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伊曼努爾·康德 哲學 藝術 那沒有伴著我的一個 2019-08-29
"
"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kant

今天來談談康德的美學。我們知道,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乃是其主要美學著作。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美學觀點有二:"審美的無功利性"與"美是道德的象徵"。二者分別代表了啟蒙美學和古典美學的宗旨。而在現在看來,這兩個觀點的美學旨趣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說,審美的無功利性乃是使現代美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根基,乃是藝術獨立自足的支持;那麼,"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取消美學的獨立性,美在根本上只是善的附庸。

這顯示了康德美學的過渡性質:一方面,康德美學是對美善不分的舊思想的最大清掃,從而使審美和藝術獲得其獨立自足的地位;另一方面,康德的神學指歸和道德主義的形而上學體系又在根本上將美拉回到對至善的附庸狀態。

而個人認為,康德美學的這種內在傾向上的分裂乃是兩種根本哲學性格的鬥爭。從尼采的視角看,一種是完滿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肯定個體生命、日常生活;另一種是衰弱、蒼白的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本能地持有生命需要救贖的信念,因而貶低、否定生命及日常生活。顯然在康德美學中,第二種性格壓過了第一種性格。而這直接體現在康德的"審美遊戲"說之中。康德的審美遊戲也因此實際上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康德審美遊戲說:審美的無功利性

首先,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一種內心的"自由遊戲"。這種自由遊戲乃是意指審美的無功利性。在康德看來,審美固然離不開感官感受,以獲取感覺材料。但感覺本身只是被動接收機能,不具有自由性,美不是感官感受的對象。我們一經獲得感覺材料後,當立即調動想象力,在感覺的基礎上不斷地生產、創造出新的表象。這些表象的主觀性很強,可以時而突出這些方面,時而突出那些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內容,也可以省略一些內容。

"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kant

今天來談談康德的美學。我們知道,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乃是其主要美學著作。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美學觀點有二:"審美的無功利性"與"美是道德的象徵"。二者分別代表了啟蒙美學和古典美學的宗旨。而在現在看來,這兩個觀點的美學旨趣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說,審美的無功利性乃是使現代美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根基,乃是藝術獨立自足的支持;那麼,"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取消美學的獨立性,美在根本上只是善的附庸。

這顯示了康德美學的過渡性質:一方面,康德美學是對美善不分的舊思想的最大清掃,從而使審美和藝術獲得其獨立自足的地位;另一方面,康德的神學指歸和道德主義的形而上學體系又在根本上將美拉回到對至善的附庸狀態。

而個人認為,康德美學的這種內在傾向上的分裂乃是兩種根本哲學性格的鬥爭。從尼采的視角看,一種是完滿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肯定個體生命、日常生活;另一種是衰弱、蒼白的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本能地持有生命需要救贖的信念,因而貶低、否定生命及日常生活。顯然在康德美學中,第二種性格壓過了第一種性格。而這直接體現在康德的"審美遊戲"說之中。康德的審美遊戲也因此實際上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康德審美遊戲說:審美的無功利性

首先,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一種內心的"自由遊戲"。這種自由遊戲乃是意指審美的無功利性。在康德看來,審美固然離不開感官感受,以獲取感覺材料。但感覺本身只是被動接收機能,不具有自由性,美不是感官感受的對象。我們一經獲得感覺材料後,當立即調動想象力,在感覺的基礎上不斷地生產、創造出新的表象。這些表象的主觀性很強,可以時而突出這些方面,時而突出那些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內容,也可以省略一些內容。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因而,審美活動乃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其中對優美的鑑賞乃是知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知性在此不提供任何概念範疇,只是以其能力在發揮作用。知性的能力便是綜合,凝聚。將想象力提供的豐富駁雜,飄忽不定的表象凝聚為一個完整的形象。想象力和知性這兩種能力在審美中的運用是自由和諧的。而在認識活動中則不然,認識需要概念範疇,想象力圍繞著知性提供的範疇來活動,受其所限,沒有自由。對崇高的審美則是理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崇高的對象廣袤無垠、狂暴無序、蠻橫粗野,讓我們感到壓抑、渺小。想象力活躍起來不斷形成表象。但知性卻對無能為力去把握它,將其凝聚為一個整體。知性只能把握有限的形象,於是想象力便跳過知性到更高處去與理性達到自由遊戲。在無限面前,理性的精神高揚,激發了戰勝客體的強烈使命感。

