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之一:哥白尼式的革命|近代哲學'

"

通常人們以康德1770年的教授就職論文《論感覺世界與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則》為標誌,將康德哲學劃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兩個階段。

康德前批判時期的思想是屬於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受到休謨的啟發,康德開始走上了批判哲學之路。他曾經說:“我坦率地承認,就是休謨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的獨斷主義的迷夢,並且在我對思辨哲學的研究上給我指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如果說休謨的懷疑論使康德深入到了科學知識的基礎問題,那麼可以說盧梭對於啟蒙主義的反思則使康德意識到科學知識的侷限和自由問題的重要意義。他說:“盧梭糾正了我,我想象中的優越感消失了,我學會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學恢復一切人的公共權利,我並不認為自己比普通勞動者更有用。”

1 康德哲學的問題

康德所面臨的哲學問題也就是德國古典哲學所面臨的問題,這就是理性、自由和形而上學的問題,其中主要是形而上學問題。

1.1 理性的危機

休謨的懷疑論不僅使經驗論企圖通過對經驗的概括歸納獲得有關自然法則的知識這一理想最終破滅了,而且也使唯理論陷入了困境:唯理論試圖從理性固有的一些天賦觀念推演出人類的全部知識,而休謨卻證明理性所固有的觀念僅與自身相關而與外在事物沒有任何關係。這意味著我們不僅不能證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作為科學知識之基礎的理性本身也發生了動搖。

1.2 自由的衰落

由於近代哲學家們所倡導的理性主要是一種科學理性,這就使哲學在自然科學的影響之下形成了一種機械決定論的自然觀。哲學家們試圖將科學方法推及到人類知識的一切領域,相信無論自然、社會還是人類統統服從於統一的法則,就是自然的因果律。因此人與自然萬物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一架機器。這就使理性與自由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盧梭以獨特的方式揭示了啟蒙主義這一內在矛盾。他認為,文明、科學、社會越是進步,人的自由和平等就失去得越多。

1.3 形而上學的名存實亡

形而上學被人們看做是解決一切哲學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由於形而上學一向標榜科學,或者說它的最高理想就是成為科學乃至“科學之科學”。如果形而上學不能被證明是科學,那麼人類知識的大廈就面臨著失去基礎的危險。然而現在哲學正處於形而上學問題陷入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爭論中,令人實在無法在它之中找到一絲一毫科學知識的特徵。更重要的是,形而上學企圖成為科學的理想締造了一種科學思維方式,正是這種思維方式將我們迫入了有可能喪失自由、泯滅人性的困境之中。

這就是康德所面臨的哲學問題,我們可以概括為“在一個嚴格遵守自然法則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有沒有獨立的價值和尊嚴”的問題。

2 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認識論問題上,康德主張“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但是這樣一來我們便陷入了兩難的困境,康德用一句話把這個難題擺了出來:我們如何能夠先天地經驗對象?

如果按照形而上學關於知識的傳統觀念,亦即知識必須符合對象才能成為真實可靠的知識,而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證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於是,康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觀念:如果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這條路走不通,不妨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那樣換一個角度,把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係顛倒過來,看一看讓對象符合知識亦即主體固有的認識形式會有什麼結果。

在康德看來,問題由此便得到了完滿的解決:一方面,我們的知識的確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但是另一方面,進行認識活動的主體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認識形式,由於這些認識形式在經驗之先並且作為經驗的條件而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之中,因而便使知識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換言之,經驗為知識提供材料,而主體則為知識提供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識就其內容而言是經驗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則是先天的。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了證明。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學革命。

“對象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這一理論的消極方面:如果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那就意味著事物對我們來說被劃分成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主體的認識形式所認識的事物,即“顯象”;另一方面是未經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在認識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體”。也就是說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雖然構成了知識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據,但是亦限制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我們只能認識事物對我們的顯象而不可能認識事物本身。(由此,自然科學是可能的,但不是完全可能的,而形而上學是絕對不可能的。)

積極方面:雖然認識形式的限制體現了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我們的認識領域之外還有一個不受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無限自由的領域。於是就為理性的另一種能力亦即實踐能力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天地,這就意味著在認識形式限制之外的一切都具有了自由的可能。

同樣,人和事物一樣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服從於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則,在這個領域中他是沒有自由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具有不受自然法則限制的一面。假如我們無限地擴張理性的認識能力,其結果勢必把一切都變成了必然的東西而使人失去了自由,而當我們限制了理性的認識能力之時就為自由保留了一片天地。所以康德認為我們有必要限制知識,以便為信念留地盤。

由此可見,康德的哲學革命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它通過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來確立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則通過對認識能力的限制為自由開闢道路,而且這後一方面真正體現了康德哲學的根本精神。

3 批判哲學

康德要證明“哥白尼式的革命”是正確的,那就必須考察理性本身,證明人類理性的確具有一些先天的認識形式,這項工作稱為“批判”。

康德解釋了“批判”的含義:所謂“批判”不是對書本或者理論學說的批評或駁斥,而是對理性之認識能力的“分析”,其目的是最終確定形而上學的命運。也就是說,“批判”就是對理性的分析和考察。

“批判”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形而上學的問題:康德的意圖是通過對科學知識普遍必然性的來源的分析確立一種衡量知識是否是科學知識的一般標準,然後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形而上學,看一看它有沒有資格被稱為科學。

康德對理性認識能力的批判是其哲學思想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他對理性的全部領域進行了考察,進而形成了由三大批判組成的批判哲學: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認識能力,康德稱之為理論理性;第二批判《實踐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實踐能力或意志能力,康德稱之為實踐理性;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考察的判斷力則是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之間起溝通作用的中間環節。

"

