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小夥兒的中國“情結”

裴昱(左三)和中國寄宿家庭的家人一起包餃子

作為意大利米蘭天主教聖心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我結識了一位熱衷於漢語和中國文化的意大利小夥兒,初次見面,他就用漢語調侃道:“我來自中國東北那旮沓。”他叫裴昱,今年20歲,是聖心大學的在讀大學生,不久前代表學校參加了第18屆世界大學生“漢語橋”意大利賽區的比賽,榮獲了最高人氣獎。

對中國心嚮往之

裴昱出生在意大利米蘭附近的一個小鎮。他第一次關注中國,源自於美食。那是他上小學的時候,在家看電視偶然看到一個節目正在介紹中國美食:用多種調料調製肉餡,然後裝到麵皮裡蒸熟,熱氣騰騰,十分誘人。後來他才知道,那個令他食慾大開的美食是中國包子。漸漸地,他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對父母說:“我想學習漢語,我要去中國!”當時他的父母以為他是“一時興起”,只是說說罷了。

上高中時,父母為了鍛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把他送到離家兩個小時車程的一所寄宿高中。在那裡,裴昱逐漸養成了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裴昱讀高中4年級的時候,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人員到他所在的學校宣傳。這是一個針對意大利在讀高中生的文化交流項目,意大利高中生可以藉此機會到世界各國去體驗生活和學習所在國的語言文化,從而更好地瞭解世界。裴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選擇的國家是中國。

報考這一交流項目的學生有6000多名,而最終只錄取1300多名。為了去中國,裴昱付出了大量心血,經過一系列筆試、心理測試、面試、家訪、英語筆試等相關考核程序,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不僅獲得了前往中國生活學習10個月的文化交流機會,而且獲得了該項目的獎學金。

難忘的中國之旅

一場夢寐以求的中國體驗之旅終於實現了。2015年8月21日下午,在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後,裴昱乘坐的飛機緩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看到眼前的景象,他難掩激動與興奮。在同一天,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50多名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的參與者相繼抵達北京,他們在北京停留3天,進行一個簡短培訓。3天后,裴昱和其他9名小夥伴(其中3名是意大利人,6名是泰國人)踏上了開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的列車,而那裡正是他們體驗之旅的目的地。

當列車抵達佳木斯時,不少人前來迎接,其中包括湯原高級中學師生和為他們安排的寄宿家庭代表。裴昱憑照片中的印象,在人群中努力尋找將要接納他的中國家庭成員,結果還是中國媽媽先找到了他,興奮地和他打招呼。裴昱沒有想到,中國姥姥也來接他,全程都拉著他的手,滿臉笑容地望著他,這讓裴昱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家庭的溫暖。

在中國學校的體驗生活開始了。週一到週五,裴昱他們住在學校安排的宿舍,和中國學生們一起學習和生活;週末和假期,他們回到寄宿的中國家庭,和中國家人一起生活。

10個月的中國體驗之旅,讓裴昱學到了很多漢語知識和中國文化,同時也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他們一起上課學習,一起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中國同學通過裴昱瞭解了很多關於意大利的歷史文化,他成為整個學校聞名的中意小使者,師生們都對他讚不絕口。

令裴昱自豪的是,他深深地融入了中國家庭的生活,其中最難忘的就是和中國寄宿家庭一起過新年了。農曆大年三十,他和家人一起貼春聯、掛燈籠,晚上一起包餃子、看春晚,一直守到除夕的鐘聲敲響,全家一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裴昱還收到了中國爸媽和姥姥的壓歲錢,如今說起來,還感到美滋滋的。

2016年6月18日,對裴昱來說是一個無比“悲傷”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他就要離開中國,離開早已視他如親人的中國爸媽了。臨行前,機場大廳裡瀰漫著離別的悲涼,中國爸媽叮囑他一定要常回家看看,裴昱含淚點頭答應,並提醒中國爸媽保重身體。

幫助更多人瞭解中國

回到意大利以後,裴昱繼續自己的高中學業,在此期間,他申請成為了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的一名志願者,他向學員們分享自己在中國的生活和學習經歷,幫助更多意大利學生了解中國。

高中畢業後,裴昱希望再次去中國,因為他太想念中國了。2017年10月26日,他來到北京,在一個漢語機構學習漢語,同時利用閒暇時間教中國小朋友學習意大利語和英語。這一年的春節,裴昱回到了湯原,回到了在中國的家,和中國家人一起歡度春節。

在中國生活和學習的兩段經歷,讓裴昱對中國的感情得到昇華。在與他的接觸中我明顯感到,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已深深植根於內心深處。

2018年6月,裴昱選擇到米蘭天主教聖心大學學習經濟和語言專業,同時在大學裡繼續學習漢語。

在第18屆世界大學生“漢語橋”意大利賽區的演講比賽中,裴昱說:“馬可·波羅和利瑪竇的故事激勵我繼續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我相信越來越多的意大利人想了解中國,所以我會努力成為中意交流的使者,成為新時代的‘馬可·波羅’。”他的語言能力和出色表現得到了評委和專家的肯定。(楊波)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6月15日 第 05 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