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6 新河岸公寓

資料來源:http://www.wintech-group.com/projects/neo-bankside/

2.3 社會話題:泰特二期

泰特一期獲得巨大成功後,為容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西南側增建了泰特二期——開關屋(Switch House),於2016年7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高達10層、64.5m的體量在高度上與北側的煙囪相呼應,為藝術館增加了60%的展覽空間,其頂層為一個360度的觀景層,可俯瞰泰晤士河兩岸景色(圖1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6 新河岸公寓

資料來源:http://www.wintech-group.com/projects/neo-bankside/

2.3 社會話題:泰特二期

泰特一期獲得巨大成功後,為容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西南側增建了泰特二期——開關屋(Switch House),於2016年7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高達10層、64.5m的體量在高度上與北側的煙囪相呼應,為藝術館增加了60%的展覽空間,其頂層為一個360度的觀景層,可俯瞰泰晤士河兩岸景色(圖1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7 開關屋外型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788076/tate-modern-switch-house-herzog-and-de-meuron

泰特二期落成之前,泰特的存在曾是新河岸公寓的最大賣點——號稱是業主們的專屬藝術館;全玻璃外立面也讓業主飽覽泰晤士河兩岸風光(圖18)。但在開關屋落成之後,一系列尷尬與矛盾隨之而來。首先,它遮擋了從公寓向外眺望的視線——二期塔樓像牆面一般堵住了對泰晤士河與聖保羅教堂的觀賞;其次,公寓北立面的城市形象也因塔樓的遮擋而受到損害(圖19);最為嚴重的,是業主的私人生活遭到了“圍觀”——泰特二期10層的360度觀景平臺與新河岸的豪宅直接對視,泰特的參觀人群不經意間就會飽覽公寓住戶的日常生活,連房間內的傢俱擺設都看得一清二楚。一方面,業主為堅守自身中上階層的品味拒絕掛上窗簾保護隱私,並且聘請律師阻止遊客的窺視,或是以互動的方式表達諷刺與不滿(圖20);另一方面,泰特管理者堅信大眾觀景的權利同樣神聖不可剝奪。雙方的拉鋸戰就此展開,“觀看”與“被觀看”成了泰特場館外一場曠日持久的行為藝術。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6 新河岸公寓

資料來源:http://www.wintech-group.com/projects/neo-bankside/

2.3 社會話題:泰特二期

泰特一期獲得巨大成功後,為容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西南側增建了泰特二期——開關屋(Switch House),於2016年7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高達10層、64.5m的體量在高度上與北側的煙囪相呼應,為藝術館增加了60%的展覽空間,其頂層為一個360度的觀景層,可俯瞰泰晤士河兩岸景色(圖1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7 開關屋外型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788076/tate-modern-switch-house-herzog-and-de-meuron

泰特二期落成之前,泰特的存在曾是新河岸公寓的最大賣點——號稱是業主們的專屬藝術館;全玻璃外立面也讓業主飽覽泰晤士河兩岸風光(圖18)。但在開關屋落成之後,一系列尷尬與矛盾隨之而來。首先,它遮擋了從公寓向外眺望的視線——二期塔樓像牆面一般堵住了對泰晤士河與聖保羅教堂的觀賞;其次,公寓北立面的城市形象也因塔樓的遮擋而受到損害(圖19);最為嚴重的,是業主的私人生活遭到了“圍觀”——泰特二期10層的360度觀景平臺與新河岸的豪宅直接對視,泰特的參觀人群不經意間就會飽覽公寓住戶的日常生活,連房間內的傢俱擺設都看得一清二楚。一方面,業主為堅守自身中上階層的品味拒絕掛上窗簾保護隱私,並且聘請律師阻止遊客的窺視,或是以互動的方式表達諷刺與不滿(圖20);另一方面,泰特管理者堅信大眾觀景的權利同樣神聖不可剝奪。雙方的拉鋸戰就此展開,“觀看”與“被觀看”成了泰特場館外一場曠日持久的行為藝術。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8 開關屋建成之前新河岸公寓的獨有視野

資料來源:http://neo-utopianism.blogspot.co.uk/2011/04/neo-utopianism-is-online-repository-for.htm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6 新河岸公寓

