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459年,在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立即出兵塞爾維亞並將其佔領。1465年佔領黑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緊接著穆罕默德二世又佔領了熱那亞在黑海地區的殖民地和商業重鎮卡發。並於1475年,將克里米亞置於帝國的統治之下,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逝世。

穆罕默德二世逝世後,巴耶塞特二世繼位。巴耶塞特二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放緩了擴張的步伐,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東方遭到了新興的伊朗的威脅。15 12年,謝里姆一世,逼迫巴耶賽特二世退位,成為奧斯曼帝國皇帝,15 14年謝里姆一世組織15萬遠征軍進攻伊朗,這支遠征軍經歷了一場漢尼拔式的行軍。他們翻越天險,到達了伊朗首都附近的卡迪朗河谷,不過這時軍隊的人數也只剩下幾萬人。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朗人派8萬騎兵迎戰。不過伊朗人沒有大量的步兵,也沒有槍炮。土耳其的軍隊,則大量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他們用大口徑火炮猛轟伊朗騎兵,隨即用步槍進行射擊,伊朗軍隊慘敗,國王伊斯瑪依負傷逃走,奧斯曼軍隊進入大不里士。1515年,奧斯曼帝國又征服了整個北部美索不達米亞。

在穩固了西亞腹地之後,謝利姆一世開始著手對埃及的征服。當時控制埃及的是彪悍的馬穆魯克人,他們曾經挫敗過蒙古騎兵的入侵。不過馬布魯克貴族窮兵黷武,且基本不發展國內經濟,在15世紀後,國家迅速衰弱。1516年6月,當謝利姆一世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出現時,他甚至得到了幾乎所有敘利亞封建主的支持。在同年爆發的阿勒頗戰役中,馬魯克軍隊慘遭失敗,他們的裝備只有刀矛和弓箭。馬姆魯克蘇丹——坎蘇.古裡甚至試圖用誦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結果在潰敗之中被戰馬活活踩死。阿勒頗決戰之後馬布魯克王朝敗局已定,先後丟失了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和開羅。馬布魯克王朝滅亡。

"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459年,在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立即出兵塞爾維亞並將其佔領。1465年佔領黑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緊接著穆罕默德二世又佔領了熱那亞在黑海地區的殖民地和商業重鎮卡發。並於1475年,將克里米亞置於帝國的統治之下,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逝世。

穆罕默德二世逝世後,巴耶塞特二世繼位。巴耶塞特二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放緩了擴張的步伐,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東方遭到了新興的伊朗的威脅。15 12年,謝里姆一世,逼迫巴耶賽特二世退位,成為奧斯曼帝國皇帝,15 14年謝里姆一世組織15萬遠征軍進攻伊朗,這支遠征軍經歷了一場漢尼拔式的行軍。他們翻越天險,到達了伊朗首都附近的卡迪朗河谷,不過這時軍隊的人數也只剩下幾萬人。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朗人派8萬騎兵迎戰。不過伊朗人沒有大量的步兵,也沒有槍炮。土耳其的軍隊,則大量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他們用大口徑火炮猛轟伊朗騎兵,隨即用步槍進行射擊,伊朗軍隊慘敗,國王伊斯瑪依負傷逃走,奧斯曼軍隊進入大不里士。1515年,奧斯曼帝國又征服了整個北部美索不達米亞。

在穩固了西亞腹地之後,謝利姆一世開始著手對埃及的征服。當時控制埃及的是彪悍的馬穆魯克人,他們曾經挫敗過蒙古騎兵的入侵。不過馬布魯克貴族窮兵黷武,且基本不發展國內經濟,在15世紀後,國家迅速衰弱。1516年6月,當謝利姆一世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出現時,他甚至得到了幾乎所有敘利亞封建主的支持。在同年爆發的阿勒頗戰役中,馬魯克軍隊慘遭失敗,他們的裝備只有刀矛和弓箭。馬姆魯克蘇丹——坎蘇.古裡甚至試圖用誦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結果在潰敗之中被戰馬活活踩死。阿勒頗決戰之後馬布魯克王朝敗局已定,先後丟失了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和開羅。馬布魯克王朝滅亡。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特曼帝國在整個西亞地區和埃及建立政權之後,謝利姆一世獲得了麥加、麥地那“兩聖城之僕”的稱號。不過帝國與埃及的關係十分鬆散,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曾經直言:“帝國從這個新佔領地所得到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

奧斯曼帝國在所有佔領區實行和本國一樣的軍事采邑制,並任命總督為最高的地方管理者。奧斯曼帝國的總督們權力十分之大,他們集一個地區軍、政、財權於一身。這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後崩潰的重要原因。

蘇萊曼一世的征戰

1520年,26歲的蘇萊曼登基。直到1566年去世,在位46年。這46年是奧斯曼帝國的全盛時代,對外征戰用去了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

蘇萊曼一世首要的征服目標是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是奧斯曼帝國與中歐的交通要道,當時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這是蘇萊曼一世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在1521年出兵10萬,攻佔貝爾格萊德,像掃垃圾一樣把匈牙利人趕走,鞏固了北部的邊疆。

