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縣——隆堯

堯山 帝堯 文物 顓頊 隆堯發佈 2017-04-18

隆堯,位於邢臺市的東部約50公里,縣域的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北距石家莊僅京80餘公里,以縣城為中心,形成了北京、天津、太原、濟南、鄭州處於350公里的交通圈。京廣鐵路、京珠高速、107國道等交通幹線縱穿南北,另有多條省級公路橫跨東西。考證歷史,隆堯縣有數千年的歷史,最早從什麼時間計算還是個學術問題,有的說從三皇五帝開始,有的說從堯舜禪讓寫,還有的說大禹治水砥石存證,無論是那個說法,共同的一點就是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數千年的輝煌文化可圈可點。

□ 隆堯由來與沿革

千年古縣——隆堯隆堯的地名,簡單的說是取過去的隆平縣和堯山兩縣的首字合稱而來的。隆平之名始於宋代開寶五年(972年),《趙州志》記載:宋太宗因觀此地四無山阜,曠然平地,始改名為隆平。《隆平縣誌》說改隆平則為宋太平興國二年,也就是公元977年。而堯山縣歷史悠久,在漢代時稱為柏人縣,東魏時期改稱為柏仁縣,唐代天寶元年(742年)因水患徙遷治於今堯山鎮。以城北有有堯山而更名為堯山縣。

歷史上的隆堯縣境內,相當於傳說時代就有了人類在此活動,而在商代之前這裡成為重要的聚居地,大片的土地得到開發和利用,成為冀州的中心區域。至西周時,此地為西周邢國的領地。進入春秋後,邢國與衛國發生了一場戰爭,最後導致邢國的滅亡。隆堯的大部分土地歸為衛國,隨著衛晉之間發生的爭戰,東北部大部分土地又歸屬於晉國。戰國時期,隆堯的全境盡歸趙國轄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隆堯的東部歸屬於鉅鹿郡,而西部的土地歸邯鄲郡管轄。

西漢政權建立後,在隆堯大地上設置了二縣二國,即廣阿縣(故址在今隆堯縣城東一帶)、柏仁縣(故址在原堯山縣城西十多裡處)、象氏侯國(故址在今隆堯縣城北戶曹)、武陶侯國(故址不明)。到東漢時,象氏侯國與武陶侯國已被廢除。其地歸屬於鉅鹿郡轄。而柏人縣為冀州趙國,趙國復封於建武五年,即公元29年。趙國最初封於西漢初封,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國廢,五年又復封趙國;東漢初,一度改為趙郡,建武五年(公元29年)又復封。

三國之時,柏人屬冀州趙郡;太和六年(232年)封為趙國。

晉代,柏人縣仍屬冀州趙國。到北魏時,在隆堯境復設廣阿縣,治在今隆堯縣城東一帶的舊城址。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5年)在此設置了南趙州,治在隆堯縣境。在東魏時,改柏人為柏仁縣。

隋唐時,廣阿縣初屬趙州,後在開皇十六年改隸欒州。仁壽元年(601年)廣阿縣改名為象城縣。大業二年(606年)又更名為大陸縣屬趙州轄。柏仁縣在隋初為趙州轄,開皇十六年歸隸欒州,大業二年又改為邢州管。唐初大陸縣複名為象城縣,歸屬欒州。貞觀元年(627年)改隸河北道趙州,天寶年曾改名為昭慶縣。柏仁縣唐初屬東龍州,武德四年改隸趙州,五年,改歸屬於邢州。天寶元年,改柏仁縣為堯山縣。治遷於今堯山鎮。五代,昭慶歸趙州,堯山屬邢州。

宋代開寶五年(972年),昭慶改名為隆平縣,屬河北西路趙州。熙寧六年(1073年)省入臨城縣,降為鎮。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大觀二年將縣城徙入今縣城。而堯山縣屬信德府轄;金大定中期,改堯山縣為唐山縣。元代隆平屬真定路趙州,唐山縣在至元二年(1265年)省入內丘縣,不久又復置,屬邢州轄。

明代洪武時隆平省入柏鄉縣,後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屬真定府趙州,唐山縣隸順德府。清代仍從明制。民國時,隆平、唐山屬冀南道,1928年改唐山為堯山縣,隆平、堯山均屬隸於河北省。