"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kant

今天來談談康德的美學。我們知道,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乃是其主要美學著作。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美學觀點有二:"審美的無功利性"與"美是道德的象徵"。二者分別代表了啟蒙美學和古典美學的宗旨。而在現在看來,這兩個觀點的美學旨趣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說,審美的無功利性乃是使現代美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根基,乃是藝術獨立自足的支持;那麼,"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取消美學的獨立性,美在根本上只是善的附庸。

這顯示了康德美學的過渡性質:一方面,康德美學是對美善不分的舊思想的最大清掃,從而使審美和藝術獲得其獨立自足的地位;另一方面,康德的神學指歸和道德主義的形而上學體系又在根本上將美拉回到對至善的附庸狀態。

而個人認為,康德美學的這種內在傾向上的分裂乃是兩種根本哲學性格的鬥爭。從尼采的視角看,一種是完滿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肯定個體生命、日常生活;另一種是衰弱、蒼白的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本能地持有生命需要救贖的信念,因而貶低、否定生命及日常生活。顯然在康德美學中,第二種性格壓過了第一種性格。而這直接體現在康德的"審美遊戲"說之中。康德的審美遊戲也因此實際上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康德審美遊戲說:審美的無功利性

首先,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一種內心的"自由遊戲"。這種自由遊戲乃是意指審美的無功利性。在康德看來,審美固然離不開感官感受,以獲取感覺材料。但感覺本身只是被動接收機能,不具有自由性,美不是感官感受的對象。我們一經獲得感覺材料後,當立即調動想象力,在感覺的基礎上不斷地生產、創造出新的表象。這些表象的主觀性很強,可以時而突出這些方面,時而突出那些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內容,也可以省略一些內容。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因而,審美活動乃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其中對優美的鑑賞乃是知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知性在此不提供任何概念範疇,只是以其能力在發揮作用。知性的能力便是綜合,凝聚。將想象力提供的豐富駁雜,飄忽不定的表象凝聚為一個完整的形象。想象力和知性這兩種能力在審美中的運用是自由和諧的。而在認識活動中則不然,認識需要概念範疇,想象力圍繞著知性提供的範疇來活動,受其所限,沒有自由。對崇高的審美則是理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崇高的對象廣袤無垠、狂暴無序、蠻橫粗野,讓我們感到壓抑、渺小。想象力活躍起來不斷形成表象。但知性卻對無能為力去把握它,將其凝聚為一個整體。知性只能把握有限的形象,於是想象力便跳過知性到更高處去與理性達到自由遊戲。在無限面前,理性的精神高揚,激發了戰勝客體的強烈使命感。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總而言之,無論是對優美的鑑賞,還是對崇高的審美,審美活動都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因其是想象力的遊戲,它不關注對象的實存、質料和目的的內容,只涉及對象的形式。否則想象力就是不自由的,受到知性範疇的限制。康德的"審美遊戲說"內在要求了審美的無功利性。

"不自由的遊戲":美是道德的象徵

然而,康德在審美無功利性的角度上,認為審美是內心的"自由的遊戲"。但康德又把他所說的這種"自由的審美遊戲"看作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

審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其中"無目的性"在康德那裡指審美的無功利性,而"合目的性"則指向超感性的至善目的,即美是道德的象徵。為了之後更清楚地闡釋康德的哲學性格,這裡需要對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進行討論,即合目的性原理意味著什麼?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合目的性乃是合"人的目的"。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都在表達他的道德主義觀點——人是目的。合目的首先就是合人之知性和理性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合目的性原理為何以理性和知性為目的,或者說為什麼"人是目的"?