資料來源:http://www.wintech-group.com/projects/neo-bankside/

2.3 社會話題:泰特二期

泰特一期獲得巨大成功後,為容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西南側增建了泰特二期——開關屋(Switch House),於2016年7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高達10層、64.5m的體量在高度上與北側的煙囪相呼應,為藝術館增加了60%的展覽空間,其頂層為一個360度的觀景層,可俯瞰泰晤士河兩岸景色(圖1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7 開關屋外型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788076/tate-modern-switch-house-herzog-and-de-meuron

泰特二期落成之前,泰特的存在曾是新河岸公寓的最大賣點——號稱是業主們的專屬藝術館;全玻璃外立面也讓業主飽覽泰晤士河兩岸風光(圖18)。但在開關屋落成之後,一系列尷尬與矛盾隨之而來。首先,它遮擋了從公寓向外眺望的視線——二期塔樓像牆面一般堵住了對泰晤士河與聖保羅教堂的觀賞;其次,公寓北立面的城市形象也因塔樓的遮擋而受到損害(圖19);最為嚴重的,是業主的私人生活遭到了“圍觀”——泰特二期10層的360度觀景平臺與新河岸的豪宅直接對視,泰特的參觀人群不經意間就會飽覽公寓住戶的日常生活,連房間內的傢俱擺設都看得一清二楚。一方面,業主為堅守自身中上階層的品味拒絕掛上窗簾保護隱私,並且聘請律師阻止遊客的窺視,或是以互動的方式表達諷刺與不滿(圖20);另一方面,泰特管理者堅信大眾觀景的權利同樣神聖不可剝奪。雙方的拉鋸戰就此展開,“觀看”與“被觀看”成了泰特場館外一場曠日持久的行為藝術。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8 開關屋建成之前新河岸公寓的獨有視野

資料來源:http://neo-utopianism.blogspot.co.uk/2011/04/neo-utopianism-is-online-repository-for.htm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6 新河岸公寓

資料來源:http://www.wintech-group.com/projects/neo-bankside/

2.3 社會話題:泰特二期

泰特一期獲得巨大成功後,為容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西南側增建了泰特二期——開關屋(Switch House),於2016年7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高達10層、64.5m的體量在高度上與北側的煙囪相呼應,為藝術館增加了60%的展覽空間,其頂層為一個360度的觀景層,可俯瞰泰晤士河兩岸景色(圖1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7 開關屋外型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788076/tate-modern-switch-house-herzog-and-de-meuron

泰特二期落成之前,泰特的存在曾是新河岸公寓的最大賣點——號稱是業主們的專屬藝術館;全玻璃外立面也讓業主飽覽泰晤士河兩岸風光(圖18)。但在開關屋落成之後,一系列尷尬與矛盾隨之而來。首先,它遮擋了從公寓向外眺望的視線——二期塔樓像牆面一般堵住了對泰晤士河與聖保羅教堂的觀賞;其次,公寓北立面的城市形象也因塔樓的遮擋而受到損害(圖19);最為嚴重的,是業主的私人生活遭到了“圍觀”——泰特二期10層的360度觀景平臺與新河岸的豪宅直接對視,泰特的參觀人群不經意間就會飽覽公寓住戶的日常生活,連房間內的傢俱擺設都看得一清二楚。一方面,業主為堅守自身中上階層的品味拒絕掛上窗簾保護隱私,並且聘請律師阻止遊客的窺視,或是以互動的方式表達諷刺與不滿(圖20);另一方面,泰特管理者堅信大眾觀景的權利同樣神聖不可剝奪。雙方的拉鋸戰就此展開,“觀看”與“被觀看”成了泰特場館外一場曠日持久的行為藝術。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8 開關屋建成之前新河岸公寓的獨有視野

資料來源:http://neo-utopianism.blogspot.co.uk/2011/04/neo-utopianism-is-online-repository-for.htm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9 開關屋建成後對公寓產生較大遮擋

資料來源:http://www.burlington.org.uk/archive/editorial/the-promise-of-tate-modern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6 新河岸公寓

資料來源:http://www.wintech-group.com/projects/neo-bankside/

2.3 社會話題:泰特二期

泰特一期獲得巨大成功後,為容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西南側增建了泰特二期——開關屋(Switch House),於2016年7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高達10層、64.5m的體量在高度上與北側的煙囪相呼應,為藝術館增加了60%的展覽空間,其頂層為一個360度的觀景層,可俯瞰泰晤士河兩岸景色(圖1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7 開關屋外型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788076/tate-modern-switch-house-herzog-and-de-meuron

