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小龍蝦產業何以後來居上?

4月10日,“叫響楚菜”首屆小龍蝦烹飪大賽在武漢舉行。宜城“楚蝦傳”的小龍蝦烹飪高手前往武漢,摘得特金獎。

以麻辣鮮香為主要特色的宜城大蝦,在征服全國各地食客的味蕾的同時,也正朝著集良種選育、苗種繁育、生態養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飲、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於一體的小龍蝦全產業鏈方向努力。

宜城:小龍蝦產業何以後來居上?

起步早發展慢

夏夜宜城市大街小巷食客們圍坐在一起吃小龍蝦的場景,構成了一幅頗具市井氣息的美食圖。

宜城大蝦吃法源起宜城。“老鄂西餘大蝦”老闆餘華平,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炒制宜城大蝦,是宜城市最早探索小龍蝦烹飪技巧的人之一。

宜城:小龍蝦產業何以後來居上?

1995年,餘華平把隨處可見的小龍蝦帶回家,按照當地炒土雞的方法進行烹飪,一盤鮮美的小龍蝦便出鍋了。“炒土雞以麻辣味為主,宜城人好這口,這也是大蝦受歡迎的原因。”經食客們口口相傳,老餘的店慢慢紅火起來。

如今,小龍蝦已成為風靡全國的一道美食。但跟江蘇盱眙十三香小龍蝦、潛江油燜大蝦相比,宜城大蝦卻處境尷尬。

宜城市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阮演斌說:“潛江小龍蝦產業比宜城晚了近10年,但現在徒弟都可以反過來教師傅了。潛江的油燜大蝦店開到了全國各地,而宜城大蝦店基本上還在襄陽打轉轉。”

宜城:小龍蝦產業何以後來居上?

缺乏行業標準

4月13日晚,市民鄭先生帶著妻兒到位於襄陽沿江大道的“蝦皇”吃大蝦。“當時已經排到了四十幾號,為吃一頓蝦,一家三口等了近兩個小時。”鄭先生說。

“蝦皇”是來自潛江的大蝦經營餐飲連鎖店,在宜城也有分店。外地市場“沒進去”,本地市場“失守”,是什麼影響了宜城大蝦前行的步伐?

阮演斌認為,宜城大蝦烹飪工藝複雜,口味獨特,本來應該更有優勢,卻在發展過程中,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導致“十家八個味”,蝦子大小參差不齊,難與標準化的潛江大蝦相比。

宜城市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閔新奎說:“城市餐飲業發展需要三大要素:一大節、一桌菜和一條街。我們的餐飲企業可以在‘一桌菜’上下功夫,但小龍蝦美食節的推廣,小龍蝦美食店的聚集,光靠企業是不行的。”

宜城:小龍蝦產業何以後來居上?

延長產業鏈條

為推進產業發展,2017年12月,宜城市在小河鎮召開稻蝦共作現場推進會,圍繞繁育、養殖、龍頭、標準、協會、營銷六大產業發展要素,重點開展了六大建設。該市還出臺了《宜城市推進“蝦稻共作”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用3年時間發展稻蝦共作面積5萬畝(含育種育苗基地3000畝)。在政策引導下,當地稻蝦共作面積不斷擴大,掌握小龍蝦養殖技術的農民越來越多。

4月11日一大早,小河鎮明正村四組村民張萬國來到宜城農業科技示範園,開始一天的小龍蝦養殖工作。

今年55歲的張萬國是科技園內湖北楚綠蝦稻科技有限公司聘請的員工。公司除了每月給他發2700元工資,還提供一日三餐。張萬國說:“工資加上稻田流轉費用,我的年收入在五萬元左右。”

宜城:小龍蝦產業何以後來居上?

湖北楚綠蝦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貴金告訴記者,該公司稻蝦共作面積達1500餘畝,年產成品小龍蝦近100萬斤,年收入2500餘萬元。公司與20戶貧困戶簽訂了用工協議,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在政府支持下,去年該公司投資300萬元將現有的小龍蝦養殖基地改建成“種蝦蝦苗孵化基地”,以每年40餘萬斤的出產量,為宜城及周邊的養殖戶提供優質蝦苗、種蝦。這從根本上化解了宜城大蝦蝦苗長期靠從外地購入的尷尬,同時,也為宜城小龍蝦產業的發展解決了源頭問題。

蝦稻共作,讓宜城數萬蝦農受益。去年,宜城建成建稻蝦共作基地2萬畝,實現總產值10910萬元,帶動就業1.2萬人,農民靠人工養殖小龍蝦每畝增收4000元。今年,該市稻蝦共作面積將達到3.6萬畝,產值將超過2億元。


宜城:小龍蝦產業何以後來居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