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暗示了答案:我們覺得美的東西就好像專供我們欣賞似的。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美的事物與人的官能之間似乎存在著美妙的協調一致。康德把美理解成一種目的性顯現,他認為美麗的大自然促使我們思考現象背後的一種更高目的,即思考那位關心我們的造物主,他創造了這個世界,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井然有序(自然的合目的性)。總而言之,康德關於審美的"合目的性"不僅指向道德主義的理性,更為根本地指向超感性領域的上帝。雖然在康德那裡,上帝的這種安排的目的是不可知的。

"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kant

今天來談談康德的美學。我們知道,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乃是其主要美學著作。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美學觀點有二:"審美的無功利性"與"美是道德的象徵"。二者分別代表了啟蒙美學和古典美學的宗旨。而在現在看來,這兩個觀點的美學旨趣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說,審美的無功利性乃是使現代美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根基,乃是藝術獨立自足的支持;那麼,"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取消美學的獨立性,美在根本上只是善的附庸。

這顯示了康德美學的過渡性質:一方面,康德美學是對美善不分的舊思想的最大清掃,從而使審美和藝術獲得其獨立自足的地位;另一方面,康德的神學指歸和道德主義的形而上學體系又在根本上將美拉回到對至善的附庸狀態。

而個人認為,康德美學的這種內在傾向上的分裂乃是兩種根本哲學性格的鬥爭。從尼采的視角看,一種是完滿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肯定個體生命、日常生活;另一種是衰弱、蒼白的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本能地持有生命需要救贖的信念,因而貶低、否定生命及日常生活。顯然在康德美學中,第二種性格壓過了第一種性格。而這直接體現在康德的"審美遊戲"說之中。康德的審美遊戲也因此實際上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康德審美遊戲說:審美的無功利性

首先,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一種內心的"自由遊戲"。這種自由遊戲乃是意指審美的無功利性。在康德看來,審美固然離不開感官感受,以獲取感覺材料。但感覺本身只是被動接收機能,不具有自由性,美不是感官感受的對象。我們一經獲得感覺材料後,當立即調動想象力,在感覺的基礎上不斷地生產、創造出新的表象。這些表象的主觀性很強,可以時而突出這些方面,時而突出那些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內容,也可以省略一些內容。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因而,審美活動乃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其中對優美的鑑賞乃是知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知性在此不提供任何概念範疇,只是以其能力在發揮作用。知性的能力便是綜合,凝聚。將想象力提供的豐富駁雜,飄忽不定的表象凝聚為一個完整的形象。想象力和知性這兩種能力在審美中的運用是自由和諧的。而在認識活動中則不然,認識需要概念範疇,想象力圍繞著知性提供的範疇來活動,受其所限,沒有自由。對崇高的審美則是理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崇高的對象廣袤無垠、狂暴無序、蠻橫粗野,讓我們感到壓抑、渺小。想象力活躍起來不斷形成表象。但知性卻對無能為力去把握它,將其凝聚為一個整體。知性只能把握有限的形象,於是想象力便跳過知性到更高處去與理性達到自由遊戲。在無限面前,理性的精神高揚,激發了戰勝客體的強烈使命感。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總而言之,無論是對優美的鑑賞,還是對崇高的審美,審美活動都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因其是想象力的遊戲,它不關注對象的實存、質料和目的的內容,只涉及對象的形式。否則想象力就是不自由的,受到知性範疇的限制。康德的"審美遊戲說"內在要求了審美的無功利性。

"不自由的遊戲":美是道德的象徵

然而,康德在審美無功利性的角度上,認為審美是內心的"自由的遊戲"。但康德又把他所說的這種"自由的審美遊戲"看作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

審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其中"無目的性"在康德那裡指審美的無功利性,而"合目的性"則指向超感性的至善目的,即美是道德的象徵。為了之後更清楚地闡釋康德的哲學性格,這裡需要對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進行討論,即合目的性原理意味著什麼?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合目的性乃是合"人的目的"。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都在表達他的道德主義觀點——人是目的。合目的首先就是合人之知性和理性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合目的性原理為何以理性和知性為目的,或者說為什麼"人是目的"?