 先秦時期的隆堯

先秦時期,隆堯是一個發展較早的地區。

千年古縣——隆堯在今天的隆堯雙碑鄉有一座古城叫柏人城,傳說是堯舜時期的所建都城,在一些文獻也有類似的記載。對此柏人城是不是堯舜所建,需要考古界和學術界的繼續研究。但有一點可以證明,在隆堯附近有與堯舜時期時代相當的文物和文化遺蹟的發現,這充分證明了隆堯在那個時期已經有人類在此進行活動。

千年古縣——隆堯

千年古縣——隆堯

千年古縣——隆堯

千年古縣——隆堯

自解放以後,廣大文物工作者對隆堯縣境進行多次的文物調查工作,發現了許多仰韶、龍山時期的文化遺址,這些遺址有西侯南遺址位於隆堯縣尹村鎮西侯村南,堯山南泜河兩岸。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從臺地斷崖處可見紅燒土、灰坑、陶片堆積、墓葬等,遺物以紅陶片為主,器形有紅頂缽、紅頂碗、直領小口罐等。

西山南遺址位於隆堯縣山口鎮西山南,堯山南泜河兩岸。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斷崖暴露灰坑,地面多紅陶殘片,有紅頂缽、紅頂碗、盆等;

北村東遺址位於隆堯縣雙碑鄉北村東,堯山南泜河兩岸。面積約2.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不祥。地表可見灰坑跡象,遺址為一處仰韶—龍山—商文化遺存。

北小霍東南遺址位於隆堯縣尹村鎮北小霍村東南5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1.5米,發現遺物石、陶器、蚌器。石器有磨光石刀、石斧、石鐮等。陶器分泥質和夾砂灰陶片,泥質黑陶外表經過磨光,器形有鬲、甑、盤、罐、盆、甕等。蚌器有蚌片。專家經過分析認是一處龍山—商周—秦漢時期的文化遺存。

丘底東遺址位於隆堯縣城東偏北2.5公里處的丘底村東。面積約1600平方米,文化層不足1米,遺物有石鑿、石斧和大寬耳平底盆、碗等器物殘片,多為磨光黑陶,屬典型的河北南部龍山文化。

這些遺址由於沒有經過考古發掘,無法揭示其詳細的文化內涵。2011年在隆堯不遠的柏鄉里小裡崗發現一個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址,距今約5700至6300年,是一處仰韶時期後崗一期文化遺存。考古工作者進行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如陶器、石器、骨器等,同時也發現了許多文化遺蹟。特別是發現了古人居住時的房屋遺址,提示了當時人的居住和生活方式。遺址中出土了一個完整的細泥紅陶指甲紋陶壎,對研究我國6000年前古代樂器具有重大意義。柏鄉小裡崗遺址的發現,也間接證明了隆堯仰韶時期的文化發現水平。對研究6000年前古人在這個區域內的飲食文化、建築和自然生態環境有重要研究價值。相信如對隆堯境內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址發現也會有重要的發現。

 堯山與堯文化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據《帝王世紀》、《城冢記》與《大明一統志》記載:“堯山為堯封唐侯所都之地”。地方誌書記載:“堯始封於此,因以名山”。

堯山位於隆堯縣西部,分為南、北兩峰。北山宣務山海拔119米,南山堯山原海拔157.6米。南山堯山南北長3.2公里,東西寬2.5公里;北山宣務山南北長1公里,東西寬1.4公里。總佔地面積約4.8平方公里。汦河(又稱唐河)從堯山南麓自西向東流過,周圍是華北平原上一望無際的農田。

堯山一帶史前時代稱為“大麓”,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堯帝始封唐侯於此,因以名山。堯初建都於山西南4公里的柏人城。堯所處時代相當於龍山文化晚期,是父系社會後期炎黃部落聯盟領袖,姓伊耆,名放勳,號陶唐氏,史稱帝堯、唐堯。《史記》記載:堯納舜於大麓,“堯使舜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這種考驗活動即在堯山上進行,通過三年考核合格,堯讓位於舜。漢代時,人們就在堯山上建設堯祠。據東魏武定三年(545年)《彭樂記功碑》殘碑記載,堯山是“陶唐採封”之地,堯山又名宣務山。《十三州志》說:宣務山“上有堯祠,俗稱宣務山,謂舜昔宣務焉”。兩漢皇帝自稱是堯的後代,在堯山頂建堯祠(據熹平四年即175年的“堯帝碑”)。自漢至今,代代相傳,當地官民都把重建或維修堯帝廟作為頭等大事。

