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飲而盡

編輯丨未素 星星滿樹

排版丨禮讚 彭雲其

在衛生間門口排隊與刷卡進入地鐵站之間短暫的時間裡,我和同伴對剛剛放映完的《波西米亞狂想曲》達成共識:可稱優秀,但是瑕疵不少,並非神作。

影片亮點不少。

配樂精妙,皇后樂隊的不朽作品都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響起,轉折處的《Under Pressure》讓人拍案叫絕;場景還原足夠到位,華麗如佛萊迪演出時的奇裝異服、盛大如Life Aid現場的震撼畫面、細微如牙叔在演出中的小動作,均在影片中得到了重現;甩包袱的節奏適宜,基本上都是典型的英式幽默,雖不是觸發鬨堂大笑的開關,但大體上風趣優雅;視聽表達上的用心顯而易見,錄音棚內架子鼓上跳動的酒花與硬幣、樂隊美國巡演時色彩極富衝擊力的動漫造型、樂隊內訌時不斷出現在畫面散焦區域中的經紀人,三組畫面,分別對應暗示樂隊巨大潛力、表現樂隊走紅成功、指明引發內部爭端的罪魁禍首,寓言於無聲,可圈可點;情感表達的方式獨特別緻,反彈鋼琴、檯燈閃爍、自斟自飲,都展示了主角與前女友瑪麗間真摯深厚卻複雜微妙的感情,巧妙自然,令人唏噓。

哥倫比亞安魂曲

牙叔用反彈鋼琴的方式表達愛意。這顆甜糖,好吃而且粘牙

最值得一提的,無疑是影片最後二十分鐘對皇后樂隊在Life Aid盛況的完美再現,足以令人熱淚盈眶,比對現場錄像,差別或許僅僅是牙叔在現場的風采,更多幾分自信和從容。單憑這二十分鐘,這部影片就給觀眾帶來了超越電影票價的視聽享受,僅靠這二十分鐘,“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片名就絕不會輕易被時間消磨殆盡。

值得玩味的是,影片也在Life Aid現場的空前盛況中戛然而止。

哥倫比亞安魂曲哥倫比亞安魂曲哥倫比亞安魂曲哥倫比亞安魂曲

(片中所再現的Life Aid演唱會現場皇后樂隊的表演時的盛況)

然而,作品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拋開國內公映版本剪去了不止一分多鐘的同性相關畫面、導致的劇情後天上出現各種硬傷不談,影片本身在同性主題上的探討就略顯遊離與淺顯:它聚焦於佛萊迪伴侶的更換,而非其同性意識的覺醒與接受——僅以他與前女友一次隱晦的對話呈現,而這一話題分明可以用更多獨白、更多親屬與公眾的反應,來進行更為具體深刻的討論。

在樂隊故事的挖掘呈現方面,也存在相同的浮淺的問題。全片並未見劇組對樂隊創作理念變化的深層次的動因做出解釋,有著用弗萊迪個人因素,如他是同性戀、他有著天才的創作理念、他要表現自己等因素,來解釋一切事件發展的傾向。對比同樣是音樂傳記片的《衝出康普頓》,後者將多處鏡頭對準了美國街頭生活中黑人的尷尬處境以及白人警察的殘暴無理,從而讓觀眾理解N.W.A製作代表作、開匪幫說唱之先的《F**k Tha Police》背後的社會必然性。但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我們只見樂隊相關人物,不見社會大眾。可以瞭解樂隊故事——而且故事還是樂迷耳熟能詳並且能立刻判斷出其中無中生有部分的,卻無從窺得社會風貌。以影片選材來說,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浪費。

哥倫比亞安魂曲

音樂傳記片《衝出康普頓》以匪幫說唱代表性組合N.W.A.為題材,講述了樂隊從興起到解散的全過程(圖為電影海報)

此外,影片中的人物刻畫略顯扁平。影片僅僅在有限的範圍內呈現了主角的多面性,其他角色一律臉譜化。好人十全十美:弗萊迪的初任妻子不離不棄並且始終知性達禮,樂隊成員專注創作永遠其樂融融;壞人一無是處:經紀人兩面三刀不停對主角敲骨吸髓,唱片公司的發行人鼠目寸光一直固步自封。影片用兩個多小時草制了一座浮雕,印刷了一沓單薄蒼白的“紙片人”,而複雜微妙的人性卻無處可尋。

或許主題和人物方面的不足,還大可以寬容對待,但是影片在情節編排上仍然有著顯而易見的瑕疵,便多少有些尷尬了。

編劇試圖用“尋找併成為自我”這樣一個並不具備太多特色、一部任何題材的電影均可以展現的主題,作為串聯全片的線索,並且十分用心地穿插了諸多金句,可是事倍功半。影片敘事整體上還是失於零散,整體上,各個片段間並沒有給人聯繫緊密的感覺,直觀感受有如由人生勵志金句和樂壇經典單曲拼接而成的散發著文藝氣息的二流紀錄片——所有的片段都十分精緻,但是缺乏整體上緊密的統籌。這一缺陷,對於執著情節並且稍微用心觀影的人來說,是不難感受到的。

