漢語標音的15首,其中有蒙古語的“納不爾賽罕”(即“秋光好”)、“也不罷”(即“去也”),反映了古曲的腔調是融合了多民族的營養蘊育而成。現在吹奏的佛教曲牌有《欽天閣》、《馬道陵》、《五更辭》、《小桃紅》、《西番贊》、《將軍令》、《得勝令》、《醉太平》、《海水湖》等四五十曲。

道教音樂主要見於民間喪葬、祭祀、打醮等活動中,道士所打擊的法器和吹奏的樂器均自成體系。清末,道教打擊樂器逐漸與佛教音樂及民間音樂相融合。道教音樂一直延續至今,民間喪葬依然離不開道家的打擊和吹奏樂。

戲曲音樂主要是流行於西北地區的秦腔音樂和眉戶音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