千年古縣——隆堯隋唐時期,人們對堯山進行了開鑿,特別是在唐代,由於這裡是李唐故里,在今天的王尹一帶有唐祖陵,故命工匠在北山上繼續開鑿石窟。經過數百年間的努力,一代代的工匠用勤勞的雙手完成了宣務山石窟工程,包括千佛堂、羅漢堂、心經石室三大窟龕,雕有3500尊佛像的六壁摩崖造像、釋迦涅槃像、準提千佛塔等。

元代,當地官民對年久失修的堯帝廟進行了擴建重修,並特地在廟前刻立了大型“唐帝廟碑”,碑連龜座高7.1米,寬1.9米,由翰林侍讀學士郝經撰寫了著名的“唐帝廟碑”碑文。此碑高踞山頂,雄偉壯觀,數十里外均可看見,是堯山的著名景觀。

 千年的對堯山和堯帝的祭祀,形成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堯山廟會就是一個典型,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民俗文化。自唐至元代初年,佛事活動與祭祀堯帝的活動同時興旺,使堯山文化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形成早期的堯山廟會形式。隨著隆勝寺的修建,宣務山石窟的開鑿,在朝拜堯帝的同時,又增加了佛教活動的內容。元代至明朝末年,仍以祭祀朝拜堯帝為主,但對佛教、道教、民間諸神的朝拜活動也較盛行。

明代,當地名士趙漁憑藉自己的威望,正式確立四月初一為堯山廟會的正會。後又增添了正月十六、六月初一、十月初一、臘月初一等四個廟會。其中四月初一為最大的傳統廟會,會期歷時半月餘,方圓百里的善男信女和眾多商賈雲集堯山。據乾隆年間《萬古流芳碑》記載:“至四月上旬,廟門洞開,則四方遠近,百里內外,舉家或乘車騎以奔馳,或攜男女而徒行,或推車挑擔而來,或千百人蜿蜒聚集峰頂,或五步十步歷歷叩首以謝神,邐迤而來,絡繹不絕”。堯山廟會經歷了360多年曆史,每年牽動冀南、冀東、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數十萬的信眾,深入民心,具有一定影響力。

除堯山廟會,在周圍還有隆堯秧歌戲、隆堯招子鼓與澤畔抬閣。隆堯秧歌戲,始於明嘉靖年間,是一種有著鮮明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的地方劇種,是堯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隆堯招子鼓以威武雄壯、氣勢磅礴聞名全省,有冀南第一鼓之稱。2009年獲第九屆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已有500餘年歷史的民間舞蹈澤畔抬閣,驚險獨特、造型別致、氣魄宏偉,表演詼諧幽默,集戲劇、舞蹈、雜技、美術、音樂等眾多藝術形式於一體。目前,隆堯秧歌戲、隆堯招子鼓、澤畔抬閣已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下李姓趙郡堂

唐初史學家李延壽在《北史.序傳》中說:“李氏之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當唐堯之時,高陽氏有才子日庭堅(即皋陶),為堯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歷夏、殷之季。其後理徵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以直道不容,得罪於紂。其妻契和氏,摧子利貞逃隱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為李氏。”

李氏,以官職為氏,皋陶為傳說中少皋的支裔,一說為是東夷少昊之後,是少昊的女兒女修因吞了玄鳥卵而生了大業(皋陶)。皋陶與堯、舜、禹同為"上古四聖",是東夷部落的首領。皋陶活動的範圍也在邢臺以東至山東一帶。堯帝的時候,皋陶成為掌握刑法的獄官,在《尚書》中有皋陶謨一章,因皋陶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職務,其氏族也稱為理氏,皋陶“劃地為牢” 制定五刑之法,是中國法律的鼻祖。有說皋陶主張是實行德政,“好生之德,治於民心”。大禹時,皋陶謀劃社會制度、習俗、文化等革新方案,興“五教”,定“五禮”,設“五服”,創“五刑”,親“九族”,立“九德”。從而使中華部族之間建立了社會正常秩序。殷紂王時,皋陶的後人理徵因直諫得罪了紂王,獲以死罪,妻子帶著兒子利貞隱藏起來,以樹木果為生年以活命,從此理氏便改木子李,以紀念感恩使理氏的救命的木子。

