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未來

騰訊的未來

前言

騰訊控股(HK00700,以下簡稱騰訊)是中國最知名同時也是市值最高的互聯網企業之一,截止9月1日,騰訊每股股價328.4港元,總市值31191億港元,按人民幣計算為26138億元,按美元計算,騰訊市值為4000億美元,位列全球互聯網企業第七名。

4000億美元的騰訊還有多少增長潛力,它接近自己的天花板了嗎?我的看法是沒有,騰訊還有很好的增長潛力,在本文中我將通過詳細分析騰訊的經營理念、業務數據和高管言論,闡述騰訊的未來前景,論證4000億美元的騰訊長期來看仍然具有良好的上漲空間。

騰訊的未來

騰訊組織架構圖

第一部分:企業發展和戰略

2010年7月,《計算機世界》刊登了一篇題為《“狗日的”騰訊》封面頭條文章,文中把騰訊作為互聯網公敵進行批判。客觀地說,這篇文章並不公正,商場如戰場,從商業競爭的角度看,騰訊沒做錯什麼,商場上的抄襲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這篇文章還是引起了互聯網行業很大的共鳴,因為當時的騰訊觸手實在是伸得太長,只要其他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發展的很好,騰訊就一定要抄過來自己做上一做,而那些核心競爭力不強的中小公司毫無疑問都會成為受害者,一時之間騰訊成為眾矢之的。

就在這篇文章影響還未消散之時,騰訊和奇虎360爆發了著名3Q大戰,事件的起因是騰訊欲闖入奇虎360一直牢牢佔據的用戶PC安全軟件領域,這觸動了奇虎360最核心的利益,而奇虎360的創始人周鴻禕本來就是互聯網行業有名的好鬥分子,局勢迅速惡化,雙方勢同水火,用盡各種手段打擊對方。事件最終在政府出面干預下逐漸平息,不過,對當事的雙方而言,意義卻是不同的,周鴻禕依然還是那個好鬥的周鴻禕,馬化騰和騰訊卻發生了質變。

經過深刻的反思之後,2010年末,馬化騰在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表示,騰訊未來將進入開放轉型期,並且推出開放平臺,而QQ平臺的開放也在籌備之中。2011年4月,騰訊開放平臺(open.qq.com)正式上線,標誌著騰訊經營戰略發生了徹底的轉變,從之前那個狗日的騰訊轉變為一個開放的騰訊。

同時,2011年1月,為了抓住移動互聯網的熱潮,騰訊推出了專為智能手機設計的即時通訊軟件——微信。毫無疑問,微信是中國最成功的移動端應用,根據騰訊最新的財報,微信及Wechat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9.63億,資本市場對於微信單獨的估值已經達到千億美元。微信和QQ移動端以及一系列移動端產品的成功讓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但是,微信以及其他移動產品的成功只是大家看到的結果,成功背後的因素是人、組織和戰略的蛻變。在3Q大戰之後,馬化騰曾經借騰訊成立十二週年之際致信全體騰訊員工,放下憤怒、保持敬畏、打開未來之門: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每一個時刻都可能是最危險的時刻。12年來,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用戶會拋棄我們。

這段時間來,一種同仇敵愾的情緒在公司內部發酵,很多人都把360公司認定為敵人。但古往今來的歷史告訴我們,被憤怒燒掉的只可能是自己。如果沒有360的發難,我們不會有這麼多的痛苦,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反思,因此也就沒有今天這麼多的感悟。或許未來有一天,當我們走上一個新的高度時,要感謝今天的對手給予我們的磨礪。

過去,我們總在思考什麼是對的。但是現在,我們更多地想一想什麼是能被認同的。過去,我們在追求用戶價值的同時,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現在,我們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對公眾、對行業、對未來的敬畏。現在是我們結束這場紛爭,打開未來之門的時候,此刻我們站在另一個十二年的起點上,這一刻,也是我們抓住時機,完成一次蛻變的機會。也許今天我還不能向大家斷言會有哪些變化,但我們將嘗試在騰訊未來的發展中注入更多開放、分享的元素。我們將會更加積極推動平臺開放,關注產業鏈的和諧,因為騰訊的夢想不是讓自己變成最強、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讓我們一起懷著謙卑之心,以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回饋用戶,以更開放的心態建設下一個十二年的騰訊!