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暗示了答案:我們覺得美的東西就好像專供我們欣賞似的。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美的事物與人的官能之間似乎存在著美妙的協調一致。康德把美理解成一種目的性顯現,他認為美麗的大自然促使我們思考現象背後的一種更高目的,即思考那位關心我們的造物主,他創造了這個世界,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井然有序(自然的合目的性)。總而言之,康德關於審美的"合目的性"不僅指向道德主義的理性,更為根本地指向超感性領域的上帝。雖然在康德那裡,上帝的這種安排的目的是不可知的。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知道康德所說的審美遊戲是一種有遊戲標準的遊戲,一種有成敗的遊戲。成功的遊戲才會產生優美感或崇高感。而遊戲的成功或失敗在於能否"合目的"。因此,康德之審美遊戲只有"合目的"才能成功,即使它的合目的性標準最後指向的是超感性的至善,它依舊是不自由的。在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康德的審美恰恰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審美的二律背反

康德審美遊戲中的這種自由與不自由的矛盾在其《判斷力批判》中體現為"審美共通感"的問題,即審美的二律背反。一方面,審美是沒有共通感的:審美是人的心理活動,其特徵是無功利性的,因而是沒有具體客觀標準的。審美判斷受每個個體的經驗限制,是偶然的,相對的。另一方面,審美是有共通感的:審美判斷有一個審美合目的性的先驗原理,審美的優美感或崇高感最後都指向最終的目的。

但關於審美共通感的這種二律背反在康德那裡其實是兩個層次上的問題,審美遊戲的自由與不自由其實亦是兩個層次的問題。

需要先分析康德哲學的靈魂概念。康德將靈魂看作是精神和肉體交感產生的靈肉一體的實體。靈魂的活動就是意識現象。康德將人的意識區分出知、情、意三種功能,分別對應於真、善、美三種價值判斷。康德只會認可靈魂的精神方面。所以康德從"自我"的角度區分精神和肉體對靈魂的影響。即將自我區分為先驗自我和經驗自我。先驗自我為精神的自我,經驗自我是指涉肉體的靈魂自我。先驗自我關涉先驗的知識,包括自然的知識,優美和崇高的形式知識和道德的知識。經驗自我佔有的則是需要甄別的心理學的意見,是不純粹的。在先驗自我的界域中,不存在真善美的分裂;真善美的分裂只發生在經驗自我那裡。

"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kant

今天來談談康德的美學。我們知道,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乃是其主要美學著作。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美學觀點有二:"審美的無功利性"與"美是道德的象徵"。二者分別代表了啟蒙美學和古典美學的宗旨。而在現在看來,這兩個觀點的美學旨趣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說,審美的無功利性乃是使現代美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根基,乃是藝術獨立自足的支持;那麼,"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取消美學的獨立性,美在根本上只是善的附庸。

這顯示了康德美學的過渡性質:一方面,康德美學是對美善不分的舊思想的最大清掃,從而使審美和藝術獲得其獨立自足的地位;另一方面,康德的神學指歸和道德主義的形而上學體系又在根本上將美拉回到對至善的附庸狀態。

而個人認為,康德美學的這種內在傾向上的分裂乃是兩種根本哲學性格的鬥爭。從尼采的視角看,一種是完滿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肯定個體生命、日常生活;另一種是衰弱、蒼白的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本能地持有生命需要救贖的信念,因而貶低、否定生命及日常生活。顯然在康德美學中,第二種性格壓過了第一種性格。而這直接體現在康德的"審美遊戲"說之中。康德的審美遊戲也因此實際上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康德審美遊戲說:審美的無功利性