之後蘇萊曼又把目標放在了羅德島,該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之後的教皇子午線就是以羅德島為重要參考進行計算的。該島位於愛琴海東靠近小亞細亞,是伊斯坎布爾至開羅的必經之地。1522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水陸並進,以10萬之重猛攻羅德島,島上的騎士團僅有600人,但他們防守十分嚴密,竟然死守9個月才做了有條件的投降——即羅德島歸奧斯曼帝國所有,但是土耳其人需要全程護送撤退的騎士,並且保障其安全和自由,島上的所有基督徒免稅5年。

"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459年,在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立即出兵塞爾維亞並將其佔領。1465年佔領黑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緊接著穆罕默德二世又佔領了熱那亞在黑海地區的殖民地和商業重鎮卡發。並於1475年,將克里米亞置於帝國的統治之下,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逝世。

穆罕默德二世逝世後,巴耶塞特二世繼位。巴耶塞特二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放緩了擴張的步伐,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東方遭到了新興的伊朗的威脅。15 12年,謝里姆一世,逼迫巴耶賽特二世退位,成為奧斯曼帝國皇帝,15 14年謝里姆一世組織15萬遠征軍進攻伊朗,這支遠征軍經歷了一場漢尼拔式的行軍。他們翻越天險,到達了伊朗首都附近的卡迪朗河谷,不過這時軍隊的人數也只剩下幾萬人。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朗人派8萬騎兵迎戰。不過伊朗人沒有大量的步兵,也沒有槍炮。土耳其的軍隊,則大量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他們用大口徑火炮猛轟伊朗騎兵,隨即用步槍進行射擊,伊朗軍隊慘敗,國王伊斯瑪依負傷逃走,奧斯曼軍隊進入大不里士。1515年,奧斯曼帝國又征服了整個北部美索不達米亞。

在穩固了西亞腹地之後,謝利姆一世開始著手對埃及的征服。當時控制埃及的是彪悍的馬穆魯克人,他們曾經挫敗過蒙古騎兵的入侵。不過馬布魯克貴族窮兵黷武,且基本不發展國內經濟,在15世紀後,國家迅速衰弱。1516年6月,當謝利姆一世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出現時,他甚至得到了幾乎所有敘利亞封建主的支持。在同年爆發的阿勒頗戰役中,馬魯克軍隊慘遭失敗,他們的裝備只有刀矛和弓箭。馬姆魯克蘇丹——坎蘇.古裡甚至試圖用誦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結果在潰敗之中被戰馬活活踩死。阿勒頗決戰之後馬布魯克王朝敗局已定,先後丟失了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和開羅。馬布魯克王朝滅亡。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特曼帝國在整個西亞地區和埃及建立政權之後,謝利姆一世獲得了麥加、麥地那“兩聖城之僕”的稱號。不過帝國與埃及的關係十分鬆散,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曾經直言:“帝國從這個新佔領地所得到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

奧斯曼帝國在所有佔領區實行和本國一樣的軍事采邑制,並任命總督為最高的地方管理者。奧斯曼帝國的總督們權力十分之大,他們集一個地區軍、政、財權於一身。這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後崩潰的重要原因。

蘇萊曼一世的征戰

1520年,26歲的蘇萊曼登基。直到1566年去世,在位46年。這46年是奧斯曼帝國的全盛時代,對外征戰用去了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

蘇萊曼一世首要的征服目標是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是奧斯曼帝國與中歐的交通要道,當時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這是蘇萊曼一世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在1521年出兵10萬,攻佔貝爾格萊德,像掃垃圾一樣把匈牙利人趕走,鞏固了北部的邊疆。

之後蘇萊曼又把目標放在了羅德島,該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之後的教皇子午線就是以羅德島為重要參考進行計算的。該島位於愛琴海東靠近小亞細亞,是伊斯坎布爾至開羅的必經之地。1522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水陸並進,以10萬之重猛攻羅德島,島上的騎士團僅有600人,但他們防守十分嚴密,竟然死守9個月才做了有條件的投降——即羅德島歸奧斯曼帝國所有,但是土耳其人需要全程護送撤退的騎士,並且保障其安全和自由,島上的所有基督徒免稅5年。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當時的奧斯曼帝國介入了歐洲大陸的紛爭,蘇萊曼一世堅決站在法國一邊,反對匈牙利,反對當時強盛的西班牙。1526年應法國之邀,土耳其軍隊入侵匈牙利,佔領布達城,將全城幾乎焚燒殆盡。1529年9月,蘇萊曼又支持瓦弗.德約翰.扎波利亞奪取匈牙利王位,再次佔領布達。事後他又向奧地利的維也納進攻。但由於供應不足,且維也納防守十分嚴密,於10月15日退兵,1532年,他再一次出兵,目的就是攻陷維也納,但是竟然在一個小鎮的爭奪戰上耗費了8個月的時間。最後,蘇萊曼不得不放棄。1540年,蘇萊曼第3次佔領布達。154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匈牙利大部分領土,但是匈牙利人繼續反抗。1566年蘇萊曼一世親率部隊前往匈牙利征戰,病死於軍中。

