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共和國戰士之死》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共和國戰士之死》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羅伯特·卡帕與格爾達·塔羅

因此在悲痛之餘,卡帕決定從此永遠關注戰場。他之後先後去往中國、英國、北非、意大利等戰場進行攝影採訪。並在1944年,跟隨聯合國部隊參加了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戰,留下了大量極為精彩的報道照片。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共和國戰士之死》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羅伯特·卡帕與格爾達·塔羅

因此在悲痛之餘,卡帕決定從此永遠關注戰場。他之後先後去往中國、英國、北非、意大利等戰場進行攝影採訪。並在1944年,跟隨聯合國部隊參加了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戰,留下了大量極為精彩的報道照片。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諾曼底登陸照片

1945年,卡帕與佈列鬆成立瑪格南圖片社是一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戰爭終於結束,卡帕喜出望外。而歐洲衝突已經成為歷史,他知道自己很快就會失業。於是他早上泡在浴缸裡看書,下午去賽馬場賭馬。同時,他也在與心裡的魔鬼搏鬥——賭博、酗酒、逝去的愛人,以及去拍攝另一場戰爭的衝動。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共和國戰士之死》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羅伯特·卡帕與格爾達·塔羅

因此在悲痛之餘,卡帕決定從此永遠關注戰場。他之後先後去往中國、英國、北非、意大利等戰場進行攝影採訪。並在1944年,跟隨聯合國部隊參加了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戰,留下了大量極為精彩的報道照片。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諾曼底登陸照片

1945年,卡帕與佈列鬆成立瑪格南圖片社是一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戰爭終於結束,卡帕喜出望外。而歐洲衝突已經成為歷史,他知道自己很快就會失業。於是他早上泡在浴缸裡看書,下午去賽馬場賭馬。同時,他也在與心裡的魔鬼搏鬥——賭博、酗酒、逝去的愛人,以及去拍攝另一場戰爭的衝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浴缸中的羅伯特·卡帕

火花

諾曼底登陸的一週年紀念日的那天,卡帕和小說家歐文·肖在褒曼下榻的凡登廣場麗茲飯店,惡作劇地給褒曼寫了一張紙條:“我們本打算給您送一束花,並且邀請您共進晚餐,但是經過共同磋商之後,我們發現身上的錢只夠給您買一束花或者請您吃一頓晚餐。經過投票表決,‘共進晚餐’險勝‘一束鮮花’。”便條落款寫著“焦急的兩人”。

褒曼當時並不認識他們中的任何一人,但仍舊如約赴宴。在之後褒曼的自傳中,她形容那一晚充滿了“舞蹈與酒精”,並戲稱卡帕為“一個有趣的、穿大兵服裝拍照的人”。不久之後,卡帕與褒曼在柏林再次相遇。當時正陷入一段失敗婚姻中的褒曼,與卡帕迅速墜入愛河,變得如膠似漆。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共和國戰士之死》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羅伯特·卡帕與格爾達·塔羅

因此在悲痛之餘,卡帕決定從此永遠關注戰場。他之後先後去往中國、英國、北非、意大利等戰場進行攝影採訪。並在1944年,跟隨聯合國部隊參加了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戰,留下了大量極為精彩的報道照片。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諾曼底登陸照片

1945年,卡帕與佈列鬆成立瑪格南圖片社是一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戰爭終於結束,卡帕喜出望外。而歐洲衝突已經成為歷史,他知道自己很快就會失業。於是他早上泡在浴缸裡看書,下午去賽馬場賭馬。同時,他也在與心裡的魔鬼搏鬥——賭博、酗酒、逝去的愛人,以及去拍攝另一場戰爭的衝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浴缸中的羅伯特·卡帕

火花

諾曼底登陸的一週年紀念日的那天,卡帕和小說家歐文·肖在褒曼下榻的凡登廣場麗茲飯店,惡作劇地給褒曼寫了一張紙條:“我們本打算給您送一束花,並且邀請您共進晚餐,但是經過共同磋商之後,我們發現身上的錢只夠給您買一束花或者請您吃一頓晚餐。經過投票表決,‘共進晚餐’險勝‘一束鮮花’。”便條落款寫著“焦急的兩人”。

褒曼當時並不認識他們中的任何一人,但仍舊如約赴宴。在之後褒曼的自傳中,她形容那一晚充滿了“舞蹈與酒精”,並戲稱卡帕為“一個有趣的、穿大兵服裝拍照的人”。不久之後,卡帕與褒曼在柏林再次相遇。當時正陷入一段失敗婚姻中的褒曼,與卡帕迅速墜入愛河,變得如膠似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帕拍攝的褒曼

受《生活》雜誌委託,卡帕跟隨褒曼去了好萊塢,跟拍正在拍攝希區柯克《美人計》的褒曼。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喜歡好萊塢的輕浮,從始至終都是局外人。最重要的是,他好像離不開戰爭帶給他的快感。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共和國戰士之死》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羅伯特·卡帕與格爾達·塔羅