首先,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一種內心的"自由遊戲"。這種自由遊戲乃是意指審美的無功利性。在康德看來,審美固然離不開感官感受,以獲取感覺材料。但感覺本身只是被動接收機能,不具有自由性,美不是感官感受的對象。我們一經獲得感覺材料後,當立即調動想象力,在感覺的基礎上不斷地生產、創造出新的表象。這些表象的主觀性很強,可以時而突出這些方面,時而突出那些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內容,也可以省略一些內容。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因而,審美活動乃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其中對優美的鑑賞乃是知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知性在此不提供任何概念範疇,只是以其能力在發揮作用。知性的能力便是綜合,凝聚。將想象力提供的豐富駁雜,飄忽不定的表象凝聚為一個完整的形象。想象力和知性這兩種能力在審美中的運用是自由和諧的。而在認識活動中則不然,認識需要概念範疇,想象力圍繞著知性提供的範疇來活動,受其所限,沒有自由。對崇高的審美則是理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崇高的對象廣袤無垠、狂暴無序、蠻橫粗野,讓我們感到壓抑、渺小。想象力活躍起來不斷形成表象。但知性卻對無能為力去把握它,將其凝聚為一個整體。知性只能把握有限的形象,於是想象力便跳過知性到更高處去與理性達到自由遊戲。在無限面前,理性的精神高揚,激發了戰勝客體的強烈使命感。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總而言之,無論是對優美的鑑賞,還是對崇高的審美,審美活動都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因其是想象力的遊戲,它不關注對象的實存、質料和目的的內容,只涉及對象的形式。否則想象力就是不自由的,受到知性範疇的限制。康德的"審美遊戲說"內在要求了審美的無功利性。

"不自由的遊戲":美是道德的象徵

然而,康德在審美無功利性的角度上,認為審美是內心的"自由的遊戲"。但康德又把他所說的這種"自由的審美遊戲"看作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

審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其中"無目的性"在康德那裡指審美的無功利性,而"合目的性"則指向超感性的至善目的,即美是道德的象徵。為了之後更清楚地闡釋康德的哲學性格,這裡需要對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進行討論,即合目的性原理意味著什麼?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合目的性乃是合"人的目的"。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都在表達他的道德主義觀點——人是目的。合目的首先就是合人之知性和理性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合目的性原理為何以理性和知性為目的,或者說為什麼"人是目的"?

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暗示了答案:我們覺得美的東西就好像專供我們欣賞似的。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美的事物與人的官能之間似乎存在著美妙的協調一致。康德把美理解成一種目的性顯現,他認為美麗的大自然促使我們思考現象背後的一種更高目的,即思考那位關心我們的造物主,他創造了這個世界,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井然有序(自然的合目的性)。總而言之,康德關於審美的"合目的性"不僅指向道德主義的理性,更為根本地指向超感性領域的上帝。雖然在康德那裡,上帝的這種安排的目的是不可知的。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知道康德所說的審美遊戲是一種有遊戲標準的遊戲,一種有成敗的遊戲。成功的遊戲才會產生優美感或崇高感。而遊戲的成功或失敗在於能否"合目的"。因此,康德之審美遊戲只有"合目的"才能成功,即使它的合目的性標準最後指向的是超感性的至善,它依舊是不自由的。在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康德的審美恰恰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審美的二律背反

康德審美遊戲中的這種自由與不自由的矛盾在其《判斷力批判》中體現為"審美共通感"的問題,即審美的二律背反。一方面,審美是沒有共通感的:審美是人的心理活動,其特徵是無功利性的,因而是沒有具體客觀標準的。審美判斷受每個個體的經驗限制,是偶然的,相對的。另一方面,審美是有共通感的:審美判斷有一個審美合目的性的先驗原理,審美的優美感或崇高感最後都指向最終的目的。

但關於審美共通感的這種二律背反在康德那裡其實是兩個層次上的問題,審美遊戲的自由與不自由其實亦是兩個層次的問題。

需要先分析康德哲學的靈魂概念。康德將靈魂看作是精神和肉體交感產生的靈肉一體的實體。靈魂的活動就是意識現象。康德將人的意識區分出知、情、意三種功能,分別對應於真、善、美三種價值判斷。康德只會認可靈魂的精神方面。所以康德從"自我"的角度區分精神和肉體對靈魂的影響。即將自我區分為先驗自我和經驗自我。先驗自我為精神的自我,經驗自我是指涉肉體的靈魂自我。先驗自我關涉先驗的知識,包括自然的知識,優美和崇高的形式知識和道德的知識。經驗自我佔有的則是需要甄別的心理學的意見,是不純粹的。在先驗自我的界域中,不存在真善美的分裂;真善美的分裂只發生在經驗自我那裡。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對兩種自我的區分,實際上指出了靈魂的兩種層次的目的。先驗的自我為靈魂的精神方面,追求的是超感性領域的至善目的;經驗自我指涉肉體,追求的是外在的功利目的。康德的"審美無功利性"所說的"無目的性"乃是指審美活動在經驗自我層面上的無目的,審美乃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而"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先驗自我層面確認,至善乃是審美判斷的標準和最後目的,審美是道德自我確證的遊戲,因其是結果是有好惡判斷的,可以說是不自由的。而這實際上是兩個層次的審美特徵被康德總結為一個特徵: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所以,由上可知,康德的審美遊戲的自由與不自由是就兩個層面的自我來說的。康德審美遊戲的不自由與自由並不是矛盾的,康德審美遊戲的不自由特徵是比自由特徵更為根本的。