"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459年,在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立即出兵塞爾維亞並將其佔領。1465年佔領黑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緊接著穆罕默德二世又佔領了熱那亞在黑海地區的殖民地和商業重鎮卡發。並於1475年,將克里米亞置於帝國的統治之下,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逝世。

穆罕默德二世逝世後,巴耶塞特二世繼位。巴耶塞特二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放緩了擴張的步伐,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東方遭到了新興的伊朗的威脅。15 12年,謝里姆一世,逼迫巴耶賽特二世退位,成為奧斯曼帝國皇帝,15 14年謝里姆一世組織15萬遠征軍進攻伊朗,這支遠征軍經歷了一場漢尼拔式的行軍。他們翻越天險,到達了伊朗首都附近的卡迪朗河谷,不過這時軍隊的人數也只剩下幾萬人。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朗人派8萬騎兵迎戰。不過伊朗人沒有大量的步兵,也沒有槍炮。土耳其的軍隊,則大量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他們用大口徑火炮猛轟伊朗騎兵,隨即用步槍進行射擊,伊朗軍隊慘敗,國王伊斯瑪依負傷逃走,奧斯曼軍隊進入大不里士。1515年,奧斯曼帝國又征服了整個北部美索不達米亞。

在穩固了西亞腹地之後,謝利姆一世開始著手對埃及的征服。當時控制埃及的是彪悍的馬穆魯克人,他們曾經挫敗過蒙古騎兵的入侵。不過馬布魯克貴族窮兵黷武,且基本不發展國內經濟,在15世紀後,國家迅速衰弱。1516年6月,當謝利姆一世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出現時,他甚至得到了幾乎所有敘利亞封建主的支持。在同年爆發的阿勒頗戰役中,馬魯克軍隊慘遭失敗,他們的裝備只有刀矛和弓箭。馬姆魯克蘇丹——坎蘇.古裡甚至試圖用誦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結果在潰敗之中被戰馬活活踩死。阿勒頗決戰之後馬布魯克王朝敗局已定,先後丟失了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和開羅。馬布魯克王朝滅亡。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特曼帝國在整個西亞地區和埃及建立政權之後,謝利姆一世獲得了麥加、麥地那“兩聖城之僕”的稱號。不過帝國與埃及的關係十分鬆散,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曾經直言:“帝國從這個新佔領地所得到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

奧斯曼帝國在所有佔領區實行和本國一樣的軍事采邑制,並任命總督為最高的地方管理者。奧斯曼帝國的總督們權力十分之大,他們集一個地區軍、政、財權於一身。這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後崩潰的重要原因。

蘇萊曼一世的征戰

1520年,26歲的蘇萊曼登基。直到1566年去世,在位46年。這46年是奧斯曼帝國的全盛時代,對外征戰用去了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

蘇萊曼一世首要的征服目標是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是奧斯曼帝國與中歐的交通要道,當時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這是蘇萊曼一世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在1521年出兵10萬,攻佔貝爾格萊德,像掃垃圾一樣把匈牙利人趕走,鞏固了北部的邊疆。

之後蘇萊曼又把目標放在了羅德島,該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之後的教皇子午線就是以羅德島為重要參考進行計算的。該島位於愛琴海東靠近小亞細亞,是伊斯坎布爾至開羅的必經之地。1522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水陸並進,以10萬之重猛攻羅德島,島上的騎士團僅有600人,但他們防守十分嚴密,竟然死守9個月才做了有條件的投降——即羅德島歸奧斯曼帝國所有,但是土耳其人需要全程護送撤退的騎士,並且保障其安全和自由,島上的所有基督徒免稅5年。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當時的奧斯曼帝國介入了歐洲大陸的紛爭,蘇萊曼一世堅決站在法國一邊,反對匈牙利,反對當時強盛的西班牙。1526年應法國之邀,土耳其軍隊入侵匈牙利,佔領布達城,將全城幾乎焚燒殆盡。1529年9月,蘇萊曼又支持瓦弗.德約翰.扎波利亞奪取匈牙利王位,再次佔領布達。事後他又向奧地利的維也納進攻。但由於供應不足,且維也納防守十分嚴密,於10月15日退兵,1532年,他再一次出兵,目的就是攻陷維也納,但是竟然在一個小鎮的爭奪戰上耗費了8個月的時間。最後,蘇萊曼不得不放棄。1540年,蘇萊曼第3次佔領布達。154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匈牙利大部分領土,但是匈牙利人繼續反抗。1566年蘇萊曼一世親率部隊前往匈牙利征戰,病死於軍中。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在亞洲,蘇萊曼一世先後於1534、1548、1553、1554年四次征戰伊朗,把亞美尼亞大部、格魯吉亞部分地區併入土耳其。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包括巴格達在內,都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在非洲,的黎波里和阿爾及利亞被佔領,這兩地的佔領,有賴於奧斯曼帝國強大的海軍,當時蘇萊曼啟用希人海赫伊爾丁.博爾伯羅薩建設海軍,奧斯曼海軍於1538年普列維薩戰役大破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伊爾丁也因此被封為帕夏。