因此在悲痛之餘,卡帕決定從此永遠關注戰場。他之後先後去往中國、英國、北非、意大利等戰場進行攝影採訪。並在1944年,跟隨聯合國部隊參加了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戰,留下了大量極為精彩的報道照片。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諾曼底登陸照片

1945年,卡帕與佈列鬆成立瑪格南圖片社是一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戰爭終於結束,卡帕喜出望外。而歐洲衝突已經成為歷史,他知道自己很快就會失業。於是他早上泡在浴缸裡看書,下午去賽馬場賭馬。同時,他也在與心裡的魔鬼搏鬥——賭博、酗酒、逝去的愛人,以及去拍攝另一場戰爭的衝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浴缸中的羅伯特·卡帕

火花

諾曼底登陸的一週年紀念日的那天,卡帕和小說家歐文·肖在褒曼下榻的凡登廣場麗茲飯店,惡作劇地給褒曼寫了一張紙條:“我們本打算給您送一束花,並且邀請您共進晚餐,但是經過共同磋商之後,我們發現身上的錢只夠給您買一束花或者請您吃一頓晚餐。經過投票表決,‘共進晚餐’險勝‘一束鮮花’。”便條落款寫著“焦急的兩人”。

褒曼當時並不認識他們中的任何一人,但仍舊如約赴宴。在之後褒曼的自傳中,她形容那一晚充滿了“舞蹈與酒精”,並戲稱卡帕為“一個有趣的、穿大兵服裝拍照的人”。不久之後,卡帕與褒曼在柏林再次相遇。當時正陷入一段失敗婚姻中的褒曼,與卡帕迅速墜入愛河,變得如膠似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帕拍攝的褒曼

受《生活》雜誌委託,卡帕跟隨褒曼去了好萊塢,跟拍正在拍攝希區柯克《美人計》的褒曼。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喜歡好萊塢的輕浮,從始至終都是局外人。最重要的是,他好像離不開戰爭帶給他的快感。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帕拍攝褒曼在希區柯克片場

對於褒曼的工作,卡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比如多接觸些好萊塢之外的導演和影片。在卡帕的推薦下,褒曼觀看了意大利導演羅伯託·羅西里尼的作品《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看完後她不由自主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比我拍的很多賺錢電影強得多。羅伯託·羅西里尼為什麼不來好萊塢跟像我這樣的人拍一部電影呢?” 卡帕提醒她,她應該小心為是,不應該把藝術家的性格與他的作品混為一團。但褒曼好像並不在意。

"

撰文 | 蔣旖旎

“我只對兩種人有興趣,一是逗我開心的人,一是讓我事業有長進的人。”英格麗·褒曼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而她提到的兩個要求,羅伯特·卡帕恰巧都可以滿足。

一個是當時正值事業巔峰的好萊塢影星,一個是有著自由靈魂的戰地攝影師,兩位在不同領域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在那個年代產生交集並擦出了火花。直至今日,那段短暫的感情在褒曼和卡帕各自豐富的人生中或許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正是那個當時在洛杉磯還並不出名的卡帕,卻或多或少地為褒曼的情感生活和演藝生涯開闢了新的天地。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特·卡帕

英格麗·褒曼

37年前的今天,由於乳腺癌手術後產生了淋巴瘤併發症,剛剛過完67歲生日的英格麗·褒曼在睡夢中逝去。這位曾七次提名奧斯卡三次獲獎的一代好萊塢影星,在1999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年25位傳奇女星”中位列第四,比瑪麗蓮·夢露的排名還要高。褒曼所塑造的角色多以美麗聖潔的金髮美女為主,而出演1942年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更使她聞名於世。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薩布蘭卡》中的英格麗·褒曼

褒曼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親賈斯特斯是一名藝術家和攝影師,這可能也是褒曼終生熱愛相機與攝影的原因。在眾多攝影師拍攝的褒曼肖像照中,經常能看到她手持相機或攝影機正在拍著什麼。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從13歲成為孤兒在姑媽家寄人籬下,到四年後被美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發現,隨後聽取其建議進入瑞典皇家劇院。跨過悲慘童年的褒曼終於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1歲時得到了表演機會——在《寒夜琴挑》中飾演鋼琴家。電影上映之後反響熱烈,褒曼也一炮而紅。塞爾茲尼克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於是,通往好萊塢的大門也為褒曼開啟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寒夜琴挑》的英格麗·褒曼

有影評人這樣評價褒曼:她是與眾不同的。的確,褒曼外形清新典雅,表演自然淳樸。雖然她本人曾質疑過觀眾的品位:“為什麼人們都說我漂亮?在斯德哥爾摩,人人都長得跟我一樣。”但美國觀眾卻對褒曼的形象非常認可,他們認為她是在葛麗泰·嘉寶之後又一張典雅又具有風情的歐洲面孔。