義與不義:遊戲與賭博

康德審美遊戲在根本上的這種不自由,在於其在本質上乃是一種"賭博遊戲"。而這種賭博遊戲在尼采看來並不是真正的遊戲。賭博遊戲的參與者是賭徒,賭徒從不關心賭博遊戲的過程,他只關心遊戲的結果。結果的勝負成敗乃是賭博的一切意義所在。康德的審美遊戲就是這樣一種賭博:這一審美遊戲的過程本身並無意義,一切審美活動都是道德的一種自我確證,美是道德的象徵。只有審美遊戲符合了合目的性這一先驗原理(審美合目的性原理背後指向超驗的最終目的),審美遊戲才算成功,才能產生優美感與崇高感。而醜在這種審美遊戲種是沒有地位的。

總而言之,康德的審美遊戲的不自由根本在於它乃是一種賭博遊戲,它不是真正的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乃是一種不自由的賭博遊戲。正因為康德審美遊戲的這一種本質,在康德美學中,"審美的無功利性"必然導向"美是道德的象徵";審美由在經驗層面的無共通感也必然導向在超驗層面的有共通感;審美遊戲在經驗層面的自由無目的也必然導向在超驗層面的合目的,不自由。

"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kant

今天來談談康德的美學。我們知道,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乃是其主要美學著作。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美學觀點有二:"審美的無功利性"與"美是道德的象徵"。二者分別代表了啟蒙美學和古典美學的宗旨。而在現在看來,這兩個觀點的美學旨趣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說,審美的無功利性乃是使現代美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根基,乃是藝術獨立自足的支持;那麼,"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取消美學的獨立性,美在根本上只是善的附庸。

這顯示了康德美學的過渡性質:一方面,康德美學是對美善不分的舊思想的最大清掃,從而使審美和藝術獲得其獨立自足的地位;另一方面,康德的神學指歸和道德主義的形而上學體系又在根本上將美拉回到對至善的附庸狀態。

而個人認為,康德美學的這種內在傾向上的分裂乃是兩種根本哲學性格的鬥爭。從尼采的視角看,一種是完滿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肯定個體生命、日常生活;另一種是衰弱、蒼白的生命所持有的哲學性格,它本能地持有生命需要救贖的信念,因而貶低、否定生命及日常生活。顯然在康德美學中,第二種性格壓過了第一種性格。而這直接體現在康德的"審美遊戲"說之中。康德的審美遊戲也因此實際上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康德審美遊戲說:審美的無功利性

首先,康德認為審美活動是一種內心的"自由遊戲"。這種自由遊戲乃是意指審美的無功利性。在康德看來,審美固然離不開感官感受,以獲取感覺材料。但感覺本身只是被動接收機能,不具有自由性,美不是感官感受的對象。我們一經獲得感覺材料後,當立即調動想象力,在感覺的基礎上不斷地生產、創造出新的表象。這些表象的主觀性很強,可以時而突出這些方面,時而突出那些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內容,也可以省略一些內容。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因而,審美活動乃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其中對優美的鑑賞乃是知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知性在此不提供任何概念範疇,只是以其能力在發揮作用。知性的能力便是綜合,凝聚。將想象力提供的豐富駁雜,飄忽不定的表象凝聚為一個完整的形象。想象力和知性這兩種能力在審美中的運用是自由和諧的。而在認識活動中則不然,認識需要概念範疇,想象力圍繞著知性提供的範疇來活動,受其所限,沒有自由。對崇高的審美則是理性與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崇高的對象廣袤無垠、狂暴無序、蠻橫粗野,讓我們感到壓抑、渺小。想象力活躍起來不斷形成表象。但知性卻對無能為力去把握它,將其凝聚為一個整體。知性只能把握有限的形象,於是想象力便跳過知性到更高處去與理性達到自由遊戲。在無限面前,理性的精神高揚,激發了戰勝客體的強烈使命感。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總而言之,無論是對優美的鑑賞,還是對崇高的審美,審美活動都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因其是想象力的遊戲,它不關注對象的實存、質料和目的的內容,只涉及對象的形式。否則想象力就是不自由的,受到知性範疇的限制。康德的"審美遊戲說"內在要求了審美的無功利性。