哥倫比亞安魂曲

面對艾滋病,影片中的牙叔以這樣的話語進行迴應,公映版本譯作“不要拿你們的同情心在我這找存在感”,霸氣十足,這也是本片中的金句之一

綜上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部片子不過是一部用情懷調味的精緻爆米花電影——雖然諸多細節可圈可點,但除去配樂,這部電影本身,並無值得一說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內涵。

也許影片的優缺點已經備述於前,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為何影片要以《波西米亞狂想曲》為名呢?

回顧影史,不難發現,音樂傳記片或以主人公的名字直接命名,如《埃爾維斯》、《席德與南希》等;或以主人公創作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單曲為名,如《與歌同行》、《八英里》等。此處顯然是後者。但是,為何製作方不選擇傳唱度最高而且基調昂揚的《We Will Rock You》或是《We Are The Champions》,放棄了使得皇后樂隊一炮而紅(還能引起jo迷強烈共鳴)的《Killer Queen》,拒絕了具有啟示意義的《Radio Ga Ga》、《Hammer to Fall》以及與片中主要感情線索能形成呼應的《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Love of My Life》,偏偏相中了六分鐘之長的《Bohemian Rhapsody》呢?

哥倫比亞安魂曲

在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中,荒木飛呂彥以將吉良吉影的替身命名為“killer queen”方式,致敬皇后樂隊(圖為吉良吉影和他的替身)

從影片內容來看,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自創作伊始便四處受挫,爭議不斷。先是唱片公司的不合作,而後錄製過程又遭遇諸多不順,最後發行後評論界的非議還蜂擁而來。儘管站在後人的立場上來看,它無疑是一首偉大的單曲,但在當時來看,它得到的臭雞蛋與爛番茄,並不比鮮花少。

這些情況,解釋力遠小於疑惑力,讓人更加困惑導演組為何以此定名。

一個可能的解釋思路是,將影片中“波西米亞狂想曲”要素的穿插,理解為情節編排方面的高明敗筆。其高明在於它極好地照應了各個片段中“成為自己”的主題。一曲《波西米亞狂想曲》便貫穿了影片中最重要的音樂和感情兩條線索。而說它是敗筆,則一如前文,這條線索的串聯並不成功,它並沒有讓全片成為有機整體。

哥倫比亞安魂曲

片中以此畫面表現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在發行之後飽受爭議的情況

片中,《波西米亞狂想曲》第一次出現,是在31分鐘左右,樂隊成員和唱片公司商討新專輯的製作。當時弗萊迪提出“做一個能讓觀眾感到共鳴的作品”而不是“重複過去”的理念。在此處,透過樂隊成員同製作公司之間的對白,已然點明瞭貫穿影片背後的一條主線:成為自己,進而用真實的自我收穫他人的共鳴與認同。

而此處點題其實早有鋪墊。在影片22分鐘處,樂隊成員初次同大公司的經紀人見面,便表達了相似的創作理念,其中便暗示了接受自我(“沒有人會是相同的”)、併成為自己進而獲得他人的認同(“會有其他與你一樣不合群的人”)的這個主題。而後24分鐘處,在談及在觀眾眾多的BBC上按要求不得不假唱時,弗萊迪直言“當我知道我的觀眾在聽我歌唱時……我便成為了我自己一直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便再次強化了這一主題,同時也表明,只有“成為自己一直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才能夠收穫生活的快樂,並且,也暗含著只有真實的自我贏來的認同,才是能夠讓自己愉悅,並且讓他人持續信服的這層含義。

哥倫比亞安魂曲

“我就成了我一直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兩次鋪墊後,便有前文的點題之舉。在樂隊成員表明態度之後,他們開始為心目中理想的作品充滿熱情、一往無前地付出。在完成製作之後,雖然唱片公司不同意以《波西米亞狂想曲》為主打發行並導致二者決裂,雖然評論界對這一單曲褒貶不一爭議巨大,但是,對於樂隊成員而言,在作品中展現真實的自我,充分傳達自身的創作理念和想法,此番真誠才是重要的。至於迴應,只要有認可的聲音,其他的非議,便都無關緊要了——互不侵犯的前提下,非議不過表明你我並非同類,理解和共鳴固然可貴,但往往常是枘鑿難容,而我們又為何要因不可能接受我的人的否定而感到不安呢?

