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鼓動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
"
阿里、騰訊鼓動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文/孟永輝

流量紅利的見頂讓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新的領域裡,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尚未得到深度改變的B端成為他們覬覦的領域。

一場以改造B端為代表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有人將這個時代稱之為“新零售”,有人將這個時代稱之為“產業互聯網”。

無論哪一種叫法,總之,一個以改造上游行業為代表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

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科技巨頭通過賦能的方式去改造上游的傳統行業,以改變他們移動互聯網時代以獲取流量為主的盈利模式。

同移動互聯網時代僅僅只是進行流量賦能不同,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賦能方式更加多元化,除了流量賦能,新技術、新模式等諸多新的賦能方式都加入到了賦能的陣營裡。

與此同時,資本也開始向產業互聯網的風口聚集,互聯網造車、無人駕駛、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諸多新的概念開始湧現。

一時間,產業互聯網取代消費互聯網成為新的發展新高地。不斷有新的玩家加入其中、不斷有新的模式迅猛湧現,新舊兩股勢力開始在產業互聯網的大江大河之下開始了新一輪的角逐。

"
阿里、騰訊鼓動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文/孟永輝

流量紅利的見頂讓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新的領域裡,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尚未得到深度改變的B端成為他們覬覦的領域。

一場以改造B端為代表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有人將這個時代稱之為“新零售”,有人將這個時代稱之為“產業互聯網”。

無論哪一種叫法,總之,一個以改造上游行業為代表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

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科技巨頭通過賦能的方式去改造上游的傳統行業,以改變他們移動互聯網時代以獲取流量為主的盈利模式。

同移動互聯網時代僅僅只是進行流量賦能不同,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賦能方式更加多元化,除了流量賦能,新技術、新模式等諸多新的賦能方式都加入到了賦能的陣營裡。

與此同時,資本也開始向產業互聯網的風口聚集,互聯網造車、無人駕駛、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諸多新的概念開始湧現。

一時間,產業互聯網取代消費互聯網成為新的發展新高地。不斷有新的玩家加入其中、不斷有新的模式迅猛湧現,新舊兩股勢力開始在產業互聯網的大江大河之下開始了新一輪的角逐。

阿里、騰訊鼓動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產業互聯網醞釀新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人們之所以會對產業互聯網如此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盈利模式,這種盈利模式與互聯網時代以C端為主打的盈利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備受C端流量紅利見頂煎熬著的人們來講,以B端行業為目標對象的全新發展模式無疑是一片藍海。

儘管B端行業尚未發生深度改變,但是,想要通過賦能B端來實現新的增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端用戶需求的廣泛性、特殊性和個性化無疑向賦能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僅僅只是主打概念無法獲得實質性的改變,產業互聯網需要更多、更加廣泛的介入才能達成既定目標。

因此,當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風口打開,在巨大的紅利背後或許一場新的挑戰正在醞釀。

互聯網技術不再有效,產業互聯網需要新技術的加入。在互聯網時代,藉助互聯網技術的去中間化,人們實現了供求雙方的“平臺化對接”,從而實現了行業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互聯網+”模式開始在各行各業當中開始出現,零售、出行、金融等諸多領域裡都出現了對應的大型平臺。

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僅僅只是用互聯網技術來提升行業效能的方式已經無法再起到真正實質性的效果。

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無法再深度影響和改變行業本身,如果繼續堅守互聯網技術,必然無法帶來真正有效的作用和效果。這個時候,人們需要新技術去影響和改變傳統行業本身。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以阿里、騰訊和百度為代表的科技巨頭開始不斷加碼新技術,無論是從投資佈局上,還是從落地應用上,他們都在將新技術作為驅動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根本動力。

頭部的科技公司尚且如此,對於中小型的科技公司來講,或許要付出比這些公司更多的精力才能真正將新技術打造成為驅動自我增長的全新動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技術的不再奏效,需要試圖掘金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玩家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新技術的研發和落地,才能真正把握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風口。

