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 編者按】這屆 Google I/O 大會讓所有的移動開發者有點兒恍惚,所提之事即是前文所言的宣佈 Kotlin 替代 Java 成為 Android 開發的首選語言,以及 Flutter 實現全平臺支持。而同時,Oracle 裁員的事實正在上演,許多人提出是否需要去 Java 化。不過,本文作者——擁有十幾年編程經驗的 DCloud 創始人王安與筆者分享了一個觀點,那便是“無論是 Kotlin 還是 Flutter,都還為時尚早,生態建設需要歷史機遇,當年 Android 的機遇並不存在。”兩年前在《程序員》雜誌中,筆者曾特邀王安對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軌跡做總結,因從未在網絡公開發布,特此於今日在 CSDN 刊登。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接下來,我們一起看整個移動互聯網發展軌跡,那些做成的和失敗的事情,然後,通過歷史汲取經驗,共赴下一個開發十年。

移動互聯網這十年

作者 | 王 安

責編 | 唐小引

封圖 | 紀明超

出品 | CSDN(ID:CSDNnews)

移動互聯網,其實並非由 iPhone 開始,當然,iPhone 是讓移動互聯網普及的最大功臣。

最早的移動互聯網,是 21 世紀初的 KJAVA(J2ME)和 WinCE 手機,以及 GPRS 的 2G 網絡。我們稱其為移動互聯網第一階段,也就是 2001-2007 年。而 2007-2017 年,則是移動互聯網第二階段。

移動互聯網的第一階段:乏善可陳的創新

2001 年以前的手機,是不可編程的純通信設備,後來,多普達(HTC)和摩托羅拉,開始推出觸摸屏手機,這些手機提供了編程平臺,但是想開發和安裝應用卻也非常地費事兒。

進而,產業開始快速發展,圍繞觸屏和非觸屏,手機 OS 發展出兩大陣營。諾基亞發展 Symbian 系統,佔據了非觸屏手機的主導地位;由 J2ME 和 WinCE 分化出來的 Smartphone,以及 Qualcomm 的 BREW 平臺,分食其他份額。而高端觸屏市場,微軟的 Pocket PC(後改名為 Windows Mobile)、摩托羅拉的 Linux 以及索尼愛立信基於 Symbian 發展的 UIQ 用戶界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伴隨著手機市場的高速增長,各種系統百花齊放。後來基於 MKT 的所謂“山寨機”和 BlackBerry 都曾紅極一時。

山寨機的繁榮,說明那一代的手機已經缺乏底層創新了。

再後來,iPhone 就來了。

移動互聯網這十年

第二階段:浪花淘盡英雄,iOS、Android 的移動爭奪戰

在 iPhone 到來以前,開發是碎片化的,開發者需要為不同 OS 開發不同的應用,並且因為安裝和體驗應用都不夠方便,所以開發者的 ROI 很低。生態就像雞和蛋,沒有開發者生產精品應用,用戶也不怎麼愛用應用,由此電話、短信、彩鈴成為了巨大的產業。

儘管彼時業內也有一些商業化的跨平臺開發工具,比如 Mkey 無線中間件,但集中在企業市場,對大移動互聯網影響甚微。

倒也不是當時的手機廠商故意製造碎片化,諾基亞聯合摩托羅拉、愛立信,結合 Psion 的技術成立了 Symbian 公司,後來還拉了三星進來。這個公司的產品就是 Symbian OS(塞班系統),雖然大多數人以為塞班等於諾基亞的 OS,但其實它的初衷並非如此。只是諾基亞在 Symbian 上過於強勢,其他手機廠商使用 Symbian 將造成手機銷售劣勢,所以後來諾基亞乾脆收購了 Symbian 公司,不過這錢也白花了,因為沒兩年諾基亞就投靠了 Windows Phone 陣營。

當時在通信行業已經有很高的呼聲來推動 3G 發展,但運營商們總是猶豫一個問題 —— 3G 投資那麼大,需求和商業模式在哪裡,沒那麼多人需要高速網絡,新增這麼大投資有什麼用?

