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父母的情感忽視會引發糟糕的親密關係

如果在作家中列一份關於“最懂女人心”的名單,斯蒂芬·茨威格一定名列前茅,高爾基曾評價他是“世界上最瞭解女人的作家”。

為什麼高爾基對斯蒂芬·茨威格有如此評價哪?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本小說。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本小說看成一封遺書,這封遺書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在彌留之際,在死去孩子身旁,寫下的有關自己對一個男人持續一生的愛戀和情感的糾結。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父母的情感忽視會引發糟糕的親密關係


高爾基在看過這篇小說後,在寫給斯蒂芬·茨威格的信中說:“這個短篇以其驚人的誠摯語調,對女性的超人溫存,主題的獨創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具有的奇異表現力,使我深為感動。讀著這篇小說,我高興得笑了起來——您寫得真好!由於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於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羞恥的哭了起來。”

其實斯蒂芬·茨威格這種對兒童心理和成人精神世界的小說表現手法深受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學說的影響。斯蒂芬·茨威格在1911年周遊列國時結識了弗洛伊德,兩人自此一直保持聯繫。1922年,出版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也奠定斯蒂芬·茨威格在此後的小說中以心理刻畫為主的基調。

既然斯蒂芬·茨威格小說的風格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那我們今天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本小說。

我們從親子關係中認識愛,而這種愛決定了我們成年後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從童年時期的親子關係開始,我們就在心裡對愛的樣子和感覺產生了一種無意識的模式,科學家稱其為依戀圖式。簡單來說,我們童年時期對愛的認知決定了我們成年後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例如:童年時期父母對孩子冷淡,那在孩子潛意識裡就會認定愛代表距離,成年後他們會被對自己冷淡的人吸引,他們也不會認為遠距離戀愛有什麼問題。

依戀圖式的背後其實是對聯結和安全感的渴望。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父母的情感忽視會引發糟糕的親密關係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陌生女人的依戀圖式是什麼樣的哪?孤獨。整本小說與孤獨意思相近的詞語和句子出現了近10次,陌生女人也將自己稱為一個被遺棄的孩子。

為什麼一個孩子的孤獨感會這麼強哪?要想答案,就不得不說陌生女人的家庭環境。陌生女人的父親早逝,她和整日鬱鬱寡歡的母親一起生活。在她的敘述中她是這樣介紹母親的:她靠養老金生活,生性怯懦,掉片樹葉還生怕砸了腦袋,所以我和她並不十分相投。

不相投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哪?母親生性怯懦、整日鬱鬱寡歡,因此爭吵的機率應該不大。平常母親應該是一個相對冷漠的人,孩童時期的陌生女人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她感到孤獨。對於一個認知發育不完全的孩子來說,她錯把孤獨當成了愛,根據依戀圖式成年後的陌生女人會被一個能帶給她孤獨感的男人吸引,而作家R就是這樣一個男人。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陌生女人說:從遇見你的那刻開始,我的一生等著被愛。從13到16歲的單戀孤獨,到16到18歲的思念孤獨,再到18到31歲的育兒孤獨,與其說陌生女人愛上了帶給她孤獨的R,不如說陌生女人一生都在等待一個愛她的人。只不過她把被愛的機會寄託到了愛情上,但是就像張愛玲說的: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由情感忽視帶來的糟糕親密關係

“童年期情感忽視”是近年來由Jonice Webb博士提出並進行推廣的一個概念。Jonice Webb博士在《童年情感忽視》一書中說: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和迴應,那孩子便會去隱藏或者壓抑他們的真實感受,這樣情感忽視的負面影響就會產生。被父母情感忽視的孩子通常很自卑、沒有安全感也不敢冒險。

在《童年情感忽視》一書中Jonice Webb博士總結了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而陌生女人的母親就屬於其中“活在憂傷裡的單親父母”類型。陌生女人的母親因為喪偶外加上經濟壓力過大的原因整日鬱鬱寡歡,無暇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陌生女人被鄰居小孩打破頭後,母親只是告誡她不要和別人一起玩;13到16歲整日在門口的透視孔裡偷窺時,母親一次也沒有過問;16歲母親再嫁搬家時,沒有人詢問為什麼陌生女人會激烈反抗;16到18歲,陌生女人在因斯布魯克過著自閉式的生活,母親因為過去對她的忽視總是儘量滿足她的一切要求,而不是幫助陌生女人解決問題。

這種來自親人的情感忽視讓陌生女人養成了孤僻的性格,她沒有要好的朋友,也沒有可以說心事的人,沒有人開導她,她也沒有相關的情愛經歷,這讓她陷入了一場註定失望的愛情中。

在這場糟糕的愛情中,陌生女人卑微到了塵埃,遇見R之後她的一生從奉獻靈魂到奉獻肉體,從生子到獨立撫養孩子,她不敢奢求R會愛上自己,唯一的所求也不過是讓R認出13歲的自己。然而兩性關係的不平等,讓這點所求也落了空。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父母的情感忽視會引發糟糕的親密關係

同樣是一生痴戀陌生女人和“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郭襄有本質的區別。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郭襄自愛有底線,讓她有一種灑脫的風氣,但從小被忽視的陌生女人卻把R當成自己能被愛的救命稻草。

這便是整本小說中由情感忽視引發的第一種糟糕的親密關係:一廂情願又不知何時止損。小說中第二種糟糕的親密關係是:同床異夢。

陌生女人為了讓自己和R的孩子享受高質量的生活,選擇去做有錢人的情人。這些人對陌生女人極好,甚至有人不在乎陌生女人的過往,一次次的向她求婚,但都被她拒絕了,因為她要為了R保持單身,隨時聽從R的召喚。

不可否認童年時期情感忽視對一個的負面影響,但是作為一個成人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去修復那些不好的影響。要知道生活是自己的,快樂也需要自己給予。

最後世間所有的痴迷都需要底線,如果自己不舒服請勇敢的說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