可以說,2011年以前騰訊獲得的成功,是產品的成功,而2011年以後成功,是平臺的成功,是開放戰略的成功。截止到2016年,騰訊開放平臺累計向開發者分成160億元,超過600萬開發者註冊了騰訊開放平臺,接近全球獨立開發者的三分之一。

騰訊還耗資數百億元投資入股多家互聯網公司,包括京東、美團點評、易車網、金山軟件、獵豹移動、搜狗、滴滴打車、58同城、美麗說、人人車、Bilibili和摩拜單車,騰訊與這些公司成為戰略伙伴,為這些公司提供流量入口和基礎服務,幫助這些企業快速發展,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生態。

開放平臺和結盟戰略伙伴的意義不僅僅是扭轉了騰訊的社會形象和行業口碑以及經濟收益,更重要的是,當騰訊全力去做開放平臺之後,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整個組織的格局都得到質的進步,這種進步不斷積累,讓騰訊在開放平臺的戰略上更進一步。

從2013年開始,騰訊的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總是會提到一個詞:基礎設施。騰訊在實行開放平臺戰略,打造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生態系統之後,認識到了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如果騰訊沒有做開放平臺的過程和積累,也沒有條件來做互聯網各種生態的基礎設施。

在2013年騰訊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總裁劉熾平這樣解釋騰訊的遊戲開放平臺戰略:

我們已經在PC端展現了社交網絡的開放平臺戰略,那就是基於社交的基礎設施非常重要;其次,我們會將所有用戶的帳號將整合到現有所有平臺中。我們在這些平臺中融入了支付基礎設施,讓我們的遊戲用戶可以輕鬆完成支付。而一旦基礎設施打造就緒,可以實現遊戲在社交網絡中的自我推廣。我們建立強大的基礎設施,就能讓玩家快速而熟練地探索所有平臺的潛力。與此同時,完善的基礎設施還有助於我們提升用戶數據的安全性。通過這種戰略,我們可以讓開發者對平臺進行各種管理,我們希望,此舉能夠讓我們的平臺更具吸引力。

2014年,馬化騰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這一年騰訊的戰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針對移動互聯網,騰訊要回歸本質,做好連接服務。他說,未來騰訊不僅要把人和人連接起來,還要將服務和設備連接起來。

2015年,騰訊的戰略格局更加清晰,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馬化騰表示:

“企業再大,能力都是有限的。接觸越多的合作伙伴,我越是會有一種敬畏心:很多行業都有很深的專業性。只有開放協作,才有可能創造出共贏的未來。幸運的是,我們和合作夥伴們一起,已經在路上。尤其在許多領域,我們的合作伙伴是主導,而騰訊非常樂意擔當配角提供基礎支持。

我喜歡自留“半條命”這個說法,把另外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這不是一句玩笑。騰訊並不希望成為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大公司,而更渴望生長進化成一個共享共贏、沒有邊界的生態型組織。這兩年來,我在各場合提到最多的詞可能就是“連接”。

連接,是互聯網的本質。所謂“連接一切”,無論是連接人與服務、設備或數字內容,根本上還是為了滿足人的延伸。互聯網的奇妙之處,在於能夠讓每一個在生態中被連接的夥伴,都能獲得一種自我延伸的能力。網絡越大,這種潛在的延伸能力越強。我把這種促進延伸的能力視為“連接力”。在一個沒有邊界的生態型組織中,騰訊的價值和角色在於:作為一個“連接器”搭建起新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

通過騰訊管理層思維格局的進化,騰訊在3Q大戰之後從封閉走向開放,通過開放平臺戰略的實施,騰訊管理層認識到了騰訊更高層次的戰略是成為互聯網的連接器和基礎設施的重要性,無論是開放平臺還是連接戰略,都需要強大的基礎設施來支持。在這個認知過程中,騰訊管理層不斷的進化,從而推動公司整體不斷進化。

當騰訊把基礎設施的戰略貫徹到產品層面時,騰訊的產品策略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最為顯著的是微信,微信是騰訊公司戰略最精華的體現,它不僅僅是一個超級APP,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優秀的基礎設施服務,從公眾號到微信支付再到小程序,微信打造的是一個又一個基礎服務平臺,總裁劉熾平在今年三月這樣闡述微信支付的發展策略:“我們在營銷、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就目前而言,我們主要將支付平臺看作是基礎設施服務,而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服務,這也將是騰訊繼續堅持一段時間的戰略。”

另一個例子是王者榮耀,這款遊戲最新的數據是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8000萬。在經歷過多次的版本更新後,現在的《王者榮耀》已經不再只是一款單純的遊戲,而是集遊戲、視頻、電競、社區於一體的綜合平臺。

毫無疑問,騰訊已經成為一家平臺化、生態化、基礎設施化的超級公司,無論做什麼產品,都希望能將這個產品平臺化、生態化、基礎設施化,這種思維和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在我曾寫過的2014版《理解亞馬遜的三個層次》中,我曾說過谷歌和亞馬遜是平臺化做的最好的兩家公司,現在看必須要把騰訊加上去,甚至可以用騰訊直接取代谷歌。

以上為騰訊今年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戰略發展的分析,當我們瞭解了騰訊的理念和戰略之後,再來做具體的業務分析,思路就會清晰很多。

第二部分:業務分析

騰訊的未來

對於騰訊來說,微信和QQ的海量用戶群所形成的黏性極高的社交網絡是它所有商業模式以及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在社交網絡上,國內沒有其他公司能對騰訊形成威脅,說騰訊是國內護城河最寬的公司並不為過。

