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1989年在香港無線電視臺(TVB)首播的《義不容情》可謂開啟了香港電視劇中“兄弟情仇”的標準模版。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這部電視劇不僅在香港無線電視臺28週年臺慶上獲得“全球最多華人收看的電視劇集獎”,在內地播放時,也引起了巨大反響,被譽為“TVB最好的一部電視劇”。

劇中由溫兆倫飾演的丁有康被譽為“港劇第一奸角”,勝過《大時代》中鄭少秋扮演的丁蟹,在港媒所評出的“TVB史上12大奸角”中位居榜首,這一角色也為溫兆倫,乃至整個香港影視劇行業開啟了“奸角當道”的路線。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溫兆倫扮演丁有康。

劇中,由陳百強演唱的主題曲《一生何求》,在1989年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和最佳填詞獎,亦在2010年“華語金曲獎”所評選的“30年30歌”中獲得一席。

這首主題曲中唱到的“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兩句,幾乎成為了整部劇情的寫照。

一、何以飄零去

故事開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是一個美國資本滲入香港工業的時代。美國商人既在香港經營當地製造品用以拓寬市場,也將香港當做一個可以利用低成本製作高質量商品的地區。

根據當時的官方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當地登記的工廠數量極速增長,但小工廠佔據了主要比例,隨之而來的是自由競爭下的大量小工廠倒閉,無數工人失業,工業發展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中。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江毅飾演的李立家境一落千丈。

在這種較為混亂的工業發展中,香港工人平均每日工作時間要超過十小時,甚至有多過十七小時的案例,但平均工資卻極低,工傷率很高,當時底層工人的生存環境被不停壓縮,貧困到極致時,可能發生任何今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想象的事件。

《義不容情》的劇情正開始於這樣一個貧困到極致的家庭。

丁有健之父原本的工作已很難擔負家庭,偏偏還爛賭。因為無法為房東太太的孩子封一個價值0.05港元的五仙幣紅包,母親梅芬芳與孩子不得不在新年當天餓著肚子裝作屋中無人。家中唯一的儲蓄是孩子存了一年,試圖購買一把玩具雙劍的零星硬幣,此外生活開銷全部依靠當鋪。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藍潔瑛飾演的母親梅芬芳。

父親身負借錢使命出門後又一次踏入賭場,母親在家中枯等無果,在極為絕望的處境中想到了偷竊,卻意外被捲入一起謀殺案,儘管有律師拼盡全力試圖為她討回公道,但在檢察官刻意捏造證據的前提下,母親仍在生下幼子丁有康後,被處絞刑冤死。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即將被吊死的梅芬芳。

母親死後,父親亦精神失常,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療。兩個孩子被父親工作單位的經理收養,但經理不久便因腦溢血去世,經理的妻子葉秀雲原本不知人間疾苦,此後卻不得不獨自養活四個收養的子女,生活極為艱辛。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帶著兩個孩子試圖自殺的父親丁永祥。

一家五口的生活幾乎是那個時代香港底層的寫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依然如此。

主要勞動力葉秀雲需要同時兼任多個工作以求果腹,長子丁有健讀完小學便需工作補貼家用將養弟妹,三妹陳少玲與四弟周志文也早早工作,在讀書一事上很有天賦的次子丁有康需要依靠家庭與貸款求學,五人擠在一間非常狹小的廉租房中,治安差,魚龍混雜,隨著子女逐漸年長,生活亦極為不便。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蘇杏璇飾演的葉秀雲與溫兆倫飾演的丁有康。

貧困改變了葉秀雲的生活方式,也成為標籤,刻進了四個子女的性格中。

無論遇到任何問題,葉秀雲考慮的都是經濟條件能否負擔得起,而這種考慮也使子女產生了不同種類的應激回饋,次子丁有康正是表現最為極端的一個。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葉秀雲與黃日華飾演的丁有健。

