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與鄉愁

螢火蟲 不完美媽媽 春節家書 昆蟲 三明日報 2019-06-01


螢火蟲與鄉愁


●金 濤

有一種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昆蟲,它總是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遙遠的故鄉,想起那甜美而又苦澀的童年,勾起如今僅僅存活在夢中的鄉愁。我想,聰明的你也許已經猜對了,這小小的昆蟲就是螢火蟲!

至少,對我來講,這是確信無疑的。當然,也有不少朋友和我有相似的經歷。

我的童年是在風景秀麗的新安江畔度過的,那是皖南徽州一個安靜的鄉村。清澈的河水哼著古老歌兒在石橋底下奔跑,沿著村旁的渠道鑽進農家的院落,又在古樹環抱的低窪之地匯成明鏡似的池塘。池塘不大,旁邊有綠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和小夥伴最喜歡的地方。天熱的時候,水牛紛紛鑽到池塘裡躲避暑熱,我們一個個在草地上豎蜻蜓、翻鰩子,水性好的也躲在雨傘般的荷葉底下,摸魚逮蝦……

太陽落山以後,晚風送爽,暑氣漸消。吃了晚飯的我們,又從各家的房子竄出,紛紛來到草木茂盛的池塘旁邊。天黑下來了,星星在頭頂快活地眨眼,棉絮狀的一團烏雲遮住了半邊天空。忽地,在密密的沾著露水的草叢,飛起一顆黃色的螢光亮點,不止一顆,而是三顆、五顆。嗬,螢光亮點越來越多,幾十上百。隨著我們的腳步,發出黃色光芒的亮點在我們身前身後,頭頂周圍,不停地閃動,像是提著燈籠的一個個小精靈圍在我們四周跳舞,歡迎我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參加仲夏夜的舞會……

黃色光芒的亮點旋轉著,在黑暗中邁著神奇的舞步,不停地變幻亮度,那迷人的螢光忽明忽暗,編織著難以識別的圖案,我呆呆地痴迷著這神奇的光的舞蹈,時而伸手抓住一隻小精靈,放在手掌心裡,然而一不留神,小精靈倏忽之間不知去向,只見黑的夜幕中無數星星在歡快地笑著,越飛越遠了。

夜幕中翩翩起舞的小小螢火蟲,酷似墜落的星星,美妙神奇,點亮了每個孩子充滿幻想色彩的仲夏夜之夢。每當想起螢火蟲,我總是不由地想起故鄉,也想起魂牽夢縈的童年時光,再一次感受難以排遣的鄉愁——這一切,如今都相當地遙遠了。

臺灣著名科學史家、老友張之傑在他著的《自然札記》一書中,有一篇《螢火蟲》,文中寫道:晚飯後到河邊散步,看到了久違的螢火蟲,我們數著:一、二、三、四……總共發現七隻,以當前的環境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們小時候,到了夏天,到處都可以看到螢火蟲。即使是鬧市區,也很容易看到。

螢火蟲閩南語稱為“火金姑”,孩子們捕螢火蟲時,喜歡這樣唱:“火金姑,熠熠來,一仙給你買旺來。”

從前螢火蟲那麼多,現在怎麼變少了呢?這是水汙染的關係。原來螢火蟲的幼蟲生活在小溪或小池塘中,它們對水質極為敏感。當小溪或小池塘變成臭水溝時,螢火蟲當然就難得一見了。

城市裡,螢火蟲基本滅絕(除了極少數特殊的地區,如南京紫金山等)。農村的螢火蟲數量也非常之少,因為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被壓縮到深山裡的螢火蟲因為景區的開發,數量也大幅下降。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代詩人杜牧這首題為“秋夕”的詩中描寫的美麗情景,如今已經很難看到。

被人類過度開發傷害的大自然,不僅年復一年重現寂靜的春天,也多半是沒有流熒飛舞的夏夜了。

是時候採取緊迫措施,多做實事,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螢火蟲,讓孩子們的童年與熒火蟲為伴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