QQ和QQ空間月活用戶同比減少則是因為中國1990年代出生人口的數量只有1980年代的一半,而QQ用戶主要以年輕人為主,中國人口的年齡中位數正處於快速升高時期,2015年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已經達到37歲,換言之,中國社會已經是一箇中年人社會,微信增長、QQ下降的情況還會維持一段時期。

接下來看財報數據。

騰訊的未來

根據騰訊8月16日發佈的半年報,上半年營收106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7%,淨利潤32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3%。這份財報看上去非常靚麗,不過仔細分析,還是會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財報中的“其他收益淨額”(主要為投資公司股權增值收益和政府補助)高達83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14億人民幣高出近70億,這一數字對淨利潤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把 “其他收益淨額”扣除,則上半年實際淨利潤為245億人民幣,相比去年的18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只有31%,遠遠落後於營收增長。

騰訊的實際淨利潤增速為什麼遠低於營收增速?影響淨利潤增長的直接因素是上半年騰訊收入成本52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3%,大幅高於營收增長,收入成本的快速增長表明騰訊正在各個業務線上大舉擴張,下面我將逐一分析騰訊的各項業務。

(一)增值服務

2017年上半年增值服務營收719億元,同比增長42%。增值服務收入包括網絡遊戲收入554億元和社交網絡收入165億元。

A:網絡遊戲

根據伽馬數據發佈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16年中國網絡遊戲行業總收入為1656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移動遊戲收入同比增長59%,為819億,佔全行業收入的49.5%。2017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遊戲行業總收入998億元,同比增長26.7%,其中移動遊戲同比增長49.8%,為561億元。

根據騰訊的財報,2016年騰訊網絡遊戲總收入708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移動遊戲收入377億元,同比增長77%。2017年上半年,網絡遊戲總收入554億元,同比增長39.5%,其中移動遊戲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55.6%。

騰訊的未來

通過騰訊遊戲和整個中國遊戲行業的收入和增速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騰訊遊戲在整個行業的競爭優勢,一家公司就佔據了整個行業55%的市場份額,而且增速要高於整個行業的增速,尤其是移動遊戲,得益於王者榮耀的爆發,這款被稱戲稱為“全國人民一起喝農藥(榮耀)”的爆款遊戲,一季度就為騰訊貢獻了超過60億的收入。

長期以來,騰訊的遊戲部門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渠道、收購和自研。

王者榮耀這樣的爆款遊戲可遇而不可求,騰訊遊戲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渠道分發。通過微信、QQ、應用寶、手Q瀏覽器和騰訊手機管家等一系列移動端高流量APP,以及和蘋果公司的緊密合作關係,騰訊牢牢把持著國內最大移動遊戲分發服務商的位置,這一點上沒有其他公司能夠撼動騰訊的位置。最近兩年,很多其他廠商開發的熱門IP手遊全都是由騰訊來發行的,包括巨人網絡的《征途》、金山的《劍俠情緣》和搜狐的《天龍八部》、盛大的《熱血傳奇》和《傳奇世界》,這些遊戲都在IOS暢銷榜上長期排名前列。

收購是騰訊遊戲的另一個重點,騰訊自上市以來共進行過數十起數額較大的投資或併購,投資總金額接近200億人民幣,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是2011年以2億美元收購《英雄聯盟》開發商Riot Games,而《英雄聯盟》在2015年創收16億美元,成為當年全球收入最高的遊戲。2016年,騰訊又花費86億美元巨資收購芬蘭著名開發商Spuercell 84.3%的股份,Supercell曾被業內稱為“手掌中的暴雪”。通過多次收購,尤其是海外收購,騰訊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產品線和熱門IP,而且為海外擴張做好了準備。

騰訊遊戲部門的自研實力在王者榮耀出現之前一直被業界質疑,王者榮耀的出現讓業內刮目相看,但是能否持續貢獻精品遊戲對騰訊遊戲部門來說挑戰仍然不小。

從長期來看,即使按較為悲觀的預測,即自研部門後勁不足,憑藉在移動端的強勢渠道地位以及和多家開發商良好的合作關係,再加上清晰的收購戰略,騰訊遊戲的增速也能夠和整個行業的增速保持一致。實際上,由於移動遊戲的增速遠遠高於PC客戶端遊戲,而騰訊在移動遊戲渠道分發上的統治力會更進一步得到體現,將推動騰訊在整個網絡遊戲行業的市場份額繼續提升,如果自研部門在重度遊戲上能持續目前的出色表現,騰訊未來在移動遊戲行業的市場份額或能達到60% 。

