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細菌性疾病

藥品 草魚 水產養殖 畜牧業 厚牧生物 厚牧生物 2017-10-28

(一)腸炎病

此處專指腸道致病菌所引起的腸炎病,常與爛鰓、赤皮病併發。是我國養殖魚類中員嚴重的疾病之一。

1.病原:為點狀產氣單胞桿菌(46M州則PM咖拋),菌體短桿狀,大小為0.4P m—0.5PM—1.0Pm—1.3Am,無芽胞,極端單鞭毛,有動力,革蘭氏陰性,多數兩個相連。瓊脂菌落圓形,直徑o.5M—1.5M,微突,表面光滑溼潤,邊緣整齊,半透明,1—2d後產生褐色素,發酵葡萄糖,產酸產氣。適宜溫度25Y,的霓以上死亡。

2.症狀:病色體色變黑,肛門紅腫突出,嚴重時腹部膨脹,腸壁全部或局部充血發炎,腸內無食物,有淡黃色粘液,腸壁微血管出血或充血。重病大色腹腔積水,腹壁上有紅斑,腸粘膜壞死脫落。

3.流行情況:此病流行於全國各地淡水養魚區,患病的主要是當年草魚和1齡青魚,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嚴重時可達90%以上。發病季節是4-9月,當年魚為7—9月,18騾以上開始流行,25℃—301:時達高峰。此細菌存在於各淡水養殖水體的池底察泥或魚體,一般認為它是條件致病菌,只在環境惡化或魚體受傷時才能致病,病原體隨糞便徘入水中,經口腔吞人而感染。

4.診斷:根據上述症狀特別腸壁的病變,可初步診斷為腸炎病,其與其他有類似病段的疾病區別如下:①出血病和腸炎一樣,腸道也發紅出血,但腸炎病腸道內充滿黃色液體,有時輕壓病魚腹部,就有粘液流出,而出血病無此症狀;出血病全身肌肉出血,而腸炎一般僅胺壁出血。②赤皮病主要是體表皮膚充血、出血、潰爛、鱗片脫落,腸炎則無此症狀。③從腸炎病魚的肝、腎、血液中能分離出腸炎點狀氣單腦茵。

5.防治:①徹底清搪、消毒,投喂新鮮飼料、保持優良水質、認真實行“三消、四定”是預防此病的有效措施;②每50kg魚,第一d用磺胺服5g,第2d-6d用2.5g,製成藥餌投喂,同時用19g/m3漂白粉全池潑灑,此法一般—齡魚的療效可達印%,二齡魚可達80%—100%:③用映喃陛酮製藥餌投喂,每50kg魚每天5g—10g連喂8d。

(二)爛鰓病

1.病原:病原為魚害藏球菌或稱柱狀屈撓桿菌。色害骸球菌茵體細長,兩端鈍圓.長短不一致,一般彎曲,無鞭毛。通常作滑行運動或搖晃顫動。在瓊脂乎板上菌落擴散型,邊緣不整,由淡黃色逐漸變為金黃色。

2.症狀:鰓絲糜爛帶有汙泥,鰓蓋內部表皮往往發炎,嚴重者鰓蓋中部的表皮潰爛,形成一透明的小宙,鰓絲腫脹,粘液增多,局部缺血呈灰白色。色體變黑,遊動緩慢,食慾減退。

3.流行情況:病原危害廣泛,對鯉科、鮭科、蟹科都可感染,在我國,主要危害草魚和青色。從負種到成色都可感染。感染源為病魚。通過水和塘泥傳播,流行水溫為15宅。扣宅,水溫越高病情越嚴重。

4.診斷 根據魚體變黑和鰓部病變可作初步診斷,取鰓絲在400倍顯微鏡下檢查,可見作屈撓運動的細長細菌*更可靠的診斷是作細菌培養和生化試驗。

5.防治:放養前進行池塘徹底消毒,對負種進行藥物洗浴消毒、飼養期間進行食場漂白粉消毒;發病時作全池遍撤。

(三)赤皮病(出血腐敗病)

1.病原:是熒光假單腦菌(P9刪AwW佃AW枷咖),菌體短桿狀,兩端圓,極端有l—3根腋毛,單個或兩個相連,革蘭氏陰性,無芽胞。在瓊脂培養基土產生綠色或黃綠色色素,適宜生長溫度為25°c—30°C

2.症狀:魚體部分或大部發炎、出血,上下鬚髮炎、充血,鱗片脫落,結條末端腐爛,蹈膜破裂。

3.流行情況:是草魚、青色魚種和成色的主要疾病之一,各地都有發現,常均爛鰓病、腸炎併發,全年可見。受傷魚易患此病。

4.防治:同爛鰓病。

(四)白皮病

1.病原:一種為白皮假單胞桿菌.革蘭氏陰性,多數兩個相連,極端2—3個鞭毛,染色均勾。另‘種叫魚官熟球菌,茵體細長軟弱而易彎曲.滑行,也為革蘭氏陰性茵。

2.症狀:最初僅尾柄有一白點,以後逐漸擴展到尾鰭的前端和背鰭基部的下面的軀幹.病灶呈白色,故名“白皮病”,嚴重的尾鰭爛掉或殘缺不全,病魚頭部朝下,尾部朝上,不久死去。

3.流行情況:流行於全國漁場,為鏈、縮、草魚夏花魚種的主要疾病之一, 5—8月為流行期.病程短,死亡率高,從發病到死亡只需2—3d。

4.防治:主要是避免魚體受傷,治療與細菌性爛鰓病相同。

(五)淡水魚暴發性流行病(細菌性敗血症)

1.病原:各研究者分離出的病菌不同,可能不止一種病原。一般都有嗜水氣單胞菌.該病菌是人獸共患的條件致病菌,池中蛙、鱉、蝦是帶菌者或傳染源。

2.症狀:感染早期,位體許多部位輕度充血,嚴重者體表和肌肉充血或出血、眼球突出,肛門紅腫、腹部膨大,有淡黃色或淡紅色腹水。

3.流行情況:本病是肋年代中期我國新出現的流行病,由南到北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發生此病。息此病的魚類有的、紡、蝸、繼、縮、鯉、草魚、峻等;從2月齡到1齡以亡的大負都可感染此病;從池塘到幹W的湖泊、水庫都可發生此病。從2月底到11月都可流行,而以2812左右最為嚴重。死亡率可高達10D%。本病的發生與魚類放養密度過大、餌料營養價值差、水質不良(氨氮、亞硝鼓氮偏高)、防病措施不力有很大關係。

4.防治:採取挖除池底淤泥、用石灰徹底清塘、魚種下塘前用高錳酸鉀藥浴、定期全池灑漂白粉1ym3—1.5s/m3或二氯異氰員酸鈉o.3g/m1、常換水等綜合措施。發病後可以敵百蟲等藥物殺滅寄生蟲,用氯雷京、氟哌酸、新諾明等藥物製成藥餌投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