春秋時出了一個大思想家,這就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本姓李,名耳,是利貞的十一世孫,居住在河南的鹿邑一帶。2009年來自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對沙河廣陽山進行研究,認為邢臺沙河的廣陽山是老子六年隱居修行地,被史學家認定為老子的第二故鄉。到了戰國時期,老子的曾孫李曇成了趙國的大將,居住於趙郡。

據《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記載:李曇字貴遠,趙柏人侯,入秦為御史大夫。死後葬於柏人,柏人城:即在今隆堯縣城西偏南12公里處的亦城。

李曇生四子:李崇、李辨、李昭、李璣。李璣生李牧,李牧後來成為趙國名將,李牧也是趙郡李氏始祖。

柏人李氏因出自柏人城(今邢臺隆堯)而得名。柏人李氏出自趙將武安君李牧。李牧是戰國時期,趙惠文王的司寇李兌的後代。李兌為老子李耳的三世孫,李兌的五世孫李曇,為趙國柏人侯,死後葬柏人西(今邢臺市隆堯縣西)。李氏遂以柏人為籍裡,史稱柏人李氏。

李氏堂號有趙郡堂和中山堂。趙郡,初建置於後魏,此後各朝有沿置,其治在今河北趙縣。戰國時,這裡是趙國的屬地,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部,及河南省黃河以北之地,當時的寧晉、隆堯、柏人等地也屬於趙郡的轄區。

隆堯縣城西偏南12公里處的亦城有柏人城,為戰國時所築。在柏人城有一望族即李氏,史稱“趙郡李”。當時的趙郡治原在廣阿(今河北隆堯),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在此置南趙郡,唐天寶年才遷移到平棘,即今趙縣。

李氏從李曇起就生活在古老的燕趙大地,世居古柏人城周圍。特別是李牧在河北開創了趙郡李氏之族,1700多年來河北李氏人口眾多。後世子孫支庶繁多,到了北魏時,李氏家族在河北建立了趙郡堂。後來趙郡堂分出六大房系,即為南祖房,東祖房,西祖房,遼東房,江夏房和漢中房。

1990年,在河北任縣新市村西北,距唐陵三裡出土了一方墓誌銘,上有《唐故隴西李府君銘志文並序》,記錄著墓主李倫的生平,和他的兒子將其遺骨從隴西運回歸葬於唐陵東南三裡李氏祖塋的經過。

墓誌揭示墓主李倫是隴西的世族之家,同時說明李倫與李唐皇帝之間的關係,說“公承唐王之胤,建初皇帝之宗,邐迤相承,邇居陵側”,與李唐皇帝是一個始祖。也看到唐天寶年袝李氏袝宗於隴西后,當時的隴西李仍堅持自己的祖籍是河北的昭慶(今隆堯),說在唐宣宗十二年(858年)李倫死後孩子們依祖訓“願袝祖考,厝合先骨於舊域”,葬於“邢臺之郡,任縣之北,新市居疃,唐陵東南三裡,瘞於魂歿”。

這方墓誌與《大唐帝陵光業寺碑》印證了趙郡李是李唐皇族的祖籍,隆堯一帶是李唐氏族的根。

 李唐國號源於此

大家都知道唐代是李姓,為什麼開國稱為唐?歷史上是這樣說的,當時有個李虎的,輔佐宇文泰建立了北周政權,成為開國功臣。李虎死後,北周皇帝追錄他的功勞,以其故里是唐堯之鄉追封為唐國公。李虎是李淵的爺爺,虎的父親和祖父就是李天賜和李熙。李淵出生於長安(今西安),七歲時候父親李昞去世,李淵就世襲為唐國公。618年,即唐武德元年五月,從太原起家的李淵打敗了所有的對手並廢掉隋恭帝楊侑,取爵位“唐國公”的“唐”字為國號,這也就是大唐國號的來歷,唐王朝建立後定都於長安,李淵即為唐高祖。

千年古縣——隆堯

千年古縣——隆堯

千年古縣——隆堯

大唐建立後,按照古代的制度要追封七考,七考也就是上追七輩。李淵追封祖父李虎為太祖景皇帝,追封父親李昞為世祖元皇帝。追封第四代祖李熙為宣皇帝,追封第三代祖李天賜為光皇帝。同時在李氏的祖陵地隆堯為李天賜和李熙修建了“啟運陵”和“建初陵”,二陵共塋,合稱“大唐祖陵”。

