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知性、理性:淺談康德的認識論'

"

康德自覺地從二元論立場出發,為了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解決知識的可能性根據、證明人的自由、挽救形而上學,在哲學上發動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把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顛倒為對象必須符合知識,亦即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先天認識形式。

"

康德自覺地從二元論立場出發,為了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解決知識的可能性根據、證明人的自由、挽救形而上學,在哲學上發動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把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顛倒為對象必須符合知識,亦即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先天認識形式。

感性、知性、理性:淺談康德的認識論

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康德看來,如果按照形而上學關於知識的傳統觀念,亦即知識必須符合對象才能成為真實可靠的知識,而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證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於是,康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觀念:如果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這條路走不通,不妨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那樣換一個角度,把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係顛倒過來,看一看讓對象符合知識亦即主體固有的認識形式會有什麼結果。

在康德看來,問題由此便得到了完滿的解決:一方面,我們的知識的確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但是另一方面,進行認識活動的主體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認識形式,由於這些認識形式在經驗之先並且作為經驗的條件而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之中,因而便使知識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換言之,經驗為知識提供材料,而主體則為知識提供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識就其內容而言是經驗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則是先天的。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了證明。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學革命。

“對象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這一理論的消極方面:如果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那就意味著事物對我們來說被劃分成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主體的認識形式所認識的事物,即“顯象”;另一方面是未經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在認識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體”。也就是說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雖然構成了知識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據,但是亦限制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我們只能認識事物對我們的顯象而不可能認識事物本身。(由此,自然科學是可能的,但不是完全可能的,而形而上學是絕對不可能的。)

積極方面:雖然認識形式的限制體現了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我們的認識領域之外還有一個不受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無限自由的領域。於是就為理性的另一種能力亦即實踐能力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天地,這就意味著在認識形式限制之外的一切都具有了自由的可能。

同樣,人和事物一樣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服從於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則,在這個領域中他是沒有自由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具有不受自然法則限制的一面。假如我們無限地擴張理性的認識能力,其結果勢必把一切都變成了必然的東西而使人失去了自由,而當我們限制了理性的認識能力之時就為自由保留了一片天地。所以康德認為我們有必要限制知識,以便為信念留地盤。

由此可見,康德的哲學革命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它通過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來確立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則通過對認識能力的限制為自由開闢道路,而且這後一方面真正體現了康德哲學的根本精神。


"

康德自覺地從二元論立場出發,為了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解決知識的可能性根據、證明人的自由、挽救形而上學,在哲學上發動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把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顛倒為對象必須符合知識,亦即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先天認識形式。

感性、知性、理性:淺談康德的認識論

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康德看來,如果按照形而上學關於知識的傳統觀念,亦即知識必須符合對象才能成為真實可靠的知識,而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證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於是,康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觀念:如果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這條路走不通,不妨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那樣換一個角度,把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係顛倒過來,看一看讓對象符合知識亦即主體固有的認識形式會有什麼結果。

在康德看來,問題由此便得到了完滿的解決:一方面,我們的知識的確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但是另一方面,進行認識活動的主體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認識形式,由於這些認識形式在經驗之先並且作為經驗的條件而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之中,因而便使知識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換言之,經驗為知識提供材料,而主體則為知識提供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識就其內容而言是經驗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則是先天的。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了證明。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學革命。

“對象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這一理論的消極方面:如果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那就意味著事物對我們來說被劃分成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主體的認識形式所認識的事物,即“顯象”;另一方面是未經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在認識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體”。也就是說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雖然構成了知識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據,但是亦限制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我們只能認識事物對我們的顯象而不可能認識事物本身。(由此,自然科學是可能的,但不是完全可能的,而形而上學是絕對不可能的。)

積極方面:雖然認識形式的限制體現了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我們的認識領域之外還有一個不受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無限自由的領域。於是就為理性的另一種能力亦即實踐能力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天地,這就意味著在認識形式限制之外的一切都具有了自由的可能。

同樣,人和事物一樣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服從於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則,在這個領域中他是沒有自由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具有不受自然法則限制的一面。假如我們無限地擴張理性的認識能力,其結果勢必把一切都變成了必然的東西而使人失去了自由,而當我們限制了理性的認識能力之時就為自由保留了一片天地。所以康德認為我們有必要限制知識,以便為信念留地盤。

由此可見,康德的哲學革命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它通過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來確立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則通過對認識能力的限制為自由開闢道路,而且這後一方面真正體現了康德哲學的根本精神。


感性、知性、理性:淺談康德的認識論

康德的認識論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來源於先天的認識形式和後天感性質料的結合。這種結合經歷感性、知性、理性三個階段,依次形成數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形而上學知識。

感性是指主體自我藉助於感性經驗而形成的感性直觀知識的先天認識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驗直觀,一是純直觀。前者是後天的質料,後者是先天的形式。感性的先天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感性與感覺經驗結合後形成數學知識。在感性階段,認識的先天形式是空間和時間,結合經驗直觀質料分別形成幾何學和代數學知識。

知性是指主體自我對感性對象進行思維,把特殊、沒有聯繫的感性對象加以綜合,並且聯結成為有規律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先天認識能力。知性的先天認識形式是知性純概念,即“範疇”。用這些範疇把感性知識結合起來,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成為知識。知性與感覺經驗結合形成自然科學知識。在知性階段,認識的先天形式是知性純概念,結合感性對象形成自然科學知識。

