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史

音樂 流行音樂 戲曲 藝術 西門大拿 西門大拿 2017-08-02

在上個世紀以前,中國的“樂壇”主要還是京劇、崑曲、越劇、黃梅戲這種傳統的音樂。當然上個世紀中後期某個特定年代,國內樂壇也曾被京劇等一統江湖,但戲劇總體上已經不再是主流音樂了。今天說的“華語樂壇”“華語流行樂壇”云云,都是流行音樂。“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這個短語跟“共產主義”(Communism)一樣,是舶來的詞語和思想文化。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起源於美國,在當時藍調(Blues)、爵士(Jazz)、搖滾(Rock)、索爾(Soul)等大眾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以上這些都是1920年代後,都市中流行的大眾化的音樂,各種風格交互混合,形成都市化、流傳於大眾中間的音樂,就是流行音樂。《音樂百科詞典》(前蘇聯,1990年版)指出,流行音樂本質在於以盈利為目的,商業性大於藝術性。雖不完全嚴謹,但基本正確。

【1】上海時代

1920年代末的上海,藉助通商口岸的區位,社會文化最先開放,衣食住行方面開始變化。跟照相、報紙、電報、電影等一樣,西方人的流行音樂也最先從這裡進入中國社會。從1840年開始,英國人通過政治條約,獲得通商便利。半個多世紀後的上海,這裡有英法美日租界區,已經儼然成為東亞第一大港口,作家白先勇先生是白崇禧將軍之子,1949年從上海逃到廣州,再轉香港,讀完小學之後才去臺灣。後來白先生在紀錄片中講述自己一路南下,感覺到廣州不如上海,香港又不如廣州。後來所謂“東方魔都”“十里洋場”,超過香港和東京,這樣的背景決定了一些受西方影響的新事物、新想法、新文化也首先在這裡出現。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史

黎錦暉

第一首流行音樂也誕生在這裡。1920年前後,外國商人在上海建立唱片公司,上海百代公司建成,這標誌著中國生產唱片的序幕。1927年,音樂家黎錦暉創作了第一支流行歌曲《毛毛雨》。歌詞開頭用傳統詩歌起興的手法,用“毛毛雨下不停”引出“小親親不要你的金”“只要你的心”。這是一首情歌,情感很奔放直接,帶有傳統“竹枝詞”和鄉間民歌色彩。1928年1月,百代公司和大眾化公司錄製了此曲,由黎先生女兒黎明暉演唱。 這首歌出現之後,風靡一時。魯迅在34年11月1日寫給竇隱夫的信中,談到新詩沒有韻和調,提到“很多人也唱《毛毛雨》,但這是因為黎錦暉唱了的緣故,大家在唱黎錦暉所唱並非唱新詩本身。”可見黎氏當時的受歡迎地位,以及這首歌的流行程度。同時也引起了很多爭議。左翼人士批判得很凶,魯迅批它為靡靡之音,用“絞死貓”來形容這首歌。(《且介亭雜文·阿金》)

隨即出現了流行音樂的“黃金十年”,尤其是在孤島時期,發展尤為鼎盛。《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夜來香》《何日君再來》《香格里拉》等等,也應時出現了王人美、龔秋霞、白虹、李香蘭、周璇、姚莉、白光等一批歌手。其中以周璇最紅,她不僅僅是歌手還是明星,是當之無愧的明星。除了在歌廳和廣播中演唱,她還在1935年進入電影圈,演出《馬路天使》,並唱了插曲《天涯歌女》。今天耳熟能詳的還有很多,如李香蘭的《夜來香》,姚莉的《恭喜恭喜》——這首表現抗戰勝利的喜悅的歌曲每逢春節還廣為傳唱。還有一首周璇的《夜上海》。周璇在47年受香港大中華唱片邀請去香港唱了這首《夜上海》,冥冥中註定著短短兩年後流行音樂的南遷。

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史

周璇

1949年局勢變化,上海百代唱片被接收,“靡靡之音”被唾棄。此後30年大陸就很少有這種小資情調的流行音樂了,取而代之的是歌頌革命、新中國的音樂。1960年代《東方紅》的創作,跟流行音樂一樣也用了西方樂器,也不失為一種創新,包括樣板戲時代的《紅燈記》《白毛女》,用西方芭蕾演繹京劇。

【2】香港時代

1949前後,一批上海文化人士南遷,把很多思路、技術、模式一起帶到了香港。香港電影廣播音樂報紙等產業,幾乎都被南來的人掌控了,龔秋霞、白虹、李香蘭、周璇、姚莉、白光、吳鶯音等人也都來到香港。香港成為了新的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

南來音樂人重操舊業,原來的百代唱片公司在香港重建,上海老歌系列歌曲在香港繼續發展。一方面有北方來的姚莉、張璐這樣的歌手,另一方面香港也培養自己新的歌手。湧現了一批傳唱的歌曲和歌手,有崔萍有《今宵多珍重》,潘秀瓊《窮人的眼淚》,姚莉的《站在高崗上》張露《給我一個吻》。

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史

姚莉

1950年代和之後的二十年間,香港出品了一批經典國語音樂,出現了邵氏這樣的電視媒體,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音樂人。著名的如顧嘉輝,他為電視電影創作插曲,後來寫了《上海灘》。樑蕭唱《訪英臺》,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插曲,反串梁山伯的樑蕭在港臺紅得不得了。從香港到臺,用萬人空巷形容一點不誇張。而同時期,古典題材戲曲在大陸是不方便放的。這一時期香港的音樂還是延續上海時代的風格,主要是因為人口的流動。同時作為英殖民地,也受到西方影響。百老匯曲風,黃梅調熱潮,是當時香港城市生活的反映。

南來的人才控制了廣播影視,繼續讓華語流行音樂發光發熱的20年。但隨著邵氏電影和歌曲都衰落之後,香港傳統的華語流行樂開始式微,迎來了粵語文化的霸權時代。大陸和臺灣的政治對立,香港開始跟大陸隔斷來往。新一代人的觀念中,“香港人”這一共同體的意識開始形成,他們講粵語,建設戰後自己的家園。隨著前一代人才的漸漸零落,無線電視的興起,一批新人出現了。1974年,許冠傑的《鐵塔凌雲》,讓香港人有家、自我的身份認同,以及羅文的《獅子山下》,都代表香港本土意識興起。之後就出現了第一代偶像,如除了許、羅之外,陳百強、林子祥、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以及90年代四大天王、boyond,一時各領風騷。

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