泰特二期落成之前,泰特的存在曾是新河岸公寓的最大賣點——號稱是業主們的專屬藝術館;全玻璃外立面也讓業主飽覽泰晤士河兩岸風光(圖18)。但在開關屋落成之後,一系列尷尬與矛盾隨之而來。首先,它遮擋了從公寓向外眺望的視線——二期塔樓像牆面一般堵住了對泰晤士河與聖保羅教堂的觀賞;其次,公寓北立面的城市形象也因塔樓的遮擋而受到損害(圖19);最為嚴重的,是業主的私人生活遭到了“圍觀”——泰特二期10層的360度觀景平臺與新河岸的豪宅直接對視,泰特的參觀人群不經意間就會飽覽公寓住戶的日常生活,連房間內的傢俱擺設都看得一清二楚。一方面,業主為堅守自身中上階層的品味拒絕掛上窗簾保護隱私,並且聘請律師阻止遊客的窺視,或是以互動的方式表達諷刺與不滿(圖20);另一方面,泰特管理者堅信大眾觀景的權利同樣神聖不可剝奪。雙方的拉鋸戰就此展開,“觀看”與“被觀看”成了泰特場館外一場曠日持久的行為藝術。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8 開關屋建成之前新河岸公寓的獨有視野

資料來源:http://neo-utopianism.blogspot.co.uk/2011/04/neo-utopianism-is-online-repository-for.htm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9 開關屋建成後對公寓產生較大遮擋

資料來源:http://www.burlington.org.uk/archive/editorial/the-promise-of-tate-modern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0 “yes, we are all looking”——業主在窗邊擺出人形立牌,意在對窺視隱私的行為做出迴應

資料來源:https://www.instagram.com/p/BKjUK-9B8VK/

3 小結

在城市復興的進程中,對原有的城市特色資源要素進行精心的維護與更新(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拆除或者面目全非的改造),將形成獨特的空間觸媒效應,帶動整個區域“增長”式的空間開發,新的人口和產業的湧入將給城市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形成良性的復興循環。建築和城市設計在營造空間體驗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是雙塔故事帶給我們的有益啟示。

與此同時,新的開發也會不斷改變城市的特質,正如倫敦面對的現實——聖保羅大教堂穹頂對天際線的統領作用日漸衰弱、城市扁平化特徵逐漸消失、城市肌理與其他國際都市趨同。如何在復興的進程中避免城市特色被抹去或者異質化,是城市設計師和建築師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的事情。

另一方面,城市復興也意味著城市空間的再分配與爭奪——泰特二期與新河岸公寓的紛爭,在某種程度上表徵了不同社會人群(遊客 vs. 居民)、不同空間利益(文化產業 vs. 地產開發)、不同空間屬性(半公共空間 vs. 私有空間)的衝突。這種衝突會長期存在於城市復興的整個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設計與建築學的手段在物質環境層面調節、優化空間的利益分配,也是我們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敏. 城市建設和工業遺蹟的改造與利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再生設計[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2008(23): 124-126.

[2]陳煊, 魏小春. 解讀英國城市景觀控制規劃——以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為例[J]. 國際城市規劃, 2008, 23(2): 118-123.

[3]HALL P. The world cities: London[M].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Ltd, 1984.

[4]ROWAN M, RYAN R. Building Tate Modern: Herzog & de Meuron transforming Giles Gilbert Scott[M]. London: Tate Gallery Publishing Limited, 2000.

[5]陽建強. 西歐城市更新[M].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2.

