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亞洲 建築 赤壁之戰 歷史 三線人說三線事 2018-12-09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種亞洲最大舟橋廠


赤壁市古稱蒲圻,緣起於三國東吳黃武二年設置蒲圻縣,因湖多盛產蒲草形成集市而得名。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這裡發生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公元1967年,曾經的古戰場迎來一支神祕的部隊,他們在這裡祕密籌建一個“逢山開山、遇河架橋”的舟橋製造軍工廠......

本世紀2000年代,當全國的“三線工廠” 幾近消失,大部分已在地圖上被重新標註,而身處三國古戰場的三線軍工企業——四四六,這個曾被譽為亞洲最大舟橋廠,用了近半個世紀的奮鬥,經歷了化蛹成蝶的磨難,終於鳳凰涅磐。

懷著一份對歷史的敬畏,記載消逝的過去,祭奠三線人的真實人生和奮鬥歷程。這並不是迷醉式的沉溺於過去,而是尋找我們這個群體的源頭和根脈,留下一股精神。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446廠建於湖北蒲圻縣(現赤壁市)距縣城5公里的鐵山北溝。生活區向西沿櫪山山溝而建,單職工宿舍、雙人宿舍、職工醫院、食堂、商店、學校、幼兒園等連成一片,就象一個遠離城市的小社會。我們統稱為生活區。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這是唯一存留的、化石般的第一棟單人宿舍(另四棟單人宿舍已拆除),距今已有半個世紀。它捲縮在生活區的最東端,無言地訴說著第一代三線人的艱苦和榮耀。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建廠初期的1969年和1970年,從武昌造船廠調入的工人師付、管理人員,一大批知青、600多名的復員退伍軍人和大中專畢業生,打著揹包,扛著行李,從祖國的四面八方,滿懷豪情地來到了湖北省蒲圻縣的鐵山北溝,參加三線建設。這裡住著一群當年滿懷抱負的青年人,端著飯盒提著水瓶,回到宿舍樓,夜晚時看著窗外的天空,和同事訴說自己的理想。幾多艱辛,幾多感慨,都源於一種對三線建設的忠誠和奉獻。


當時一間12平米的單人宿舍放四張雙層鋪,住6人,就這樣也只能滿足三分之一職工的需求,大部分人睡在篾席圍成的草棚裡,當看見滿天星星時侯,相信明天一定是個豔陽天。在那鶯歌燕舞的年代,他們渡過了建廠初期最艱難時期。


一套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32平米的雙人宿舍,它卻讓第一代三線人有了一個家的感覺。當時工廠領導與工人一樣,都蝸居在這種小房裡。


沒有廁所的雙人宿舍,每戶都要穿過走廊到室外的公共廁所解決問題。這種雙人宿舍也有它快樂的一面,每戶通走廊,孩子們都在一起玩,鄰里之間關係也都很融洽。到了夏季,天色稍晚,宿舍樓裡的人家早早搬出了竹床、涼椅,聚在一起納涼、談天,欣賞著清晰而明朗的星空。

篾席草棚、雙人宿舍,留下了第一代三線人火熱的青春,對於下一代來說,這是一種讓人仰望的記憶。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當時分房政策是相對公平的,按照工齡、廠齡、單、雙職工、人口多少、子女單還是花(即有男有女)等等打分,按分數高低予以安排住房。醉過才知酒濃,只有體驗過這種分配,才會真切感受到生活就是如此簡單!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它無飾無琢,確與無數三線人的生命與情感相融,這是第一代三線人曾經的棲居地,它見證了第一代三線人酸甜苦辣的人生軌跡。這些已消逝和即將消逝的建築,足以讓一代三線人引為自豪。作為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走進了歷史,但其所蘊含著的那種精神那種理想和信念將是永恆的,


這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第一代三線人自己動手建造的雙人宿舍,用建1棟宿舍的資金修建了兩棟宿舍。住房佈局為兩室一廳一衛一廚兩陽臺,住房面積50平方米。在上世紀70年代是最人性化的設計。使職工從此告別了“吃家飯,拉野屎”的尷尬局面。凡是分到這樣新房的職工,都要放鞭慶祝。


在半山腰修建的雙人宿舍,形成了一幅人工雕刻的巨幅壁畫。猶如一座高聳的城堡,守護著身後共和國的堅船利炮。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這條通向廠區的水泥路(後刷黑),見證了三線人上班下班的生命足跡,他們在上下班的人流中,渡過了人生中最美好時光。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在生活區裡,每一建築都是一個故事,它會向你訴說當年的輝煌。在企業改制後,這些福利房作為商品房全部賣給了職工。在“高積累、低工資”環境下奮鬥的成果,一下子變成了必須付款的商品。它標誌著國企職工福利制度的終結,這些“房改房”成為了計劃經濟時代一個讓人回味的標誌。


改制前的四四六廠職工醫院有門診部和住院部,分內科、兒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和五官科。有手術室、化驗室、理療室和X光室。職工醫院醫生的醫術水平比當地醫院要高出很多,工廠周圍十里八鄉都募名來醫院就診。免費醫療歷來是國企中最重要的福利,職工醫院與職工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職工享受著免費醫療,直系親屬享受就醫減免50%的費用。隨同職工醫院商業化改制,終結了國企職工享受免費醫療的福利。醫改後,在以藥養醫的大環境下,四四六廠職工醫院漸漸萎縮,醫生人數銳減,職工生病只能捨近求遠,如今的職工醫院門可羅雀。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在那個火紅的年代,四四六廠生活服務公司,承擔了全廠生活服務和後勤保障工作。統管全廠職工、家屬的吃喝拉撒。在物資供應緊張的時期,生活服務公司常會從外地統一採購一些豬肉、魚、水果等發給廠裡的職工,逢年過節,全廠每家人吃的幾乎都一樣。面對生活,三線人有一種“滿足”的美感,也有一種令人傲然的歡樂。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四四六廠綜合商店是建成較早的設施,它的建成解決了職工的每日必須。商店一樓從左起為:銀行、理髮、小吃店、商店大門、糧店和蔬菜門市部。商店大門內一層為副食櫃,二層為針織櫃、疋頭櫃的文具櫃。三樓為商店辦公室和倉庫。