而 iPhone 帶來了這樣幾大改變:

  • 這個沒有實體鍵盤但擁有極佳觸摸體驗的大屏手機,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的上網和使用應用的意願。喬布斯當時賭了 3 個功能 —— 郵件、Safari 瀏覽器和 Google 地圖,他賭對了。
  • iPhone 第一代雖然沒有 3G 模塊,但它很快推出了打中運營商七寸的 iPhone 3G。運營商一直需要一個推 3G 的理由,而 iPhone 3G 實打實地幫助運營商大幅提升了數據流量的銷售額,這個標杆效應非常明顯,導致運營商都非常喜歡推 iPhone。而在國外,運營商是手機銷售的關鍵。
  • 喬布斯天然能引領科技時尚,再加上運營商這個關鍵渠道,iPhone+3G 一時間飛速發展,震動了整個手機通訊行業。

可以說,喬布斯判準了 3G 時代的到來,用戶需要一種新的手機 —— 以數據和應用為主,拋棄過去手機就是通訊設備的傳統定義。然後在 3G 前夜大力氣投入研發,以差異化定位而崛起。iPhone 使用大觸屏而捨棄物理鍵盤,強化 Safari、Google 地圖、Email 等核心應用的體驗,構建 App Store 降低應用發行門檻,提供 Objective-C 語言及 Xcode 開發工具建設開發者生態。要知道,當時老牌通信設備商們並沒有把來自圈外的硅谷公司當回事,他們擅於通信,對互聯網級的用戶體驗、應用及開發生態的感覺,真的不如 Apple。

但結果是,iPhone 確實重新定義了手機。如果你想打電話,諾基亞仍然是更優的選擇,但如果想在 3G 時代玩點新鮮的數據應用,那麼 iPhone 的體驗秒殺上一代設備。不過,iOS 雖然號稱是基於 Unix 更智能的 OS,但這個 OS 上沒有應用讓喬布斯頭疼,原來 macOS 上的開發者也不多,於是喬布斯想到了 HTML5。

當時 HTML4 有兩個問題,一是被微軟的 IE+Adobe 的 Flash 壟斷,私有標準充斥互聯網;二是 HTML4 的設備調用能力不行,需要補充大量手機能力。而 Google 也是看不慣互聯網被微軟和 Abobe 壟斷,於是與 Apple 聯合推廣 HTML5。

不過,隨著 iPhone 的火爆銷售,喬布斯開始重新審視應用生態,他發現 Apple 已經具備獨立建應用生態的能力了,再加上 2008 年時 HTML5 距離正式定稿還很遙遠(2015 年才正式定稿),於是 App Store 出現了,這個封閉的生態成為了 Apple 的超級現金奶牛,而 HTML5 則被拋在一邊,發展更加緩慢。

在早期,開發者從未獲得過如此多的流量和變現機會,對 App Store 大加讚揚。但現在,30%的蘋果稅已經成為眾多開發者的噩夢,尤其是虛擬物品支付、直播、知識付費等行業的開發者。

但無論如何,iPhone 的成功是值得分析的標杆案例,而諾基亞、摩托羅拉、微軟的失敗,以及 Android 的成功,也都是值得分析總結的。

當然,在 2007 年時,諾基亞對 iPhone 很是不以為然。諾基亞想的是,最多高端觸屏市場被 iPhone 拿了,看起來 Windows Mobile 和摩托羅拉 Linux 壓力更大,而諾基亞主流的非觸屏市場不會受影響。

或許,手機廠商們仍可以各自差異化發展,但這個時候 Google 和微軟 2 個巨頭攪合進來了。

微軟和 Google 的高管看到了 3G 將帶來真正的移動互聯網,他們能更敏感地察覺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機會。微軟在移動設備上一直長期投資發展,從 WinCE、Pocket PC 到 Windows Mobile,產品一直在演進。而 Android 其實也是 2003 年就成立的老兵,2005 年被 Google 收購。

但同時它們也看到了一個問題 —— iPhone 利用硬件和軟件的綜合優勢,做出了最佳的用戶體驗。尤其是在電池和內存使用上,不與手機廠商深度合作,無法達到 iPhone 的水平。這時,微軟瞄準了諾基亞,這個曾經 Windows Mobile 的老對頭、當時最大的手機廠商。

此時,移動互聯網史上的著名人物埃洛普(Stephen Elop)出場了,這位時任微軟副總裁跳槽到諾基亞當 CEO,成為一個驚天變化的關鍵人物—— 將如日中天的諾基亞搞衰落、讓微軟失去了移動互聯網。

