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為什麼離開爸媽來美國上學?”這是在《新來的人——美國高中故事》中,作者朱夏妮借某個美國學生之口提到的一個問題。

這本標註為“長篇小說”的作品,看上去紀實性更強一些,敘述也很“本分”:從高一入學寫到高四畢業,從英語課、數學課、物理課、宗教課、世界文化課到媒體課……似乎是一個小留學生不折不扣的在美讀書生活實錄,但實際上書中披露的諸多信息,都需要我們留意和深入思考,儘管有些問題甚至根本沒有答案。

作者在十四歲時去了太平洋對岸,進入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白魚灣鎮的聖多米尼克高中,開始四年的高中課程學習。用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話說,每個人都是新來的。真正到了課堂,才會發現更多不同。對一箇中國未成年孩子而言,如何面對一些更為真實、也更加“成熟”的問題,可能才是考驗。

比如,英語課的老師湯姆斯,在講小說時也會講到哲學,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到尼采,從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到人們對《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誤解,還有葉芝的詩歌。

有一天,湯姆斯老師走進教室,突然讓全班的學生們按高矮站成一排,告訴他們:現在你們的國家在徵兵,點到了你的名,你要去戰場,為美利堅合眾國打仗。所有人都有兩個選則:去打仗,有可能殺死人,或者被人殺死,但為了你的國家,是光榮的;再就是逃往對面的加拿大,不用去打仗,不用殺死任何人,也不會被殺,但要和家人永別,放棄美國公民身份。

一位女生哭了,因為按照她的信仰,不能殺人,她只好選擇“逃往加拿大”,卻感到痛苦;另一位男生的“逃離”是因為喜食加拿大的楓糖漿;還有人認為自己有權決定不去殺人。

作為中國學生,作者承認自己根本無法進入狀態,不知道該怎麼辦。幸而湯姆斯善意地“忽略”了“我”這個極少數。接下來,老師又問同學們:哪些人是因為社會輿論的壓力而選擇留下為美國效力的,最後讓做了不同選擇的雙方辯論。

《新來的人——美國高中故事》中,也有關於中國在美小留學生情狀的點點滴滴,作者或許無意,但國內的家長們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當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成千上萬的中國學生正在全美各地就讀。作者通過為自己媒體課的採訪拍攝作業之機,告訴我們一些讓人悵然的事實:僅在美國中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小城密爾沃基郊區,即有一個住著三百多中國學生的公寓,他們分佈在當地不同的私立高中。這個公寓由旅館改建而成,僱傭美國當地的大學生當輔導員,管理和接送學生們上學,廚師則來自廣東。根據父母經濟狀況的不同,留學生公寓內分為兩人間和一人間,以一個英文名為“西蒙”的男生為例,他的宿舍裡有茶几、茶具和冰箱,冰箱裡有冰紅茶、檸檬茶、乳酸之類的中國飲料,他抽一種電子煙。從學習狀態看,這裡很多學生有網癮,熬夜打遊戲,上課睡覺,還有更重要但也是基本上被忽略掉的:很多中國學生在學校裡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們不想說,家人又離得很遠……這就不能不讓我們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你們為什麼離開爸媽來美國上學?”

在《新來的人——美國高中故事》中,作者寫自己申請耶魯大學面試的幾章,讀來最為精彩。在向自己的“夢校”提交了申請材料之後,要和大學在當地面試公司的面試官見面。“我”除了談論預先準備過的一些文書內容,還被問及平時關心或是課外喜歡的事,以及對新聞中感興趣的東西,還有讓自己感到憂慮的東西。

而“我”也向考官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我最後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在耶魯這四年最美好的回憶是什麼?”面試官(耶魯的畢業生)回答:“那時候我可以跟我的同學進行思想上的深度交流,一種學習的烏托邦,我們晚上聚在一起,談天談地,談這個國家的未來,談藝術,沒人想著畢業之後趕緊進入華爾街,可能現在變了吧,那畢竟是三十多年前了。那時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純粹的知識,沒人擔心畢業了怎麼辦,就好像另外一個世界一樣。”聽到這裡,“我”差一點哭出來,因為他形容的,便是“我”最理想的大學生活。

從這本書中,我們已經欣慰地看到她已經輕輕撥開了在美“讀書受教育”的迷霧,準備好自由飛翔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