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的謬誤:五穀雜糧,是養生還是害生?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的主食,是五穀。營養學眼中的五穀,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接受此種學說的人認為,如果五穀吃多了,就會發胖致病。

近年的營養學發展出一種極端的“低碳”或“生酮”飲食方法,以「碳水化合物讓人胖」、「碳水化合物讓人傻」、「吃主食是慢性自殺」等聳人聽聞的說法虜獲了一批受眾。推廣這種偏方的龍頭老大,是自媒體“瘦龍健康”。

該自媒體援引大批“科學研究”,“證明”此法有輕鬆瘦身、控制血脂、治療糖尿病等神奇功效。與此同時,還銷售各種高價的低碳、生酮懶人產品,比如防彈咖啡、代餐粉等等。

其實只是翻譯,還有弄虛作假的行為,但許多迷信“科學”的粉絲沒有認真考究,就滿懷信心地開始了低碳生活。

盲從的代價是慘重的。

一位體重正常、有馬甲線的女士,2018年4月在醫生指導下生酮減肥,一個月減了6斤。瘦是瘦了,身體卻鬆弛了,體型大打折扣。結束之後,她的食慾變得紊亂,看見什麼都想吃,一吃就停不住,不吃夠就心慌,只有吃撐了才覺得安心。到了11月,她已經反彈了十多斤,而且全都胖在腰腹。

低碳減肥快,是條捷徑,一條讓你通向地獄深淵的捷徑。

正經的營養師都會反對低碳,他們認為是過多精白澱粉的錯,所以建議大家吃“部分五穀雜糧做主食,而且先吃蔬菜和部分肉蛋,後開始吃主食”。

營養學的謬誤:五穀雜糧,是養生還是害生?


營養師也知道“五穀為養”,但他們是一知半解,根本不懂五穀的真正含義。大家知道這句話出自《黃帝內經》,是中醫的說法。但很多營養師都鄙視或不精通中醫理論,卻又胡亂運用,害人不淺。比如某網紅營養師,就是一個典型的中醫黑。

因為現代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於是催生出一種叫“五穀雜糧粉”的所謂健康產品。很多產品裡面,竟然一種五穀都沒有,只是把富含膳食纖維的穀物及其它品種打成粉。

營養學的謬誤:五穀雜糧,是養生還是害生?


這種產品非常方便,但是與真正的穀物相去甚遠,基本就是精白澱粉。吃多了,反而惹麻煩。所以營養師建議吃真正的五穀雜糧,而不是粉。

很多人,包括營養師對此的理解是,各種穀物、豆類、土豆、番薯、山藥等等全部都可以歸入五穀雜糧的範疇。因此,她們所謂的健康餐就是,以紅薯、玉米代替主食,或者一碗各種豆子、穀物混合而成的粥或飯。

營養師只認營養成分和碳水化合物,認為土豆、山藥的澱粉,和大米、小麥的澱粉沒有差別。自然,吃紅薯、玉米代替米飯就是一種常見的選擇。但是又不能吃多,因為肚子會脹氣、放屁、消化不良等等。她們認為,這是因為粗糧太多的關係。

粗糧是相對精米白麵等細糧的概念,也叫全穀物,大家往往認為是粗加工、粗糙的意思。其實粗糧和細糧的加工方式是一樣的,只是程度不同。以大米為例,糙米只是把外殼去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營養成分,包括膳食纖維、油脂、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等,一點都不浪費,是名副其實的全穀物,食用價值非常高。

基本上光吃糙米飯,就能滿足人體大部分的營養需求,所以古人才說“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

營養學的謬誤:五穀雜糧,是養生還是害生?


粗糧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口感不夠精緻、賣相不好,而細糧口感柔和、賣相可人價格高,古時候能有精白米麵吃的都是有錢人家,窮人沒這個本錢。現在反過來了,粗糧才貴,是被人追捧的一方。

為什麼粗糧比細糧貴?

因為粗糧含有的蛋白質和油脂,容易腐壞,所以保存起來麻煩,保質期也相對較短。小時候可能大家都聞過,米放久了會有一股腐朽的味道。而細糧基本只有澱粉,保存簡單,保質期也非常長,適宜大批量儲存,所以便宜。

但是無論如何,再貴的粗糧,相對於肉或其它食物來說都十分便宜。畢竟如今糧食已經不金貴了,吃飽飯不再是問題。我衷心地建議大家吃真正的五穀,而且要吃粗糧。

有人擔心糙米的膳食纖維高,會難消化。其實這都是杞人憂天,青菜水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得多,營養師還建議每天吃一斤呢。我們大多數人吃飯,一天都吃不了一斤糧食吧,何況一斤裡面還是澱粉居多。

營養學的謬誤:五穀雜糧,是養生還是害生?


五穀要怎麼吃才好?全部混在一起吃更好嗎?

首先,五穀並不是全部一起吃最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五穀分別有著不同的屬性,對應五臟,對應五方。比如五穀中的菽,特指黑豆和大豆,對應的是腎,吃它們就是補腎養腎。如果脾胃不好的人,那麼就要吃小米,因為小米對應的是脾。

雖然五穀性平味甘,但也有側重點,所以我們吃飯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吃,混在一起吃不一定是好事。一來是相互影響,二來是吃不出本來的味道。

如果你純吃一種五穀,那麼真的特別香,非常純粹的味道。我同學在日本吃了當地的米飯,好吃得連吃五碗,只有米飯,其它都沒有。我最近也吃了寧夏當地產的糙米,真香、真好吃,是久違的小時候的味道。

至於玉米、土豆、紅薯、山藥啥的,根本不是五穀,應歸入雜糧。首先玉米是美洲的主食品種,明朝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才傳入我國的,比五穀的食用歷史少了幾千年。玉米和五穀的屬性還比較接近,都是長在地上的,是植物的精華。

營養學的謬誤:五穀雜糧,是養生還是害生?


土豆、紅薯、山藥之類的就不一樣了,它們屬於塊莖類,長在地底下,不是植物的精華。所以雖然和五穀一樣都是澱粉類食物,但是澱粉的屬性大不相同,其它營養成分也差別很大。這種澱粉,吃了容易使人發胖,但五穀的澱粉不會。

現在流行的各種五穀雜糧餐譜,還有紅豆、薏米、綠豆啥的,五顏六色。比如紅豆、薏米,屬於藥食同源的品種,具有利尿祛溼的作用,是帶有偏性的,不宜多吃。從古至今,人們都沒有把這些食物當作主食,沒有經常吃。不經常吃的,八成有問題。

營養學的謬誤:五穀雜糧,是養生還是害生?


以五穀為主食,人就會平和,沒有那麼多欲望,身體也會健康。同時,再適當地搭配一點肉、菜、果,何愁不能減肥、何愁沒健康?所謂的低碳飲食或者減肥食譜,乃至營養學,都是違反生活常識的東西,科學不能當飯吃。

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一位哲學家乘船出海,他看不起無知的船伕,於是問:“數學,你懂不懂?”

船伕:“先生,不懂!”

哲學家:“那麼,你已經失去生命的四分之一了。”

哲學家又問:“哲學,你懂不懂?”

船伕:“我也不懂。”

哲學家:“那麼,你已經失去你一半的生命了。”

突然,一個巨浪把船打翻,兩人掉到了水裡。船伕問:“你會游泳嗎?”

哲學家恐慌地喊道:“不會啊!”

船伕說:“那你將失去百分之百的生命。”

我們幹嘛不遵從古人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正正經經地吃五穀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