雖然埃洛普去了諾基亞,但諾基亞從不覺得 Windows Mobile 比 Symbian 更好,而微軟當時的 CEO 鮑爾默拋出了兩個繡球 —— 我們在重新研發更好的 Windows Phone 系統;只要諾基亞使用 Windows Phone,我們就高價收購諾基亞。

當股東和 CEO 對微軟充滿期待時,他們錯失了利用當時的優勢地位自救的最後機會。當遲到的 Windows Phone 出場時,格局已定。

而摩托羅拉,同樣拜於 Google 之手。好好一家企業被分拆,內亂、人才流失不斷。Google 拋出的繡球是我們有意收購摩托羅拉,但我們對通信業務不感興趣。然後摩托羅拉的股東就決定分拆摩托羅拉的設備和通信業務,通信業務合併給了諾西。折騰幾年才分拆完成,但後期 Android 已經發展起來,Google 已不那麼關心和某家硬件深度整合打造完美體驗了,反而擔心打造自己的手機會傷害 Android 生態圈的其他手機廠商。但 Android 陣營需要專利,這是 Google 的短板,於是摩托羅拉把自己的公司+專利賣給了 Google,進而這些專利被免費授權給所有摩托羅拉的競爭對手。最可笑的是摩托羅拉自始至終是 Google 的 Plan B,當 A 計劃成功後,摩托羅拉被無情地甩賣給了聯想。

iPhone 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引子,微軟的錯誤戰略和 Google 的 Plan B,加上諾基亞、摩托羅拉股東的短視與貪婪,最終造成了這個經典的商業失敗案例。其實不止諾基亞、摩托羅拉,90%的失敗,都是因為自己而非對手。

當然,我們還應該總結 Android 為什麼會成功,以及 Google 的 Plan A 到底是什麼?

2005 年,Android 被 Google 收購後,只是一個還不錯的 Linux 手機 OS,比起更低功耗的 Symbian,Android 在當時並沒有多強的優勢。但“手機終將需要強大 OS”的信念支撐著 Google 對 Android 一直認真投資。

當 2007 年 Android 新版做得差不多但還沒發佈時,iPhone 發佈了。這驚到了 Android 的創始人 Andy Rubin,他看到了多點觸摸在網頁及照片瀏覽上的革命性優勢,他清楚強大的 Safari 能打開 3G 大門,也清楚拍照和照片瀏覽將一直是手機的重要功能。

於是,Android 不得不調整發版計劃,重新做多點觸摸。同時 Android 還做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那就是廢掉 Linux 的原生語言 C,改用 Java 做應用開發語言。

這又是一個極富爭議、但最終賭對了的決策。

Android 性能本就不如 Symbian,Java 是跑在虛擬機上的,性能再次打折。為什麼要如此冒險?對於一個 OS 而言,生態是核心和根本。微軟當初起家,就是每個微機廠商準備開賣時,微軟都會去講:我們可以提供運行在你的微機上的 Basic 引擎,給你的微機填充大量應用。事實沒有應用的微機是賣不動的。手機剛開始只是一個打電話的專用設備,如果要發展應用生態,那必須想辦法吸引開發者。

如果當初堅持讓開發者使用 C 來開發應用,估計現在也無法想象世界第一大 OS 是 Android。

在 2008 年,Java 和 JavaScript 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程序員群體,使用 JavaScript 做應用開發,對當時的硬件設備要求太高,直接被放棄。Java 程序員群體就成了 Google 日思夜想意圖俘獲芳心的群體,並且當時市場上還存在不少 J2ME 手機開發工程師。

為了讓 Java 程序員給 Android 開發應用,Google 倒推模型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收購 JVM 優化公司、對 JVM 使用硬件進行加速、通過 Eclipse 插件製作 ADT……在 2007-08 年,Android 終於脫胎換骨,成功擔當起了 iPhone 狙擊者的角色。

雖然 Android 還是要比 iOS 差一點,但比 Symbian 和 Windows Mobile 更適合 3G 時代使用。且當時拿不到 iPhone 銷售權的運營商,以及被 iPhone 節節衝擊的手機設備商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了。並且在當時,iPhone 有個策略,每個地區只和一家運營商合作。這注定了產業需要培育一個 iPhone 的競爭對手,如果彼時 iPhone 的運營商網絡政策更開放,格局可能會有所不同。