B:數字內容

數字內容主要包括虛擬禮品道具、網絡視頻、數字音樂和網絡文學。

2016年上半年數字內容收入為109億元,2016年全年數字內容收入為360億元,2017年數字內容收入為165億元,同比增長51% 。

除了網絡文學外,騰訊並未單獨列出單項業務的收入情況,但是我們仍可通過其他途徑計算出各項業務的大概收入。其中網絡文學收入主要歸屬即將香港上市的閱文集團,根據閱文集團招股書顯示,2016年閱文集團營收25.6億元,同比增長59%。騰訊視頻市場份額和營收規模與愛奇藝相似,根據百度年報,愛奇藝去年收入113億元,同比增長113%,相信騰訊視頻收入大致也在百億人民幣左右。數字音樂目前營收不高,根據QQ音樂總經理吳偉林去年接受採訪時透露的信息,QQ音樂去年大概有一千萬付費用戶,按每人每月8元計算,去年訂閱收入大概在10億左右,在加上一些數字音樂銷售收入和其他收入,應該在20億元以內,但是此項業務增速極快,因為市場內僅剩極少數服務商,行業已經開始進入用戶付費時代,前景樂觀。剩下部分收入為虛擬禮品道具,估算大約在200億元左右。

關於數字內容,除虛擬禮品道具業務外,其他三項業務都屬於版權內容,我認為騰訊未來將在版權內容領域將取得類似遊戲領域一樣的成功。

我曾是網易雲音樂多年的忠實用戶,但是最近我也不得不開始使用QQ音樂,原因很簡單,騰訊掌握了大量的歌曲版權,這些歌曲全部在網易雲音樂裡下架,所以我只能使用QQ音樂。這個案例背景是:2016年7月中國音樂集團(原海洋音樂集團)和騰訊集團共同宣佈,將旗下數字音樂業務進行合併,中國音樂集團旗下包括酷狗、酷我音樂播放器,騰訊將QQ音樂業務通過資產置換股權,加上之前擁有海洋集團16%的股權,即交易完成後佔股比例上升至60%,完全控股海洋集團。通過此次合併騰訊音樂成為國內最大的版權擁有者,擁有包括華納、索尼、英皇、華誼等2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以及海洋音樂擁有的海蝶音樂、太合麥田等幾十家唱片公司形成有效補充。

今年1月,騰訊音樂正式更名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今年5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環球音樂集團簽訂了中國大陸地區數字版權分銷戰略性合作協議。這也就標誌著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同時擁有索尼、華納以及環球音樂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在國內音樂版權方面已經一家獨大。無論是阿里還是網易,在音樂版權上都遠遠的被騰訊甩在身後,騰訊一家獨大的格局將長期存在。

根據最新的消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正尋求在IPO前籌集新的資金,使其估值達到100億美元。騰訊音樂計劃向包括唱片公司在內的戰略合作伙伴出售大約3%的股份,這將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IPO前最後一輪融資。截至去年底,騰訊持有騰訊音樂娛樂集團62.45%的股權。

騰訊在文學版權上的佈局更甚於騰訊音樂,根據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招股書顯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閱文集團已有530萬名簽約作家,佔中國網絡文學作家總量的88.3%,包括唐家三少、天蠶土豆、血紅、耳根等白金作家,在2016年中國最受歡迎的50位網絡作家中,有41位簽約閱文集團;文學作品儲備達840萬部,包括800萬部原創作品,已輸出《鬼吹燈》《盜墓筆記》《琅琊榜》《擇天記》等IP改編作品。包括《大主宰》《完美世界》《雪鷹領主》《龍王傳說》《武煉巔峰》等熱門作品都已劃入閱文集團旗下。

通過閱文集團的版權佈局不難看出,雖然閱文集團暫時還與百度文學、中文在線、阿里文學和掌閱科技並列,但是長期將拉開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已是行業內的共識。

騰訊視頻目前仍在培育期,雖然營收規模達到百億量級,但是由於近幾年成本上升過快,所以仍處於虧損階段,整個行業現狀仍然處於跑馬圈地階段,雖然流量和市場份額在不斷地向頭部公司集中,但是中小視頻網站前期投入巨大,暫時不會輕易退出,行業的整體性虧損還要持續至少兩年,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最早可以在2019年實現盈虧平衡,最晚或在2020年,在此過程中,市場份額會不斷向頭部公司集中,根據多家統計公司的報告,騰訊視頻、愛奇藝和優酷三家佔據了版權視頻領域80%左右的市場份額,而隨著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在版權內容和自制劇上的投入不斷加大,據估計兩家公司今年在視頻上的投資都會超過150億元,而阿里並未加大優酷的資金投入,導致優酷市場份額正在快速流失,根據某電信運營商的數據,優酷的月活躍用戶數量不及前兩者的三分之一,下滑非常明顯,如果阿里不快些做出調整,優酷的份額還將繼續下降。

騰訊的未來

此外,騰訊視頻也在不斷簽約海外版權,除了簽約HBO和華納兄弟之外,騰訊在2015年以5億美元NBA,獲得大陸地區的NBA獨家網絡轉播權。今年,騰訊已經先後簽約NHL(國家冰球聯盟)和NFL(國家敢籃球聯盟),與MLB正在談判當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雙方將在今年10月MLB新賽季開賽前宣佈簽約。

