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與十二小學相鄰的還有一座手風琴珍藏館,收藏人叫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扎左林,他是一位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兒時的他便跟著父親學拉手風琴,後來成為伊犁有名的修琴師傅。亞歷山大有一個夢想——喜歡音樂的人能在他這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聽到悠揚的巴揚琴聲。這個心願使他堅持走到了今天,他用40多年時間收藏了20多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近300件各民族樂器,其中不乏古董級精品。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與十二小學相鄰的還有一座手風琴珍藏館,收藏人叫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扎左林,他是一位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兒時的他便跟著父親學拉手風琴,後來成為伊犁有名的修琴師傅。亞歷山大有一個夢想——喜歡音樂的人能在他這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聽到悠揚的巴揚琴聲。這個心願使他堅持走到了今天,他用40多年時間收藏了20多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近300件各民族樂器,其中不乏古董級精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出生於伊寧的作家畢淑敏說“這些琴是伊寧這個小城各民族和諧生活的最好註腳。”

中國的古老樂器-笙,西傳歐洲,成為活簧樂器口琴、風琴和手風琴的鼻祖。作為手風琴的巴揚,由俄羅斯移民帶到伊寧,在伊犁河畔生根開花,催生出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

我們經常感懷於那些幾代人傳承經營,不換地方,不改變味道,質量如一的古老店鋪,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亞歷山大和他的手風琴世界,讓人有了另一種認識——手風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宛若一個活著的有靈魂的人,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傳記和歷史,一個普通的修琴匠人,也有著理想與信念,仁愛與情懷。這一切,不但記錄著一個人的理想,一個家族的生活經歷,一種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是建國70年來,伊寧乃至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與十二小學相鄰的還有一座手風琴珍藏館,收藏人叫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扎左林,他是一位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兒時的他便跟著父親學拉手風琴,後來成為伊犁有名的修琴師傅。亞歷山大有一個夢想——喜歡音樂的人能在他這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聽到悠揚的巴揚琴聲。這個心願使他堅持走到了今天,他用40多年時間收藏了20多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近300件各民族樂器,其中不乏古董級精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出生於伊寧的作家畢淑敏說“這些琴是伊寧這個小城各民族和諧生活的最好註腳。”

中國的古老樂器-笙,西傳歐洲,成為活簧樂器口琴、風琴和手風琴的鼻祖。作為手風琴的巴揚,由俄羅斯移民帶到伊寧,在伊犁河畔生根開花,催生出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

我們經常感懷於那些幾代人傳承經營,不換地方,不改變味道,質量如一的古老店鋪,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亞歷山大和他的手風琴世界,讓人有了另一種認識——手風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宛若一個活著的有靈魂的人,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傳記和歷史,一個普通的修琴匠人,也有著理想與信念,仁愛與情懷。這一切,不但記錄著一個人的理想,一個家族的生活經歷,一種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是建國70年來,伊寧乃至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儘管生活在伊寧市的俄羅斯族人口不多,傳統的習俗依然保留著。

帕斯喀節(復活節)是俄羅斯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日期是不固定的。每年的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在節日當天,全家吃麵包預示著一整年都會幸福美滿。相互碰彩蛋寓意是彩色的蛋有殼,磕破雞蛋意味著耶穌破殼而出,以幫助耶穌復活。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與十二小學相鄰的還有一座手風琴珍藏館,收藏人叫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扎左林,他是一位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兒時的他便跟著父親學拉手風琴,後來成為伊犁有名的修琴師傅。亞歷山大有一個夢想——喜歡音樂的人能在他這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聽到悠揚的巴揚琴聲。這個心願使他堅持走到了今天,他用40多年時間收藏了20多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近300件各民族樂器,其中不乏古董級精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出生於伊寧的作家畢淑敏說“這些琴是伊寧這個小城各民族和諧生活的最好註腳。”

中國的古老樂器-笙,西傳歐洲,成為活簧樂器口琴、風琴和手風琴的鼻祖。作為手風琴的巴揚,由俄羅斯移民帶到伊寧,在伊犁河畔生根開花,催生出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

我們經常感懷於那些幾代人傳承經營,不換地方,不改變味道,質量如一的古老店鋪,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亞歷山大和他的手風琴世界,讓人有了另一種認識——手風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宛若一個活著的有靈魂的人,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傳記和歷史,一個普通的修琴匠人,也有著理想與信念,仁愛與情懷。這一切,不但記錄著一個人的理想,一個家族的生活經歷,一種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是建國70年來,伊寧乃至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儘管生活在伊寧市的俄羅斯族人口不多,傳統的習俗依然保留著。

帕斯喀節(復活節)是俄羅斯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日期是不固定的。每年的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在節日當天,全家吃麵包預示著一整年都會幸福美滿。相互碰彩蛋寓意是彩色的蛋有殼,磕破雞蛋意味著耶穌破殼而出,以幫助耶穌復活。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俄羅斯族文化在伊犁源遠流長,在繼承和保持俄羅斯族文化傳統和特色的同時,又與伊犁一體多元、異彩紛呈的多民族民俗文化交相互融。