作者:周怡薇,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學碩士研究生

楊震,英國卡迪夫大學城市設計博士,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編輯:張禕嫻

排版:趙大偉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①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倫敦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處於倫敦塔與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之間,地位顯要。與其隔岸相望的,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二者相互呼應,通過千禧年橋直接相連,成為泰晤士河畔醒目的“雙塔”(圖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 “雙塔”對望關係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聖保羅大教堂始建於公元604年,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及城市地標;泰特藝術館的前身則是南岸發電廠(Bankside Power Station),1963—1981年間,發電廠作為倫敦工業發展的標誌,日夜吞吐著煤煙塵粒。隨著城市變遷,雙塔被賦予多重身份——文化場所、消費空間、旅遊景點,成為極具象徵價值的城市符號,因此對它們的保護與更新的觀察具有標本意義。

1 北塔:聖保羅大教堂

1.1 歷史概述

現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由英國建築師克里斯托弗·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1666年大火後重新設計建造,橫軸長69.3m,縱軸長156.9m,為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自建設之初,便一直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和皇權象徵。時至今日,聖保羅教堂也增添了更多的市民色彩:它的廣場及其周邊街道經常成為城市重要節事發生地點,如舉辦丘吉爾的葬禮、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同時它也是倫敦城內吸引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年均參觀人數達78萬左右(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 聖保羅大教堂

資料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349278016318429/

自公元604年開始,在聖保羅大教堂頂觀看倫敦全城風光的傳統就一直通過規劃控制保留至今。1991年的《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Strategic View Landscape Pl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細緻地劃分了視線區域來對教堂景觀實施保護:劃分出景觀視廊(viewing corridor)、廣角眺望周邊景觀協議區(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背景協議區(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劃分依據為眺望點與聖保羅教堂之間的寬度範圍,三區分別為300m、440m、2.5~4km。眺望點(或眺望點設定邊界)標高與聖保羅教堂穹頂標高所構成的楔形平面為建築高度控制平面,原則上禁止超過該平面,由此保證不同分區內的視線可達性(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3 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規定分區圖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此種分層次、分區域的管理方法,保證了具體眺望點的觀賞效果,也避免了聖保羅教堂背景出現屏風一樣的建築群。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使教堂周邊的城市區域長期處於“扁平”的狀態(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4 19世紀從泰晤士河看向聖保羅教堂(上);今天的聖保羅教堂及周邊景觀(下)

資料來源:上圖來自https://goo.gl/images/BOH7v1;下圖來自http://www.quanjing.com/imgbuy/fsi-1610052.html

1.2 當代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倫敦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不斷聚集的人才和資本,建築空間豎向發展成為必然。倫敦市政府不斷放寬對聖保羅大教堂景觀通廊內建築高度的控制要求。在2005年的《倫敦視覺管理框架草案》(the 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和2011年的修訂版中,政府開始將視覺通廊的寬度由對稱改為非對稱,通廊寬度明顯變窄。高層建築由此開始不斷湧現,挑戰原先由聖保羅大教堂控制的倫敦天際線。

首先發展起來的是位於聖保羅教堂東側的倫敦城(City of London)內的高層建築群——該區域內的高層建築剛好避開了歷史建築和保護區域(圖5)。可以看到,為保證對教堂的可視性,許多建築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如主教門大廈(Bishopsgate Building)由原來的選址向南移動;蘭特荷大廈(Leadenhall Building)切體量以避免遮擋看向聖保羅大教堂的視線(圖6);對講機大樓(Walkie Talkie)的高度下降了30多米以低於聖保羅大教堂。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5 倫敦城內高層建築避開視線保護區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6 蘭特荷大廈概念設計草圖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547041/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54109c29c07a80797200006a-the-leadenhall-building-rogers-stirk-harbour-partners-london-skyline-sketch

而距聖保羅教堂更遠的金絲雀碼頭和南岸區域,高層建築的建設勢頭更為蓬勃——金絲雀碼頭標誌性建築加拿大廣場一號,花旗、匯豐銀行大樓等都為倫敦天際線帶來不小的起伏;建於南岸的碎片大廈(the Shard)目前是全英最高建築(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7 碎片大廈

資料來源:http://www.standard.co.uk/business/parliament-magazine-publisher-dods-to-relocate-to-the-shard-a3229641.html

1.3 周邊項目

沿著聖保羅大教堂東西軸線展開,向東即為落成於2010年的商業綜合體——新交易巷一號(One New Change),建築用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圖8)。建築風格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古建築愛好者查爾斯王子就指出這樣激進的建築物不應出現在聖保羅大教堂旁邊,他甚至直接寫信給開發商,要求換掉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8 從聖保羅大教堂望向新交易巷一號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而根據努維爾的闡述,該項目是對周邊環境多樣性的一種補充和揭示:在場地內引入一條新的穿越路徑,作為聖保羅教堂東西軸線的延續及景觀開口,同時也將場地周圍的街道相互連接起來。建築自身則處於新的交叉路口之上,作為新的標誌物,並最終將道路連接到聖保羅教堂(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9 新交易巷一號與聖保羅大教堂的空間構成關係——新交易巷一號內街延續了聖保羅教堂的東西軸線