平臺模式不再奏效,產業互聯網時代需要的是深度介入。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的模式都是通過搭建平臺的模式將供求雙方聚集到同一個平臺上實現對接來達成行業效能提升的目的。

在信息不對稱的時代,這種以平臺對接和信息撮合為代表的發展模式是非常奏效的。隨著互聯網影響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信息壁壘的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開始大幅度減少。

產業互聯網時代以B端用戶為改造對象的現實最終讓平臺的作用顯得不再那麼重要,B端用戶更多地需要的是真正能夠改變本身的生產和供應方式。

需求的改變最終讓互聯網時代的平臺模式不再有那麼重要的效果和作用,通過深度介入到行業的流程和環節當中去改變傳統行業的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將會成為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主要方向。

通過將新技術加入到傳統行業的生產和供應過程當中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對於傳統行業的生產和供應方式的根本改變才是重點。

基於這種邏輯,僅僅只是依靠平臺模式必然無法達成這樣的效果,產業互聯網時代需要更多的是能夠加入到行業生產和供應流程和環節當中入局者。

通過對每一個流程和環節進行深度賦能去改變那些原本在互聯網時代被忽略的存在,最終實現對傳統行業的深度改變。

流量不再是關鍵,產業互聯網的盈利模式更加複雜和多維。我們都知道,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得流量得天下的時代,誰擁有了足夠多的流量,誰就佔據了主動。通過將手中的流量導入到需求方,流量巨頭便可以輕鬆實現盈利。

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特別是以B端用戶為主要對象的全新時代的來臨讓流量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互聯網時代的流量巨頭不再有優勢,僅僅只是輸送流量就可以盈利的方式開始遭遇越來越多新的挑戰。

B端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廣泛性都在讓流量賦能的方式遭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新挑戰。僅僅只是做流量的供應無法達到改變B端行業的效果,盈利必然會出現困難。

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流量不再是關鍵,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模式開始變得更加實際、複雜和多元。

只有通過深度介入到B端行業當中,去滿足B端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才能實現盈利,而不是僅僅只是做流量的販賣和信息的撮合這麼簡單。

那些在互聯網時代被視作髒活、累活的部分,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必須硬著頭皮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盈利。

當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風口在巨頭和資本的聯合加持下變得越來越明顯,我們看到的是一場新的變局正在上演。

想要真正把握產業互聯網的風口並不能僅僅只是按照互聯網時代的既定套路來操作,只有找到符合產業互聯網時代規律的發展模式,才能跳出消費互聯網時代的固定思維,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產業互聯網的新風口開始打開,新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
阿里、騰訊鼓動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文/孟永輝

流量紅利的見頂讓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新的領域裡,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尚未得到深度改變的B端成為他們覬覦的領域。

一場以改造B端為代表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有人將這個時代稱之為“新零售”,有人將這個時代稱之為“產業互聯網”。

無論哪一種叫法,總之,一個以改造上游行業為代表的全新時代正在來臨。

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科技巨頭通過賦能的方式去改造上游的傳統行業,以改變他們移動互聯網時代以獲取流量為主的盈利模式。

同移動互聯網時代僅僅只是進行流量賦能不同,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賦能方式更加多元化,除了流量賦能,新技術、新模式等諸多新的賦能方式都加入到了賦能的陣營裡。

與此同時,資本也開始向產業互聯網的風口聚集,互聯網造車、無人駕駛、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諸多新的概念開始湧現。

一時間,產業互聯網取代消費互聯網成為新的發展新高地。不斷有新的玩家加入其中、不斷有新的模式迅猛湧現,新舊兩股勢力開始在產業互聯網的大江大河之下開始了新一輪的角逐。

阿里、騰訊鼓動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產業互聯網醞釀新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人們之所以會對產業互聯網如此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盈利模式,這種盈利模式與互聯網時代以C端為主打的盈利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備受C端流量紅利見頂煎熬著的人們來講,以B端行業為目標對象的全新發展模式無疑是一片藍海。