丁有康將“我要發達,我要出人頭地”掛在嘴邊,為了這個目的不擇手段,直接或間接害死十餘條人命,最終被嫡親兄長丁有健送上法庭,判處絞刑吊死。

曾經在《中英聯合聲明》後對局勢認知極為清晰的丁有康,卻因性格缺陷步步走錯,一去不回頭。

在動盪的時代中,各個階層間的壁壘是不難突破的,這也使大多數人難以預測自己的行為趨勢、難以規劃自己的行為過程,甚至難以推測自己的行為結果。

《義不容情》正描述了動盪中無處著落的芸芸眾生。

二、輸贏在一擲

《義不容情》的編制韋家輝曾提到,劇中梅芬芳因無錢封紅包,躲在家中佯裝無人,這一情節正是他幼年時的親身經歷。

在餬口尚難的生活狀態下,理想、追求等詞語都是遙不可及的。所有人都不得不為了“生存”本身不懈努力。不同階層、不同年齡段的人都為此奮鬥著,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證明自己的生存方式是最“合理”或是最“正確”的。

所有人的固有價值觀都在崩壞,仁義禮智信不能為動盪中的民眾指出方向,誰能在迷茫時給予方向,誰就成為“正確”的唯一標準。

舊的道德體系無法適應變化多端的新時代,而與新時代匹配的文化思潮又尚未出現。以葉秀雲、丁有健為代表的舊觀念體系被不停衝擊著——勤勞不適應時代,節儉不適應時代,腳踏實地也不適應時代……可是投機與鑽營又總令人不安,曾經的處世哲學全部被推翻,習以為常的“規則”也成為指控入獄的證據。

動盪拉扯的不僅是價值觀念,更將“世事無常”這四個字準確無誤地扣在每一個角色身上。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關海山飾演的倪坤。

因不知什麼是“對”,想要證明對方是“錯”時也就無法理直氣壯,所有人不得不將一切人生際遇都歸於“命運”,似乎可以用這個詞語解釋並消弭一切痛苦。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何嘉麗飾演的陳少玲在劇中演唱蔡琴的歌曲《油麻菜籽》。

隨之而來的是賭性的增長。

在劇中,無論是所謂的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都像賭徒一樣孤注一擲。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結局時丁有健丁有康兄弟對峙。

反派丁有康放棄法律學位,將前途押在從商一事上;為了獲取更高職位,開車撞死競爭對手,並通過親情綁架兄長丁有健,令其代替自己坐牢;為了迎娶董事的女兒,殺害懷孕女友;為了遮掩殺人事實,殺害將他撫養成人的養母葉秀雲;將數百萬財富投入期指市場,輸到一無所有;為了獲得財產,綁架自己的親生兒子;試圖獲得兄長的“遺產”,親自下毒毒死包括侄子在內的七人。

其行為令人髮指,同時也帶著非生即死的賭性,在丁有康“出人頭地”的道路上,每一步賭輸都會導致萬劫不復,丁有康的命運起伏正是押對與押錯的不停交錯。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丁有康向樑思浩飾演的四弟周志文表述生存理念。

反派如此,主角丁有健也是如此。

對家人,丁有健永遠將籌碼押在“弟弟有人性”這個認知上,即便無數次的事例都說明這種認知不過是自欺欺人,但在結尾之前,丁有健仍然一次又一次一廂情願地縱容弟弟,給予弟弟繼續殘害人命的機會;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丁有健與丁有康。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丁有健與劉嘉玲飾演的倪楚君。

對事業,除了較為籠統的“仗義”、“善良”、“懂得吃虧是福”外,丁有健的成就大多是主角光環加持.而他最初能組建團隊創業的前提,正是他在監獄中以生命為賭注,救下了多次刁難他的獄霸水哥。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得知親生母親其實是自己偶像方紅的陳少玲。

配角的命運亦是如此。

三妹陳少玲被迫成為富商情婦,懷孕時慘遭遺棄,這一經歷,也與她習慣將身體作為賭注的親生母親方紅密不可分;

