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從馬雲口裡搶食的男人

騰訊和阿里的對壘,大約要從支付業務談起。對馬雲來說,微信紅包的“偷襲珍珠港”,永遠是他的一個心病。

張小龍,從馬雲口裡搶食的男人

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橫空出世,席捲全國,迅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這段時間對微信支付來說註定不平凡,一夜之間綁卡量達到一億,而這個數字,支付寶花了八年。從此,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擁有了半壁江山,在移動支付的紅利期擁有了和支付寶決一雌雄的實力。

也許馬化騰也沒有想到,當年收購博大打包送來的張小龍,會是他生命中最明亮的福星。

人生的開掛者

1987年,18歲的張小龍考入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和隔壁武大的雷軍離得很近。求學期間,他是同學眼中最會玩的人,無論玩什麼,只要稍加練習,總能達到業餘高手水平。除了玩,他的專業課成績也及其優異,是周圍人眼中的學霸,當時C語言剛剛出現,他卻已經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1994年,研究生畢業的他,得到了一份在電信機關單位工作的好機會。然而,和如今在互聯網領域名聲赫赫的大佬們一樣,他放棄了這份在常人眼中的“金飯碗”。“每次看到政府機關大樓,一種窒息從頭頂籠罩下來”。

張小龍選擇了野蠻生長的互聯網行業。

作為極具產品意識的頂級程序猿,張小龍很快聲名鵲起,他一個人,憑一腔情懷,做出了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產品—Foxmail。四年後,Foxmail用戶量達到兩百萬,當時的騰訊只有十萬用戶。

但做出Foxmail的時候,張小龍還是屌絲一枚,因為沒錢。Foxmail沒有商業模式,張小龍很有情懷,只是情懷並不能填抱肚子。

2000年,博大互聯網公司以1200萬的高價收購Foxmail,張小龍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5年,沉寂5年之久的張小龍出現在騰訊,張小龍和馬化騰這兩位宿命中的夥伴開始並肩作戰。

當時的QQ郵箱成績慘不忍睹,被競爭對手Hotmail吊打。臨危受命的張小龍,迎難而上,僅用了3年時間,便將QQ郵箱打造成騰訊旗下口碑最好的產品。

自此,張小龍的美學原則和產品的商業模式,在騰訊得到了完美平衡。

微信誕生,榮譽之戰

真正讓張小龍家喻戶曉的,還是微信的誕生。誰也沒想到,這個顯得有點憂鬱的男人,“怎麼就做出了微信呢?”

2010年年底,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給馬化騰發了一封郵件,建議騰訊做移動社交軟件,兩人一拍即合,就像“突然搭錯了一根神經”。

張小龍,從馬雲口裡搶食的男人

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上線,但用戶增長並不理想。這時的張小龍突然意識到,微信太過於理性,缺少了一些人文化的元素,“他應該是一個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串代碼“。同年,微信開始增加一些更貼近人性的功能,查找附近的人、搖一搖、朋友圈……

自此以後,微信一發不可收拾,用戶量急劇增長,鮮有敵手。到最近幾年,微信月活躍用戶破10億,市場給的估值達到了8000億。

微信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國民級應用,這讓騰訊在過去幾年飛速增長,把住了C端人群的騰訊像是把住了整個中國的社交命脈,一堆應用左突右破最後悄無聲息。張小龍一戰封神,成了騰訊的打工皇帝。

儘管這幾年2C的路越來越不好走,微信增長空間實在有限,也無法撼動張小龍在互聯網世界的地位。投資是騰訊的拿手好戲,但怎麼看騰訊這筆投資的誠意?端看張小龍有沒有送出微信錢包裡的一個格子。

這是個能從馬雲口裡搶肉的男人,相較之下,阿里至今沒有做出有聲量的2C社交應用。

看看打開微信時的畫面: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龐大的藍色星球外,眺望著遠方的家園。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家園地球,這是1972年,三名宇航員在阿波羅17號飛船上用一臺80毫米鏡頭的哈蘇照相機拍攝的。

張小龍,從馬雲口裡搶食的男人

那是一個程序員的浪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