當然,除了 Android 的技術策略,Google 的聯盟策略也很關鍵。

iPhone 在 2007 年初開發佈會,9 月正式發佈。11 月時,Google 成功地攢起來 OHA 聯盟,召集全球感受到 iPhone 威脅的設備廠商和運營商一起開發開源的 Android。

這個過程其實也不快,直到 OHA 聯盟成立一年後,第一款 Android 手機才上市,比 iPhone 晚了 1 年多。

至此可以顯見,Google 的 Plan A 便是和所有手機廠商合作,成為他們的 OS,同時 OS 開源、免費,而 Plan B 則是前文所述的收購一家手機廠商。後者的意義在於 —— 防止 A 失敗並實現軟硬件一體,以打造更優秀的用戶體驗。

既然微軟盯上了諾基亞,那同在美國的摩托羅拉就成了 Google 的心儀對象。不過,當時手機廠商的態度是莫測動盪的,大家在使用 Android 和各自優化之前的系統之間搖擺不定。諾基亞初期一方面嘗試改進 Symbian,還聯合 Intel 做 MeeGo,但同時也在試水 Android,後來乾脆投靠了微軟,而摩托羅拉也在過去的 Linux 和 Android 之間搖擺。

畢竟 Android 能不能成,是不是夠好,大家心裡也沒數。這個時候,唯一不搖擺的是三星。

不像諾基亞有 Symbian、摩托羅拉有 Linux,三星過去沒有像樣的 OS,它的設備只能運行基礎的 J2ME 程序,偶爾還用下 Windows Mobile 系統。

HTC 推出 G1 後,引發了微軟的強烈不滿,HTC 過去可是 Windows Mobile 陣營裡最大的設備廠商,可以說 HTC 是靠著微軟起來的。也是在微軟的壓力下,HTC 初期在 Android 上的投入也不夠堅決(2017 年 9 月,Google 收購了部分 HTC 手機業務,幷包括一些 HTC 專利的非獨家授權)。

所有大廠裡,唯一一個全力做 Android 手機的,就是三星了(據聞三星也內部評估過自研 OS 的可行性,但數千人年的投入讓高層猶豫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 Android,至於 Bada 及後來的 Tizen,都是未做很大投入的制衡策略)。即使又晚了一年,2009 年三星推出的第一款 Android 手機上市後,就踩到了風口上。

當時所有運營商搶著和 iPhone 籤合同,但一個地區只有一個幸運兒,其餘籤不到 iPhone 的運營商就拼命推三星的 Android 手機。還記得 2009 年中國聯通拿到 iPhone 的獨家銷售權後,iPhone+3G 幫助中國聯通業績大增。

這麼多年來,很少遇到一個手機能左右運營商的業績。痛苦不堪的中國移動只好壓著三星出 TD 的 3G 版 Android 手機,瘋狂補貼,阻止中移動用戶離網率的快速上升。然後就慢慢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由於拿到 iPhone 銷售權的運營商是少數,三星竟發展成了第一大手機廠商,一路超過了諾基亞、摩托羅拉、iPhone。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時代一群風流人。

在 3G 時代,Apple、Google、三星崛起了,而諾基亞、摩托羅拉、微軟沒落了。崛起的共同特點是把握住了時代機會,以新時代的眼光要求自己的產品,顛覆了過去。而沒落的共同特點是享受了舊時代的成功,沒有勇敢、及時地自我革命。

在 2007 - 2012 年,5 年大戰後,移動互聯網第二階段分出了勝負。以 iOS+Android 為基礎的移動互聯網,伴隨 3G 的到來,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

特殊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微信的突圍

而在中國,發生了一個特殊事件。2010 年,Google 宣佈退出中國,其所有網絡服務,在中國大陸境內都無法訪問。Google 這個決定錯失的不止是巨大的搜索市場,更錯失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大潮,損失已經無法用百億美元來衡量了。

也是因為這樣,Android 的開源政策,以及服務無法進入中國的特殊國情,創造了一個特殊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其中,小米以優化更好的 Android ROM 起家,幾年內迅速崛起。之前在深圳的電子消費領域深耕已久的廠商們,也各自定製 DOM,雖然共享了 Google 創造的 Android 應用生態,但分發服務的收入都進到了自己的兜裡。

當然,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裡,最值得說的一件事,那就是微信。這個 2011 年發佈的產品,在幾年裡迅速成為國民應用,目前已經有 10 億活躍用戶。