"不自由的遊戲":美是道德的象徵

然而,康德在審美無功利性的角度上,認為審美是內心的"自由的遊戲"。但康德又把他所說的這種"自由的審美遊戲"看作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

審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活動。其中"無目的性"在康德那裡指審美的無功利性,而"合目的性"則指向超感性的至善目的,即美是道德的象徵。為了之後更清楚地闡釋康德的哲學性格,這裡需要對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進行討論,即合目的性原理意味著什麼?

首先顯而易見的是,合目的性乃是合"人的目的"。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都在表達他的道德主義觀點——人是目的。合目的首先就是合人之知性和理性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合目的性原理為何以理性和知性為目的,或者說為什麼"人是目的"?

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暗示了答案:我們覺得美的東西就好像專供我們欣賞似的。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美的事物與人的官能之間似乎存在著美妙的協調一致。康德把美理解成一種目的性顯現,他認為美麗的大自然促使我們思考現象背後的一種更高目的,即思考那位關心我們的造物主,他創造了這個世界,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井然有序(自然的合目的性)。總而言之,康德關於審美的"合目的性"不僅指向道德主義的理性,更為根本地指向超感性領域的上帝。雖然在康德那裡,上帝的這種安排的目的是不可知的。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知道康德所說的審美遊戲是一種有遊戲標準的遊戲,一種有成敗的遊戲。成功的遊戲才會產生優美感或崇高感。而遊戲的成功或失敗在於能否"合目的"。因此,康德之審美遊戲只有"合目的"才能成功,即使它的合目的性標準最後指向的是超感性的至善,它依舊是不自由的。在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康德的審美恰恰是一種"不自由的遊戲"。

審美的二律背反

康德審美遊戲中的這種自由與不自由的矛盾在其《判斷力批判》中體現為"審美共通感"的問題,即審美的二律背反。一方面,審美是沒有共通感的:審美是人的心理活動,其特徵是無功利性的,因而是沒有具體客觀標準的。審美判斷受每個個體的經驗限制,是偶然的,相對的。另一方面,審美是有共通感的:審美判斷有一個審美合目的性的先驗原理,審美的優美感或崇高感最後都指向最終的目的。

但關於審美共通感的這種二律背反在康德那裡其實是兩個層次上的問題,審美遊戲的自由與不自由其實亦是兩個層次的問題。

需要先分析康德哲學的靈魂概念。康德將靈魂看作是精神和肉體交感產生的靈肉一體的實體。靈魂的活動就是意識現象。康德將人的意識區分出知、情、意三種功能,分別對應於真、善、美三種價值判斷。康德只會認可靈魂的精神方面。所以康德從"自我"的角度區分精神和肉體對靈魂的影響。即將自我區分為先驗自我和經驗自我。先驗自我為精神的自我,經驗自我是指涉肉體的靈魂自我。先驗自我關涉先驗的知識,包括自然的知識,優美和崇高的形式知識和道德的知識。經驗自我佔有的則是需要甄別的心理學的意見,是不純粹的。在先驗自我的界域中,不存在真善美的分裂;真善美的分裂只發生在經驗自我那裡。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對兩種自我的區分,實際上指出了靈魂的兩種層次的目的。先驗的自我為靈魂的精神方面,追求的是超感性領域的至善目的;經驗自我指涉肉體,追求的是外在的功利目的。康德的"審美無功利性"所說的"無目的性"乃是指審美活動在經驗自我層面上的無目的,審美乃是想象力的自由遊戲。而"美是道德的象徵"恰恰是在先驗自我層面確認,至善乃是審美判斷的標準和最後目的,審美是道德自我確證的遊戲,因其是結果是有好惡判斷的,可以說是不自由的。而這實際上是兩個層次的審美特徵被康德總結為一個特徵: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所以,由上可知,康德的審美遊戲的自由與不自由是就兩個層面的自我來說的。康德審美遊戲的不自由與自由並不是矛盾的,康德審美遊戲的不自由特徵是比自由特徵更為根本的。