儘管B端行業尚未發生深度改變,但是,想要通過賦能B端來實現新的增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端用戶需求的廣泛性、特殊性和個性化無疑向賦能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僅僅只是主打概念無法獲得實質性的改變,產業互聯網需要更多、更加廣泛的介入才能達成既定目標。

因此,當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風口打開,在巨大的紅利背後或許一場新的挑戰正在醞釀。

互聯網技術不再有效,產業互聯網需要新技術的加入。在互聯網時代,藉助互聯網技術的去中間化,人們實現了供求雙方的“平臺化對接”,從而實現了行業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互聯網+”模式開始在各行各業當中開始出現,零售、出行、金融等諸多領域裡都出現了對應的大型平臺。

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僅僅只是用互聯網技術來提升行業效能的方式已經無法再起到真正實質性的效果。

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無法再深度影響和改變行業本身,如果繼續堅守互聯網技術,必然無法帶來真正有效的作用和效果。這個時候,人們需要新技術去影響和改變傳統行業本身。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以阿里、騰訊和百度為代表的科技巨頭開始不斷加碼新技術,無論是從投資佈局上,還是從落地應用上,他們都在將新技術作為驅動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根本動力。

頭部的科技公司尚且如此,對於中小型的科技公司來講,或許要付出比這些公司更多的精力才能真正將新技術打造成為驅動自我增長的全新動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技術的不再奏效,需要試圖掘金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玩家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新技術的研發和落地,才能真正把握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風口。

平臺模式不再奏效,產業互聯網時代需要的是深度介入。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的模式都是通過搭建平臺的模式將供求雙方聚集到同一個平臺上實現對接來達成行業效能提升的目的。

在信息不對稱的時代,這種以平臺對接和信息撮合為代表的發展模式是非常奏效的。隨著互聯網影響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信息壁壘的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開始大幅度減少。

產業互聯網時代以B端用戶為改造對象的現實最終讓平臺的作用顯得不再那麼重要,B端用戶更多地需要的是真正能夠改變本身的生產和供應方式。

需求的改變最終讓互聯網時代的平臺模式不再有那麼重要的效果和作用,通過深度介入到行業的流程和環節當中去改變傳統行業的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將會成為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主要方向。

通過將新技術加入到傳統行業的生產和供應過程當中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對於傳統行業的生產和供應方式的根本改變才是重點。

基於這種邏輯,僅僅只是依靠平臺模式必然無法達成這樣的效果,產業互聯網時代需要更多的是能夠加入到行業生產和供應流程和環節當中入局者。

通過對每一個流程和環節進行深度賦能去改變那些原本在互聯網時代被忽略的存在,最終實現對傳統行業的深度改變。

流量不再是關鍵,產業互聯網的盈利模式更加複雜和多維。我們都知道,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得流量得天下的時代,誰擁有了足夠多的流量,誰就佔據了主動。通過將手中的流量導入到需求方,流量巨頭便可以輕鬆實現盈利。

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特別是以B端用戶為主要對象的全新時代的來臨讓流量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互聯網時代的流量巨頭不再有優勢,僅僅只是輸送流量就可以盈利的方式開始遭遇越來越多新的挑戰。

B端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廣泛性都在讓流量賦能的方式遭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新挑戰。僅僅只是做流量的供應無法達到改變B端行業的效果,盈利必然會出現困難。

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流量不再是關鍵,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盈利模式開始變得更加實際、複雜和多元。

只有通過深度介入到B端行業當中,去滿足B端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才能實現盈利,而不是僅僅只是做流量的販賣和信息的撮合這麼簡單。

那些在互聯網時代被視作髒活、累活的部分,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必須硬著頭皮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盈利。

當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風口在巨頭和資本的聯合加持下變得越來越明顯,我們看到的是一場新的變局正在上演。

想要真正把握產業互聯網的風口並不能僅僅只是按照互聯網時代的既定套路來操作,只有找到符合產業互聯網時代規律的發展模式,才能跳出消費互聯網時代的固定思維,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產業互聯網的新風口開始打開,新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阿里、騰訊鼓動產業互聯網的風口,新挑戰才剛開始

前途未卜,產業互聯網的未來在哪?

