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1996年,王小波在《三聯生活週刊》上吐槽自己在清華讀書的外甥整天搞搖滾。經過一番苦口舅心的勸說,小夥子終於同意,“好好唸書,畢業以後不搞搖滾,進公司去掙大錢”。

不過,這位後來的知名外甥姚勇,還是沒耐住性子加入了水木年華。好在“迷途知返”,次年姚勇離開水木年華,隨後組建北京永航科技,為騰訊平臺了打造如雷貫耳的《QQ炫舞》,早早實現了傳說中的財務自由。

當年,王小波一語道破搖滾的罩門:“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這段“舅舅勸學”的趣事,被王小波定名為《我怎樣做青年的思想工作》。而那些沒有作家舅舅的青年,自然可以從心所欲的發展愛好。比如兩年後的1998年,新褲子樂隊寫了《過時》。又過了一年,1999年,15歲的大張偉發表了驚豔搖滾圈的《靜止》。

20年後,試圖重啟搖滾的《樂隊的夏天》,大張偉和新褲子出現在舞臺對岸,中間隔了100位年輕樂迷。當大張偉自告奮勇地衝上臺唱《過時》,他卻全程忘詞,旁邊彭磊的和聲提醒也沒起作用。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到今天,議論Rocker夠不夠Rock,就像討論一個Rapper是不是Real一樣,已經有了口水話嫌疑。高高在上掌握生殺大權的樂評人,帶出了該綜藝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沸點——搖滾還要不要出圈?

人要恰飯,歌要出圈,Rocker也不是大羅神仙。都9102年了,搖滾還在被“小眾審美”所捆綁,足以說明:搖滾已經成為一種懷念,一份情懷。流淚的張亞東在那一刻讓無數人感同身受:過去的歲月,不復重來。

應該倒著看的榜單

當觀眾一開始以為《樂隊的夏天》和韓綜《超級樂隊》撞車,馬東迅速用零基礎的樂理知識和花式口播告訴你:節目是不可能抄別人的,這明明就是《奇葩說音樂訪談》。

高曉鬆繼續搖扇賣情懷,喬杉的狀態重新調回《縫紉機樂隊》,唯一能說點真知灼見的張亞東經常被剪成隻言片語。要是沒有見縫插嘴的大張偉,樂評人不知何時才能被懟。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米未可能清楚大家想要什麼樣的辯手,但未必明白觀眾喜歡什麼樣的樂手。應該說《樂隊的夏天》,對於好的樂隊是一次絕佳的出圈嘗試,但對於普通聽眾卻並非一檔好節目。

旅行團倒數第一,海龜先生倒數第二,新褲子倒數第三。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王碩說倒數前三,是他最喜歡的三個表演,引出了《樂隊的夏天》第7期積分賽最大的爭議。好巧,硬糖君也對後幾組樂隊情有獨鍾,這份榜單莫不是要倒著看?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所謂的“女神賽”有點名不副實,明明有幾個女嘉賓夠不到“女神”的稱號吧?業務素質也是相當拖後腿,周潔瓊詞都沒記住,號稱跳舞好結果駕馭不了啦啦操;歐陽娜娜的提琴拉得很賣力,但還是淹沒在毫無層次的編排中;VaVa的詞和九連真人歌的主題聯繫鬆散,倒是Cindy作為奇異符號被新褲子用對了地方。

最明顯的是,明明是節目組提前安排的女神名單,還讓各組樂隊發表“她就是我們想要的女神”的臺本。如果女神可以自由選,相信很多隊都不會選一個“連自己的歌都沒聽過”的人合作。還是大張偉接周潔瓊的話實在,“都是接活兒”。拿快錢辦事,自然只能交出“快餐”的質量。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別的不說,旅行團的《週末玩具》墊底真的出人意料。跨出舒適圈向下兼容,怎麼就變成樂評人口中的“找不到自己了”?人家樂隊早期就是做indie pop,後來轉urban pop,這次的表演百分百尋味往昔啊。復古disco加上舞曲手法的混搭,相當有交融性和進步感,絕非什麼“看了一萬次的節目”。

倒是拿了第二的盤尼西林,相當的油膩和自我膨脹。初聽他們的歌,會有欺騙性,但來個兩三場就原形畢露了。表面是盤正條順的英倫風,但實際上語法錯誤不提,更像是對英式搖滾的低配照搬。歌曲的審美,也就騙騙沒聽過幾首歌的毛孩子。等了幾期,終於盼到了大張偉的轟擊:“有人說你裝嗎?做搖滾樂為什麼要這麼裝呢?”