其實這個市場在移動互聯網第一階段叫 PTT(Push to talk)。IDG 曾投資了一家叫 PICA 的公司,是早期 PTT 領域的代表,但他們沒有熬到第二階段就被收購了。在 3G 以前,在普通用戶眼裡,GPRS=慢+貴。

在 2010 年時,業內已經可以預見,必然會出現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霸主式即時通信產品,運營商的通道化下沉已經無法避免。但更多人相信 QQ 會幹掉米聊、飛信,無人預料到在廣州的張小龍拿出了微信。

我們不得不佩服張小龍的宏觀戰略、細節體驗等無數正確決策。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值得國人驕傲的產品,硅谷那些自詡為 IT 先鋒的人也不得不尊敬和學習微信。

從即時通信、公眾平臺到移動支付,微信的三級跳成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也改變了中國。尤其是微信對支付市場的教育,讓中國人提前進入了手機支付時代。現在除了繳停車費,我實在沒有其他地方使用現金了,這種生活在國外難以想象。

而我們的移動支付也不止是簡單的付款,基於其上的生態在快速繁榮,我們今天追逐的一個一個熱潮 ——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自助販售機……試想如果沒有移動支付的普及,這些創業機會根本不會存在。

微信的第四級跳是小程序,2017 年 1 月 9 日,在 iPhone 第一代發佈會的十週年紀念日,微信發佈了小程序(iPhone 是 2007 年 1 月 9 日發佈,但 2017 年的十週年 iPhone 發佈會改在了 9 月 13 日)。

我們先壓下小程序不說,來簡單總結下移動互聯網第二階段的開發者盛宴。

在 2010-2015 年期間,蘋果的 WWDC 和 Google 的 I/O 大會,是開發者業內的朝聖會議,現場一票難求,無數人熬夜盯直播。每次會議後,都會誕生一批新創業機會,無數開發者琢磨如何利用大會公佈的底層新能力做點什麼。

可是慢慢的,這些會議冷下來了,剛開始,人們在抱怨,又一個創業機會被 OS 直接做了;再後來,人們在調侃,iOS 和 Android 互相抄了什麼功能;再後來,人們已經不關注了。2017 年,畢竟是 iPhone 十週年發佈會、也是喬布斯劇場的首次亮相,這個硬件發佈會還是吸引了不少眼球。但 iPhone X 交出的是一份充滿爭議的答卷。

那麼,我們的 iOS 和 Android 開發者的未來又在哪裡?

AR 是一個機會,在娛樂、旅遊、購物和 O2O 領域存在切實需求。比如旅遊時用攝像頭掃景點,顯示導遊信息;買傢俱時,在手機上預覽在家裡的擺放效果。但這個行業其實存在已數年,2012 年第一批 AR 概念的創業者就出現了,當時風投砸下去的錢,全變成泡沫了。

AR 涉及大量線下實體物品的數據模型,工作量大但很難向用戶多收到錢,性價比低是制約這個產業發展的核心。所以這個產業最重要的新機會,反而是誰能提供普適、低成本的 AR 建模能力。此外,就是手機的耗電和發燙問題,即便在不需要大量線下數據的 AR 遊戲領域,也存在玩久手機扛不住的問題。

從整體來看,經過 10 年的發展,iOS 和 Android 已經進入了創新瓶頸期。並且,不止 OS 缺少創新,手機市場的流量紅利也消失了。

2011 年至 2016 年,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在高速增長。開發者做一個 App 丟到市場裡,隨著大盤就能看到自己的用戶也在快速增長。投資人一看用戶在漲,於是紛紛投錢進來。市場一片互嗨的熱情局面,感覺人人都可以和移動互聯網+一下。

但到了 2016 年,故事變了,開發者發現用戶漲不動了,然後投資人也傻了。

其實開發者的用戶增長,建立在兩個本質前提下:

  • 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在增長;
  • 每臺智能手機安裝的 App 數量在增長。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的智能手機接近飽和了。在 2006 年發生了第二代智能手機換機潮,並造就了 OPPO、VIVO 等的崛起。此時其實開發者已經發現自己的設備庫記錄雖然增加了,但只是同一個用戶從 A 設備遷移到 B 設備。