看,今年的帕斯喀節到來了,俄羅斯族同胞們歡聚在六星街,帶來了五彩絢麗的彩蛋和傳統手工糕點,與各族群眾一起載歌載舞,共同表達對美好生活,對祖國大家庭的美好祝願。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與十二小學相鄰的還有一座手風琴珍藏館,收藏人叫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扎左林,他是一位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兒時的他便跟著父親學拉手風琴,後來成為伊犁有名的修琴師傅。亞歷山大有一個夢想——喜歡音樂的人能在他這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聽到悠揚的巴揚琴聲。這個心願使他堅持走到了今天,他用40多年時間收藏了20多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近300件各民族樂器,其中不乏古董級精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出生於伊寧的作家畢淑敏說“這些琴是伊寧這個小城各民族和諧生活的最好註腳。”

中國的古老樂器-笙,西傳歐洲,成為活簧樂器口琴、風琴和手風琴的鼻祖。作為手風琴的巴揚,由俄羅斯移民帶到伊寧,在伊犁河畔生根開花,催生出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

我們經常感懷於那些幾代人傳承經營,不換地方,不改變味道,質量如一的古老店鋪,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亞歷山大和他的手風琴世界,讓人有了另一種認識——手風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宛若一個活著的有靈魂的人,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傳記和歷史,一個普通的修琴匠人,也有著理想與信念,仁愛與情懷。這一切,不但記錄著一個人的理想,一個家族的生活經歷,一種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是建國70年來,伊寧乃至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儘管生活在伊寧市的俄羅斯族人口不多,傳統的習俗依然保留著。

帕斯喀節(復活節)是俄羅斯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日期是不固定的。每年的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在節日當天,全家吃麵包預示著一整年都會幸福美滿。相互碰彩蛋寓意是彩色的蛋有殼,磕破雞蛋意味著耶穌破殼而出,以幫助耶穌復活。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俄羅斯族文化在伊犁源遠流長,在繼承和保持俄羅斯族文化傳統和特色的同時,又與伊犁一體多元、異彩紛呈的多民族民俗文化交相互融。

看,今年的帕斯喀節到來了,俄羅斯族同胞們歡聚在六星街,帶來了五彩絢麗的彩蛋和傳統手工糕點,與各族群眾一起載歌載舞,共同表達對美好生活,對祖國大家庭的美好祝願。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與十二小學相鄰的還有一座手風琴珍藏館,收藏人叫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扎左林,他是一位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兒時的他便跟著父親學拉手風琴,後來成為伊犁有名的修琴師傅。亞歷山大有一個夢想——喜歡音樂的人能在他這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聽到悠揚的巴揚琴聲。這個心願使他堅持走到了今天,他用40多年時間收藏了20多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近300件各民族樂器,其中不乏古董級精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出生於伊寧的作家畢淑敏說“這些琴是伊寧這個小城各民族和諧生活的最好註腳。”

中國的古老樂器-笙,西傳歐洲,成為活簧樂器口琴、風琴和手風琴的鼻祖。作為手風琴的巴揚,由俄羅斯移民帶到伊寧,在伊犁河畔生根開花,催生出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

我們經常感懷於那些幾代人傳承經營,不換地方,不改變味道,質量如一的古老店鋪,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亞歷山大和他的手風琴世界,讓人有了另一種認識——手風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宛若一個活著的有靈魂的人,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傳記和歷史,一個普通的修琴匠人,也有著理想與信念,仁愛與情懷。這一切,不但記錄著一個人的理想,一個家族的生活經歷,一種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是建國70年來,伊寧乃至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儘管生活在伊寧市的俄羅斯族人口不多,傳統的習俗依然保留著。

帕斯喀節(復活節)是俄羅斯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日期是不固定的。每年的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在節日當天,全家吃麵包預示著一整年都會幸福美滿。相互碰彩蛋寓意是彩色的蛋有殼,磕破雞蛋意味著耶穌破殼而出,以幫助耶穌復活。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俄羅斯族文化在伊犁源遠流長,在繼承和保持俄羅斯族文化傳統和特色的同時,又與伊犁一體多元、異彩紛呈的多民族民俗文化交相互融。

看,今年的帕斯喀節到來了,俄羅斯族同胞們歡聚在六星街,帶來了五彩絢麗的彩蛋和傳統手工糕點,與各族群眾一起載歌載舞,共同表達對美好生活,對祖國大家庭的美好祝願。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

​文/張惜妍 圖/張雲華

導語:六星街是歷史文化街區,它見證了近代新疆世居民族與外來移居民族融合的過程。

俄羅斯族是最後一個移居伊犁的外來民族。據伊犁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簽訂後,沙俄首任領事扎哈羅夫駐伊犁惠遠城。惠遠城西門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貿易圈,當年有13隊俄國商販來伊犁開展貿易。

這是俄羅斯族人來伊犁居住最早的記錄,但這—時期俄羅斯族人還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俄羅斯族人開始移居伊犁。


1934年召開新疆第一次民眾代表大會,已加入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以“歸化族”的名義出席了會議。1935年,新疆召開了第二次民眾代表大會。會議對新疆各少數民族的劃分和稱謂做了具體規定,並通過了相應的決議案。其中,加入了中國國籍的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被冠以“歸化族”的名稱。

