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那麼為什麼有些英雄只有一個近乎統一的代稱,而有的英雄卻能擁有N多個呢?總的來說,玩家對於英雄的稱呼有四種來源產生三種分類:

第一種是來自英雄外形

當你順著英雄聯盟的英雄列表挨個看下去,你會發現外形幾乎是所有外形“非人”類英雄的稱呼來源。隨手都是例子:猴子、老鼠、牛頭、狼人,而且玩家對這類英雄的稱呼幾乎很固定,外形代稱佔據絕對主流。你不會去叫悟空、雷克頓、圖奇、沃裡克,更不會叫大聖、屠夫、瘟疫、怒獸。

“非人”英雄如果現實中有相似的動物/物體,那麼這大概率就是他的代稱了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那麼為什麼有些英雄只有一個近乎統一的代稱,而有的英雄卻能擁有N多個呢?總的來說,玩家對於英雄的稱呼有四種來源產生三種分類:

第一種是來自英雄外形

當你順著英雄聯盟的英雄列表挨個看下去,你會發現外形幾乎是所有外形“非人”類英雄的稱呼來源。隨手都是例子:猴子、老鼠、牛頭、狼人,而且玩家對這類英雄的稱呼幾乎很固定,外形代稱佔據絕對主流。你不會去叫悟空、雷克頓、圖奇、沃裡克,更不會叫大聖、屠夫、瘟疫、怒獸。

“非人”英雄如果現實中有相似的動物/物體,那麼這大概率就是他的代稱了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還有幾種特例,玩家不光會用外形對其進行描述,也會叫他們的名字。比如說螳螂/卡茲克、大樹/茂凱、螃蟹/厄加特、羊男/奧恩。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他們的名字都朗朗上口,所以這也引出了第二種稱呼來源。


第二種來自英雄名字、英雄代稱分類

比如說劫、燼、布隆、蔚等等,他們要麼滿足名字簡單好記就一個字,要麼與他的“元素”及稱號相比更加簡單。想想看,布隆特性沒辦法簡單概括,稱號全稱叫弗雷爾卓德之心輸入起來更費勁,在屬性難以描述、稱號無法總結時,這類英雄是會以本名作為玩家稱呼代號。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那麼為什麼有些英雄只有一個近乎統一的代稱,而有的英雄卻能擁有N多個呢?總的來說,玩家對於英雄的稱呼有四種來源產生三種分類:

第一種是來自英雄外形

當你順著英雄聯盟的英雄列表挨個看下去,你會發現外形幾乎是所有外形“非人”類英雄的稱呼來源。隨手都是例子:猴子、老鼠、牛頭、狼人,而且玩家對這類英雄的稱呼幾乎很固定,外形代稱佔據絕對主流。你不會去叫悟空、雷克頓、圖奇、沃裡克,更不會叫大聖、屠夫、瘟疫、怒獸。

“非人”英雄如果現實中有相似的動物/物體,那麼這大概率就是他的代稱了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還有幾種特例,玩家不光會用外形對其進行描述,也會叫他們的名字。比如說螳螂/卡茲克、大樹/茂凱、螃蟹/厄加特、羊男/奧恩。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他們的名字都朗朗上口,所以這也引出了第二種稱呼來源。


第二種來自英雄名字、英雄代稱分類

比如說劫、燼、布隆、蔚等等,他們要麼滿足名字簡單好記就一個字,要麼與他的“元素”及稱號相比更加簡單。想想看,布隆特性沒辦法簡單概括,稱號全稱叫弗雷爾卓德之心輸入起來更費勁,在屬性難以描述、稱號無法總結時,這類英雄是會以本名作為玩家稱呼代號。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同樣的,如果英雄代稱足夠簡潔也能夠成為英雄代稱,比方說巖雀、翠神、盲僧。也有很多英雄稱號可以進行縮寫而後“擊敗”英雄名字,例如琴女(娑娜)、諾手(德萊厄斯)、皎月(戴安娜)。