改制後,綜合商店撤銷,一層全部承包給了私人經營,第二層和第三層改為四四六廠經營處,後一度改為技工學校的學生宿舍。2016年,為了興建華舟廣場,綜合商店樓被拆除,它帶走了三線人太多的美好記憶。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冷飲房


這是為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的四四六廠職工,免費提供降溫飲品的冷飲加工房,每到三伏天,這裡生產的綠豆湯、酸梅湯、雪糕源源不斷地送到車間職工手上。這些對職工的關愛,如今已蕩然無存。在高溫下工作的工人再也憶不起那綠豆湯、酸梅湯的味道了。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鍋樓房


在生活區內,生活鍋爐房主要承擔了職工食堂用氣和職工澡堂的熱水供給,還為全廠職工免費提供開水和中餐蒸飯服務。伴隨食堂、澡堂的消逝,生活鍋爐房也壽終正寢了。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影劇院


“望穿雙眼盼親人, 花開花落幾春秋, 啊 花開花落幾春秋。……”電影“小花”的主題曲,上世紀80年代早期的一天晚上,從廠大禮堂傳遍了整個生活區,結束了四四六廠職工、家屬下雨下雪打著雨傘看電影的尷尬狀況。工廠大禮堂每年舉辦的職工代表大會、文藝匯演、年終表彰等,凝聚了三線人的信念和豪情,它是四四六廠企業文化形成的發源地,也是四四六廠企業文化的最終表現地。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球場


在大禮堂右側的燈光球場上,藍球比賽、拔河比賽,曾讓多少職工和家屬為之歡呼雀躍。文藝宣傳隊、各類藍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職工業餘運動隊,曾在不同場合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職工業餘文藝隊


四四六廠職工業餘舞龍隊、舞獅隊,退休大媽的威風鑼鼓,在盛大節日或工廠重大慶典中,一展三線人的風采豪情。曾是青春煥發的第一代三線建設者,如今進入了垂暮之年,他(她)們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這裡承載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承載了太多太多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任憑時代變幻,他(她)們談笑當今茫茫宇宙,憧景未來人間風雲。(注:此照片由閃馬旗人提供)


第一代三線人的子孫們在幼兒園留下了幸福童年的記憶,每逢六一兒童節和工廠文藝匯演,幼兒園小朋友的節目是最吸引眼球的。改制後的幼兒園,已對外承包,按商業化模式運營。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四四六廠游泳池在赤壁市是建成最早的體育設施,配有全套的更衣室、淋浴室,消毒池和泵房。無數父母培伴孩子盪漾在泳池內,留下了讓人難以忘懷的家庭溫馨。圍牆上“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毛主席語錄清晰可見。隨同時代變遷,四四六廠的游泳池對外承包,按商業化模式運營。

四四六廠子弟學校創建設於1969年,設置了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配備了相應的各科老師,學生絕大多數為工廠子弟。學校配有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檯、單、雙槓和400米跑道。改制後,撤銷了高中部,後又撤銷了初中部,現整體移交地方教育部門。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四四六廠技工學校,屬省、部級管轄的中等職業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的學生,學校開設了基礎課(語文、高等數學、政治)和專業課,專業課有機械製圖、金屬加工(車、銑、磨、刨、鑽)、熱加工(電焊、裝配、熱處理)、計算機技術,電工和鉗工專業。配有相應的實習車間。

技工學校生源主要來自四四六廠子第學校的初中畢業生,經過兩年的學習,這幾批畢業生已成為華舟重工的中堅力量,其獲得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技校畢業生,佔華舟重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總數的50%左右,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對做好“中國製造”是多麼重要。從2011年開始,由於無生源,學校停止了招生,改為四四六廠職工技術等級考試機構,成為中、高級工的技術等級資格考試單位和工人技師的培訓機構。


1987年,工廠撥款十萬餘元,將廠大禮堂之南的一汙水塘改建設成企業公園,歷經三年多,一座具有蘇州園林風格,幽雅別緻的“南園”拔地而起,曾為赤壁市唯一的一座公園。“南園”它飽含了全廠幹部職工參加義務勞動所灑下的汗水。園中的假山瀑布,亦真亦假,山徑迴廊,曲徑通幽。不論是市民、學生,還是職工親友,遊覽南園,都樂而忘返。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改制前的四四六廠的生活區,或許是烏托邦式的和諧生態,但它如詩、如畫、與同優美的旋律,讓我們第一代三線人放飛了青春的希冀,放飛了創新的思維,用一生詮釋了三線的全部內涵,留下了回憶、感慨和自豪。

在三國古戰場 有一座亞洲最大舟橋廠


這刻滿歲月風霜,曾讓無數三線人盡情地將生命綠色揮灑的地方,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變得有些煩躁不安。儘管有變革與命運的碰撞所產生的不悅,但三線人那大山般的胸懷,將四十載的千秋風流化成一束映山紅,深深地藏在心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