理性指在經驗中無法達到的知識的完備性和無條件性,即要求認識世界、靈魂和上帝的認識能力。理性是認識的最高階段,要求認識自在之物本身,獲得關於世界的絕對認識,即理念。但是理性自身沒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範疇。但用認識有限對象的知性範疇去把握無限對象,理性必然陷入不可解決的矛盾,因此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理性是認識的最高階段,要求認識自在之物本身,獲得關於整個世界的絕對無限的認識。但理性自身沒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範疇,用認識有限對象的知性範疇去把握無限對象,必然陷入矛盾,因此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康德的先驗論是先驗唯心論和經驗實在論的調和,他一方面強調人類的認識形式是先驗的,另一方面又說,主觀形式只有在被運用於感覺材料時才有效。其中理性分為消極的辯證法和積極的方法論,後者是向實踐理性的過渡。

康德的認識論體現了啟蒙時代的人本主義精神。在調和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基礎上,康德一方面強調認識起源於經驗,另一方面更認為,唯有理性認識才有必然性,這樣就達到了“知性為自然立法”的效果。

康德認識論的內在矛盾在於嚴格區分物自體和現象,試圖通過隔離的方式限制理性本身,以迴避理性的內在矛盾性即辯證性,恰恰暴露了辯證法正是理性的本質屬性。

"

康德自覺地從二元論立場出發,為了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解決知識的可能性根據、證明人的自由、挽救形而上學,在哲學上發動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把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顛倒為對象必須符合知識,亦即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先天認識形式。

感性、知性、理性:淺談康德的認識論

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康德看來,如果按照形而上學關於知識的傳統觀念,亦即知識必須符合對象才能成為真實可靠的知識,而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證明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於是,康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觀念:如果知識必須符合對象這條路走不通,不妨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那樣換一個角度,把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係顛倒過來,看一看讓對象符合知識亦即主體固有的認識形式會有什麼結果。

在康德看來,問題由此便得到了完滿的解決:一方面,我們的知識的確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但是另一方面,進行認識活動的主體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認識形式,由於這些認識形式在經驗之先並且作為經驗的條件而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之中,因而便使知識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換言之,經驗為知識提供材料,而主體則為知識提供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識就其內容而言是經驗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則是先天的。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了證明。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學革命。

“對象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這一理論的消極方面:如果對象必須符合主體的認識形式,那就意味著事物對我們來說被劃分成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主體的認識形式所認識的事物,即“顯象”;另一方面是未經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在認識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體”。也就是說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雖然構成了知識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據,但是亦限制了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我們只能認識事物對我們的顯象而不可能認識事物本身。(由此,自然科學是可能的,但不是完全可能的,而形而上學是絕對不可能的。)

積極方面:雖然認識形式的限制體現了認識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我們的認識領域之外還有一個不受認識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無限自由的領域。於是就為理性的另一種能力亦即實踐能力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天地,這就意味著在認識形式限制之外的一切都具有了自由的可能。

同樣,人和事物一樣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服從於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則,在這個領域中他是沒有自由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具有不受自然法則限制的一面。假如我們無限地擴張理性的認識能力,其結果勢必把一切都變成了必然的東西而使人失去了自由,而當我們限制了理性的認識能力之時就為自由保留了一片天地。所以康德認為我們有必要限制知識,以便為信念留地盤。

由此可見,康德的哲學革命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它通過主體先天的認識形式來確立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則通過對認識能力的限制為自由開闢道路,而且這後一方面真正體現了康德哲學的根本精神。


感性、知性、理性:淺談康德的認識論

康德的認識論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來源於先天的認識形式和後天感性質料的結合。這種結合經歷感性、知性、理性三個階段,依次形成數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形而上學知識。

感性是指主體自我藉助於感性經驗而形成的感性直觀知識的先天認識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驗直觀,一是純直觀。前者是後天的質料,後者是先天的形式。感性的先天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感性與感覺經驗結合後形成數學知識。在感性階段,認識的先天形式是空間和時間,結合經驗直觀質料分別形成幾何學和代數學知識。

知性是指主體自我對感性對象進行思維,把特殊、沒有聯繫的感性對象加以綜合,並且聯結成為有規律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先天認識能力。知性的先天認識形式是知性純概念,即“範疇”。用這些範疇把感性知識結合起來,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成為知識。知性與感覺經驗結合形成自然科學知識。在知性階段,認識的先天形式是知性純概念,結合感性對象形成自然科學知識。

理性指在經驗中無法達到的知識的完備性和無條件性,即要求認識世界、靈魂和上帝的認識能力。理性是認識的最高階段,要求認識自在之物本身,獲得關於世界的絕對認識,即理念。但是理性自身沒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範疇。但用認識有限對象的知性範疇去把握無限對象,理性必然陷入不可解決的矛盾,因此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理性是認識的最高階段,要求認識自在之物本身,獲得關於整個世界的絕對無限的認識。但理性自身沒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範疇,用認識有限對象的知性範疇去把握無限對象,必然陷入矛盾,因此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康德的先驗論是先驗唯心論和經驗實在論的調和,他一方面強調人類的認識形式是先驗的,另一方面又說,主觀形式只有在被運用於感覺材料時才有效。其中理性分為消極的辯證法和積極的方法論,後者是向實踐理性的過渡。

康德的認識論體現了啟蒙時代的人本主義精神。在調和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基礎上,康德一方面強調認識起源於經驗,另一方面更認為,唯有理性認識才有必然性,這樣就達到了“知性為自然立法”的效果。

康德認識論的內在矛盾在於嚴格區分物自體和現象,試圖通過隔離的方式限制理性本身,以迴避理性的內在矛盾性即辯證性,恰恰暴露了辯證法正是理性的本質屬性。

感性、知性、理性:淺談康德的認識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