那麼增長的第一個條件就卡住了。於是也有人開始關注出海。這裡不展開這個話題。

而第二個條件,每個手機的 App 保有量,一個用戶也就裝 20 個左右的原生 App,除非底層有重大變革,否則這個增長條件也會卡住。

當兩個本質前提都卡住時,開發者就進入了零和遊戲狀態,互相搶有限的用戶、有限的設備安裝量,以及有限的用戶時間。

這個日子可不好過,除非底層有重大變革,能改變每臺手機的 App 保有量。

底層怎麼變革呢?如果是原生應用,如果是仍然從桌面以宮格方式尋找本機應用,那局面不會有改觀。

這就是微信小程序看到的機會,敢在 2017 年 1 月 9 日發佈並在朋友圈貼出 iPhone 發佈的照片做對比,張小龍看到了下一個移動互聯網 10 年的重要變革機會,其所展示的是 Apple 發佈會底部的文字:

  •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出現;
  • 人一生能參與一件革命性產品就夠幸運;
  • 今天蘋果要重新發明手機;
  • 比其他手機至少先進 5 年的系統。

這種悶騷式的傲驕也是沒誰了。

  • 小程序能解決原生應用瓶頸,在於四個關鍵點:
  • 免安裝和更新過程,觸手可及;體驗達到了原生應用水準,功能基本夠用;
  • 通過掃碼和搜索而不是宮格提供入口服務(宮格雖有其方便之處,但你不會讓你手機的宮格底部有十屏的);
  • 能直達具體內容服務。

其實在 PC 互聯網上,原本就沒有這些問題,搜索引擎+Web 生態,一直都可以讓用戶隨意地暢享各種互聯網服務,不存在一臺電腦只能安裝 20 個網站的情況。

當然,目前微信搜索事業部成立不久,搜索入口還不夠完善。但在未來,微信希望像 PC 時代的百度那樣,在移動互聯網上,把微信打造成對接用戶和眾多移動互聯網服務的主入口。但微信與百度有個重大差異,百度把流量導給網站主後就與百度無關了,而微信建了一個全閉環生態,每個小程序的運行、升級、賬戶、支付都在微信的體系下。

業內戲稱微信要做一個微信互聯網。

事實上,想要解決當前移動互聯網發展瓶頸的,不止微信一家。DCloud 在更早就發佈了流應用,並聯合多家渠道共建生態,小米也在 2017 年發佈了自己的新應用,這個領域被稱為動態 App。

與之前百度推廣的輕應用不同,輕應用在功能體驗上達不到動態 App 的效果,會給開發者造成嚴重的留存和付費轉換障礙。

這些動態 App 都是解釋型而不是編譯型,核心語言是 JavaScript。也正因為其解釋型特點,才具備免安裝、直達、方便的應用內搜索等特點。

開發者界,有句話流傳甚廣:所有能使用 JavaScript 寫的,最終都會使用 JavaScript 寫。

在早期,硬件設備性能不足時,必然是編譯型語言的天下,PC 上如此,手機上也如此。當 PC 硬件性能起來後,JavaScript 通過瀏覽器統治了 PC 市場。現在手機硬件性能也起來了,無非也就看 JavaScript 通過什麼樣的新平臺來統治移動互聯網的下個十年了。

因為這本質上是硬件體驗換軟件體驗。動態應用的很多體驗都是編譯型語言的應用所無法給予的,而動態應用的缺點又恰恰是手機硬件可以補齊的。

做預言是冒險的事情,畢竟未實現,容易惹爭議。但總結歷史,不就是為了給未來的選擇提供幫助嗎?

我從 DOS 年代開始編程,歷經 Windows 編程、Web 編程、數代手機編程,明白目前的 iOS 和 Android 的原生開發也不會主流太久。每個計算平臺,最終都會向解釋性語言發展。

可能未來再新出一個計算平臺,比如眼鏡或人腦植入芯片,依然需要原生開發起步,但手機上,下一個十年,我認為是 JavaScript 的天下。而我也一直認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至少需要懂兩門編程語言,而其中一門,得是 JavaScript。

對於微信小程序,我認為它肯定能做起來,但一個如此封閉的系統,不具備獨佔天下的機會,產業會推動出另一種開放的生態。

本文雖近萬字,但仍不足以道盡移動互聯網這十年,也歡迎有興趣的同行添加自己對歷史和未來的觀點,給所有有志學習的讀者提供思考素材。

作者簡介:王安,DCloud 公司創始人,HTML5 中國產業聯盟祕書長。2003 年開始從事移動互聯網工作,十幾年編程和商業經驗,連續創業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