姐妹情深的斯斯與帆,隱約有強推之嫌。每次剪輯都相當“優待”,積分賽又請來刺蝟做強助,但歌詞實在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倒挺適合參加節目的青少年版本《樂隊的春天》。真要說還不錯的詞,得是旅行團的“人性的弱點是千變萬化,一句話衍生千軍萬馬”吧。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當新褲子演唱的時候,大張偉流露出了少年的痴迷。彭磊摸摸大張偉肚子說瘦了好多,大張偉要到了微信,但估計很快就會被對方拉黑。一邊點評,一邊懟樂評人,別說這節目還挺適合大張偉的。嘴炮一時爽,當大張偉說旅行團有點孃的時候,旅行團也翻出大張偉“背翅膀”的黑歷史。

搖滾要不要出圈?

如今有一種奇怪現象,出圈與否成為了衡量小眾音樂的標準,而非客觀的藝術性;當它們試圖靠近主流,就會被批不再有態度,成為逼格的背叛者;我們少數人愛你就行,但如果你要成為“大眾情人”,就立刻被打入冷宮再難復寵。

希望自己喜歡的樂隊一直是小眾的,並不是甜蜜的詛咒,而是一種畸變的愛意。就像新褲子的迴應一樣:“喜歡他的人就你一個,你也養活不了他們。憑什麼讓你一個人喜歡,這個有點自私聽起來。”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你小眾時,是他們標榜自己品味的證據;你出圈了,他們就說你變了。畫地為牢,始終躲著大眾審美來選擇舒適區,有一些人的逼格,就是打精神遊擊戰的阿Q。

小眾有小眾的好,但金子也不應該一直被當成白菜。大張偉說“破圈就是上春晚”或許有些意氣之言,如果一個搖滾樂隊的目標是晚會,那麼他們最後真的就會變成晚會歌手。應當說,搖滾走向大眾面向市場無可厚非,但不能媚俗地刻意去破圈承歡。風格不同切忌強融,破圈的切口選擇需謹慎。

樂迷阻礙搖滾發展,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在《樂隊的夏天》裡,樂迷的權力被無限制地放大到失控的地步。不苦情,不拔高音就沒好票數,有態度又娓娓道來的歌曲被冷落。初始階段,旺福、皇后皮箱被淘汰就是這個問題。到後面鹿先生唱大火的街歌,也沒有摸對門徑。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他們似乎更喜歡“在破圈與不破邊緣”的選曲,最好是圈內的流行,圈外的冷門。圈內的保守,圈外的激進。圈內的情懷,圈外的陌生。一開始,樂評人們或許還是科普好人,到後來就成了冥頑不化的衛道士。大張偉吐槽:“老師們一定要聽態度”。那態度是什麼呢?就是邊際狀態的擰巴。

比之於《奇葩說》可能異曲同工,你既不能太辯論又不可太娛樂。雖說樂迷的意志是自由的,但人是節目組選的,選人標準暗中決定了投票傾向。所有出人意料的賽果,或許早有端倪可尋。

馬東宛如文化商人的領軍人物,問女選手“如果你想做一個酷女孩,我就把七度空間介紹給你。”樂隊表演的時候,拿著金主的手機東遊西晃;高曉鬆也不甘示弱,調侃起兩性關係不弱於社區大媽,笑嘻嘻地說:“女主唱不和吉他手談戀愛,就要和經紀人在一起。”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節目已經如此艱難,咱中年男人的飯局段子先收起來不行麼?廢話尬聊一句不少,張亞東說黑撒平庸的不刊之論卻沒有放進節目。黃鐘譭棄瓦釜雷鳴,音樂讓位訪談先行。這樣高討論度的片段,能讓觀眾看到思維交鋒,稍加利用其實比買個普通熱搜要強。