據民國28年(1939年)伊犁區行政長官公署的統計,伊犁區有俄羅斯人9008人,約佔地區總人口的2%,僅次於維吾爾、哈薩克、漢、回族,居第5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定名為俄羅斯族。

據伊犁文史研究專家賴洪波考證,俄羅斯族人從16世紀逐步東進,至19世紀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萬人。1955至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羅斯,後來又有一些人陸續遷往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俄羅斯文化風靡伊犁。當時俄語作為通用語言之一,被當地各民族居民廣泛使用。1934年,伊寧市籌建了第一所俄羅斯初級小學,新中國成立初期,伊寧市創辦了以招收蘇僑子女為主要對象的俄羅斯小學(即17小學),斯大林中學(後改為伊寧市七中)。1981年,伊寧市教育局在伊寧市六中附設了俄羅斯班,1985年創建了全國唯一的九年一貫制俄羅斯學校——伊寧市俄羅斯學校。2017年9月,更名為第十二小學。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寧衛生學校是在1948年蘇聯紅十字紅星協會辦的醫士班和助產士短訓班基礎上建立的。1950年更名為新疆省立伊寧衛生學校。伊犁州友誼醫院前身是伊犁蘇聯醫院。

俄羅斯族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生產和技術工藝,還引進了食品加工、靴鞋製造、衣裙縫紉、鐘錶、縫紉機、手搖唱機、自行車等修理技術。夏季最受歡迎的兩樣冷飲——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羅斯移民帶來的。六根棍馬車是由蘇聯傳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羅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麥的水磨,烘烤出俄羅斯列巴拿出去賣,伊犁日報社附近的俄羅斯列巴店,在伊犁無人不知。他們堅持用祖傳的手藝加工製作傳統的麵點,從不用機器做麵包,而且也不用發酵粉,堅持用啤酒花發酵,保持了傳統風味。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如今的伊犁賓館(前蘇聯領事館舊址),伊寧機場旁的中蘇民航飛行員培訓教導總隊舊址等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當然,更完整的歷史保留在六星街。

當年俄羅斯移民引領了伊犁的建築審美,所以,直到今日,無論哪個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帶有一點俄羅斯民居的風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受到了各種影響——普遍喜歡文學、歌曲、油畫和電影,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麵包、果醬、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裡的鮮花和街邊的橡樹。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結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現象,也深深影響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達樸實勤懇,又有內心世界的優雅浪漫情懷。


俄羅斯族人熱愛手風琴,在伊寧,其它民族也吸納了俄式風格,舉辦婚禮時拉著手風琴載歌載舞,琴聲在伊犁河畔飄揚了近百年。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與十二小學相鄰的還有一座手風琴珍藏館,收藏人叫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扎左林,他是一位純正的俄羅斯族人。兒時的他便跟著父親學拉手風琴,後來成為伊犁有名的修琴師傅。亞歷山大有一個夢想——喜歡音樂的人能在他這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手風琴,聽到悠揚的巴揚琴聲。這個心願使他堅持走到了今天,他用40多年時間收藏了20多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近300件各民族樂器,其中不乏古董級精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出生於伊寧的作家畢淑敏說“這些琴是伊寧這個小城各民族和諧生活的最好註腳。”

中國的古老樂器-笙,西傳歐洲,成為活簧樂器口琴、風琴和手風琴的鼻祖。作為手風琴的巴揚,由俄羅斯移民帶到伊寧,在伊犁河畔生根開花,催生出亞歷山大手風琴珍藏館。

我們經常感懷於那些幾代人傳承經營,不換地方,不改變味道,質量如一的古老店鋪,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亞歷山大和他的手風琴世界,讓人有了另一種認識——手風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宛若一個活著的有靈魂的人,擁有獨屬於自己的傳記和歷史,一個普通的修琴匠人,也有著理想與信念,仁愛與情懷。這一切,不但記錄著一個人的理想,一個家族的生活經歷,一種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是建國70年來,伊寧乃至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歷史見證。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儘管生活在伊寧市的俄羅斯族人口不多,傳統的習俗依然保留著。

帕斯喀節(復活節)是俄羅斯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日期是不固定的。每年的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在節日當天,全家吃麵包預示著一整年都會幸福美滿。相互碰彩蛋寓意是彩色的蛋有殼,磕破雞蛋意味著耶穌破殼而出,以幫助耶穌復活。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俄羅斯族文化在伊犁源遠流長,在繼承和保持俄羅斯族文化傳統和特色的同時,又與伊犁一體多元、異彩紛呈的多民族民俗文化交相互融。

看,今年的帕斯喀節到來了,俄羅斯族同胞們歡聚在六星街,帶來了五彩絢麗的彩蛋和傳統手工糕點,與各族群眾一起載歌載舞,共同表達對美好生活,對祖國大家庭的美好祝願。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伊犁故事 | 走進六星街之四俄式風情,民間的遺存與鄉愁


編 輯:熱娜 責任編輯:蔡伊玲 總編輯:郭新萍

轉自:新疆花城伊寧旅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