英雄稱號在便於玩家理解的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就比如說刀鋒之影泰隆和刀鋒意志本來屬於八竿子打不著,可是就因為稱號中都帶有刀鋒,導致國服玩家將他們稱呼為男刀鋒與女刀鋒。男刀鋒還有泰隆的叫法,可你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種奇妙的共聯,艾瑞莉婭和刀鋒意志(刀鋒舞者)在她沒有明確“元素”的情況下,玩家會選擇什麼作為代稱。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那麼為什麼有些英雄只有一個近乎統一的代稱,而有的英雄卻能擁有N多個呢?總的來說,玩家對於英雄的稱呼有四種來源產生三種分類:

第一種是來自英雄外形

當你順著英雄聯盟的英雄列表挨個看下去,你會發現外形幾乎是所有外形“非人”類英雄的稱呼來源。隨手都是例子:猴子、老鼠、牛頭、狼人,而且玩家對這類英雄的稱呼幾乎很固定,外形代稱佔據絕對主流。你不會去叫悟空、雷克頓、圖奇、沃裡克,更不會叫大聖、屠夫、瘟疫、怒獸。

“非人”英雄如果現實中有相似的動物/物體,那麼這大概率就是他的代稱了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還有幾種特例,玩家不光會用外形對其進行描述,也會叫他們的名字。比如說螳螂/卡茲克、大樹/茂凱、螃蟹/厄加特、羊男/奧恩。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他們的名字都朗朗上口,所以這也引出了第二種稱呼來源。


第二種來自英雄名字、英雄代稱分類

比如說劫、燼、布隆、蔚等等,他們要麼滿足名字簡單好記就一個字,要麼與他的“元素”及稱號相比更加簡單。想想看,布隆特性沒辦法簡單概括,稱號全稱叫弗雷爾卓德之心輸入起來更費勁,在屬性難以描述、稱號無法總結時,這類英雄是會以本名作為玩家稱呼代號。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同樣的,如果英雄代稱足夠簡潔也能夠成為英雄代稱,比方說巖雀、翠神、盲僧。也有很多英雄稱號可以進行縮寫而後“擊敗”英雄名字,例如琴女(娑娜)、諾手(德萊厄斯)、皎月(戴安娜)。

英雄稱號在便於玩家理解的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就比如說刀鋒之影泰隆和刀鋒意志本來屬於八竿子打不著,可是就因為稱號中都帶有刀鋒,導致國服玩家將他們稱呼為男刀鋒與女刀鋒。男刀鋒還有泰隆的叫法,可你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種奇妙的共聯,艾瑞莉婭和刀鋒意志(刀鋒舞者)在她沒有明確“元素”的情況下,玩家會選擇什麼作為代稱。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綜上所述,英雄名字與代稱縮寫誰能做到最簡化玩家往往就將得到玩家青睞


第三種是基於英雄“元素”+英雄性別

什麼是元素呢?元素類稱呼普遍應用於人型/類人型英雄身上。比如說火男、火女、風女、男槍、女槍、日女、球女、冰女、豬妹、鐵男、羊男等等。其中一個字形容性別,另外一個字是該英雄的元素,這個元素可以指代技能/輸出方式特點、外觀形象,甚至是背景設定,只要是能夠讓玩家一聽就知道是它的形容字/詞就都是可以用的。火男和女刀有類似的尷尬,焰魂並不是中國常用詞,復仇是國服違禁字,布蘭德也不好打出來,可以說這種廣大玩家發起的稱呼方式“拯救”了火男。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那麼為什麼有些英雄只有一個近乎統一的代稱,而有的英雄卻能擁有N多個呢?總的來說,玩家對於英雄的稱呼有四種來源產生三種分類:

第一種是來自英雄外形

當你順著英雄聯盟的英雄列表挨個看下去,你會發現外形幾乎是所有外形“非人”類英雄的稱呼來源。隨手都是例子:猴子、老鼠、牛頭、狼人,而且玩家對這類英雄的稱呼幾乎很固定,外形代稱佔據絕對主流。你不會去叫悟空、雷克頓、圖奇、沃裡克,更不會叫大聖、屠夫、瘟疫、怒獸。

“非人”英雄如果現實中有相似的動物/物體,那麼這大概率就是他的代稱了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還有幾種特例,玩家不光會用外形對其進行描述,也會叫他們的名字。比如說螳螂/卡茲克、大樹/茂凱、螃蟹/厄加特、羊男/奧恩。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他們的名字都朗朗上口,所以這也引出了第二種稱呼來源。


第二種來自英雄名字、英雄代稱分類

比如說劫、燼、布隆、蔚等等,他們要麼滿足名字簡單好記就一個字,要麼與他的“元素”及稱號相比更加簡單。想想看,布隆特性沒辦法簡單概括,稱號全稱叫弗雷爾卓德之心輸入起來更費勁,在屬性難以描述、稱號無法總結時,這類英雄是會以本名作為玩家稱呼代號。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同樣的,如果英雄代稱足夠簡潔也能夠成為英雄代稱,比方說巖雀、翠神、盲僧。也有很多英雄稱號可以進行縮寫而後“擊敗”英雄名字,例如琴女(娑娜)、諾手(德萊厄斯)、皎月(戴安娜)。

英雄稱號在便於玩家理解的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就比如說刀鋒之影泰隆和刀鋒意志本來屬於八竿子打不著,可是就因為稱號中都帶有刀鋒,導致國服玩家將他們稱呼為男刀鋒與女刀鋒。男刀鋒還有泰隆的叫法,可你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種奇妙的共聯,艾瑞莉婭和刀鋒意志(刀鋒舞者)在她沒有明確“元素”的情況下,玩家會選擇什麼作為代稱。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綜上所述,英雄名字與代稱縮寫誰能做到最簡化玩家往往就將得到玩家青睞


第三種是基於英雄“元素”+英雄性別

什麼是元素呢?元素類稱呼普遍應用於人型/類人型英雄身上。比如說火男、火女、風女、男槍、女槍、日女、球女、冰女、豬妹、鐵男、羊男等等。其中一個字形容性別,另外一個字是該英雄的元素,這個元素可以指代技能/輸出方式特點、外觀形象,甚至是背景設定,只要是能夠讓玩家一聽就知道是它的形容字/詞就都是可以用的。火男和女刀有類似的尷尬,焰魂並不是中國常用詞,復仇是國服違禁字,布蘭德也不好打出來,可以說這種廣大玩家發起的稱呼方式“拯救”了火男。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從陌生的玩家變成“梗文化”的參與者

玩家從最早的跟隨官方設定,按照英雄稱號將刀鋒意志與刀鋒之影稱呼為男刀女刀,到現如今“強行”給本就簡單明瞭的亞索加上風男標籤。這是廣大LOL玩家從陌生的玩家群體逐漸轉變成《英雄聯盟》相關文化創造者與參與者的過程縮影。

金屬大師(莫德凱撒)被叫鐵男,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不能叫金屬?其實早年間大家都是新手確實有叫過金屬。但是你想啊,金屬是一個小白玩家都可以叫出口。但是如果你叫鐵男呢?懂的人一秒不到就懂了,會心一笑默認形容的真好,不懂的人還以為你說的是電影。同時這種稱呼方式在英雄聯盟早期並沒有得到普及。譬如冰女本可以早早套用在寒冰射手艾希身上,絕輪不到冰霜女巫麗桑卓“撿漏”。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那麼為什麼有些英雄只有一個近乎統一的代稱,而有的英雄卻能擁有N多個呢?總的來說,玩家對於英雄的稱呼有四種來源產生三種分類:

第一種是來自英雄外形

當你順著英雄聯盟的英雄列表挨個看下去,你會發現外形幾乎是所有外形“非人”類英雄的稱呼來源。隨手都是例子:猴子、老鼠、牛頭、狼人,而且玩家對這類英雄的稱呼幾乎很固定,外形代稱佔據絕對主流。你不會去叫悟空、雷克頓、圖奇、沃裡克,更不會叫大聖、屠夫、瘟疫、怒獸。

“非人”英雄如果現實中有相似的動物/物體,那麼這大概率就是他的代稱了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還有幾種特例,玩家不光會用外形對其進行描述,也會叫他們的名字。比如說螳螂/卡茲克、大樹/茂凱、螃蟹/厄加特、羊男/奧恩。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他們的名字都朗朗上口,所以這也引出了第二種稱呼來源。


第二種來自英雄名字、英雄代稱分類

比如說劫、燼、布隆、蔚等等,他們要麼滿足名字簡單好記就一個字,要麼與他的“元素”及稱號相比更加簡單。想想看,布隆特性沒辦法簡單概括,稱號全稱叫弗雷爾卓德之心輸入起來更費勁,在屬性難以描述、稱號無法總結時,這類英雄是會以本名作為玩家稱呼代號。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同樣的,如果英雄代稱足夠簡潔也能夠成為英雄代稱,比方說巖雀、翠神、盲僧。也有很多英雄稱號可以進行縮寫而後“擊敗”英雄名字,例如琴女(娑娜)、諾手(德萊厄斯)、皎月(戴安娜)。

英雄稱號在便於玩家理解的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就比如說刀鋒之影泰隆和刀鋒意志本來屬於八竿子打不著,可是就因為稱號中都帶有刀鋒,導致國服玩家將他們稱呼為男刀鋒與女刀鋒。男刀鋒還有泰隆的叫法,可你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種奇妙的共聯,艾瑞莉婭和刀鋒意志(刀鋒舞者)在她沒有明確“元素”的情況下,玩家會選擇什麼作為代稱。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綜上所述,英雄名字與代稱縮寫誰能做到最簡化玩家往往就將得到玩家青睞


第三種是基於英雄“元素”+英雄性別

什麼是元素呢?元素類稱呼普遍應用於人型/類人型英雄身上。比如說火男、火女、風女、男槍、女槍、日女、球女、冰女、豬妹、鐵男、羊男等等。其中一個字形容性別,另外一個字是該英雄的元素,這個元素可以指代技能/輸出方式特點、外觀形象,甚至是背景設定,只要是能夠讓玩家一聽就知道是它的形容字/詞就都是可以用的。火男和女刀有類似的尷尬,焰魂並不是中國常用詞,復仇是國服違禁字,布蘭德也不好打出來,可以說這種廣大玩家發起的稱呼方式“拯救”了火男。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從陌生的玩家變成“梗文化”的參與者

玩家從最早的跟隨官方設定,按照英雄稱號將刀鋒意志與刀鋒之影稱呼為男刀女刀,到現如今“強行”給本就簡單明瞭的亞索加上風男標籤。這是廣大LOL玩家從陌生的玩家群體逐漸轉變成《英雄聯盟》相關文化創造者與參與者的過程縮影。

金屬大師(莫德凱撒)被叫鐵男,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不能叫金屬?其實早年間大家都是新手確實有叫過金屬。但是你想啊,金屬是一個小白玩家都可以叫出口。但是如果你叫鐵男呢?懂的人一秒不到就懂了,會心一笑默認形容的真好,不懂的人還以為你說的是電影。同時這種稱呼方式在英雄聯盟早期並沒有得到普及。譬如冰女本可以早早套用在寒冰射手艾希身上,絕輪不到冰霜女巫麗桑卓“撿漏”。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究其根本在於當年玩家群體甚至中國網民群體的網絡用語尚還不像如今這樣發達,再加上早期玩家們對於《英雄聯盟》的瞭解程度參差不齊,過於“高深”的梗適用度並不高。可隨著《英雄聯盟》運營時間的不斷增長,玩家的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如今的信手拈來就連英雄背景故事都是如數家珍。這類稱呼方式也越來越被玩家所接受所喜愛。