"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459年,在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立即出兵塞爾維亞並將其佔領。1465年佔領黑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緊接著穆罕默德二世又佔領了熱那亞在黑海地區的殖民地和商業重鎮卡發。並於1475年,將克里米亞置於帝國的統治之下,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逝世。

穆罕默德二世逝世後,巴耶塞特二世繼位。巴耶塞特二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放緩了擴張的步伐,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東方遭到了新興的伊朗的威脅。15 12年,謝里姆一世,逼迫巴耶賽特二世退位,成為奧斯曼帝國皇帝,15 14年謝里姆一世組織15萬遠征軍進攻伊朗,這支遠征軍經歷了一場漢尼拔式的行軍。他們翻越天險,到達了伊朗首都附近的卡迪朗河谷,不過這時軍隊的人數也只剩下幾萬人。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朗人派8萬騎兵迎戰。不過伊朗人沒有大量的步兵,也沒有槍炮。土耳其的軍隊,則大量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他們用大口徑火炮猛轟伊朗騎兵,隨即用步槍進行射擊,伊朗軍隊慘敗,國王伊斯瑪依負傷逃走,奧斯曼軍隊進入大不里士。1515年,奧斯曼帝國又征服了整個北部美索不達米亞。

在穩固了西亞腹地之後,謝利姆一世開始著手對埃及的征服。當時控制埃及的是彪悍的馬穆魯克人,他們曾經挫敗過蒙古騎兵的入侵。不過馬布魯克貴族窮兵黷武,且基本不發展國內經濟,在15世紀後,國家迅速衰弱。1516年6月,當謝利姆一世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出現時,他甚至得到了幾乎所有敘利亞封建主的支持。在同年爆發的阿勒頗戰役中,馬魯克軍隊慘遭失敗,他們的裝備只有刀矛和弓箭。馬姆魯克蘇丹——坎蘇.古裡甚至試圖用誦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結果在潰敗之中被戰馬活活踩死。阿勒頗決戰之後馬布魯克王朝敗局已定,先後丟失了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和開羅。馬布魯克王朝滅亡。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特曼帝國在整個西亞地區和埃及建立政權之後,謝利姆一世獲得了麥加、麥地那“兩聖城之僕”的稱號。不過帝國與埃及的關係十分鬆散,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曾經直言:“帝國從這個新佔領地所得到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

奧斯曼帝國在所有佔領區實行和本國一樣的軍事采邑制,並任命總督為最高的地方管理者。奧斯曼帝國的總督們權力十分之大,他們集一個地區軍、政、財權於一身。這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後崩潰的重要原因。

蘇萊曼一世的征戰

1520年,26歲的蘇萊曼登基。直到1566年去世,在位46年。這46年是奧斯曼帝國的全盛時代,對外征戰用去了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

蘇萊曼一世首要的征服目標是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是奧斯曼帝國與中歐的交通要道,當時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這是蘇萊曼一世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在1521年出兵10萬,攻佔貝爾格萊德,像掃垃圾一樣把匈牙利人趕走,鞏固了北部的邊疆。

之後蘇萊曼又把目標放在了羅德島,該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之後的教皇子午線就是以羅德島為重要參考進行計算的。該島位於愛琴海東靠近小亞細亞,是伊斯坎布爾至開羅的必經之地。1522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水陸並進,以10萬之重猛攻羅德島,島上的騎士團僅有600人,但他們防守十分嚴密,竟然死守9個月才做了有條件的投降——即羅德島歸奧斯曼帝國所有,但是土耳其人需要全程護送撤退的騎士,並且保障其安全和自由,島上的所有基督徒免稅5年。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當時的奧斯曼帝國介入了歐洲大陸的紛爭,蘇萊曼一世堅決站在法國一邊,反對匈牙利,反對當時強盛的西班牙。1526年應法國之邀,土耳其軍隊入侵匈牙利,佔領布達城,將全城幾乎焚燒殆盡。1529年9月,蘇萊曼又支持瓦弗.德約翰.扎波利亞奪取匈牙利王位,再次佔領布達。事後他又向奧地利的維也納進攻。但由於供應不足,且維也納防守十分嚴密,於10月15日退兵,1532年,他再一次出兵,目的就是攻陷維也納,但是竟然在一個小鎮的爭奪戰上耗費了8個月的時間。最後,蘇萊曼不得不放棄。1540年,蘇萊曼第3次佔領布達。154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匈牙利大部分領土,但是匈牙利人繼續反抗。1566年蘇萊曼一世親率部隊前往匈牙利征戰,病死於軍中。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在亞洲,蘇萊曼一世先後於1534、1548、1553、1554年四次征戰伊朗,把亞美尼亞大部、格魯吉亞部分地區併入土耳其。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包括巴格達在內,都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在非洲,的黎波里和阿爾及利亞被佔領,這兩地的佔領,有賴於奧斯曼帝國強大的海軍,當時蘇萊曼啟用希人海赫伊爾丁.博爾伯羅薩建設海軍,奧斯曼海軍於1538年普列維薩戰役大破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伊爾丁也因此被封為帕夏。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發展迅速,尤其是海軍中的新軍戰鬥力十分強大。它不僅在地中海擁有統治性的力量,而且在紅海方面也十分活躍,也門和亞丁都是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基地。

