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7歲隨父親去印尼經商,後成南洋鉅富,投資家鄉5億美金脫貧致富
好瘋狂農場
1/10 林文鏡,男,出生於1928年3月,為福建融僑集團的締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團”兩大股東之一。集團擁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廠和麵粉廠,在福州和重慶的項目更讓他在房地產開發界聲名鵲起。不過,在他眼裡,家鄉的富庶遠比這些資產和名聲更重要。
2/10 林文鏡說,第一次創業是為了擺脫家庭的困境,第二次創業是為了幫助家鄉福清脫貧致富。1936年,7歲的林文鏡隨母親離開福州的福清市(當時叫福清縣)的陽下鎮,到印尼跟隨父親做生意。17歲那年,父親去世,林文鏡不僅承擔起養家的重擔,還從跑單幫開始闖入商海,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林文鏡先後開辦了20多家企業。
3/10 後來,他與父親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財團,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麵粉廠和水泥廠,擁有自己的礦山和船隊,成為名震南洋的一代鉅商。
4/10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富豪,卻依然惦記著生育他的家鄉——喝著小蟲髒水的福清市(當年是福清縣)陽下鎮。“從 1970年到1985年期間,在沒有回國見面的情況下,林文鏡向家鄉鄉親匯款近億元人民幣。”有人曾統計出這樣一個數據。
5/10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不能置家鄉貧窮落後於不顧,否則就是失職,就是人生的失敗。”這幾乎是他的座右銘。也正因為如此,在1987年,他回到家鄉,第一件決定要做的事就是幫助家鄉脫貧致富。他帶領海外鄉親考察團,回到了闊別52年的故鄉。時年59歲的林文鏡毅然開啟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創業,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改變家鄉的奔波生涯。
6/10 林文鏡至今還記得,1988年,一家以出口為主、由他引進的臺資企業,因福清沒有港口,所有出口貨物都要經陸路運往廣州再出口,運輸成本極高。為使這家企業不撤出開發區,林文鏡個人為企業補貼了運輸費用達數百萬美元。
7/10 1992年,在徒步500裡海岸線發現可建設世界級大港的江陰半島後,他自掏巨資進行勘探、評估、規劃。據專家預測評估,江陰半島可建100個1萬噸至30萬噸級的大型深水泊位,後方有500平方公里的腹地,完全可建成一個世界級大港、國際轉運中心。他在全縣幹部群眾大會上承諾:“要用5年時間幫助家鄉建一個年工業產值5億美元的工業區。”而當時,福清全縣工農業總產值不過4.3億元人民幣,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在說夢話。
8/10 之後,他把海外的事業全部交給他人處理,自己紮根家鄉,默默耕耘,5年之後,不僅順利地實現當初的承諾,建成產值5億美元的工業區,到2000年,工業產值便突破了50億美元。而如今,這個當年經濟實力排名福建第58位的小縣城,已經躍升到第2位,年工業產值突破700多億元人 民幣。
9/10 在他看來,那些在改革開放後走出國門的新僑,由於在僑居國沒有拿到永久居留權,他們多將異域打工辛苦所得寄回家鄉,而家鄉親人由於沒有投資意識和辦廠經驗,往往將這筆僑資揮霍一空。 林文鏡估計,目前世界上的華僑中至少有1萬億美元的閒散資金,如能把這筆巨大的遊資吸引到祖國建設急需用錢的大項目上,讓這些新僑們在建設家鄉的同時,又實現自有資金的保值和增值,這會讓新僑與家鄉的感情更為密切。
10/10 即便如此,林文鏡還是感到依靠個人的帶領,恐怕作用還不夠明顯,尤其是他的年齡和健康的壓力促使他想尋求一個更好的吸引新僑資金的辦法。“就在今年,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建立一個新僑銀行。”林文鏡很高興。
2017-11-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