騰訊對音樂、文學和視頻的版權都進行了鉅額投資(也包括漫畫),當下,正是騰訊在版權內容上資金投入最多的時期,未來幾年,騰訊將通過版權佈局在數字內容上進入收割期,我相信未來騰訊在版權內容上有機會取得比遊戲市場相似甚至更高的市場份額,這三個細分市場長期來看都有數百億元的空間,對於騰訊而言,在版權內容領域的增長還有巨大的空間。

(二)網絡廣告

2016年騰訊網絡廣告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54%,佔總收入18%;2016年上半年收入170億元,同比增長52%,佔總收入16% 。

騰訊的未來

騰訊廣告業務的崛起,轉折點在2013年。2011年,騰訊為了提升社交流量的廣告銷售,開始籌劃廣點通,經過兩年左右的測試,2013年,騰訊正式推出了效果廣告平臺“廣點通”,廣點通的出現為騰訊的社交體系提供了銷售廣告的平臺,在廣點通推出的第二年,騰訊的效果廣告收入就高達32億元,佔騰訊廣告總收入的39%。2015年,騰訊高層將微信廣告銷售和廣點通合併,更名為“社交與效果廣告部”。這次整合實際上就是廣點通吸收了微信廣告中心部門,因為之後的宣傳和活動,社交與效果廣告部仍然沿用廣點通的稱呼。同時,應用寶衝進國內安卓分發渠道第一陣營,在應用寶和朋友圈廣告的推動下,騰訊效果廣告當年收入83億元,暴增172%,超過品牌廣告成為騰訊最重要的廣告銷售來源。

今年5月,騰訊再次做出公司架構調整,將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的效果廣告銷售體系“智匯推”併入廣點通,並且把OMG的品牌銷售體系和廣點通體系兩者之間打通,這麼做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整合公司資源,減少內耗,構建統一的廣告平臺,應對今日頭條等公司帶來的挑戰,今日頭條憑藉信息流效果廣告去年收入超過70億元,今年預計將實現150億元的收入。

針對外部的衝擊,騰訊內部的調整是雷厲風行的,但是對於廣告業務的收入增長,管理層卻是相當剋制。騰訊擁有中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最龐大的流量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這一點沒有誰能否認,而且,根據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的報告,騰訊通過微信、QQ、QQ空間、騰訊視頻等產品佔據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幾乎一半的用戶時長,同時,騰訊還擁有中國互聯網用戶最完整的用戶畫像和社交關係鏈。

騰訊的未來

但是騰訊的廣告業務收入與其自身地位並不匹配,2016年騰訊270億元的廣告收入只有百度645億元廣告收入的42%,根據阿里巴巴的2017財年年報,其在線市場營銷收入為776億,騰訊僅佔其35%,這還沒有把愛奇藝和優酷的廣告收入計算在內。這說明騰訊的廣告業務還有巨大潛力,事實上,騰訊的管理層對廣告業務非常有耐心,對於騰訊來說,用戶體驗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管理層對於增加廣告資源相當剋制,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投放,通過過去幾個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劉熾平的言論我們能夠了解這一點。

2015年第三季度——劉熾平:朋友圈廣告目前還是處於嘗試階段,我們對於投放廣告的數量進行嚴格的控制,現在48小時內用戶看到的廣告條數不會超過1條,因此與其他形式的廣告相比,投放量要少很多。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朋友圈廣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用戶互動場合,我們希望確保投放的內容、使用的技術都是正確的,投放的廣告是高質量的。對於廣告展位,我們仍然保持嚴格的審核,要求廣告主與中介合作,創作出高質量的廣告,之後我們才會將其投放到朋友圈中。

2015年第四季度——劉熾平:未來,公司將繼續提高技術,以保證向目標用戶更精準地發送這些廣告,也將向廣告主提供朋友圈廣告製作在時尚與社交屬性方面方面的培訓,公司還將繼續發佈更多朋友圈廣告位。但這些都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們的當務之急是保證技術的恰當,並增加能夠製作符合要求廣告的客戶數量。

2016年第一季度——劉熾平:微信朋友圈中的廣告會逐漸增多,我在此要強調的是“逐漸”二字。這就是說,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以確保廣告不會對整體用戶體驗帶來任何不利影響。我們需要與一大批高質量的廣告主簽約,與他們攜手圍繞廣告產品打造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

2017年第一季度——劉熾平:我們始終將效果型廣告看作是一種長期的市場機遇,並且會努力挖掘這種機遇。我們會積極建立自己的能力,以充分了解用戶的具體需要,優化廣告產品定位技術,開發合適的廣告形式,在收入增長和用戶體驗方面達到平衡。當然了,我們可以釋放更多廣告庫存,而且做起來也很輕鬆,但此舉會影響用戶體驗。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不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投放廣告。