唐祖陵位於隆堯縣魏莊鎮王尹村北,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646年,唐貞觀二十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長孫無忌會同邢州、趙州兩地官員測量劃定塋城的範圍,規劃著手建陵事宜,這座陵園是按照帝陵建制建設的,劃定四平方公里為祖陵園地,修建了下宮、神道、陵署、獻殿等建築,在大唐帝陵區東偏南500米處建有大唐光業寺,在寺內供奉阿育王素像一尊,景皇帝玉石真容一尊。景皇帝即為李虎,因李虎死後葬在陝西省三原縣的永康陵,不能歸葬於故里,只好用李虎的雕像供養在佛堂中並陪伴著李熙父子。至今地面保存有神道唐陵石刻,這些石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陵石蹲獅可與陝西乾陵、順陵、橋陵石獅並稱唐帝陵石雕珍品。今天隆堯還保存有“大唐帝陵光業寺大佛堂之碑”,這塊石碑是李唐祖籍就在今隆堯縣的有力證明,即史學家所稱的"趙郡堂"。

史學界對李唐祖籍 “隴西堂”和“趙郡堂”的爭論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著名史學家陳寅恪以隆堯唐陵和《光業寺碑》為依據,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一書中認為,李熙、天賜父子共塋而葬,即族葬,可證唐祖陵所在地是李唐的祖籍,也就是“趙郡堂”。

 堯山有個大和尚

在堯山上有一個石室,室內有石棺洞,在石棺的左側有石階,拾級而上可達棺口。棺口處刻有“隋國譯經法師彥琮遺身”和“大業六年七月二十四日無常”字樣。這是隋代高僧、佛經大翻譯家彥琮法師墓葬。

千年古縣——隆堯

千年古縣——隆堯

彥琮,俗姓李。趙郡柏人(今河北隆堯西)人,為趙郡堂的後人。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二中稱彥琮的家庭“世號衣冠,門稱甲族”。他生於556年,自幼勤奮好學,8歲時,從師信都高僧邊法師學習佛教經典。邊法師讓他讀經,近七千字的經文彥琮一日就讀完,並能通曉經義,邊法師很驚訝他的才能。彥琮10歲就出家了,當時他的聰慧名聲已經廣為傳播。12歲的時候他回到隆堯堯山講經。周滅齊後,佛教衰落,因彥琮佛、道、儒三教俱通,當時的皇帝就請他到皇宮裡講經。

到了隋代開皇三年,也就是公元583年,彥琮跟隨隋文帝東巡,途中受到晉王楊廣的禮遇。開皇十二年,隋文帝再次下詔請彥琮入京。讓他掌管佛經翻譯,住在京城的大興善寺內。後來隋文帝請彥琮分送舍利於幷州(今山西太原)。當時幷州由漢王鎮守,漢王在城內建造寺廟和寶塔,以迎接舍利子的到來。彥琮送舍利子初到寶塔時,天空中陰雲密佈。到中午舍利子將要下葬時,雲開日出,天地清朗,又有五色祥雲環日。

大業(隋煬帝年號)二年,煬帝下詔召彥琮入宮和他談論佛法。彥琮所談的東西煬帝非常感興趣,他們一連談了幾夜。後來隋煬帝在洛陽上林苑設立翻經館,請彥琮在那裡主持翻譯,下令把佛經送到翻經館交給彥琮,讓他閱讀並編寫目錄,彥琮於是寫成五卷的七體目錄,用漢文翻出的經書有2200多卷。

為了使後人更好地學習佛經,彥琮寫了《辯證論》一書,指出過去翻譯佛經中的問題,提出以後應該注意的十個問題和譯經師所要具備的條件,為今後翻譯佛經立下了一個標準。

彥琮一生著述很多,有《天竺記》、《西域傳》、《大隋西國傳》等著作。他的貢獻繁榮了東西方佛教界,促進了東西方佛教界的交流,尤其是在西南諸國傳播了中國的文明和文化,為溝通中外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大業六年(610年),彥琮病逝終年54歲,在去世的那天早晨,彥琮問他的弟子:“齋時還沒有到嗎?”弟子回答說:“沒有。” 彥琮閉目靜坐。一會兒,彥琮抬頭看了看太陽,知道齋時已到,對眾弟子說:“我要走了。” 用水洗手焚香合掌沒過多長時間,彥琮就圓寂了。死後弟子無常等將他歸葬於故里堯山。