通常人們以康德1770年的教授就職論文《論感覺世界與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則》為標誌,將康德哲學劃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兩個階段。

康德前批判時期的思想是屬於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受到休謨的啟發,康德開始走上了批判哲學之路。他曾經說:“我坦率地承認,就是休謨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的獨斷主義的迷夢,並且在我對思辨哲學的研究上給我指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如果說休謨的懷疑論使康德深入到了科學知識的基礎問題,那麼可以說盧梭對於啟蒙主義的反思則使康德意識到科學知識的侷限和自由問題的重要意義。他說:“盧梭糾正了我,我想象中的優越感消失了,我學會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學恢復一切人的公共權利,我並不認為自己比普通勞動者更有用。”

1 康德哲學的問題

康德所面臨的哲學問題也就是德國古典哲學所面臨的問題,這就是理性、自由和形而上學的問題,其中主要是形而上學問題。

1.1 理性的危機

休謨的懷疑論不僅使經驗論企圖通過對經驗的概括歸納獲得有關自然法則的知識這一理想最終破滅了,而且也使唯理論陷入了困境:唯理論試圖從理性固有的一些天賦觀念推演出人類的全部知識,而休謨卻證明理性所固有的觀念僅與自身相關而與外在事物沒有任何關係。這意味著我們不僅不能證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作為科學知識之基礎的理性本身也發生了動搖。

1.2 自由的衰落

由於近代哲學家們所倡導的理性主要是一種科學理性,這就使哲學在自然科學的影響之下形成了一種機械決定論的自然觀。哲學家們試圖將科學方法推及到人類知識的一切領域,相信無論自然、社會還是人類統統服從於統一的法則,就是自然的因果律。因此人與自然萬物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一架機器。這就使理性與自由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盧梭以獨特的方式揭示了啟蒙主義這一內在矛盾。他認為,文明、科學、社會越是進步,人的自由和平等就失去得越多。

1.3 形而上學的名存實亡

形而上學被人們看做是解決一切哲學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由於形而上學一向標榜科學,或者說它的最高理想就是成為科學乃至“科學之科學”。如果形而上學不能被證明是科學,那麼人類知識的大廈就面臨著失去基礎的危險。然而現在哲學正處於形而上學問題陷入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爭論中,令人實在無法在它之中找到一絲一毫科學知識的特徵。更重要的是,形而上學企圖成為科學的理想締造了一種科學思維方式,正是這種思維方式將我們迫入了有可能喪失自由、泯滅人性的困境之中。

這就是康德所面臨的哲學問題,我們可以概括為“在一個嚴格遵守自然法則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有沒有獨立的價值和尊嚴”的問題。

2 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認識論問題上,康德主張“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但是這樣一來我們便陷入了兩難的困境,康德用一句話把這個難題擺了出來:我們如何能夠先天地經驗對象?

如果按照形而上學關於知識的傳統觀念,亦即知識必須符合對象才能成為真實可靠的知識,而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證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於是,康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觀念:如果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這條路走不通,不妨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那樣換一個角度,把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係顛倒過來,看一看讓對象符合知識亦即主體固有的認識形式會有什麼結果。

在康德看來,問題由此便得到了完滿的解決:一方面,我們的知識的確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但是另一方面,進行認識活動的主體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認識形式,由於這些認識形式在經驗之先並且作為經驗的條件而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之中,因而便使知識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換言之,經驗為知識提供材料,而主體則為知識提供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識就其內容而言是經驗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則是先天的。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了證明。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學革命。

“對象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這一理論的消極方面:如果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那就意味著事物對我們來說被劃分成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主體的認識形式所認識的事物,即“顯象”;另一方面是未經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在認識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體”。也就是說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雖然構成了知識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據,但是亦限制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我們只能認識事物對我們的顯象而不可能認識事物本身。(由此,自然科學是可能的,但不是完全可能的,而形而上學是絕對不可能的。)

積極方面:雖然認識形式的限制體現了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我們的認識領域之外還有一個不受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無限自由的領域。於是就為理性的另一種能力亦即實踐能力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天地,這就意味著在認識形式限制之外的一切都具有了自由的可能。

同樣,人和事物一樣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服從於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則,在這個領域中他是沒有自由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具有不受自然法則限制的一面。假如我們無限地擴張理性的認識能力,其結果勢必把一切都變成了必然的東西而使人失去了自由,而當我們限制了理性的認識能力之時就為自由保留了一片天地。所以康德認為我們有必要限制知識,以便為信念留地盤。

由此可見,康德的哲學革命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它通過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來確立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則通過對認識能力的限制為自由開闢道路,而且這後一方面真正體現了康德哲學的根本精神。

3 批判哲學

康德要證明“哥白尼式的革命”是正確的,那就必須考察理性本身,證明人類理性的確具有一些先天的認識形式,這項工作稱為“批判”。

康德解釋了“批判”的含義:所謂“批判”不是對書本或者理論學說的批評或駁斥,而是對理性之認識能力的“分析”,其目的是最終確定形而上學的命運。也就是說,“批判”就是對理性的分析和考察。

“批判”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形而上學的問題:康德的意圖是通過對科學知識普遍必然性的來源的分析確立一種衡量知識是否是科學知識的一般標準,然後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形而上學,看一看它有沒有資格被稱為科學。

康德對理性認識能力的批判是其哲學思想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他對理性的全部領域進行了考察,進而形成了由三大批判組成的批判哲學: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認識能力,康德稱之為理論理性;第二批判《實踐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實踐能力或意志能力,康德稱之為實踐理性;第三批判《判斷力批判》考察的判斷力則是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之間起溝通作用的中間環節。

康德之一:哥白尼式的革命|近代哲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