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如何走進大眾中?'

""古樂如何走進大眾中?

古樂新聲音樂會

文 |王安潮

隨著發揚傳統經典音樂文化觀念的深入,挖掘古代經典音樂素材的創作和演出日益增多,但這些或復原、或新編配、或素材化創作還處於學術層面,也就是多在高校的學術性演出中。那麼,古樂走進大眾音樂生活中有沒有可能?實踐證明,這也是可能的,是近來舞臺演繹的新方向之一。近日,在上海市徐彙區漕河涇開發區一個大眾文化展演廳中,“古樂新聲”的古譜解譯編配音樂會就吸引了大眾的興趣。

古樂能走進大眾音樂生活中的原因,據我分析有如下幾種:一是這些或傳世於傳統民間或留存於敦煌莫高窟、日本正倉院中的古譜多是當時雅俗共賞的音樂,有的甚至還是當時大眾追逐的“流行音樂”,其普適性是潛在於其內的、受今人喜愛的因素和機緣;二是古風雅韻也是近來市民音樂取向中的重要興趣之一,尤其在當下多元文化紛雜的語境中,清雅之風自然在其中有其特殊韻味,這些經過歲月洗練的古樂比之那些新創的古風曲調,自然有其特殊優勢;三是求新獵奇的審美意趣也是當下大眾享樂生活中的新動向之一,藝術創新也是大眾的審美需求之重。作曲家尹眀五在去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中聽了上海音樂學院創演的“陳應時解譯敦煌古譜音樂會”後,就對其旋律音調“與眾不同”的“絲路雅韻”頗有興致。

古樂用什麼樣的形式才能走進今人的音樂生活之中呢?那些保持原貌的復原形式不失為重要選擇之一,畢竟返璞歸真、追根溯源也是當下紛繁音樂語境中人們聊以自慰的靜心優品。但在筆者的調查中發現,這些欣賞人群90%以上僅存於學術界,多存在於學者層面的交流演出,70%以上的大眾還是覺得古樂需要重新編配,才能在保留古風雅韻的基礎上適合現代審美意趣。但如何編配呢?用歌曲配伴奏的方式為古樂配一下襯托之聲的形式可以嗎?據筆者調查,這種形式的大眾認可度偏低。當下的大眾審美已超越了單純旋律線條的範疇,那種旋律加伴奏的古樂編配略顯“low”。其實,大眾對深層次的聲響需求已到了一定的高度,線性之美要在深層次的音色音響場境中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音樂文化需求。

那麼,如何進行深層次的古樂新編配,才能既不失古音雅韻,又能融會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呢?我以為要從外在形式與內在韻味上多思考、多實踐。外在形式上,要從樂隊的編制上靈活處之,上述“古樂新聲”的音樂發展之中,從《慢曲子1》的二重奏直至《傾杯樂2》《秦王破陣樂》的七重奏等不同形式,在衍展古樂原有單線思維的韻致基礎上,不斷給人以新的審美期待,而比照樂曲名及其意象所指,確實能引領觀眾的興趣;有的作品在編配時還依據歷史文學作品中相應的詞章而配以唱腔,如《伊州》《霓裳羽衣曲》等,詞的意思與曲的意境相得益彰,更好地引領了觀眾對古樂的理解。同時,編制上的不拘一格,也為大眾的審美情趣進行了直觀的導引,這或許是上述那場演出中觀眾能堅持到終場的原因之一。據筆者調查,這場演出中的觀眾多為附近寫字樓裡的上班族,一天辛勞之後的清雅古樂自然是解乏精心的妙品。

從內在韻味進行精心挖掘與新探索才是古樂重獲新生的重要環節所在,上述“古樂新聲”中的成功做法概括有如下幾點可強調。一是從音色音響的渲染上給觀眾以新享受,如《品弄》通過彈撥樂與拉絃樂、吹管樂的不同音色及其組合對古譜解譯旋律的渲染,不斷吸引觀眾,從而將古樂音韻進行了多側面展現;二是從多聲思維的發展上給予觀眾新感受,如《傾杯樂》中以賦格對位的復調手法將原來旋律進行了新發展,古樂在呈示發展、對答呼應之間不斷給觀眾以韻味境界的不同感,中段以主調手法編配的快速段落,也在對比之間將敦煌樂譜兩首《傾杯樂》進行了不同情緒的展現;三是從節奏韻律上賦予原曲動感,如“絲路迴響”中的不同速度的“非標題”古曲,配以不同的節奏織體,將原曲進行線性思維之外的音韻渲染,為中國古代的“非標題音樂”帶來有意思、有意境的新發展。

古樂畢竟是過去的藝術,它存在於古代,自然帶有其時的音樂特點及其審美。它們是否能為當代人所喜愛,顯然是非常複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配以現代和聲或織體,更不能粗暴地融入現代審美而孤妄、臆斷。編配者要謹慎為之,不斷接受大眾的審美檢驗、依反饋整改,方能移古風為今聲,化古樂為新聲。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古樂如何走進大眾中?

