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關於哲學家康德的電影——《康德最後的日子》'

"
"
一部關於哲學家康德的電影——《康德最後的日子》


這部應該是影史上唯一一部關於康德的電影,康德的飾演者看起來挺像歷史上真實的那個。這部電影也許會改變人們對康德的“刻板”印象,他也有他的“幽默”。他的身體猶如一臺機器,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也會產生非理性的故障。作為準確時鐘的模範榜樣,每日的散步是一場考驗,除了給後世帶來的影響,也能退卻到周旁肆改真理的教條。

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現屬俄羅斯,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當時是德國普魯士王國的領域,在歷史上其歸屬發生過幾次變化。

康德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因此康德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宗教薰陶。但康德所上的學校提倡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們僵化的思想。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使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

康德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附近的小城鎮做家庭教師。在談到康德一生時有不少文章寫到,康德「深居簡出,終身未娶,一日一餐」,一輩子過著單調刻板的學者生活,他把全部精力獻給了哲學,似乎根本就不懂得享受生活。

在哲學史上,他是個理性的刻板老頭。關於他的生活點滴,莫過於他的生活極為規律,以致於鄰居看到他出門散步,就知道某個鐘點到了。這個細節是他枯燥哲學生活最著名的一個註腳。

康德的業餘生活也很豐富,他喜歡打牌,經常去看戲劇或聽音樂會。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他每天早上5點鐘準時起床,喝一杯茶,吸一袋煙」(儼然是位老農民)。

他每天都邀請各界朋友一起討論政治和哲學,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他不願意一個人單獨用餐,認為一個人吃飯更消耗精力,因為孤單一人用膳,頭腦就得不到休息。

而如果用餐時同朋友們邊吃邊聊可以使人不再想其他的事,使人身心快樂。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茶、寫作、講學、進餐、散步,都是按照固定的時間完成的,如每天下午3點是他散步的時間,風雨無阻。

據說一個又一個思想火花就是在他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的。(孤獨是哲學家的必要條件)

康德一生中幾乎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他的活動範圍最遠不超過100公里。有人提出疑問,一個既知天文地理,又掌握深奧哲學的偉人居然一生未離鄉土,這真令人不可思議。

晚年的康德已變成了一位疲憊的老人,他經常沉浸在深思中,對客人很冷淡。他自己曾說過:“我現在越來越感到衰老和疲憊,你們最好把我當成一個孩子來看待。”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康德在家鄉哥尼斯堡去世,離他80壽辰只差不到兩個月。康德去世時全身骨瘦如柴,遺體像一具存放了上百年的木乃伊。

康德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哥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來與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告別。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在康德的墓前鮮花終年不斷,因為哥尼斯堡即加里寧格勒的年輕人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結婚時都要帶上一束花放在康德墓前。人們經常能看到,扎著鮮花的彩車載著新娘新郎在去婚禮的路上繞道來看望康德。

康德曾說:在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最讓我們感動。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標準。回憶中,沒有多餘的故事發生。我望著星空,觸摸心靈,可惜在那最美的時刻,只是執手,無關愛情。


"
一部關於哲學家康德的電影——《康德最後的日子》


這部應該是影史上唯一一部關於康德的電影,康德的飾演者看起來挺像歷史上真實的那個。這部電影也許會改變人們對康德的“刻板”印象,他也有他的“幽默”。他的身體猶如一臺機器,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也會產生非理性的故障。作為準確時鐘的模範榜樣,每日的散步是一場考驗,除了給後世帶來的影響,也能退卻到周旁肆改真理的教條。

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現屬俄羅斯,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當時是德國普魯士王國的領域,在歷史上其歸屬發生過幾次變化。

康德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因此康德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宗教薰陶。但康德所上的學校提倡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們僵化的思想。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使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

康德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附近的小城鎮做家庭教師。在談到康德一生時有不少文章寫到,康德「深居簡出,終身未娶,一日一餐」,一輩子過著單調刻板的學者生活,他把全部精力獻給了哲學,似乎根本就不懂得享受生活。

在哲學史上,他是個理性的刻板老頭。關於他的生活點滴,莫過於他的生活極為規律,以致於鄰居看到他出門散步,就知道某個鐘點到了。這個細節是他枯燥哲學生活最著名的一個註腳。

康德的業餘生活也很豐富,他喜歡打牌,經常去看戲劇或聽音樂會。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他每天早上5點鐘準時起床,喝一杯茶,吸一袋煙」(儼然是位老農民)。

他每天都邀請各界朋友一起討論政治和哲學,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他不願意一個人單獨用餐,認為一個人吃飯更消耗精力,因為孤單一人用膳,頭腦就得不到休息。

而如果用餐時同朋友們邊吃邊聊可以使人不再想其他的事,使人身心快樂。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茶、寫作、講學、進餐、散步,都是按照固定的時間完成的,如每天下午3點是他散步的時間,風雨無阻。

據說一個又一個思想火花就是在他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的。(孤獨是哲學家的必要條件)

康德一生中幾乎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他的活動範圍最遠不超過100公里。有人提出疑問,一個既知天文地理,又掌握深奧哲學的偉人居然一生未離鄉土,這真令人不可思議。

晚年的康德已變成了一位疲憊的老人,他經常沉浸在深思中,對客人很冷淡。他自己曾說過:“我現在越來越感到衰老和疲憊,你們最好把我當成一個孩子來看待。”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康德在家鄉哥尼斯堡去世,離他80壽辰只差不到兩個月。康德去世時全身骨瘦如柴,遺體像一具存放了上百年的木乃伊。