2017年第二季度——劉熾平:我們的確想要不斷提升廣告定位能力,到目前為止,我們在朋友圈廣告投放上持非常保守的態度,只有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用戶體驗水平,我們才會加大廣告投放。同時,我們對合作夥伴開展了許多教育活動,希望提升廣告商的質量,如果我們一方面擁有更好的廣告定位技術,另一方面廣告內容更具吸引力,那麼廣告的用戶體驗無疑會更好。所以,我們現在還不急於加大廣告的投放,當前首要任務是開發更好的廣告定位技術,確保我們的用戶體驗是業內最好的。

根據以上的言論,我們能夠看出來騰訊管理層對用戶體驗的重視和對廣告投放的剋制,目前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收入來源主要集中在重要城市和大型廠商,隨著騰訊廣告定位技術和用戶分析技術的不斷成熟,朋友圈廣告會逐漸向全國各級城市和中小商家開放,朋友圈廣告的潛力非常巨大。

騰訊廣告主席劉勝義近日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說:“中國在線廣告的機會是很大的,面對這個機會,我們是按照美國(Facebook)那個思路去跑起來,還是沉下來好好想一想,如何按照中國市場的需求,一步步部署騰訊自己的廣告藍圖、寫出自己的鴻篇鉅製?我覺得騰訊最強悍的就是“自己的歷史自己書寫”,這才是我們想做的。

我們會走出什麼樣的不同道路呢?在騰訊,廣告已經被賦予了兩層意義:一層是對股東價值創造的意義,在未來更長的時間內成為一個對公司財務貢獻的穩定來源;另一層則是進一步鞏固、加強騰訊作為一個“連接器”的意義,把商業的連接透過廣告的形式變成更深的結合。”

從長期來看,騰訊的廣告收入將與其自身的體量相匹配,如果嚴格算的話,阿里巴巴去年的廣告收入超過800億,騰訊廣告的收入將和阿里巴巴屬於同一個量級。不過騰訊現在正在做的是建立一個廣告生態,打造一個基礎性的體系,不斷提升用戶分析能力和定位能力。如果按上半年50%的增速計算的話,全年的廣告收入會在400億元左右,距離1000億的天花板還有很大的空間。

未來的中國效果廣告市場,騰訊、阿里巴巴和今日頭條將屬於第一梯隊,百度能否留在第一梯隊仍有不確定性,還需要繼續觀察。

(三)其他業務

其他業務主要包括支付和雲計算,2016年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3%,從2015年的47億元增至172億元,2017年上半年收入為172億元,與2016年全年相同,同比增長197% 。

其他業務的收入能如此暴漲,主要得益於支付業務尤其是移動支付以及雲計算收入的增長。不過,騰訊雲計算雖然增長很快,但是體量並不大,更多的增長推動力還是來自於支付業務,支付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對第三方商家的收費和對個人用戶提現收取的手續費。

先來說騰訊雲計算。

騰訊並未在財報中列出騰訊雲的具體收入,不過我們可以用行業內其他公司的公開數據作為參考來計算出騰訊雲大致的收入情況。

根據阿里巴巴的財報,2016年(注意是正常年份,不是財年),阿里雲收入為55億元;根據金山軟件的財報,2016年金山雲、辦公軟件和其他業務的收入為12.88億元,根據金山辦公招股書,金山辦公軟件業務2016年收入為5.45億元,兩者相減,可算出金山雲去年年收入規模大概為7億元左右。

根據研究機構IDC的報告,2016年阿里雲佔據國內雲計算市場40.67%的份額,金山雲佔據6%的市場份額,而騰訊雲佔據7.34%的份額,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的話,騰訊雲2016年的收入規模大概在10億元左右,這是行業內比較認可的一個數據。2016年,騰訊雲的收入增速超過200%,明顯高於整個行業,根據今年上半年財報,阿里雲和金山雲的增速都在100%左右,騰訊雲的增速會更快一些,收入大致應該在10億元左右。

騰訊的未來

雖然騰訊雲的收入規模不高,但是戰略重要性可一點都不小,馬化騰近年來多次為騰訊雲站臺發聲,再三聲明騰訊雲將在騰訊多個生態系統中扮演基礎設施的重要角色。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劉熾平也強調騰訊未來將大舉投入人工智能,從技術角度來說,沒有云計算的能力,就不可能擁有大數據分析的能力,人工智能也就無從談起。(這也是為什麼科大訊飛是個概念泡沫的根本原因,因為科大訊飛沒有強大的雲計算和數據分析能力)

中國已經在互聯網技術、商業模式以及市場規模上不輸於美國,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有目共睹,但是中國的雲計算總體規模目前還很小,雲計算市場前景廣闊,相信有競爭力的雲計算廠商都能獲得很驚人的增長,不過這類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伴隨著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海外擴張,騰訊雲和阿里雲目前也積極在海外投資擴張,短期內的大量投資會對公司的利潤率形成壓力,投資者需要足夠的耐心。