由盛轉衰

蘇萊曼去世之後,奧斯曼帝國並沒有立即衰落,他的宰相索科一伊把帝國的餘威維持了一段時間。但是,雖然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去世後仍然出兵佔領了塞浦路斯、突尼斯,以及伊朗邊境的地區,甚至還在1668年征服了克里特島,但這一切都並不能挽救帝國走向衰弱,窮兵黷武建立起來的帝國雖然橫跨三大洲,但他有幾十個民族和數不清的宗教,總督權力膨脹,政府腐敗,宮廷內訌,這些問題都不斷侵蝕著龐大的帝國大廈,長期的戰爭耗盡了國力。因為對外戰爭不能再擴大領土和帶來大量的戰利品,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與總督的矛盾開始變得尖銳起來。

"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459年,在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立即出兵塞爾維亞並將其佔領。1465年佔領黑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緊接著穆罕默德二世又佔領了熱那亞在黑海地區的殖民地和商業重鎮卡發。並於1475年,將克里米亞置於帝國的統治之下,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逝世。

穆罕默德二世逝世後,巴耶塞特二世繼位。巴耶塞特二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放緩了擴張的步伐,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東方遭到了新興的伊朗的威脅。15 12年,謝里姆一世,逼迫巴耶賽特二世退位,成為奧斯曼帝國皇帝,15 14年謝里姆一世組織15萬遠征軍進攻伊朗,這支遠征軍經歷了一場漢尼拔式的行軍。他們翻越天險,到達了伊朗首都附近的卡迪朗河谷,不過這時軍隊的人數也只剩下幾萬人。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朗人派8萬騎兵迎戰。不過伊朗人沒有大量的步兵,也沒有槍炮。土耳其的軍隊,則大量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他們用大口徑火炮猛轟伊朗騎兵,隨即用步槍進行射擊,伊朗軍隊慘敗,國王伊斯瑪依負傷逃走,奧斯曼軍隊進入大不里士。1515年,奧斯曼帝國又征服了整個北部美索不達米亞。

在穩固了西亞腹地之後,謝利姆一世開始著手對埃及的征服。當時控制埃及的是彪悍的馬穆魯克人,他們曾經挫敗過蒙古騎兵的入侵。不過馬布魯克貴族窮兵黷武,且基本不發展國內經濟,在15世紀後,國家迅速衰弱。1516年6月,當謝利姆一世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出現時,他甚至得到了幾乎所有敘利亞封建主的支持。在同年爆發的阿勒頗戰役中,馬魯克軍隊慘遭失敗,他們的裝備只有刀矛和弓箭。馬姆魯克蘇丹——坎蘇.古裡甚至試圖用誦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結果在潰敗之中被戰馬活活踩死。阿勒頗決戰之後馬布魯克王朝敗局已定,先後丟失了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和開羅。馬布魯克王朝滅亡。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特曼帝國在整個西亞地區和埃及建立政權之後,謝利姆一世獲得了麥加、麥地那“兩聖城之僕”的稱號。不過帝國與埃及的關係十分鬆散,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曾經直言:“帝國從這個新佔領地所得到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

奧斯曼帝國在所有佔領區實行和本國一樣的軍事采邑制,並任命總督為最高的地方管理者。奧斯曼帝國的總督們權力十分之大,他們集一個地區軍、政、財權於一身。這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後崩潰的重要原因。

蘇萊曼一世的征戰

1520年,26歲的蘇萊曼登基。直到1566年去世,在位46年。這46年是奧斯曼帝國的全盛時代,對外征戰用去了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

蘇萊曼一世首要的征服目標是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是奧斯曼帝國與中歐的交通要道,當時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這是蘇萊曼一世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在1521年出兵10萬,攻佔貝爾格萊德,像掃垃圾一樣把匈牙利人趕走,鞏固了北部的邊疆。