資料來源: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939/media/02_Site%20Plan1.jpg

建築外立面採用的棕色啞光全玻璃材料備受爭議,象徵著高技派的全玻璃立面與周圍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石材立面似乎格格不入。但建築師認為建築自身外觀並無光澤,卻能時刻反射出教堂的雄偉身影(圖10)。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0 立面反射聖保羅大教堂身影

資料來源:http://www.jeannouvel.com/en/desktop/home/#/en/desktop/zoom/london-united-kingdom-one-new-change1

得益於努維爾本人的聲譽以及開發商與政府間的不斷溝通,項目最終按照原設計落成。它不但很好地延續了聖保羅大教堂的城市空間關係,也完善了現有的街道購物系統,正在成為整合聖保羅大教堂周邊不同類型人群、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觸媒。

2 南塔:泰特現代藝術館

2.1 歷史概述

泰晤士河南岸,泰特現代藝術館所在的岸邊區(Bankside)是19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個以發電廠為主的舊工業區,相對落後雜亂(圖11)。政府1981年將舊發電廠廢棄。之後,因其地處河畔中心地帶,又有發達便捷的地鐵交通,被作為廉價的倉庫,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藝術家和工匠在此聚集,開啟了岸邊區以文化為導向的城市更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1 1947年的南岸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glias.org.uk/pics/bankside-journal1.jpg

1995年,倫敦政府制定了沿泰晤士河“多中心發展軸線”戰略,政策指導下的岸邊區復興建設正式展開。在20年時間內,除了電廠改造以外,開發出一系列世界頂級的文化設施——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英國國家劇院、達利作品紀念館等。現在的岸邊區已從貧困衰退的舊工業區轉型為世界上最大的藝術中心聚集地之一(圖1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2 現今的岸邊區

資料來源:http://www.jaredlockhart.com/outonsite/the-little-house-on-bankside-with-the-big-history/

2.2 內涵變遷:泰特一期

1994年,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在競賽中勝出,獲得了將發電站改造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設計權。他們的設計採用最少干預原則,突出原有建築的工業特質:首先,發電廠99m高的煙囪被恢復,作為標誌物與對岸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相呼應,建立沿河兩岸的空間軸線對話關係(圖13);其次,由原渦輪車間改造的渦輪大廳(Turbine Hall)向下挖至基礎,通過建築西面的巨型坡道由室外花園緩緩沉入這一通高展廳,成為城市空間的自然延續(圖14);美術館以正立面迎接來自北岸的步行人流,用濱水廣場容納遊覽人群的社會活動(圖15);建築內設置地下書店、咖啡廳等功能承接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激活了美術館前濱水區的活力。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3 福斯特事務所為千禧橋設計所繪草圖——兩岸空間軸對話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fosterandpartners.com/cn/projects/millennium-bridge/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4 渦輪大廳

資料來源:https://annetommaso.files.wordpress.com/2010/07/dscn0702.jpg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5 正立面濱水廣場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街景

藝術館不僅從建築學意義上提供了工業遺蹟改造範本,更為南岸提供了更為開放、多元、混合的公共場所。它表明優秀的工業遺蹟的再生不僅要符合建築自身的歷史保護與功能要求,還應能以點帶面地促進城市更新的整體進程。

南岸的發展也吸引了房地產商追逐利益的目光。2006年,泰特迎來了一位新鄰居——新河岸公寓(Neo Bankside Apartment),項目由四座12~24層的塔樓組成,正面朝向泰特西側入口。作為倫敦頂級豪宅,新河岸公寓體現了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George Rogers)一貫的高技派風格:外露的鋼骨架支撐起全玻璃幕牆,建築以通透無比的外形與旁邊的泰特藝術館形成鮮明對比(圖1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6 新河岸公寓