現在,騰訊雲的規模還比較小,在其他業務中佔比只有6%,佔騰訊總收入不到1%,所以我們只要瞭解它的前景和重要性就可以了,暫時不做過多討論。

然後再說支付業務,這是騰訊極其關鍵的一項業務。

騰訊支付業務的崛起受益於移動支付的爆發。2013年8月,微信支付上線,標誌著騰訊正式進入移動支付領域。馬化騰將微信支付的定義為“只需將微信賬戶綁定銀行卡就可以在微信內公眾號、APP以及身邊隨時可見的二維碼,簡便、快捷地完成付款,從而為商業場景在手機中的閉環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2014年春節,微信推出搶紅包活動,在整個春節期間,超過800萬人領取了4000萬個紅包,為微信帶來數千萬的綁定銀行卡用戶,微信支付在春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實現了支付寶多年努力才實現的目標。馬雲在其個人來往賬戶上留言:“幾乎一夜之間,各界都認為支付寶體系會被微信紅包全面超越,體驗和產品是如何如何地好……確實厲害!此次‘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幸好春節很快過去,後面的日子還很長,但確實讓我們教訓深刻。”

2015年春節,馬雲親自上陣,率領支付寶大戰微信紅包,可惜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在大年三十24小時內,支付寶紅包的收發總量超過2.4億個,而除夕當日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10.1億次,在20點到大年初一凌晨零點48分的時間裡,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到110億次。

2016年春節六天時間裡,微信紅包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有5.16億人蔘與活動,比2015年春節的32.7億次增長近10倍。

搶紅包並不是微信的獨創,支付寶和其他支付工具都曾做過類似活動,但是效果和微信搶紅包完全無法相提並論,憑藉搶紅包活動,騰訊社交網絡的威力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2014年3月,手機QQ錢包上線。2014年7月,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被批准籌建,騰訊持股30%,成為第一大股東。

背靠財付通和騰訊的社交網絡,微信支付和QQ錢包發展迅猛,尤其是微信支付。2015年一季度,騰訊宣佈微信支付綁定銀行卡用戶過億;第三季度,綁卡用戶過2億;2016年4月,綁卡用戶過3億,支付用戶過4億,微信支付接入線下30萬家門店門店。2016年12月,騰訊移動支付(包括微信支付和QQ錢包)的月活躍用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接入線下門店超過百萬。

騰訊移動支付的成熟也推動了數字內容付費用戶的增長,年輕一代的用戶(主要指90後)已經形成了移動支付的用戶習慣,而微信支付和QQ錢包是這一代用戶中大多數人最習慣的支付工具。

根據易觀智庫《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1季度》,一季度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總額18.8萬億元,其中支付寶和騰訊移動支付在第三方支付市場中分別佔有53.7%和39.5%的市場份額,兩家共佔有93%的市場份額,第三方移動支付的雙寡頭局面已經形成。

用了四年的時間,騰訊支付在移動支付領域做到了40%的市場份額,而且其中至少有20個百分點是從已經佔據壟斷份額的支付寶手裡奪過來的。今年年初,馬化騰因為微信支付線下支付份額超過支付寶,特別獎勵微信支付團隊一億獎金。

騰訊的支付業務對於騰訊來說,具有非常關鍵的戰略意義,擁有強大的支付作為生態基礎設施,騰訊形成了自己的商業鏈閉環。用更加通俗的話來解釋,騰訊擁有了用戶,也擁有了支付工具,而且用戶使用頻次極高,騰訊只要往這個生態中不斷地增加合作的商家,騰訊掌控的商業鏈條就可以無限增加,京東、58同城、美團和微信小程序都是這種戰略的延伸。這種商業模式,比淘寶天貓的商業模式可擴展性更強,因為它是不受行業限制的。而相比支付寶,微信和QQ的用戶數量和活躍程度都要更勝一籌,騰訊投資的美團現在已經在支付方式裡刪除了支付寶,只留下了微信支付,但是阿里巴巴投資的餓了麼在支付方式裡是沒有刪除微信支付和QQ錢包的,這個對比可以充分反映騰訊支付和支付寶的核心競爭力。

前海微眾銀行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2014年創立的這家銀行,沒有一家線下門店,前期投入相比傳統銀行也很小,但是憑藉2015年上線——依託微信和手機QQ中向個人用戶推出的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微粒貸”,微眾銀行的業務增長勢如破竹。2016年,微眾銀行累計發放貸款1987億元,營收增長超過10倍達24.55億元,淨利潤轉虧為盈為4億元,截止2017年7月,累計發放貸款4000億元,不良率0.47%,主動授信客戶數約9800萬,城市覆蓋567個,開通激活用戶2200萬。通過微眾銀行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騰訊生態的威力,只要是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進入這個生態以後就會爆發式的增長,騰訊支付業務收入的驚人增長正是得益於這個生態的快速成長。