之後蘇萊曼又把目標放在了羅德島,該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之後的教皇子午線就是以羅德島為重要參考進行計算的。該島位於愛琴海東靠近小亞細亞,是伊斯坎布爾至開羅的必經之地。1522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水陸並進,以10萬之重猛攻羅德島,島上的騎士團僅有600人,但他們防守十分嚴密,竟然死守9個月才做了有條件的投降——即羅德島歸奧斯曼帝國所有,但是土耳其人需要全程護送撤退的騎士,並且保障其安全和自由,島上的所有基督徒免稅5年。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當時的奧斯曼帝國介入了歐洲大陸的紛爭,蘇萊曼一世堅決站在法國一邊,反對匈牙利,反對當時強盛的西班牙。1526年應法國之邀,土耳其軍隊入侵匈牙利,佔領布達城,將全城幾乎焚燒殆盡。1529年9月,蘇萊曼又支持瓦弗.德約翰.扎波利亞奪取匈牙利王位,再次佔領布達。事後他又向奧地利的維也納進攻。但由於供應不足,且維也納防守十分嚴密,於10月15日退兵,1532年,他再一次出兵,目的就是攻陷維也納,但是竟然在一個小鎮的爭奪戰上耗費了8個月的時間。最後,蘇萊曼不得不放棄。1540年,蘇萊曼第3次佔領布達。154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匈牙利大部分領土,但是匈牙利人繼續反抗。1566年蘇萊曼一世親率部隊前往匈牙利征戰,病死於軍中。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在亞洲,蘇萊曼一世先後於1534、1548、1553、1554年四次征戰伊朗,把亞美尼亞大部、格魯吉亞部分地區併入土耳其。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包括巴格達在內,都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在非洲,的黎波里和阿爾及利亞被佔領,這兩地的佔領,有賴於奧斯曼帝國強大的海軍,當時蘇萊曼啟用希人海赫伊爾丁.博爾伯羅薩建設海軍,奧斯曼海軍於1538年普列維薩戰役大破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伊爾丁也因此被封為帕夏。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發展迅速,尤其是海軍中的新軍戰鬥力十分強大。它不僅在地中海擁有統治性的力量,而且在紅海方面也十分活躍,也門和亞丁都是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基地。

由盛轉衰

蘇萊曼去世之後,奧斯曼帝國並沒有立即衰落,他的宰相索科一伊把帝國的餘威維持了一段時間。但是,雖然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去世後仍然出兵佔領了塞浦路斯、突尼斯,以及伊朗邊境的地區,甚至還在1668年征服了克里特島,但這一切都並不能挽救帝國走向衰弱,窮兵黷武建立起來的帝國雖然橫跨三大洲,但他有幾十個民族和數不清的宗教,總督權力膨脹,政府腐敗,宮廷內訌,這些問題都不斷侵蝕著龐大的帝國大廈,長期的戰爭耗盡了國力。因為對外戰爭不能再擴大領土和帶來大量的戰利品,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與總督的矛盾開始變得尖銳起來。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當時,奧斯曼帝國的宰相由克普里利家族世襲擔任,他們希望繼續對外進行擴張來緩解帝國內部的危機,於是在1663年到1664年再次出兵奧地利,1672年出兵波蘭,1677年和1678年,發動了兩次對俄戰爭,1683年到1698年,又發動了對奧地利波蘭聯軍的戰爭,在最後一次戰爭中,土耳其軍隊慘敗,土耳其宰相被震怒的蘇丹斬首。

1699年奧斯曼帝國在卡羅維茲和會上同奧地利波蘭威尼斯簽訂了合約,同俄國簽訂了休戰協定,根據合約,奧斯曼帝國被迫將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的大部分地區交出。17 11年,俄軍又佔領了亞述。《卡羅維茲合約》是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作為戰敗國同西方簽訂的合約。這標誌著奧斯曼帝國在歐洲大陸的擴張徹底失敗。

1730年,奧斯曼帝國在對伊朗的戰爭中失利,首都陷入了十分緊張的氣氛,3000名新軍暴動,要求處死宰相。蘇丹艾哈邁德三世只好將帝國宰相伊普拉金及一系列官員處死,並將屍體交給暴動者。1731年2月,奧斯曼帝國蘇丹宣佈只對服役多年的士兵發放軍餉,3月13日,300名反對這個措施的新軍在廣場舉行集會抗議,蘇丹派兵鎮壓,雙方爆發了激烈衝突。8月,參與暴動的300名軍官均遭到殺害。但是直到1732年,首都的秩序才得以恢復。在兩年中,伊斯坎布爾城就有5萬人因暴亂被殺。

帝國的崩潰,沙皇俄國的崛起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曾於1711年打敗過俄軍,訂立了有利於土耳其的合約。沙皇俄國戰敗後經20多年的外交和軍事準備,於1736年打敗了奧斯曼帝國,並要求把黑海一帶、從高加索到多瑙河域的地區全部割讓、俄國艦隊自由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這引起了法國的干預,沙皇俄國的希望告吹。但沙俄的南下政策卻沒有絲毫動搖。為了答謝法國,奧斯曼帝國同法國訂立條約,給予法國治外法權,並給予法國的商人、水手、手工業者和傳教士以特權。

"

1500年是傳統西方近代史的分界線,因為在這個時間線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整個16世紀,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甚至宗教改革後各國實力大增的西歐,仍然對東方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束手無策,甚至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

16世紀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是一個由極盛轉向衰敗的100年。在16初期和中期奧斯曼帝國可謂如日中天。但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和外部的矛盾幾乎已經無法遏制,最終開始慢慢走向崩潰。

