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網絡行業的7個新觀察

醫療信息網絡行業的7個新觀察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如今,互聯網醫療、遠程醫療、雲醫院、網絡醫院、互聯網醫院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不斷湧現,國家政策也讓市場瞄準基層醫療,火熱的在線直播也延伸到醫療行業,重度垂直的母嬰移動醫療同樣不容小覷,醫療的信息網絡化發展已經踏上新臺階。筆者總結醫療信息網絡行業的7個新觀察:

1、線上線下不分家

目前存在兩種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一種依靠線下的“醫療+互聯網”模式,以醫療機構為主體,優化醫療方式;一種重線下的“互聯網+醫療”模式,以互聯網的方式創造新的醫療供給。

“醫療+互聯網”模式主要包括以醫療機構為主體的遠程醫療、移動互聯網醫院、掌上醫院、院外護理平臺,例如金蝶醫療移動互聯網醫院、卓健科技掌上醫院等,這種模式不是去替代醫療機構的功能,而是幫助醫療機構優化醫療服務方式及流程,讓患者擁有更好的服務體驗,從醫療服務獲取到醫療支付,再到院外諮詢反饋等。

而“互聯網+醫療”模式主要包括互聯網醫院、醫生集團、互聯網醫療診所等新型醫療模式,如烏鎮互聯網醫院、博德嘉聯醫生集團、丁香診所等,這種模式區別於傳統的醫療機構,以互聯網的方式或藉助互聯網創造新的醫療服務供給,是傳統醫療服務的補充。

2、移動醫療賣藥,醫藥涉足移動醫療

一方面以在線醫療為背景的移動醫療企業佈局醫藥業務,如“春雨醫生”、“就醫160”、”平安好醫生”,以”春雨醫生”為例,開始以在線問診為核心業務起家,在2016年8月,”春雨醫生”與”1藥網”達成戰略合作,”1藥網”為”春雨醫生APP”提供快速購藥服務,”春雨醫生“為“1藥網”導流賣藥。

另一方面醫藥電商企業涉足移動在線醫療。如“1藥網“、”七樂康“、”健客網”等醫藥O2O企業,以“健康網“為例,在2016年初獲得了1億美元的A輪融資,發佈了健客醫生、健客問醫生等移動醫療應用平臺,發力移動醫療。

出現醫藥聯合互通的商業邏輯在於構建醫藥閉環,醫與藥是分不開的,移動醫療服務需要醫藥來補充作為服務的延續,而醫藥電商需要醫療服務的支撐,改變過去單向的藥品信息服務到互動服務。

3、互聯網醫院依舊火熱,變現依舊難

《中國互聯網醫院白皮書(2016)》數據顯示,全國互聯網醫院擴充到36家,2016年新建的卻達到了31家。而根據IDC最新報告《IDC FutureScape:2017醫療IT十大預測—中國啟示》,2017年互聯網醫院發展將達到上百家。

不管是各地政府還是互聯網醫院企業主導、還是醫院與企業、政府與企業共建,2017年互聯網醫院熱潮繼續走向巔峰。在2017年2月,青島市立醫院獲批建設互聯網醫院,成為青島市首家官方認證的“互聯網醫院”;而在2017年3月,銀川銀川市政府與丁香園、春雨醫生、醫聯等15家互聯網醫療企業集體簽約,入駐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基地,加上2016年的好大夫和微醫,銀川互聯網醫院數量共計17家。

雖說互聯網醫院依舊火熱,但是變現依舊難。互聯網醫院核心商業模式是服務收費,盈利成為難題,以烏鎮互聯網醫院為例,2016年總收入為8億元,而利潤來自於保險,其中騰訊、華為、招商銀行等大機構都是健康險大客戶,在互聯網醫院層面變現難。

另外,當前的互聯網醫院功能與移動問診、診後隨訪並無實質性的變化,只能解決分診、隨訪、遠程會診等問題,大多數情況需要到線下實體醫院,在無醫院支持的背景下,實現功能有限,患者使用頻率低,並且缺乏醫保的支撐,醫療服務與藥品服務收費較難,自費網絡購買處方藥幾乎行不通。種種限制與問題導致的結果就是互聯網醫院服務變現難,需要做商業模式補充。

4、“直播+”醫療模式盈利有限

移動互聯網時代,“直播+”也是火了一把,火焰燒到每一個互聯網+行業,遊戲、房地產、教育,醫療也不例外。“直播+”醫療有其發展的優勢:醫療直播優化了醫患時間、提高了醫療透明度,改變了單純的問診形式;另外醫療直播打破地域限制,為廣大用戶傳播了專業的健康知識,通過問題實時互動優化了健康服務方式,實現了醫療資源的社會價值最大化。

目前“直播+“醫療主要有兩種模式:患者健康教育與醫生在線學習。主要存在於一些移動醫療應用平臺與直播平臺上,如春雨醫生科普直播、平安好醫生直播、一直播“健康益小時”等。