面對丁有康要求分手,趙加敏也曾試圖以懷孕作為籌碼,賭男友會選擇與自己結婚,但被殘忍殺害;

劇中兩大財閥的勝敗,實則押在了香港前途上;

而具體到商戰時,倪氏少東家也將對手的私人經濟問題作為重要籌碼,企圖私下解決危機。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邵美琪飾演的趙加敏。

當“賭性”遍佈全劇時,“命運”的未知與玄祕也再一次被推到頂峰。在劇中處處可見的“因果報應”、“命中註定”成為劇情發展的重要內容,劇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算命、託夢等內容。

對於這種呈現在八十年代的“賭性”與“命運”觀念,二者的相互作用,身處動盪中的民眾是迷茫的,而除了呈現本身外,劇集的創作者也無法針對這一動盪做出任何剖析,提出任何建議。

最終,創作者也只能將整部劇情的詮釋,所有人物的走向,交予完全不可知的神祕力量。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相士認為丁有健三十歲後會成為富豪。

三、相望不相聞

僅在一年之後的1990年,內地播放了一部影響極大的劇集——《渴望》,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無法複製的,也很難再舉出一部能夠與之比肩的作品。

同樣50集的長度,同樣現象級的人物形象,同樣誕生在價值體系新舊交替所帶來的迷茫與動盪中,甚至擁有同樣的“拖沓”缺陷,雖然誕生的具體背景不同,但這兩部劇集擁有太多的相似性。

但相比《渴望》,《義不容情》並未想過要將主角塑造為沒有缺陷的道德完人。

男主角丁有健擁有無數美好品質,也在所有情節衝突中贏得了觀眾的同情,然而創作者從頭到尾都在用近乎冷酷的態度告知觀眾——“好人”的縱容正是悲劇的源頭,尤其在結尾,劇集借女主角倪楚君之口明確質疑了丁有健的行為。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劉嘉玲飾演的倪楚君。

對養母與弟妹的責任感看似是優點,但在無限的關愛下卻隱藏著無底線的縱容,正是無底線的縱容滋養著反派丁有康的惡意,令後者在喪心病狂的道路中一去不回頭。

這一點在最末的衝突中尤為明顯,在明知弟弟丁有康殺害了三條人命後,哥哥丁有健仍因心軟為丁有康安排工作,間接導致了自己親生兒子與其餘六位無辜同事喪生。

監製韋家輝向來擅長塑造令人記憶深刻的“反派”,如《香城浪子》中的應子輝、《流氓大亨》中的鐘偉舜、《大時代》中的丁蟹,同時也從來不迴避呈現主角人物的性格缺陷。

韋家輝帶著出奇制勝的特點,在三年後帶來了另一部現象級作品——《大時代》,也在八年後獨立導演了香港CUTL電影殿堂級作品《一個字頭的誕生》,此後繼續在電影行業創作大量作品。

想當年|《義不容情》:尋遍了卻偏失去,未盼卻在手

周海媚飾演的表妹李華。

而《義不容情》的編導之一李國立,則在九年後,成立唐人電影國際有限公司,從《絕代雙驕》、《天地傳說之魚美人》、《天地情緣之寶蓮燈》至《仙劍奇俠傳》、《天外飛仙》、《怪俠一枝梅》、《步步驚心》,這些捧紅大量新人、掀起改編熱潮的劇作背後,李國立功不可沒。

僅在一年後,劉嘉玲離開香港無線電視投身電影業。

憑藉李華一角出名的周海媚,在五年後出演了最得金庸先生認可的周芷若。

二十八年後的今天,香港電視行業已經很少出現《義不容情》這樣的作品,內地也沒有再出一部《渴望》。

任何一個身處洪流中的人都無從得知,多年後的自己,將以怎樣的心態回望現在。

歡迎關注公眾號“尋隙”:xunxi2016。從武俠翻閱到劇作,從史冊翻閱到專著。字裡行間,尋隙而動。

你希望【想當年】欄目回顧哪部經典港劇,也請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