興起與擴張

15世紀初,奧斯曼曾一度衰落,但到了15世紀中葉,國力逐漸恢復。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之後,立即決定進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東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坎布爾。以此為界,奧斯曼帝國進入了他的新紀元,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近百年時間內,奧斯曼人瘋狂的進行擴張,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459年,在攻佔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立即出兵塞爾維亞並將其佔領。1465年佔領黑塞哥維納,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緊接著穆罕默德二世又佔領了熱那亞在黑海地區的殖民地和商業重鎮卡發。並於1475年,將克里米亞置於帝國的統治之下,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逝世。

穆罕默德二世逝世後,巴耶塞特二世繼位。巴耶塞特二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放緩了擴張的步伐,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東方遭到了新興的伊朗的威脅。15 12年,謝里姆一世,逼迫巴耶賽特二世退位,成為奧斯曼帝國皇帝,15 14年謝里姆一世組織15萬遠征軍進攻伊朗,這支遠征軍經歷了一場漢尼拔式的行軍。他們翻越天險,到達了伊朗首都附近的卡迪朗河谷,不過這時軍隊的人數也只剩下幾萬人。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伊朗人派8萬騎兵迎戰。不過伊朗人沒有大量的步兵,也沒有槍炮。土耳其的軍隊,則大量裝備了火槍和火炮,他們用大口徑火炮猛轟伊朗騎兵,隨即用步槍進行射擊,伊朗軍隊慘敗,國王伊斯瑪依負傷逃走,奧斯曼軍隊進入大不里士。1515年,奧斯曼帝國又征服了整個北部美索不達米亞。

在穩固了西亞腹地之後,謝利姆一世開始著手對埃及的征服。當時控制埃及的是彪悍的馬穆魯克人,他們曾經挫敗過蒙古騎兵的入侵。不過馬布魯克貴族窮兵黷武,且基本不發展國內經濟,在15世紀後,國家迅速衰弱。1516年6月,當謝利姆一世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出現時,他甚至得到了幾乎所有敘利亞封建主的支持。在同年爆發的阿勒頗戰役中,馬魯克軍隊慘遭失敗,他們的裝備只有刀矛和弓箭。馬姆魯克蘇丹——坎蘇.古裡甚至試圖用誦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結果在潰敗之中被戰馬活活踩死。阿勒頗決戰之後馬布魯克王朝敗局已定,先後丟失了大馬士革、巴勒斯坦和開羅。馬布魯克王朝滅亡。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特曼帝國在整個西亞地區和埃及建立政權之後,謝利姆一世獲得了麥加、麥地那“兩聖城之僕”的稱號。不過帝國與埃及的關係十分鬆散,當時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大臣曾經直言:“帝國從這個新佔領地所得到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

奧斯曼帝國在所有佔領區實行和本國一樣的軍事采邑制,並任命總督為最高的地方管理者。奧斯曼帝國的總督們權力十分之大,他們集一個地區軍、政、財權於一身。這也是奧斯曼帝國最後崩潰的重要原因。

蘇萊曼一世的征戰

1520年,26歲的蘇萊曼登基。直到1566年去世,在位46年。這46年是奧斯曼帝國的全盛時代,對外征戰用去了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

蘇萊曼一世首要的征服目標是貝爾格萊德。這座城市是奧斯曼帝國與中歐的交通要道,當時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這是蘇萊曼一世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在1521年出兵10萬,攻佔貝爾格萊德,像掃垃圾一樣把匈牙利人趕走,鞏固了北部的邊疆。

之後蘇萊曼又把目標放在了羅德島,該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之後的教皇子午線就是以羅德島為重要參考進行計算的。該島位於愛琴海東靠近小亞細亞,是伊斯坎布爾至開羅的必經之地。1522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水陸並進,以10萬之重猛攻羅德島,島上的騎士團僅有600人,但他們防守十分嚴密,竟然死守9個月才做了有條件的投降——即羅德島歸奧斯曼帝國所有,但是土耳其人需要全程護送撤退的騎士,並且保障其安全和自由,島上的所有基督徒免稅5年。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當時的奧斯曼帝國介入了歐洲大陸的紛爭,蘇萊曼一世堅決站在法國一邊,反對匈牙利,反對當時強盛的西班牙。1526年應法國之邀,土耳其軍隊入侵匈牙利,佔領布達城,將全城幾乎焚燒殆盡。1529年9月,蘇萊曼又支持瓦弗.德約翰.扎波利亞奪取匈牙利王位,再次佔領布達。事後他又向奧地利的維也納進攻。但由於供應不足,且維也納防守十分嚴密,於10月15日退兵,1532年,他再一次出兵,目的就是攻陷維也納,但是竟然在一個小鎮的爭奪戰上耗費了8個月的時間。最後,蘇萊曼不得不放棄。1540年,蘇萊曼第3次佔領布達。154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匈牙利大部分領土,但是匈牙利人繼續反抗。1566年蘇萊曼一世親率部隊前往匈牙利征戰,病死於軍中。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在亞洲,蘇萊曼一世先後於1534、1548、1553、1554年四次征戰伊朗,把亞美尼亞大部、格魯吉亞部分地區併入土耳其。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包括巴格達在內,都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在非洲,的黎波里和阿爾及利亞被佔領,這兩地的佔領,有賴於奧斯曼帝國強大的海軍,當時蘇萊曼啟用希人海赫伊爾丁.博爾伯羅薩建設海軍,奧斯曼海軍於1538年普列維薩戰役大破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伊爾丁也因此被封為帕夏。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發展迅速,尤其是海軍中的新軍戰鬥力十分強大。它不僅在地中海擁有統治性的力量,而且在紅海方面也十分活躍,也門和亞丁都是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基地。

