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再出發

馬化騰再出發

改革開放的春風從深圳刮向全國,騰訊從深圳走向世界。

作為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騰訊就像虛擬世界中深圳的獨有標籤。在這塊總被人詬病缺少文化和歷史感的土地上,馬化騰卻打算做一家“科技+文化”公司。

現在的騰訊業務涉及數字娛樂產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文學、電影、音樂、(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遊戲還是二次元,它都是那個最大的供給方。QQ和微信幾乎出現在中國所有互聯網用戶的手機上,微信支付在一二線城市大有取代現金支付的趨勢,在人工智能和雲計算領域,騰訊也雄心勃勃。

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在改革開放的40年曆程中,只出現了20年左右,卻誕生一大批知名企業家,他們的公司也反過來推動著中國社會進步,形成各方受益的改革共同體。企業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為社會所承認和重視,以馬化騰、馬雲為首的互聯網企業家,在這方面貢獻尤為顯著。

馬化騰說,騰訊在20年前成立,從5個人的小企業發展到現在4萬多名員工,“我們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成功,未來希望能用科技創新,反哺推動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

企業家發光

剛畢業時,馬化騰一度曾想到華強北去創業,最早的想法是幫客戶裝機,裝一臺能賺50塊錢。不過他很快改了主意,因為他發現同行都是初中學歷的人,他們對行情更熟,手腳更勤快。

“迷途知返”的馬化騰後來進入當時南方最大的尋呼服務公司潤迅,前後工作六年,但職位僅僅做到部門主管。在那段時期,馬化騰被互聯網這個外來事物吸引,新的世界正在向他敞開大門。

中國在1994年5月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架設了國內第一個WEB服務器,推出中國第一套網頁,中國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

1998年11月,馬化騰與另外四位創始人共同創辦騰訊公司。那一年政府機構改革拉開序幕,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大幅精簡,實現政企分開,民營企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2004年騰訊在香港上市,它採用了VIE架構。這個架構是指境外註冊的上市實體與境內的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境外上市實體通過協議方式控制境內業務實體的模式。

由於大陸A股市場對上市公司的盈利等數據有明確要求,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往往無法達標,VIE架構讓這些互聯網新貴能夠順利圓夢。這個架構最早由新浪上市時採用,隨後被其他互聯網公司赴香港和美國上市時廣泛採用。

同股不同權的設置,能讓企業家以少數股權來掌控公司。對這類創新架構的寬容,則充分體現了我國對民營企業的尊重,以及對企業家本人領導作用的肯定。

相信市場

如同張瑞敏當初掄起榔頭砸冰箱,馬化騰同樣相信市場的力量,在創業初期就提出要一切以用戶價值為導向。

比如說他不推崇個人英雄主義,更強調用產品說話。他說騰訊應該打造出依靠體制化動力的成熟體系,而不是依靠個人精英。包括馬化騰在內,騰訊最高管理層都是少說話多做事的風格,他們長期不為外界熟知。

騰訊做過很多優秀的產品,但騰訊很少放大和鼓吹這些產品的價值,他們習慣於將產品做到極致、用戶滿意之後,才對外發聲。

比如微信公眾平臺改變了國內的內容產業,也增強了全社會版權保護的意識;小程序成為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創業者挖掘流量紅利的最佳選擇,讓中小企業能夠低成本發展壯大;比如騰訊遊戲近年來不斷髮力未成年守護平臺建設,試圖探索出適合中國青少年的健康娛樂方式。

就在國內用戶已經習慣使用QQ、微信、騰訊遊戲和視頻等眾多騰訊產品的時候,馬化騰依然保持低調,在所有公開場合都表示,以用戶體驗為最高優先級。

即使行業內大量互聯網公司高舉“打通數據”的大旗,馬化騰卻認為社交通訊和用戶隱私關聯度非常大,(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保護數據比打通數據更加重要。用戶滿意了,企業自然能活下去,這是尊重市場、相信市場調節作用的表現。

依靠科技

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之一將是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騰訊處於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交叉點上。

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在互相滲透,強化科技屬性,探索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馬化騰說,騰訊希望為中國經濟及產業升級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未來騰訊將加大對前沿科學和基礎科學的關注。過去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很多創新停留在應用層面,下一步騰訊要啃“難骨頭”,更注重“技術突破尋求產品落地”。

目前,騰訊在人工智能、量子科學、機器人等相關領域都建立了實驗室,並且邀請國際頂尖科學家加盟,還將在公司建立技術委員會,希望加快創新,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互聯網本職工作外,馬化騰也投入諸多資源宣揚科學探索。騰訊在過去五年堅持舉辦WE大會,已有全球五十多位頂尖科學家登臺演講。今年11月騰訊基金會還聯合楊振寧等多位知名科學家共同設立“科學探索獎”,用來獎勵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方面的優秀青年工作者。

馬化騰說,“產業的升級換代很多來自於基礎科學的突破,所以要推動整個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基礎科學的投入非常重要。”

回饋社會

無論是一個人的成長,還是一家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這是一條普遍規律。

馬化騰多次表示,“騰訊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就不可能有騰訊激起的一點小浪花。改革開放,為包括騰訊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想發展互聯網產業,首先需要國家投資建設網絡,包括固定電話網絡、光纖網絡、移動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的投資非常重要。

其次,政府在社會治理方面的政策也非常重要。互聯網會產生很多新業態,這些新業態出現之後,國家政策都給予很高的寬容度。

馬化騰享受了改革開放的諸多利好政策,把握住中國互聯網大發展的時代機遇。今年騰訊進行了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整裝再出發。

“在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互聯網興起的二十多年裡,政府對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是非常包容和支持的,才有我們的今天,也才有騰訊的今天。”馬化騰說,接下來騰訊將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回饋於社會。

騰訊將繼續做好“消費端”的智慧連接,同時促成“供應端”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對於大量傳統企業來說,要儘快打通從生產製造到消費服務的價值鏈,要實現從智慧零售到智能製造、(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從消費到產業(C2B)的生態協同,未來需要與互聯網公司進行跨界融合,觸達海量用戶,實現硬件、軟件與服務三位一體的生態化能力。

而騰訊服務著數以十億計的個人用戶,具有連接豐富場景和互聯網產品的生態服務能力,現在正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幫助傳統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文章來源於:中國企業家雜誌摘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