故事繼續在《波西米亞狂想曲》引發的風波中推進。在影片之後展示的《We Will Rock You》的互動式創作故事呈現中,不難看到樂隊再次傳達著共同的理念,這一單曲的成功,也可視為音樂創作線中“自我—共鳴”主題的完滿。

而在經歷單飛創作、醉生夢死式的自我放逐後,弗萊迪重回樂隊並參與Life Aid演出,此處則或許意在表明在追尋自我的道路上必然會常伴長隨的:落差、背叛、迷茫、彷等諸多苦痛。最後,身患絕症的牙叔以《波西米亞狂想曲》為序曲開啟高潮部分,皇后們的探索與堅持,終於有了一個讓人感動的小團圓結局。他們的故事,已然為二十年後仍然在有限自由與無限枷鎖之間痛苦徘徊的世人做出了一個極好的表率。

哥倫比亞安魂曲

(Life Aid演唱會排練前樂隊成員間真情流露)

與音樂創作線相伴相隨的是弗萊迪的情感線,《波西米亞狂想曲》與其中最重要的女友與男伴這兩條情感線索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在進行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創作之前,弗萊迪和女友有著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是在《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創作過程中,經紀人同他之間產生火花,弗萊迪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先天與大眾不同,並在新專輯巡演中(片中處理為《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演奏中)逐漸明確了這一點。此時跟隨他一同參加巡演的人,從他的經紀人男伴和女友兩人,已然變為只有經紀人一人。而在最後的高潮演出時,來到現場觀看他演出的,則變為他的另一男伴和對他不離不棄的女友,沒有將他拖入泥潭的經紀人了。片中三次《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演奏,看臺的上與他最親密的人員組成各不相同,這其中表明的是弗萊迪對感情上的成長成熟以及自我先天特質的接納。在這一過程中,這首單曲貫穿期間。

不過,一如前面提及,影片這部分的挖掘還可以更加深刻,而不是止步於“接受-成為-共鳴”這樣並不具備多少特點的主題的統轄之下。

除此之外,標題中原文“Bohemian”指的是波西米亞風,是一種浪漫化自由化的設計風格,以服裝領域為代表;而狂想曲“Rhapsody”則是指結構自由具有史詩色彩的器樂敘事片段。做一個不太準確的轉讀,“波西米亞狂想曲”這個詞或許可以釋讀成“有如自由浪漫之史詩的人生”——這樣的人生你可以質疑它是否“成功”,但是你絕對無法否認這種活法的“高明”。無論這個釋讀是否準確,我想,這和皇后樂隊強烈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情節所要表達的主題,都是由共通之處的。

哥倫比亞安魂曲

單曲《Bohemian Rhapsody》收錄於皇后樂隊的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當中(圖為專輯封面)

分析下來,不難發現《波西米亞狂想曲》正是電影主要線索的交匯點,以此為影片題目,我們不難體會到影片製作方的良苦用心,同時也可以有一個有趣的解讀可能,因而這是高明的;但是這無法改變影片本身鬆散的結構,此處前文已有論述,不表。

另外,歌曲本身,或許也可以說是“高明的敗筆”吧。在搖滾音樂史上,它無疑是”高明“的;但是依照當時傳統的唱片發行商的眼光看,它無疑是“失敗”的。

而當我們從原曲、故事內核、劇情編排這三個角度以“高明的敗筆”來理解這部影片時,相信便會有一個更為寬容的態度。在這個前提下,影片在同性題材的晦澀處理、對樂隊故事的淺層拼接、於主題選擇上的簡單泛化,都還是情有可原——大抵是製作方為避免歌迷當中引發爭論而選擇的保守路線,或許也是劇組為降低觀影門檻而採取的折衷之策。

《波西米亞狂想曲》確實是一部老少咸宜、無論是否為資深歌迷都能從中獲得愉悅的影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它票房的成功。同時,它較之曲高而和寡、叫好不叫座的硬核好片有著更關鍵的可取之處——它成功地讓更多人接觸、認識、並記住了皇后樂隊。

作為傳記片,能夠做到這一點,便可以說是高明的。

哥倫比亞安魂曲

Wish the Queen could be forever.

哥倫比亞安魂曲

點擊下方藍色文字查看往期精選

百態丨強迫症丨未知的下一站丨小朋友丨手的故事丨理髮店丨敬老院姐妹花丨買粉接機丨新租房時代丨便利店丨廣場舞丨北三環舞廳丨流浪動物城丨古風歌詞丨校園丨校媒狂人丨師大宿舍丨校園施工丨免費師範生丨睡眠調查丨大學生聯誼丨閒筆丨人生密密縫丨茶杯頭丨流言終結者丨羅曼蒂克發胖史丨初識話劇丨粵語歌丨踏雪尋梅丨廣西三月三丨視野丨鬼畜丨塞爾達丨對準高樓丨藝術面前丨行走丨寂寞日本丨老城志丨歷史丨烏鴉丨民國老試題丨食記丨北師大周邊的糕點丨糖果測評丨在這顆行星的所有酒館丨

哥倫比亞安魂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