義與不義:遊戲與賭博

康德審美遊戲在根本上的這種不自由,在於其在本質上乃是一種"賭博遊戲"。而這種賭博遊戲在尼采看來並不是真正的遊戲。賭博遊戲的參與者是賭徒,賭徒從不關心賭博遊戲的過程,他只關心遊戲的結果。結果的勝負成敗乃是賭博的一切意義所在。康德的審美遊戲就是這樣一種賭博:這一審美遊戲的過程本身並無意義,一切審美活動都是道德的一種自我確證,美是道德的象徵。只有審美遊戲符合了合目的性這一先驗原理(審美合目的性原理背後指向超驗的最終目的),審美遊戲才算成功,才能產生優美感與崇高感。而醜在這種審美遊戲種是沒有地位的。

總而言之,康德的審美遊戲的不自由根本在於它乃是一種賭博遊戲,它不是真正的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乃是一種不自由的賭博遊戲。正因為康德審美遊戲的這一種本質,在康德美學中,"審美的無功利性"必然導向"美是道德的象徵";審美由在經驗層面的無共通感也必然導向在超驗層面的有共通感;審美遊戲在經驗層面的自由無目的也必然導向在超驗層面的合目的,不自由。

審美是一場賭博還是遊戲?康德的審美遊戲是否真的自由

而前文已提到,康德的審美遊戲的這一本質(即乃一種賭博)乃是由一種哲學性格所決定的。尼采認為,完滿生命下的哲學性格乃是希臘人的性格,他們相信生命具有完全的正義。而衰弱生命下的哲學性格乃是基督徒的性格,他們貶低否定生命與生活,相信生命不具有正當性,持有一種生命需要救贖的信念。正是這兩種對生命是義與不義的截然相反的信念,決定了哲學家們的所建構的美學是一種真正的遊戲還是一種賭博。基督徒的性格下的哲學家們,他們根本上持有生命不義,需要救贖的信念,其美學與哲學是要尋求解救與希望的。這決定了他們的美學與哲學在根本上必然是一種賭博遊戲。就像德勒茲所說的:"賭博是人類學的話題,它只關注人的兩種生存方式:相信上帝存在的一類人的生活方式和相信上帝不存在的另一類人的生活方式。上帝不是在賭博種存在,而是被賭博預設的視角或立場,根據這種立場,偶然被分解成輸贏的概率。"

所以康德作為一個尼采所說的基督徒性格的哲學家,其美學在其不義信仰下必然導向賭博遊戲。其審美遊戲的價值要在遊戲終結時才有評判。康德美學的二元分裂在這種不義信仰下乃是一種必然。

所以,要真正實現審美活動的自由,即讓審美遊戲在康德所說的經驗自我層面和先驗自我層面都是自由的。則必須用真正的遊戲來代替賭博。而這關鍵在於對生命本身信仰的翻轉。必須持有一種希臘人的哲學性格,徹底肯定生命與生活的正義性。只有這樣,人才能真正以自己為目的。人不需要救贖,除人之外沒有也不需要有更高的價值,更高的目的。也只有持有這樣信仰下的哲學家,其構建的美學才可能是真正的遊戲:遊戲自身即是目的,遊戲的價值完全在於過程,而結果是毫不關心的。在這種美學下,審美者乃是真正的遊戲者,審美者完全享受於審美遊戲的過程中,只要是想象力的創造,即使是醜也能使人感到愉悅。只有這種審美才是具有真正的無功利性和真正的自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