對於《樂隊的夏天》,人們的好評更多集中於優秀表演本身,而非與搖滾八字不合的節目氣氛。一檔綜藝自然不必上升到妨害本土搖滾未來的“大罪”,但它卻像一個放大鏡折射了當下搖滾市場全方位的問題。硬糖君忍不住要像王小波一樣悲觀:搖滾老矣,尚能破圈?

時代一去不復返

搖滾有多矛盾呢?看看大張偉就知道了。馬東問他啥時候再做搖滾,大張偉停頓了好幾秒,說不知道自己放棄的和得到的是否值得,又說就明天吧,馬東讓他自己再糾結一下。

時光倒流20年,那個唱《靜止》的少年也許有堅定的答案,只是在時代精神的流逝中,他逐漸被馴服了。時代精神驟變,昔日的搖滾樂手,要麼徹底邊緣化被掩蓋住聲音,要麼就被高高懸置成為神牌。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1986年5月,崔健在工體挽著褲腿唱《一無所有》。浪漫每天都在發生的80年代,搖滾樂進入了大陸音樂的主流市場。隨著唐朝樂隊、輪迴樂隊、眼鏡蛇樂隊、黑豹樂隊的相繼出現,中國搖滾樂隊出現第一波增長潮。

1994年12月,竇唯、張楚、何勇的“搖滾中國樂勢力”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開唱。香港人領略了久違的音樂本質,拋開了慣有的矜持為之吶喊瘋狂。這是中國搖滾樂的巔峰,也助推了樂隊數目的第二次爆發。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搖滾進入校園,組樂隊成為當年的風尚。王小波這樣描寫他外甥的日常:“白天上課,晚上彈吉他唱歌,還聚了幾個同好,自稱是在排演。每逢考期臨近,就要熬夜突擊準備功課。幾個學期下來,眼見得尖嘴猴腮,兩眼烏青,瘦得可以飄起來。”

新世紀前後,搖滾退潮,只在大學的象牙塔中留有一座孤島。水木年華、花兒樂隊乘上了末班車。伴隨著港臺流行歌曲的入侵,底子不夠深厚的搖滾後繼乏力,由大眾視野轉入小眾。《樂隊的夏天》裡,有樂迷把不聽搖滾歸咎於周杰倫,顯然是一種不靠譜的公雞歸納法。

《樂隊的夏天》裡的31個樂隊,宣稱是從1000多個樂隊裡篩選的。統計顯示,國內目前有上萬支樂隊。僅校園樂隊近五年內,便增加了近2000支,其中北京就有約300支,平均每所高校擁有3-4支樂隊。

儘管數據只是一個縮影,但都證明了國內樂隊規模並不是一個小數。新晉樂隊如此多,絕大多數都遠離大眾視野。《樂隊的夏天》作為平臺,對參賽隊伍來說十足寶貴。

大張偉高調錶示:“那些年我覺得中國搖滾樂就是灰燼,但今天我看到面孔站在這,我覺得灰燼深處尚有餘溫,灰燼深處還有小火星”。但星星之火恐怕沒那麼快燎原,畢竟就連他自己對迴歸都在猶豫。

二十年前,樂隊夏天

汪峰的“我該如何存在”,已經成為當代搖滾樂手生存選擇的集中表述。是擁抱市場,還是冷眼旁觀,抑或在藝術與商業間保持微妙的平衡,取決於樂手對搖滾精神的理解。搖滾樂的複雜難以定義,但不可否認的是,沒人能夠真的控制它的受眾範圍。想讓它“秒回大眾”和“永留小眾”,都是妄念。

本文為作者 娛樂硬糖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2282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