目前”直播+“醫療盈利方式主要包括打賞提成、付費觀看、廣告等。一般來說,打賞提成主要依靠用戶給直播者打賞,平臺分成,這部分收入在用戶基數不夠大的情況下收入偏少;付費觀看時直接面向收看用戶收取費用,這種方式可能會造成用戶牴觸的風險,另外知識付費模式無法形成規模收益;最為普遍的就是廣告了,通過直播平臺為保健品、OTC藥品、監測設備、體檢服務等做廣告,收入的大小取決於用戶量與轉化率。總的來說,“直播+“醫療這種深受追捧的新模式盈利仍然受限

5、移動醫療垂直領域母嬰市場熱

母嬰市場有其獨有特點與優勢,當前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每年母嬰市場規模達到2萬億,母嬰移動醫療領域有足夠大的市場,另外母嬰醫療是最為剛需的重度垂直細分領域,孕婦或嬰兒遇到醫療問題時,人們最為敏感,急於尋求解決方式

針對母嬰移動醫療市場,當前主要的盈利模式有付費服務、硬件推廣、社區電商、健康保險。其中付費服務主要包括為母嬰用戶提供線上線下個性化的付費諮詢、包年醫療服務會員等形式;硬件推廣主要是移動端產品與智能硬件結合,通過推廣銷售硬件盈利;社區電商主要是通過垂直社區活動、廣告、母嬰周邊品銷售等渠道盈利;而健康保險主要是母嬰移動醫療企業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孕婦、兒童健康險,醫療與保險的結合盈利。

為什麼說移動醫療垂直領域母嬰市場熱呢?一方面基於這個細分市場的剛需痛點更痛,另一方面基於流量相對容易變現盈利,如“辣媽幫”通過社區、內容運營,商城實現了流量變現,並且2016年“辣媽幫”已經實現規模化盈利,2017年2月獲得蘇寧戰略投資D輪融資。另外用戶基數也相對較大,如“媽咪知道“日均問診量超過1萬,並於2016年3月完成1億元B輪融資,“iBaby“平臺擁有超10萬名婦產兒科醫生,並於2017年3月宣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從資本市場也可窺見母嬰移動醫療市場背後的熱度。

6、劍指基層醫療

在醫療信息網絡發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同樣不可小覷基層醫療市場。國家先後發佈了《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重點提到了要讓基層醫療機構承擔門診首診重任。

支持和引導病人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承擔公立醫院的普通門診、康復和護理等服務;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和農村流動,以強基層為重點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鼓勵基層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建立分工協作體系,健全網絡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制,建立區域在線預約掛號平臺,公立醫院向基層提供轉診預約掛號服務,轉診優先安排。

國家開始重視基層醫療,相關的HIT及醫療服務企業同樣不會忽視這塊市場,開始在基層醫療佈局。除了傳統的HIT企業建設區域信息共享平臺、區域醫共體、區域雲醫療服務平臺外,新興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也加快佈局的節奏,如2016年阿里就開始“村淘“項目,將阿里網絡醫院接入“村淘”服務站,旨在基層遠程醫療;平安萬家醫療也在2016年7月開始佈局基層,2016年底成為國內最大的基層診所服務平臺,引導患者到基層服務機構。

另外技術型的醫療創業企業在開始出現,致力於技術推動基層醫療服務的提升,如2015年成立的醫學影像診斷人工智能公司“推想科技“藉助互聯網和第三方影像中心的渠道服務基層醫療機構。

7、醫療大數據市場從0到1,搶佔有效數據源

隨著醫療信息網絡水平及技術的發展,逐漸認識到醫療大數據的價值。醫療大數據企業不斷湧現,特別是2016年,至少增加5家,都想在風口上分得一杯羹。從當前的醫療大數據企業的發展來看,醫療大數據相關技術可以在多個場景應用,比如醫學影像診斷數據的深度學習幫助醫生診斷、自然語言處理幫助醫生快速檢索。

不管是醫療大數據分析應用,還是醫療人工智能,算法底層的醫療大數據,才是最難獲取的核心資源,數據源是一切應用基礎。醫療大數據的來源主要為臨床數據、製藥行業科研數據、患者行為數據、醫療成本及業務數據等,而臨床數據是醫療大數據最重要的來源。

所以醫療大數據公司需要尋求數據源合作方,如醫療服務機構、醫療信息化廠商、互聯網醫療公司,搶佔醫療大數據有效數據源。就目前市場來看,還沒有一家醫療大數據企業掌握了全面核心的醫療大數據源,醫療機構也正在積極升級信息網絡系統,便於收集醫療大數據,整個市場還處於從0到1的突變中

2017年5月12日,億歐將舉辦“2017中國醫藥產業未來領袖峰會”。本次峰會將重點關注醫藥健康產業變革與創新、創業與投資。行業變革勢不可擋,產業創新方興未艾。歡迎您報名參會,峰會鏈接:http://www.iyiou.com/post/ad/id/205

本文作者石大義,億歐專欄作者;微信:not_clown(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務”方便備註);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億歐”;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54

68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