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音樂 蔣勳 設計師 文章 一週有品 2017-05-31

偶遇似無心之插柳。疾步而行,心不在尋,倏爾抬望,見一書店,顯而異於周遭,名曰“格外書店”。心悅然,奈何忙於事,欲隔日拜謁之。

隔日,入而細查之,果不虛於表,不負“格外”之名,作此文以記之,與君共賞。

格外.初見

“格外”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有三種解釋,結合英文“UNIQUE”,這裡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是“不普通”。究竟是一家怎樣不普通的書店?一起看一下。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格外書店離我們學校不遠,大概15分鐘的步行路程。那次偶遇之後,隔了一天,直接憑藉記憶便順利找到。坦白講,自己竟然對學校周邊的這樣一家好書店一無所知,在去了比較遠的10家書店後才發現這,心中還是有些慚愧的。

一切又被安排地剛剛好,該來的時候來了。像計劃好了一樣。

推開門(應該是拉開),首先被掛在牆上的字吸引——“未曾身臨其境,怎知別有洞天”,耳邊環繞著中國風的音樂,彷佛是走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一扇門,門外車水馬龍,門內清淨脫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格外.空間

書店被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個空間——圖書區、閱讀休閒區、茶室、美甲區,開展活動區。當然,這些都是非官方的稱呼。整個空間和諧統一,裝修很有格調,“不虛於表”,下面咱們分別來看。

  • 圖書區

書店的圖書區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書架分佈於書店的多處。書架的色調和整體環境很搭配,古香古色,很有美感。

經店員介紹,書店的書絕大多數是老闆和店員們看過的好書,順便提一下,店員們還有另一個身份——編輯。書店老闆之前是做編輯工作的,後來組建了自己的團隊,開書店也是老闆對紙媒的情懷,編輯們也兼職做起了店員。

門口的一個小書架擺放著推薦的書,名為“格外喜歡”,會定期根據不同的主題更換書目。書桌上也為兒童準備了適合他們看的讀物。書架上的小標籤寫的很有詩意,好書配好的推薦語,太美妙了。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這裡著重提一下幾十本特殊的書,為什麼說特殊呢?因為不賣!你可能會問,別人家的書店巴不得多賣書,這家怎麼還有錢不賺?我帶著同樣的疑惑詢問店員,才瞭解到這些書是有故事的。多年前有一位老人,由於搬家,很多書帶不了,就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了格外書店,象徵性地收了點錢。這些書很多是老人的父親留給她的,書店更想把這幾十本珍貴的,有的是很有年歲的書好好幫老人保管、珍藏,所以選擇作為非賣品。我想,這些書是帶有溫度的。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書店方面出的一本雜誌,也是老闆的團隊做的——《Style一格調》,單看封面就能看出雜誌的質感。拿在手裡,觸及精緻的紙張,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紙質閱讀不可能消失。在質感和觀感上的體驗是電子閱讀給予不了的。雜誌的內容也很不錯,其中有一個“品”的專欄,每期介紹一位當代藝術家,書店陳列的一些畫作也是其中一些藝術家的作品。這部分作品也被用單獨的小冊子裝訂於書裡,很精緻,也很有心意。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Style一格調

Style一格調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 讀書休閒區

相對於書店的面積,讀書休閒區還是挺大的,一樓的大書架旁就提供桌椅,供讀者閱讀。還有兩塊二樓的空間相互照應,在這樣的環境中看書、喝咖啡,太愜意了。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 茶室

書店有兩個茶室,門口有一個,書店偏裡的位置還有一個。暫且稱之為裡屋吧。裡屋的茶室按照敦煌莫高窟的風格建造,是不是很有感覺呢?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 開展活動區

二樓還有一塊空間作為活動用地。書店每週也會開展一些活動,有娛樂沙龍性質的,也會請一些大家做講座交流,或者做一些培訓體驗課程等。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 美甲館

美甲館也為需要的朋友提供服務。當然,作為男生,我的興趣並不大啦。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格外.文創

書店的文創產品也有很多,這裡重點介紹一下為兒童設計的日記本。就是下圖四本筆記本旁邊的那兩本。(順便說一下,筆記本蘊含五行的元素,拍的時候少了一種顏色)書店老闆自己孩子有寫日記的需求,於是老闆就為天下的孩子們精心設計了日記本,兩本是分為上下學期的。用的封面也是設計師專門設計的。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格外.細節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從這個設計說起,若不是店員的細心介紹,還真不知道其中還藏著學問呢。

上面是一塊紅豆杉原木,下邊是兩張金絲楠畫案,萬物有靈,這些樹在世界上生活了幾十上百年,他們之間也一定有一種我們人類不懂的交流。書店老闆非常喜歡蔣勳老師的書,所以這一部分就以將迅老師的書名命名——天地有大美。

怎麼樣,感受到其中的美學了嗎?我想,身臨其境,方知別有洞天吧。

另外,通往活動區的走廊設計也別出心裁。復古的美感。下午陽光透過窗戶,打在牆上。意境十足。書店的老闆願意收集一些老物件,其實也不難理解,也是一種情懷。

從這個設計說起,若不是店員的細心介紹,還真不知道其中還藏著學問呢。

上面是一塊紅豆杉原木,下邊是兩張金絲楠畫案,萬物有靈,這些樹在世界上生活了幾十上百年,他們之間也一定有一種我們人類不懂的交流。書店老闆非常喜歡蔣勳老師的書,所以這一部分就以將迅老師的書名命名——天地有大美。

怎麼樣,感受到其中的美學了嗎?我想,身臨其境,方知別有洞天吧。

另外,通往活動區的走廊設計也別出心裁。復古的美感。下午陽光透過窗戶,打在牆上。意境十足。書店的老闆願意收集一些老物件,其實也不難理解,也是一種情懷。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書店的留言牆,磚砌的風格,復古的木牌,很喜歡。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品在最後

開篇帶點文言的文字,並無掉書袋之意。其實,寫每篇文章,都會結合書店的特色。最近這兩天看了格外書店的微信推送,其中的文字用的是繁體字,書店的很多方面,如樓梯的設計,書架的設計,茶藝,“天地有大美”等等都在表現不一樣的文化,此文的開篇形式,也是我以個人的理解做出的。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這家書店不負“格外”之名,去過一次,對書店的文化很難說了解的面面俱到,但我能感受到,相信通過我的文字和圖片大家也能感受到,這家書店和之前的所有書店不一樣,沒有當代書店的影子,又不像一些體現傳統文化的書店有明顯的文化符號。我感覺這是格外之處。

讓更多人迴歸傳統閱讀,迴歸傳統文化並不是一件易事。慶幸有那麼多有理想、有信念的、有情懷的人們,竭其力,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

我稱之為一週的“迴歸”,因為這個理念,我和這家書店是有共鳴的。

還有一個讓我十分的興奮的消息,格外書店已經在北京開了一家分店,作為青島人,看到自己城市土生土長的一家書店不斷成長、壯大,將思想文化傳播給更多人,請允許我用“欣慰”一詞形容我的感受。

感謝這樣一家有緣的書店。

“在十一家書店”那一家:格外書店

歡迎留言和小健交流思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