由盛轉衰

蘇萊曼去世之後,奧斯曼帝國並沒有立即衰落,他的宰相索科一伊把帝國的餘威維持了一段時間。但是,雖然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去世後仍然出兵佔領了塞浦路斯、突尼斯,以及伊朗邊境的地區,甚至還在1668年征服了克里特島,但這一切都並不能挽救帝國走向衰弱,窮兵黷武建立起來的帝國雖然橫跨三大洲,但他有幾十個民族和數不清的宗教,總督權力膨脹,政府腐敗,宮廷內訌,這些問題都不斷侵蝕著龐大的帝國大廈,長期的戰爭耗盡了國力。因為對外戰爭不能再擴大領土和帶來大量的戰利品,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與總督的矛盾開始變得尖銳起來。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當時,奧斯曼帝國的宰相由克普里利家族世襲擔任,他們希望繼續對外進行擴張來緩解帝國內部的危機,於是在1663年到1664年再次出兵奧地利,1672年出兵波蘭,1677年和1678年,發動了兩次對俄戰爭,1683年到1698年,又發動了對奧地利波蘭聯軍的戰爭,在最後一次戰爭中,土耳其軍隊慘敗,土耳其宰相被震怒的蘇丹斬首。

1699年奧斯曼帝國在卡羅維茲和會上同奧地利波蘭威尼斯簽訂了合約,同俄國簽訂了休戰協定,根據合約,奧斯曼帝國被迫將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的大部分地區交出。17 11年,俄軍又佔領了亞述。《卡羅維茲合約》是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作為戰敗國同西方簽訂的合約。這標誌著奧斯曼帝國在歐洲大陸的擴張徹底失敗。

1730年,奧斯曼帝國在對伊朗的戰爭中失利,首都陷入了十分緊張的氣氛,3000名新軍暴動,要求處死宰相。蘇丹艾哈邁德三世只好將帝國宰相伊普拉金及一系列官員處死,並將屍體交給暴動者。1731年2月,奧斯曼帝國蘇丹宣佈只對服役多年的士兵發放軍餉,3月13日,300名反對這個措施的新軍在廣場舉行集會抗議,蘇丹派兵鎮壓,雙方爆發了激烈衝突。8月,參與暴動的300名軍官均遭到殺害。但是直到1732年,首都的秩序才得以恢復。在兩年中,伊斯坎布爾城就有5萬人因暴亂被殺。

帝國的崩潰,沙皇俄國的崛起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曾於1711年打敗過俄軍,訂立了有利於土耳其的合約。沙皇俄國戰敗後經20多年的外交和軍事準備,於1736年打敗了奧斯曼帝國,並要求把黑海一帶、從高加索到多瑙河域的地區全部割讓、俄國艦隊自由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這引起了法國的干預,沙皇俄國的希望告吹。但沙俄的南下政策卻沒有絲毫動搖。為了答謝法國,奧斯曼帝國同法國訂立條約,給予法國治外法權,並給予法國的商人、水手、手工業者和傳教士以特權。

奧斯曼帝國:15世紀崛起、16世紀極盛、17世紀維持、18世紀崩潰

1763年,7年戰爭結束,沙皇俄國立即開始實行向西侵略波蘭,向南進攻奧斯曼的戰略方針。1772年俄國聯合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波蘭。同時又再次進行俄土戰爭,這次戰爭持續到1774年,土耳其的軍隊,在陸地和海上都遭遇了慘敗。俄國奪得了黑海和高加索的大部分地區,俄國艦隊此後可以自由出入達達尼爾海峽。

1783年,沙皇俄國征服了韃靼人、佔領克里米亞。1786年到1791年,再次發動俄土戰爭,土耳其再次戰敗,俄國奪取奧查科夫要塞, 並將之與克里米亞合併。

整個18世紀,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不斷縮減,國力日漸衰弱,而俄國的南進政策卻日見成效。原本在黑海一帶處於守勢的俄國開始吞併奧斯曼的領土。加上帝國內部幾乎無法調和的宗教、民族和總督與蘇丹之間的矛盾,奧斯曼帝國徹底衰弱並一蹶不振。

參考文獻:

《Bountiful Empire:A History of OttomanCuisine》

《Information and Confusion:Russian Resident Diplomacy and Peter A. Tolstoi’s Arrival 》

《奧斯曼帝國的國家治理模式探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