康德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哥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來與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告別。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在康德的墓前鮮花終年不斷,因為哥尼斯堡即加里寧格勒的年輕人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結婚時都要帶上一束花放在康德墓前。人們經常能看到,扎著鮮花的彩車載著新娘新郎在去婚禮的路上繞道來看望康德。

康德曾說:在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最讓我們感動。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標準。回憶中,沒有多餘的故事發生。我望著星空,觸摸心靈,可惜在那最美的時刻,只是執手,無關愛情。


一部關於哲學家康德的電影——《康德最後的日子》


1.康德的飾演者David Warrilow於本片上映前一年(1995年)去世,可以說是以自己的晚年來飾演哲學家的晚年。

2.本片改編自英國散文家托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 1785-1859)的同名傳記(尚未有中譯本)。

3.影片開頭處康德所教導的治療咳嗽的方法出自《學科之爭》。見李秋零先生主編的《康德著作全集》第七卷(105-107頁)

4.影片中康德說的那句“人類從來不曾,卻始終希冀蒙福”出自他所喜愛的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Alexander Pope, 1688-1744)的《人論》(An Essay on Man 尚未有完整的中譯本)



"
一部關於哲學家康德的電影——《康德最後的日子》


這部應該是影史上唯一一部關於康德的電影,康德的飾演者看起來挺像歷史上真實的那個。這部電影也許會改變人們對康德的“刻板”印象,他也有他的“幽默”。他的身體猶如一臺機器,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也會產生非理性的故障。作為準確時鐘的模範榜樣,每日的散步是一場考驗,除了給後世帶來的影響,也能退卻到周旁肆改真理的教條。

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現屬俄羅斯,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當時是德國普魯士王國的領域,在歷史上其歸屬發生過幾次變化。

康德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因此康德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宗教薰陶。但康德所上的學校提倡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們僵化的思想。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使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

康德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附近的小城鎮做家庭教師。在談到康德一生時有不少文章寫到,康德「深居簡出,終身未娶,一日一餐」,一輩子過著單調刻板的學者生活,他把全部精力獻給了哲學,似乎根本就不懂得享受生活。

在哲學史上,他是個理性的刻板老頭。關於他的生活點滴,莫過於他的生活極為規律,以致於鄰居看到他出門散步,就知道某個鐘點到了。這個細節是他枯燥哲學生活最著名的一個註腳。

康德的業餘生活也很豐富,他喜歡打牌,經常去看戲劇或聽音樂會。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他每天早上5點鐘準時起床,喝一杯茶,吸一袋煙」(儼然是位老農民)。

他每天都邀請各界朋友一起討論政治和哲學,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他不願意一個人單獨用餐,認為一個人吃飯更消耗精力,因為孤單一人用膳,頭腦就得不到休息。

而如果用餐時同朋友們邊吃邊聊可以使人不再想其他的事,使人身心快樂。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茶、寫作、講學、進餐、散步,都是按照固定的時間完成的,如每天下午3點是他散步的時間,風雨無阻。

據說一個又一個思想火花就是在他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的。(孤獨是哲學家的必要條件)

康德一生中幾乎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他的活動範圍最遠不超過100公里。有人提出疑問,一個既知天文地理,又掌握深奧哲學的偉人居然一生未離鄉土,這真令人不可思議。

晚年的康德已變成了一位疲憊的老人,他經常沉浸在深思中,對客人很冷淡。他自己曾說過:“我現在越來越感到衰老和疲憊,你們最好把我當成一個孩子來看待。”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康德在家鄉哥尼斯堡去世,離他80壽辰只差不到兩個月。康德去世時全身骨瘦如柴,遺體像一具存放了上百年的木乃伊。

康德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哥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來與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告別。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在康德的墓前鮮花終年不斷,因為哥尼斯堡即加里寧格勒的年輕人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結婚時都要帶上一束花放在康德墓前。人們經常能看到,扎著鮮花的彩車載著新娘新郎在去婚禮的路上繞道來看望康德。

康德曾說:在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最讓我們感動。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標準。回憶中,沒有多餘的故事發生。我望著星空,觸摸心靈,可惜在那最美的時刻,只是執手,無關愛情。


一部關於哲學家康德的電影——《康德最後的日子》


1.康德的飾演者David Warrilow於本片上映前一年(1995年)去世,可以說是以自己的晚年來飾演哲學家的晚年。

2.本片改編自英國散文家托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 1785-1859)的同名傳記(尚未有中譯本)。

3.影片開頭處康德所教導的治療咳嗽的方法出自《學科之爭》。見李秋零先生主編的《康德著作全集》第七卷(105-107頁)

4.影片中康德說的那句“人類從來不曾,卻始終希冀蒙福”出自他所喜愛的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Alexander Pope, 1688-1744)的《人論》(An Essay on Man 尚未有完整的中譯本)



一部關於哲學家康德的電影——《康德最後的日子》


這部法國戲劇改編自托馬斯·德·昆西19世紀50年代的一篇散文,講述了康德教授一生中一個短暫的虛構時期。故事發生在康德的家鄉柯尼斯堡,按時間順序敘述了他在1804年去世前的最後幾年,享年80歲。這個故事更多地展現了這位偉大思想家古怪而迷戀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的哲學。康德,一個真正的"瘋狂的教授",每天都有一個嚴格的時間表。晚上,他睡在木乃伊包裝袋裡。白天他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喝下大量的咖啡。康德每天散步的時候,整個城鎮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情節劇進入哲學家的生活後,他過去三十年的忠實僕人突然離開。

~ 桑德拉 · 布倫南,《電影指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