微眾銀行過去三年營收數據

騰訊的未來

敏銳的商家開始在生機勃勃的騰訊生態裡發現層出不窮的運用場景和商業機會,反過來,成千上萬的商家與合作伙伴在騰訊生態中搭載其服務和產品,又帶來生態的進一步繁榮,一個正循環的生態正在成長當中。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支付寶針對騰訊支付的步步緊逼展開了反撲,通過投資多家單車共享企業、加強海外市場投資和加大補貼力度,支付寶今年上半年維持住了自己的市場份額。但是,這只是一個短期的現象,支付寶本身只是一個工具,它要對抗的不僅僅騰訊支付,而是騰訊支付背後的整個生態,而且是一個正在快速成長的生態。長期來看,支付寶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線下交易被微信支付超越只是一個開始,在移動支付領域,騰訊支付超越支付寶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憑藉騰訊支付體系和微眾銀行,騰訊在互聯網金融已經打下了非常了不起的基礎,但是騰訊仍然在等待,一是騰訊支付交易額仍在高速增長,現階段跑馬圈地最重要。二是等待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支持,金融事關國家命脈,政府的政策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正符合騰訊的節奏,騰訊最喜歡做的就是後發制人。

從市場空間來看,互聯網金融會是騰訊未來的市值向上突破的關鍵,中國的金融業因為國有銀行多年的壟斷過於落後,不過也正因為落後,才給互聯網企業留下了巨大的空間,還有大量的需求尚未被滿足,京東白條、微粒貸都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部分 估值

2016年,騰訊營收1519億元,同比增長33.6%;淨利潤414億元,同比增長42.4%,淨利潤率27%,其中包括股權收益和政府補貼等一次性收入36億元。

2017年上半年,騰訊營收1061億元,同比增長57%;淨利潤328億元,同比增長63%,淨利潤率31%,其中包括股權收益和政府補貼等一次性收入83億元,若扣除2016上半年和2017上半年的一次性收入,2017年上半年實際淨利潤為245億元,同比增長31%。

2017上半年騰訊收入和毛利率

騰訊的未來

2017年上半年騰訊主要資產情況(未列出全部數字)

騰訊的未來

2017年上半年騰訊主要負債情況(未列出全部數字)

騰訊的未來

2017年上半年騰訊現金流情況

騰訊的未來

通過營收情況和資產負債表以及現金流量表,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騰訊目前正處於一個大規模投資階段,其利潤率必然會大受影響,所以上半年騰訊的實際淨利潤增長只有30%。下半年,騰訊的投資步伐不會減弱,尤其是毛利率只有22%但增速最快的其他業務,將對騰訊的利潤率持續施壓。

但是對於騰訊來說,各個業務線的競爭優勢都是非常明顯的,說明長期來看騰訊還有很好的增長空間,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方面,騰訊已經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未來騰訊完全有能力在這個領域創造1500—2000億美元的價值,考慮到螞蟻金服的估值,這個目標並不離譜。

當前騰訊市值31191億港元,合人民幣約26000億元,4000億美元,按實際淨利潤30%的增速,今年實際淨利潤會在550億元左右,動態市盈率47倍。

考慮騰訊資產負債表上鉅額的聯營公司投資資產,騰訊目前的估值比較合理,投資者可以買入並長期持有,這不是在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企業,這是在用合理的價格買入最優秀的企業。如果騰訊在下半年因為市場波動或因為利潤情況導致股價受壓而跌到270港元以下,投資者不應錯過好的機會。

結語

當我研究騰訊的時候,我感覺騰訊和另一家公司特別的像,就是我最喜歡的亞馬遜,我之所以喜歡亞馬遜是因為貝索斯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連續二十年不斷投資物流和技術,這些都是最底層的基礎設施,當亞馬遜的投資效果被世人重視的時候,亞馬遜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無與倫比。最近,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進軍線下零售的消息公佈以後,全美傳統零售商的股票價格全部下跌,可見行業對亞馬遜競爭力的擔憂已經草木皆兵,這種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亞馬遜的競爭力確實太強大了,而這種強大的競爭力就來自於連續二十年的基礎設施投資,亞馬遜是世界上基礎設施建設最出色的公司,沒有之一,亞馬遜未來的市值增長空間非常高,完全有可能達到蘋果現在的市值。

現在的騰訊所做的和亞馬遜非常相似,儘管商業模式不同,但是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心和投入,打造強大生態的戰略目標是相同的,有了強大的生態,市值的增長空間將會非常巨大。擁有生態式的格局,無論做什麼產品都會首先考慮如何做成一種生態,這種思維和格局也是極其難得的。騰訊戰略高度的不斷提升,把自己一步一步做成中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中國互聯網未來的高度就是騰訊未來的高度。

騰訊現在的管理層年齡結構非常好:馬化騰(1971)、劉熾平(1973)、任宇昕(1974)、張小龍(1969)、盧山(1975),全部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正處於最好的年齡段,而且這批人共事多年,配合默契。尤其是馬化騰,近些年他的成長速度和思維格局達到的高度是極其罕見的。

最好的一群人,在最好的行業,做最應該做的事,我們應該相信這會產生最偉大的結果。

如果運氣好的話,我們可能會有機會看到一萬億美元的騰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