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5年前有人跟你說,他要造無人駕駛汽車,還要挖一條能跑超音速高鐵的隧道,再弄出個能自由往返的火箭,把100萬人移民到火星上。你一定會以為這個人是個異想天開的瘋子!

但是,這些荒誕的夢想真的正在一步步實現,這個人就是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馬斯克涉足的領域之寬令人咋舌:從在線支付,到無人汽車、超級隧道、太陽能、航天技術、火星移民。

Zip2,Paypal,SpaceX,SolarCity,Hyperloop,TESLA,這一串令人頭暈目眩的公司背後都有馬斯克的身影。

其中,SpaceX是繼美俄中三國之後,第四個可以發射和回收航天飛行器的組織。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超級隧道概念圖

埃隆·馬斯克是如何做出這麼多彪悍的事情呢?

在TED的採訪中,他透露自己非常推崇的思維模式是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翻譯成中文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維。

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麼?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又稱“第一原理”)其實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一個哲學術語:

“每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刪除。”

哲學不怎麼親民,我們打個比方就很容易理解了: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比如,幾何學中的“第一原理”(部分)有: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又或者,經濟學中的“第一原理”(部分)有:供求理論。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當供過於求時價格下降。

即馬斯克所說的:“通過第一原理,把事情昇華到最根本的真理,然後從最核心處開始推理……”

簡單來說,第一性原理就是指一個定理,或者定理的推論。不同於與之相對的“經驗參數”,這兩者分別是對應著人類的兩種思維方式——演繹法與歸納法。

“第一性原理思維”就是屬於一種演繹法思維。由1個或多個定律推演而來,或者它本身就是一個定律;

“經驗參數”則是一種歸納法思維,由N個已知的數據或現象,推論出一個規律。

兩者有何區別呢?舉個例子說明下。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船長觀察到前方有座冰山)

一個善用歸納法思維的船長A會這麼想:我上次遇到的冰山在水面下還有一個大冰山,我上上次遇到的冰山也是這樣,泰坦尼克號遇到的冰山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冰山下面一定也會有一個大冰山,看來我要小心地繞過去。

一個善用演繹法思維的船長B會這麼想:觀察到這個冰山是移動的,說明它是浮在水中。根據浮力原理,F浮=G排(即物體浮力等於物體下沉時排開液體的重力),所以水面下一定藏有一個體積足夠大的冰山,看來我要小心地繞過去。

雖然殊途同歸,但是很明顯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人們總是更習慣於用歸納法思維來總結規律和解決問題。比如:

員工A銷售業績突出,電話量很高;

員工B銷售業績突出,電話量同樣很高;

……

所以得出結論,電話量是影響銷售業績的一個重要指標,於是KPI加上了電話量的考核。

這是我們工作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但並不是中國教育和文化所帶來的特有現象,而是全人類都更傾向於使用歸納法。

如果用演繹法,又會如何思考這個銷量問題呢?

銷售是什麼?

是讓產品與客戶接觸,激發出客戶購買慾望,並且實現成交的一個過程。

由此可見,銷售分為3個階段:

step 1. 讓客戶接觸到產品→step 2.激發出購買慾望→step 3.成交過程

其中step1又可以拆分成官網展示、電話推銷、樣品寄送;同樣step 2也可以拆分為官網廣告文案、電話推銷術語等環節。

因此,如果是以電話銷售為主的產品,想要提高step 1和step 2的產出,可以增加電話量。(注意,這個時候的演繹法的結論與歸納法思維再次殊途同歸。標記為結論一。)

但是,換個角度的話,你還能發現,為什麼一定要用電話銷售的形式呢?step 1和step 2是否可以變成新媒體營銷,是否可以變成電商營銷,是否可以變成網紅營銷?(此時,演繹法與歸納法的區別就出現了。標記為結論二。)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了歸納法與演繹法這兩種思維的不同之處。

歸納法只能對已發生的事實總結規律,常常會忽略尚未在內部發生的新生事物。而顛覆式創新卻是一種未發生的事情,所以歸納法思維是很難創造出顛覆式產品的。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歸納法的侷限性)

舉個例子,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手機的實體鍵盤是我們的真實需求嗎?15年前你一定會說沒有鍵盤,那怎麼編輯短信。

但有位大佬看穿了使用實體鍵盤的本質——向手機輸入指令和信息。同時,也發現了實體按鍵的不足,認為多點觸控能讓用戶通過雙手進行單擊、雙擊、平移、按壓、滾動和旋轉等不同手勢觸摸屏幕,實現隨心所欲地操控,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於是這位大佬開啟了手機觸屏的新時代。現如今,已經進入全面屏時代,就連蘋果最經典的Home鍵也即將退出人們的視野,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摺疊屏手機的上市,音量鍵也將被虛擬按鍵替代。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再舉幾個商業例子:

20世紀80年代,互聯網誕生早期,多數互聯網企業都傾力於為網民提供各種網站內容,80後應該有印象,我們一上網就登錄搜狐、新浪之類的門戶網站。

但遠比門戶時代更早的十多年前,就有兩個年輕人認為:

比起內容本身,如何讓用戶“便利的獲取內容”更重要,這將產生萬億美元級的市場潛力。

那個年代,網民總量少、互聯網上內容稀少、許多服務還是付費,如果這兩個年輕人對外宣揚這種想法,公眾只會嗤之以鼻,沒人會認為他們高瞻遠矚。

但歷史證明,少數人的觀點多半是對的。

這兩個年輕人是布林和佩奇,Google創始人。

他們對互聯網產業的核心洞察:“便利、免費”貫穿了Google從創立到強盛的整個歷程。

巧合的是,這種對新產業的“非主流深刻洞察”頻繁出現於那些偉大企業的核心創始人中:

1976年,商用計算機剛興起,家庭計算機更是聞所未聞,但喬布斯卻預見了計算機終究會像水電一樣進入千家萬戶,於是創辦了蘋果公司研製個人計算機;

同年,比爾·蓋茨也看好了個人計算機的未來,他還意識到只需要搶佔用戶與計算機的聯結中樞——操作系統,就能壟斷整個產業;

1984年,互聯網尚未興起,思科CISCO創始人博薩卡和勒納(兩人是夫婦)就看好“多協議路由器”便義無反顧投入,最終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通訊服務商;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是的,以上商業巨星們便是運用了“第一原理”思考法(雖然他們未必知道這個名詞)。它的效用驚人。

說的接地氣一點,無論你是想跟老闆叫板漲薪、還是成功創業、哪怕是提升生活品質,第一原理思考法都是一種必備思維。

舉個大家關心的“漲工資”的例子就很容易明白:

談到“收入”,我們可以把“個人能力在社會的市場價”看作一個系統。

它的“第一原理”是:

產業市值及從業人數比例

崗位對產業的貢獻度

個人能力的不可取代性(相對競爭優勢)

所以,如果你想實質提升“工資”,根據上述“第一原理”,你可以:

換一個市值更大的行業,且從業人數較少(通常科技成分比較高)

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業績或其他形式證明(增加相對競爭優勢)

換一個對產業貢獻更大的崗位(比如從行政換到銷售)

其他的理由,諸如:

“我像老黃牛一樣工作那麼多年了”

“那誰誰誰都漲工資了為何我沒漲”

“我天天加班女朋友都快把我甩了”

“你不給我漲工資就離職”

……

都是不成立的(沒有觸及“第一原理”)。當然,除非一開始給到你的工資遠低於市場價則是另一碼事了。

可見,掌握“第一原理”思考法是非常實用的,哪怕你沒有野心,但起碼也不能糊糊塗塗的活著任人宰割是吧?

2 如何學習運用“第一原理”思考法

這裡給到兩個方向:

1、由內而外:永遠不滿足於簡單解釋;

2、自外而內:借鑑自然界的隱喻、外部學科的啟示。

“第一原理”思考法最根本的獲得途徑應當是培養一種思維習慣,更確切的說,就是一種洞察抽象事物的“敏感度”……

這一點,需要我們像嬰兒探索世界一樣,無需任何外部激勵,以本能的好奇作為驅動力。

“永遠不要止步於簡單解釋。”這個心理暗示非常重要,它為我們探索任何系統的“第一原理”在思維深處開了一扇窗。

一旦你培養出了這種“不滿足於簡單解釋”的思考習慣,假以時日,必能讓你的“戳中問題本質”的能力成指數提升。

以“好奇心”為驅動力,由內而外的獲得“第一原理”的思考方法非常實用。但它存在一個缺陷——它會受你認知侷限性的制約。

就好比初中時做幾何題,如果你不知道可以畫“輔助線”這回事,一些題目是永遠解不開的。

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還需要第二類思考模式:自外而內。

第一性原理是一個定律,或是一個模型。蒐集的越多,那你能解答的問題也就越多。

巴菲特最重要的夥伴查理·芒格就曾說過,他熱愛學習,尤其是跨學科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他蒐集了100多種思維模型,他就是用這些模型來制定投資策略的。

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思維

(查理.芒格)

很多朋友業餘時間也大量閱讀學習,但時間一長,相信很多人都並沒有感知到實質的進步,為什麼呢?因為多數人的閱讀並沒有觸及學習的“第一原理”。讀書這件事在常年的應試教育的灌輸下,變成了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多讀書能考好試,多讀書能更有談資”,但是如果大家放棄“功利閱讀”,迴歸好奇的天性,持續吸納外部“多元化”的優秀理論(不求多但求質),進而就能輔助我們跳出認知侷限洞察事物的“第一原理”。

當然這兩種方式並不是“二選一”的孤立方案,而是彼此交融,互相強化的聯結:

方式一是思維驅動力,是尋找、分析問題的思路;方式二為方式一提供更好的思考工具、啟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