 龍脈靈動二朝帝王鄉

隆堯是個出人才的地方,自上古三皇五帝開始,這塊大地上曾湧現出許多傑出的人物,因堯舜禪讓,大禹治水而聞名於世。此此在戰國時,李曇封於柏人為柏人侯。其後人如李牧、李左車等等。

到了唐代,李淵舉旗,群雄響應。經過不懈的努力建立了李唐王朝。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氏淵建國,定都長安。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貞觀之治”,武則天以周代唐(690-705)。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敗。唐朝共歷289年,20位皇帝,907年亡於農民戰爭。唐王朝同突厥、回紇、吐蕃、靺鞨關係密切,對外交流頻繁,與天竺、新羅、日本和西方國家均有往來。政治制度也有所創新與完善,成為後世模板。唐詩、科技、文化藝術極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在帝堯始封之地的堯山東南1.5公里處有一村落名汪家莊(今河北隆堯縣郭園村)出生,唐天祐元年(904年),周太祖郭威就此出生,當時其父郭簡就任順州(今北京順義)刺史,郭威與母親王氏在汪家莊相依度日。922年,郭威報名服役,時年19歲,從此,郭威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後來在破澤州建立戰功,被擢為校尉將軍。

千年古縣——隆堯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據晉陽反唐,即皇帝位建立後晉王朝,郭威隨晉軍南下取洛陽,後唐遂亡,石敬瑭遷都開封。郭威接柴玉娘及內侄柴榮至開封,郭威收柴榮為義子過繼郭家。後隨劉知遠赴任晉陽。數年之內郭威得到劉知遠的重用。947年,劉知遠自立。在晉陽稱帝,國號漢(後漢),授郭威為臨時樞密副使、檢校司徒。劉知遠死後,幼主隱帝劉承祐擢郭威為樞密使同平章事。後漢乾祐二年以後,漢隱帝承祐受奸黨矇蔽,誘殺大臣楊邠史弘肇、王章等,抄殺郭威在京所有家屬,並密詔屯駐鄴城曹威殺死郭威、柴榮。郭威得知消息,發難進京以清君側。951年郭威代漢即皇帝位,國號周(後周),建元廣順。郭威出身寒微,從士卒到皇帝,長期接觸下層社會,親眼目睹民間疾苦,看到封建官吏的貪贓枉法、腐敗殘暴和政局迭變,勤政為民,廢除“營田制”,將土地、桑土、耕牛等,分給佃農,鼓勵佃農墾荒,頒詔勸民令:“農桑之務,農食所資,一夫不耕,有艱食之慮,一婦不織,有無褐之虞……”使百姓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為恢復當時殘破的農業生產局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顯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重病,把柴榮叫到床前再三叮囑:我若不起此疾,你速治山陵,不得留殿內,陵要從儉,緣山而建,要出費僱用工匠,不得差派百姓。陵寢不要用石柱,要以磚而代之,棺槨要用磚砌,不要選用精緻材料。隨葬金斗銀鬥,童男童女均以紙做而代之,不要守陵宮人,不立石人,石獸等,柴榮一一含淚答應。郭威駕崩之後,柴榮遵郭威所囑,葬於新鄭之野。今新鄭有郭威陵。

千年古縣——隆堯郭威之後,柴榮繼位,他繼續進行改革,下令招撫流亡,減少賦稅,恢復中原經濟。這些政策使中原開始復甦,他在對內進行改革的同時,對外則積極開拓疆土,顯德元年(954年)二月,柴榮力排馮道勸阻,率軍迎戰,於高平(今山西)南大破北漢軍,穩定政局。顯德二年詔令群臣獻《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確定王樸提出的“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先後三次徵南唐,創建水軍,恢復淮南十四州;又擊敗後蜀的孟昶,取得秦、鳳、成、階四州。顯德六年三月,圖舉收復燕雲十六州,一連攻陷瀛洲、莫州二州(今河北),莫州刺史劉楚信、瀛洲刺史高彥暉投降,再向北挺進,又連陷益津關、瓦橋關、高陽關三關。五月在議取幽州(今北京)時,柴榮病倒,只好撤退。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柴榮去世,年僅39歲。

本文轉自河北劉順超微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