資料來源:http://www.wintech-group.com/projects/neo-bankside/

2.3 社會話題:泰特二期

泰特一期獲得巨大成功後,為容納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西南側增建了泰特二期——開關屋(Switch House),於2016年7月1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新館高達10層、64.5m的體量在高度上與北側的煙囪相呼應,為藝術館增加了60%的展覽空間,其頂層為一個360度的觀景層,可俯瞰泰晤士河兩岸景色(圖1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7 開關屋外型

資料來源:http://www.archdaily.com/788076/tate-modern-switch-house-herzog-and-de-meuron

泰特二期落成之前,泰特的存在曾是新河岸公寓的最大賣點——號稱是業主們的專屬藝術館;全玻璃外立面也讓業主飽覽泰晤士河兩岸風光(圖18)。但在開關屋落成之後,一系列尷尬與矛盾隨之而來。首先,它遮擋了從公寓向外眺望的視線——二期塔樓像牆面一般堵住了對泰晤士河與聖保羅教堂的觀賞;其次,公寓北立面的城市形象也因塔樓的遮擋而受到損害(圖19);最為嚴重的,是業主的私人生活遭到了“圍觀”——泰特二期10層的360度觀景平臺與新河岸的豪宅直接對視,泰特的參觀人群不經意間就會飽覽公寓住戶的日常生活,連房間內的傢俱擺設都看得一清二楚。一方面,業主為堅守自身中上階層的品味拒絕掛上窗簾保護隱私,並且聘請律師阻止遊客的窺視,或是以互動的方式表達諷刺與不滿(圖20);另一方面,泰特管理者堅信大眾觀景的權利同樣神聖不可剝奪。雙方的拉鋸戰就此展開,“觀看”與“被觀看”成了泰特場館外一場曠日持久的行為藝術。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8 開關屋建成之前新河岸公寓的獨有視野

資料來源:http://neo-utopianism.blogspot.co.uk/2011/04/neo-utopianism-is-online-repository-for.html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19 開關屋建成後對公寓產生較大遮擋

資料來源:http://www.burlington.org.uk/archive/editorial/the-promise-of-tate-modern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圖20 “yes, we are all looking”——業主在窗邊擺出人形立牌,意在對窺視隱私的行為做出迴應

資料來源:https://www.instagram.com/p/BKjUK-9B8VK/

3 小結

在城市復興的進程中,對原有的城市特色資源要素進行精心的維護與更新(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拆除或者面目全非的改造),將形成獨特的空間觸媒效應,帶動整個區域“增長”式的空間開發,新的人口和產業的湧入將給城市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形成良性的復興循環。建築和城市設計在營造空間體驗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是雙塔故事帶給我們的有益啟示。

與此同時,新的開發也會不斷改變城市的特質,正如倫敦面對的現實——聖保羅大教堂穹頂對天際線的統領作用日漸衰弱、城市扁平化特徵逐漸消失、城市肌理與其他國際都市趨同。如何在復興的進程中避免城市特色被抹去或者異質化,是城市設計師和建築師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的事情。

另一方面,城市復興也意味著城市空間的再分配與爭奪——泰特二期與新河岸公寓的紛爭,在某種程度上表徵了不同社會人群(遊客 vs. 居民)、不同空間利益(文化產業 vs. 地產開發)、不同空間屬性(半公共空間 vs. 私有空間)的衝突。這種衝突會長期存在於城市復興的整個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設計與建築學的手段在物質環境層面調節、優化空間的利益分配,也是我們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敏. 城市建設和工業遺蹟的改造與利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再生設計[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2008(23): 124-126.

[2]陳煊, 魏小春. 解讀英國城市景觀控制規劃——以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戰略性眺望景觀為例[J]. 國際城市規劃, 2008, 23(2): 118-123.

[3]HALL P. The world cities: London[M].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Ltd, 1984.

[4]ROWAN M, RYAN R. Building Tate Modern: Herzog & de Meuron transforming Giles Gilbert Scott[M]. London: Tate Gallery Publishing Limited, 2000.

[5]陽建強. 西歐城市更新[M].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2.

作者:周怡薇,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學碩士研究生

楊震,英國卡迪夫大學城市設計博士,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編輯:張禕嫻

排版:趙大偉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連載」② 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本文為本訂閱號原創

歡迎在朋友圈轉發,轉載將自動受到“原創”保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