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的加持,資本的不斷鼓動開始讓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到了產業互聯網的陣營裡。

儘管如此,產業互聯網的挑戰依然很多,僅僅只是靠概念和營銷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再加上產業互聯網的概念開始變得俗套,洗牌開始迫在眉睫。

面對前途未卜的困境,產業互聯網的未來在哪?

有效而又多元的賦能方式滿足B端用戶多樣化的新需求。其實,B端用戶和C端用戶的根本需求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僅僅只是用消費互聯網時代的賦能方式來滿足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需求,很顯然會出現供求不對等的情況。

當產業互聯網從行業佈局進入到深度洗牌,賦能方式的多寡、效果將會直接關係到玩家的盈利方式。

如果想要避免陷入概念的怪圈裡,找到有效且多元的賦能方式成為真正把握產業互聯網時代風口的關鍵。

面對尚未確定的市場方向,面對不斷洗牌的市場格局,玩家們只有通過有效而又多元的賦能方式來滿足B端用戶多樣化的新需求,才能避免陷入消費互聯網的怪圈,真正把握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風口。

拋棄對概念的幻想,不斷創新和開發多元且有效的賦能方式,不僅可以找到更多的盈利模式,而且可以避免在洗牌到來的時候被淘汰。

拋棄所謂的流量思維,不斷豐富賦能的方式,或許才能真正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新風口。這個時候,產業互聯網的玩家們才有可能避免陷入孤注一擲的怪圈,真正實現多元化的發展。

拋棄概念和營銷噱頭,真正能夠改變B端用戶。同流量時代可以通過運營和營銷的方式來獲得用戶和流量不同,產業互聯網時代更加在乎的是對於傳統行業的深度改變能力。

面對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洶湧態勢,我們需要做的是要拋棄概念和營銷的噱頭,實實在在去改變B端用戶。

以阿里、騰訊為樣板,我們可以窺探到些許端倪。

無論是他們對於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佈局深入到了場景、技術和服務等方方面面,之所以這麼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期望通過深度參與到行業運作過程當中去真正改變B端用戶。

因此,當產業互聯網開始一步步淪為概念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的是如何去真正改變B端用戶本身。

如果我們去尋找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未來,告別消費互聯網時代主打的營銷和概念,真正去改變B端用戶本身,將會成為一個主要方向。

因此,只有真正改變了B端行業,產業互聯網玩家才有變現和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否則,所謂的改變或許概念而已。

告別對互聯網的依賴,產業互聯網需要的是“從頭到尾”的創新。很多的產業互聯網玩家天真地認為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概念而已,其實質和互聯網並不太多區別。

有這種幻想的人可能在產業互聯網初期還有一定的市場,等到產業互聯網時代洗牌期來臨之時,首先被淘汰的就是這一群人。

面對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洗牌,面對行業發展未來的不確定性,避免被淘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徹底與互聯網訣別,從頭到腳進行深度改變,從而找到破解行業發展痛點的方式和方法。

只有對產業互聯網從驅動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徹底的創新,才能跳出所謂的消費互聯網的怪圈,真正將自身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階段。

通過對產業互聯網進行“從頭到尾”的創新,我們不僅可以找到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同樣可以表面重蹈互聯網的覆轍。

可能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早期會有一些困難,但是,等到行業進入到深度洗牌期,這種創新性的發展模式將會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優勢。

巨頭和資本簇擁之下,產業互聯網的風口開始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加入其中。

在一片繁榮的市場之下,新的危機正在醞釀。這無疑給產業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面對新的市場需求,產業互聯網的玩家們或許只有真正跳出互聯網的怪圈,找到屬於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全新模式,才能真正把握產業互聯網的風口,而非僅僅只是一味地迎合風口和資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