古樂新聲音樂會

文 |王安潮

隨著發揚傳統經典音樂文化觀念的深入,挖掘古代經典音樂素材的創作和演出日益增多,但這些或復原、或新編配、或素材化創作還處於學術層面,也就是多在高校的學術性演出中。那麼,古樂走進大眾音樂生活中有沒有可能?實踐證明,這也是可能的,是近來舞臺演繹的新方向之一。近日,在上海市徐彙區漕河涇開發區一個大眾文化展演廳中,“古樂新聲”的古譜解譯編配音樂會就吸引了大眾的興趣。

古樂能走進大眾音樂生活中的原因,據我分析有如下幾種:一是這些或傳世於傳統民間或留存於敦煌莫高窟、日本正倉院中的古譜多是當時雅俗共賞的音樂,有的甚至還是當時大眾追逐的“流行音樂”,其普適性是潛在於其內的、受今人喜愛的因素和機緣;二是古風雅韻也是近來市民音樂取向中的重要興趣之一,尤其在當下多元文化紛雜的語境中,清雅之風自然在其中有其特殊韻味,這些經過歲月洗練的古樂比之那些新創的古風曲調,自然有其特殊優勢;三是求新獵奇的審美意趣也是當下大眾享樂生活中的新動向之一,藝術創新也是大眾的審美需求之重。作曲家尹眀五在去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中聽了上海音樂學院創演的“陳應時解譯敦煌古譜音樂會”後,就對其旋律音調“與眾不同”的“絲路雅韻”頗有興致。

古樂用什麼樣的形式才能走進今人的音樂生活之中呢?那些保持原貌的復原形式不失為重要選擇之一,畢竟返璞歸真、追根溯源也是當下紛繁音樂語境中人們聊以自慰的靜心優品。但在筆者的調查中發現,這些欣賞人群90%以上僅存於學術界,多存在於學者層面的交流演出,70%以上的大眾還是覺得古樂需要重新編配,才能在保留古風雅韻的基礎上適合現代審美意趣。但如何編配呢?用歌曲配伴奏的方式為古樂配一下襯托之聲的形式可以嗎?據筆者調查,這種形式的大眾認可度偏低。當下的大眾審美已超越了單純旋律線條的範疇,那種旋律加伴奏的古樂編配略顯“low”。其實,大眾對深層次的聲響需求已到了一定的高度,線性之美要在深層次的音色音響場境中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音樂文化需求。

那麼,如何進行深層次的古樂新編配,才能既不失古音雅韻,又能融會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呢?我以為要從外在形式與內在韻味上多思考、多實踐。外在形式上,要從樂隊的編制上靈活處之,上述“古樂新聲”的音樂發展之中,從《慢曲子1》的二重奏直至《傾杯樂2》《秦王破陣樂》的七重奏等不同形式,在衍展古樂原有單線思維的韻致基礎上,不斷給人以新的審美期待,而比照樂曲名及其意象所指,確實能引領觀眾的興趣;有的作品在編配時還依據歷史文學作品中相應的詞章而配以唱腔,如《伊州》《霓裳羽衣曲》等,詞的意思與曲的意境相得益彰,更好地引領了觀眾對古樂的理解。同時,編制上的不拘一格,也為大眾的審美情趣進行了直觀的導引,這或許是上述那場演出中觀眾能堅持到終場的原因之一。據筆者調查,這場演出中的觀眾多為附近寫字樓裡的上班族,一天辛勞之後的清雅古樂自然是解乏精心的妙品。

從內在韻味進行精心挖掘與新探索才是古樂重獲新生的重要環節所在,上述“古樂新聲”中的成功做法概括有如下幾點可強調。一是從音色音響的渲染上給觀眾以新享受,如《品弄》通過彈撥樂與拉絃樂、吹管樂的不同音色及其組合對古譜解譯旋律的渲染,不斷吸引觀眾,從而將古樂音韻進行了多側面展現;二是從多聲思維的發展上給予觀眾新感受,如《傾杯樂》中以賦格對位的復調手法將原來旋律進行了新發展,古樂在呈示發展、對答呼應之間不斷給觀眾以韻味境界的不同感,中段以主調手法編配的快速段落,也在對比之間將敦煌樂譜兩首《傾杯樂》進行了不同情緒的展現;三是從節奏韻律上賦予原曲動感,如“絲路迴響”中的不同速度的“非標題”古曲,配以不同的節奏織體,將原曲進行線性思維之外的音韻渲染,為中國古代的“非標題音樂”帶來有意思、有意境的新發展。

古樂畢竟是過去的藝術,它存在於古代,自然帶有其時的音樂特點及其審美。它們是否能為當代人所喜愛,顯然是非常複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配以現代和聲或織體,更不能粗暴地融入現代審美而孤妄、臆斷。編配者要謹慎為之,不斷接受大眾的審美檢驗、依反饋整改,方能移古風為今聲,化古樂為新聲。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古樂如何走進大眾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