它具備一定閱讀門檻,但在瞭解遊戲的人群當中能夠快速拉近玩家與玩家間的距離。早年間這種行為叫內涵,現如今不嚴謹的講這叫逼格高。

而且這種“高逼格”似乎正在逐漸凌駕英雄名本身

從17年開始亞索又多了個外號,叫快樂風男,最後更是被簡化成風男光速進化為玩家間主流代稱。玩家創造媒體傳播,甚至從下至上傳播到了職業賽場。在S7全球總決賽上,LPL知名主持人餘霜在前不久剛剛使用“快樂風男”的Caps面前正式的介紹了這個“網絡用語”。

"

你是否會好奇玩家們對《英雄聯盟》每一個角色的稱呼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大家會叫法外狂徒格雷福斯為男槍,盧錫安明明也是男性人物,武器同樣是槍,為什麼“男槍”的稱號不是由他承擔,反而要被玩家稱呼為“奧巴馬”呢?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泰隆叫男刀,那女刀為什麼是艾瑞莉婭而不是卡特琳娜呢,明明她們倆用的也是刀作為武器。這些細微的小細節對於遊戲而言沒有實際幫助,但在這背後潛藏的卻是玩家們的智慧對《英雄聯盟》梗文化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下面所長就將為大家一一講解,揭曉答案。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英雄都只有一個絕對主流的稱呼方式,隨著奧巴馬的離職導致熱度下降,國服違禁字的擔憂,盧錫安的稱呼方式已經逐漸迴歸了。而且一些熱門備受玩家“喜愛”的英雄也不會只有一個主流稱呼,就比如某豪/某索/某男。所以實際情況是爭議小的英雄代稱得到統一,英雄代稱很多又都很優秀就會同時存在。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那麼為什麼有些英雄只有一個近乎統一的代稱,而有的英雄卻能擁有N多個呢?總的來說,玩家對於英雄的稱呼有四種來源產生三種分類:

第一種是來自英雄外形

當你順著英雄聯盟的英雄列表挨個看下去,你會發現外形幾乎是所有外形“非人”類英雄的稱呼來源。隨手都是例子:猴子、老鼠、牛頭、狼人,而且玩家對這類英雄的稱呼幾乎很固定,外形代稱佔據絕對主流。你不會去叫悟空、雷克頓、圖奇、沃裡克,更不會叫大聖、屠夫、瘟疫、怒獸。

“非人”英雄如果現實中有相似的動物/物體,那麼這大概率就是他的代稱了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還有幾種特例,玩家不光會用外形對其進行描述,也會叫他們的名字。比如說螳螂/卡茲克、大樹/茂凱、螃蟹/厄加特、羊男/奧恩。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他們的名字都朗朗上口,所以這也引出了第二種稱呼來源。


第二種來自英雄名字、英雄代稱分類

比如說劫、燼、布隆、蔚等等,他們要麼滿足名字簡單好記就一個字,要麼與他的“元素”及稱號相比更加簡單。想想看,布隆特性沒辦法簡單概括,稱號全稱叫弗雷爾卓德之心輸入起來更費勁,在屬性難以描述、稱號無法總結時,這類英雄是會以本名作為玩家稱呼代號。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同樣的,如果英雄代稱足夠簡潔也能夠成為英雄代稱,比方說巖雀、翠神、盲僧。也有很多英雄稱號可以進行縮寫而後“擊敗”英雄名字,例如琴女(娑娜)、諾手(德萊厄斯)、皎月(戴安娜)。

英雄稱號在便於玩家理解的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就比如說刀鋒之影泰隆和刀鋒意志本來屬於八竿子打不著,可是就因為稱號中都帶有刀鋒,導致國服玩家將他們稱呼為男刀鋒與女刀鋒。男刀鋒還有泰隆的叫法,可你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種奇妙的共聯,艾瑞莉婭和刀鋒意志(刀鋒舞者)在她沒有明確“元素”的情況下,玩家會選擇什麼作為代稱。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綜上所述,英雄名字與代稱縮寫誰能做到最簡化玩家往往就將得到玩家青睞