而此時的褒曼彷彿急切渴望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在認識了牙醫彼得·林德斯特姆後11天,褒曼便決定與其結婚,並在不久後生下了一個女兒。雖然褒曼成為了妻子和母親,但這兩個身份並不能限制她作為演員的發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中)與第一任丈夫彼得·林德斯德姆(左)

當《卡薩布蘭卡》找到褒曼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接下了劇本中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的“伊爾莎”這一角色。丈夫彼得對此表示不滿,在褒曼之後又接下有許多感情戲的《戰地鐘聲》後,他試圖通過掌控家中財政大權來控制褒曼。

在以《煤氣燈下》中的表現獲得人生中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1945年,褒曼跟隨《卡薩布蘭卡》劇組去歐州進行勞軍演出。在巴黎,她遇到了羅伯特·卡帕。

羅伯特·卡帕

1945年,卡帕早已參加過了西班牙內戰,拍出了那張曾以《共和國戰士之死》、《西班牙戰士》、《戰場的殉難者》、《陣亡的一瞬間》等標題發表於全球的戰爭攝影不朽之作。同樣在西班牙,卡帕還失去了自己的女友:德籍攝影師格爾達·塔羅——她不幸死於坦克履帶之下。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共和國戰士之死》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羅伯特·卡帕與格爾達·塔羅

因此在悲痛之餘,卡帕決定從此永遠關注戰場。他之後先後去往中國、英國、北非、意大利等戰場進行攝影採訪。並在1944年,跟隨聯合國部隊參加了法國北部諾曼底登陸戰,留下了大量極為精彩的報道照片。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諾曼底登陸照片

1945年,卡帕與佈列鬆成立瑪格南圖片社是一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戰爭終於結束,卡帕喜出望外。而歐洲衝突已經成為歷史,他知道自己很快就會失業。於是他早上泡在浴缸裡看書,下午去賽馬場賭馬。同時,他也在與心裡的魔鬼搏鬥——賭博、酗酒、逝去的愛人,以及去拍攝另一場戰爭的衝動。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浴缸中的羅伯特·卡帕

火花

諾曼底登陸的一週年紀念日的那天,卡帕和小說家歐文·肖在褒曼下榻的凡登廣場麗茲飯店,惡作劇地給褒曼寫了一張紙條:“我們本打算給您送一束花,並且邀請您共進晚餐,但是經過共同磋商之後,我們發現身上的錢只夠給您買一束花或者請您吃一頓晚餐。經過投票表決,‘共進晚餐’險勝‘一束鮮花’。”便條落款寫著“焦急的兩人”。

褒曼當時並不認識他們中的任何一人,但仍舊如約赴宴。在之後褒曼的自傳中,她形容那一晚充滿了“舞蹈與酒精”,並戲稱卡帕為“一個有趣的、穿大兵服裝拍照的人”。不久之後,卡帕與褒曼在柏林再次相遇。當時正陷入一段失敗婚姻中的褒曼,與卡帕迅速墜入愛河,變得如膠似漆。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帕拍攝的褒曼

受《生活》雜誌委託,卡帕跟隨褒曼去了好萊塢,跟拍正在拍攝希區柯克《美人計》的褒曼。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喜歡好萊塢的輕浮,從始至終都是局外人。最重要的是,他好像離不開戰爭帶給他的快感。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卡帕拍攝褒曼在希區柯克片場

對於褒曼的工作,卡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比如多接觸些好萊塢之外的導演和影片。在卡帕的推薦下,褒曼觀看了意大利導演羅伯託·羅西里尼的作品《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看完後她不由自主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比我拍的很多賺錢電影強得多。羅伯託·羅西里尼為什麼不來好萊塢跟像我這樣的人拍一部電影呢?” 卡帕提醒她,她應該小心為是,不應該把藝術家的性格與他的作品混為一團。但褒曼好像並不在意。

英格麗·褒曼和卡帕:奧斯卡影后與戰地攝影師的“萍水相逢”

英格麗·褒曼與羅伯託·羅西里尼

那時,褒曼已經瘋狂地愛上了卡帕,她彷彿在卡帕身上找到了自己12歲時去世父親的感覺。她向卡帕求婚,卻遭到了拒絕。卡帕迴應得非常坦蕩:“我不能固定在任何地方,如果他們說‘你明天去朝鮮’,而我們結婚生了孩子,那我就不能去朝鮮了。所以結婚是不可能的。居家過日子比死亡更糟。我還是隻做你忠實的情人吧!"

褒曼回憶時卡帕說道:“他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只有很短暫的一生可過。而他不能順從於一套不能逗自己開心的標準而荒廢人生。”

1946年,卡帕離開了褒曼去往土耳其,繼續自己戰地攝影師的旅程,並在1954年的越戰中踩到地雷被炸身亡,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在戰場上殉職的戰地記者。而褒曼最終還是冒著醜聞的風險離開了她的丈夫——但卻是為了羅伯託·羅西里尼,而不是卡帕。

*參考資料:

《卡帕傳》

《英格麗·褒曼:我的故事》

The Brief and Extraordinary Life of Robert Capa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