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實驗室的上線,反映出張小龍內心深處的野望與慌張

微信新版上線了,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新的功能:微信實驗室。

具體來說,實驗室中目前有兩個新功能:搜一搜和看一看。

微信實驗室的上線,反映出張小龍內心深處的野望與慌張

<1>為什麼?

其實,搜一搜和看一看,並不是什麼新的東西。搜一搜和之前頂部的搜索欄功能差不多,看一看就是之前搜索欄進去後的朋友圈熱文。

但是,這一次有特殊意義,因為搜一搜與看一看的推出,代表微信正式切入了搜索和推薦領域,以前不過是試水。

搜索和推薦,都是瞄準的內容。

現在什麼最火?內容創業、知識付費。

現在用戶有什麼痛點?信息氾濫、內容繁雜。

所以,搜索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必要,所以,手機百度的日活用戶不斷增長,資訊流用戶聽說在一季度高達8300萬。要想到當年,很多人可是將百度在移動端判了死刑的。

內容的精準推薦是另一方面,也是幫助用戶篩選氾濫信息、找到自己精準信息的一種方式。我之前說過,搜索不一定非要有搜索框,最高級的搜索一定是用戶不用在搜索框中輸入任何東西,信息自動推送到眼前。

今日頭條是現在內容界最大的風口,日活超過8000萬。

他們的火爆,都是解決了上面說的信息氾濫的痛點。但是看看微信,恰恰讓用戶更加痛,朋友圈信息魚龍混雜,訂閱號亂七八糟,都需要用戶自己去找,用戶體驗不好。現在上線搜索和推薦功能,本質上都是希望解決這個痛點。

微信實驗室的上線,反映出張小龍內心深處的野望與慌張

<2>門外的野蠻人

微信如日中天,但在互聯網叢林,隨時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個新東西幹掉另一個東西只是瞬間的事情。

微信的門外有很多野蠻人在敲門。

內容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大家知道,人的需求不外乎是三個連接:人連接信息,人連接人,人連接商品。在人連接人方面,是微信的看家本領,目前也無人能敵。在人連接商品方面,微信選擇了京東合作,走了B2C的路線,微商就不說了,一直沒有上微信的大臺面。

但是,在人連接信息方面,微信做的不好。做的最好的是今日頭條,如我之前所說,最牛逼的用戶體驗是傻瓜式的體驗,用戶什麼都不做,最喜歡的內容自動到眼前。永遠把用戶看做小白。

今日頭條不滿足於將文章推送到用戶眼前,看看他的策略,做微頭條,吸引明星、商界老闆入駐,是成為另一個微博;推出、投資短視頻,要將視頻內容一網打盡;推出頭條問答,針對的是知乎。

這是將內容界一網打盡的節奏,預計未來,內容做透之後,今日頭條一定要向人連接人、人連接商品進發。現在今日頭條還是內容維度,但未來一定是要走賬號或者說人為維度的。在人連接商品方面,今日頭條和京東走得很近,我覺得這裡面動機很明顯:今日頭條絕對不滿足於成為BAT的附庸,他的野心是成為下一個BAT。

王者是瞬間轉換的,微信顯然也看到這點。馬化騰是一個很有危機意識的人,張小龍也是。所以,你看到微信做小程序,希望成為人連接服務的平臺,但是客觀的說,包括微信和小程序開發者們還都在尋找小程序的價值和定位。為什麼放著內容的風口不做呢?微信實驗室上線給了答案。

張小龍和馬化騰深處的野望,顯然是讓微信成為人連接一切的平臺。

微信實驗室的上線,反映出張小龍內心深處的野望與慌張

<3>平臺的危機

但是,客觀的說,微信的更新很慢。

這個慢,源自張小龍內心深處的剋制,他擔心,每一次更新會打擾到用戶,影響用戶的體驗。所以,你看到微信對於那些可以賺快錢的東西很剋制,微商是其中之一,朋友圈廣告也是一個。

這讓微信的用戶體驗一直保持的不錯,但也讓微信落到了後面。因為微信一直照顧的是最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但是這樣的話,一定忽略了某一部分用戶的需求。

比如社群,為什麼小密圈能起來,因為對於社群運營者來說,微信群的功能實在是太簡陋了,很多功能都不具備。但是小密圈作為一個單獨的app,不在微信上,一定無法解決一個流量的根本問題。微信為什麼不做?

是否有什麼能解決張小龍的剋制和某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呢?

就是走今日頭條的精準路線啊,或者說Google的實驗室功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微信實驗室,只是一種試錯,將是否使用這個功能的權利交給用戶,你可以選擇開通,也可以選擇不開,這樣就解決了上面的那個矛盾。

這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讓用戶當家做主,讓產品試錯、迭代起來。

我相信,這樣將能讓龐大的微信戰車在轟隆隆前行的同時,也能不錯過細分用戶的需求,也能不錯過一個個新的風口。

微信實驗室的上線,反映出張小龍內心深處的野望與慌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