第三種是基於英雄“元素”+英雄性別

什麼是元素呢?元素類稱呼普遍應用於人型/類人型英雄身上。比如說火男、火女、風女、男槍、女槍、日女、球女、冰女、豬妹、鐵男、羊男等等。其中一個字形容性別,另外一個字是該英雄的元素,這個元素可以指代技能/輸出方式特點、外觀形象,甚至是背景設定,只要是能夠讓玩家一聽就知道是它的形容字/詞就都是可以用的。火男和女刀有類似的尷尬,焰魂並不是中國常用詞,復仇是國服違禁字,布蘭德也不好打出來,可以說這種廣大玩家發起的稱呼方式“拯救”了火男。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從陌生的玩家變成“梗文化”的參與者

玩家從最早的跟隨官方設定,按照英雄稱號將刀鋒意志與刀鋒之影稱呼為男刀女刀,到現如今“強行”給本就簡單明瞭的亞索加上風男標籤。這是廣大LOL玩家從陌生的玩家群體逐漸轉變成《英雄聯盟》相關文化創造者與參與者的過程縮影。

金屬大師(莫德凱撒)被叫鐵男,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不能叫金屬?其實早年間大家都是新手確實有叫過金屬。但是你想啊,金屬是一個小白玩家都可以叫出口。但是如果你叫鐵男呢?懂的人一秒不到就懂了,會心一笑默認形容的真好,不懂的人還以為你說的是電影。同時這種稱呼方式在英雄聯盟早期並沒有得到普及。譬如冰女本可以早早套用在寒冰射手艾希身上,絕輪不到冰霜女巫麗桑卓“撿漏”。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究其根本在於當年玩家群體甚至中國網民群體的網絡用語尚還不像如今這樣發達,再加上早期玩家們對於《英雄聯盟》的瞭解程度參差不齊,過於“高深”的梗適用度並不高。可隨著《英雄聯盟》運營時間的不斷增長,玩家的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如今的信手拈來就連英雄背景故事都是如數家珍。這類稱呼方式也越來越被玩家所接受所喜愛。

它具備一定閱讀門檻,但在瞭解遊戲的人群當中能夠快速拉近玩家與玩家間的距離。早年間這種行為叫內涵,現如今不嚴謹的講這叫逼格高。

而且這種“高逼格”似乎正在逐漸凌駕英雄名本身

從17年開始亞索又多了個外號,叫快樂風男,最後更是被簡化成風男光速進化為玩家間主流代稱。玩家創造媒體傳播,甚至從下至上傳播到了職業賽場。在S7全球總決賽上,LPL知名主持人餘霜在前不久剛剛使用“快樂風男”的Caps面前正式的介紹了這個“網絡用語”。

亞索成風男,從稱呼的進化看普通玩家如何一步步成為亞文化參與者

包括讓帝去年的精彩發揮把奧恩變成了“羊男”。這裡面細思下來同樣有些問題,奧恩/亞索都是很簡單直觀的稱呼方式了,但是風男羊男直接光速成主流。


來自玩家的創造力

隨著風男羊男的爆紅,諸如此類的盾男(布隆)、毒男(鍊金)迅速被玩家開發而出。這與早期玩家要從外觀、稱號和名字三個擇優而選要更具創造性。某男某女式的稱呼也更接地氣,這是玩家智慧主導的梗文化的一種直觀體現。

而且隨著英雄的逐漸增多,這種命名方式的準確度也經受住了考驗。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英雄將會被以玩家主導的方式開發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東西。而這些都將或多或少脫離《英雄聯盟》官方也就是拳頭公司的掌控,LOL真的已經成為一種網絡亞文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