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天下行書第二

佳作常系偶得,那一刻靈光閃現激情迸發,於是筆走龍蛇,成就一幅曠世佳作,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如此。當時王羲之在半醉半醒間研墨揮毫,三百餘字一氣呵成,等他清醒後再看,自己也有些驚呆了,那字間所透露的風采如仙附體頗有靈性,等他再提筆重寫時,卻無論如何都寫不出初稿的神韻了。

顏真卿在寫《祭侄文稿》時的情形則恰恰相反。侄子顏季明被叛軍殺害兩年後,顏真卿重新安葬他,沉痛鬱怒中寫下了這篇祭文,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二”。後世有書家解釋這“第二”也並非書寫水平居於《蘭亭序》之下,而是誕生年代較晚的緣故。如此說來,《祭侄文稿》與《蘭亭序》應是並列第一才對。

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如果說《蘭亭序》抒發的是對於人生的頓悟,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是恬淡開闊的情懷,那麼《祭侄文稿》則反映了作者的疾痛慘怛,哀思鬱勃之情。與它對視良久,撲面而來的是瀰漫於整個畫面隱藏於筆劃線條中的氣勢和風骨,起初的筆調平穩肅穆,之後快速過渡到悲憤難平,你能感到有一種凜然憤然之氣勃發,彷彿要破紙而出把你裹脅而去。透過這字,我們彷彿看到在搖曳的燭光下,顏真卿雙眼含淚,心,痛作一團,他奮筆疾書,不時又塗抹勾畫,直至最後憤然投筆頹然長坐,淚,終於汩汩滔滔洶湧而出……

顏季明是顏真卿堂兄顏杲卿的兒子,安史之亂中連同三十餘位親屬均被史思明的手下叛軍殺害。顏杲卿與部屬袁屢謙則被押往洛陽,杲卿慘遭千刀萬剮之禍,又被割去舌頭,最後血盡而死。《祭侄文稿》中,“父陷子死,巢傾卵覆”說的就是這一段慘烈的歷史。

安史之亂後,顏真卿任蒲州刺史期間,傾力資助杲卿的長子泉明去尋找父親與弟弟的遺骨,但最後找到的只有顏杲卿的一隻足骨和季明的一顆顱骨。遺骨運至蒲州後,顏真卿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重新安葬他們,於是就有了這光耀古今的傳世名作:《祭侄文稿》。

一介書生

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顏真卿是一介書生。

說到“書生”,我總容易動情,比如陸游,比如岳飛,也比如顏氏兄弟,他們縱有絕世的軍事才能,總免不了要應付很多其它的東西,而往往是這些我們不以為意的枝枝蔓蔓,葬送了他們的人生,而對於書生來說,他們的人生就是他們的人生理想,理想破滅,他們的人生無異於死亡。

中國的書生往往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仁義禮智信忠恕”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準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們的人生理想,他們把自己價值的實現與國運的興衰相連,因此有了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陸游的的父母對兒子既“務外遊”又“務內觀”的期望,顏真卿顏杲卿則直接受教於《顏氏家訓》。他們溫柔敦厚正直單純,他們只有“陽謀”而鄙視“陰謀”,是世人景仰的道德典範。但是,書生的理想與現實碰撞的結果,只有玉碎!陸游終生仕途坎坷,遭秦檜刁難;岳飛則直接死於秦檜之手,顏氏兄弟呢?

顏杲卿鎮守常山時立了大功,太原尹王承業想搶功被朝廷識破,這件事本與顏杲卿本人無關,但是,當顏杲卿死守常山,以微弱兵力遭遇數倍於他的叛軍時,顏杲卿向王承業求援,嫉恨他的王承業竟無動於衷坐視不救,眼睜睜看著常山失守,顏杲卿父子、屬下慘死叛軍之手!

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顏真卿呢?他是有恩於宰相盧杞的。安史之亂時,盧杞的父親盧奕是洛陽守將,城破後被斬首,其頭顱被傳視,傳到平原郡時,顏真卿殺了傳視官段子光,為盧奕等人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裝斂時,顏真卿不忍用衣袖擦拭盧奕臉上的血跡,竟伸出舌頭舔乾淨。然而,安史之亂後,顏真卿的剛正不阿得罪了盧杞。784年,藩鎮紛紛叛亂,李希烈的兵力最強勢力最大,盧杞為報復顏真卿,竟建議唐德宗命已75歲的顏真卿去曉諭李希烈!誰都看得出來,這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這天下,李希烈志在必得,僅靠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捧一道聖旨就能使其回心轉意嗎?盧杞的陰暗心理顏真卿豈不明白?可是在國家危難之際,他沒有推辭,以老邁之軀欣然奉詔前往。李希烈也果然不負盧杞“厚望”,在威逼利誘無效的情況下,縊殺了顏真卿!據說,顏真卿就義時雙拳緊握,指甲竟穿透了手掌!這正是“握拳透爪”所描述的情形。

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有什麼區別嗎?

然而顏真卿絕不僅僅是一介書生。安史之亂之前他是安祿山的手下,敏銳地覺察到了叛亂的跡象,為了迷惑安祿山,他表面上與賓客閒遊做樂,暗地裡卻招兵買馬加固城牆,當叛軍輕而易舉地連破數座城池後,在顏真卿的領地——平原郡卻遇到了極為頑強而富有成效的抵抗。顏真卿以天下為己任,情繫蒼生,心懷家國,關鍵時刻能判明輕重,為使生靈免遭塗炭,在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他果斷棄郡城,率領部下投奔遠在長安的唐肅宗。

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容易,有承擔“逃戰”罪名的風險,但是,“死”有時並不是最有意義的,只有死得其所那才真正有價值。“賊銳甚,不可抗。若委命辱國,非計也。不如徑赴行在,朝廷若誅敗軍罪,吾死不恨”,這就是他的思想——不能為了成全自己的英名讓更多部屬和百姓做出可以預見的犧牲。

顏筋柳骨

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一個人,你可以躲在你的言語中,躲在你的文章中,但你無法躲在你的字跡裡,因此誕生了“筆跡心理學”。

從顏真卿的書法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觀賞顏真卿的書法,我彷彿看到一位肅穆的老人,端坐在一把古樸典雅的高背椅上,他兩臂平穩地放在兩邊的扶手上,後背微靠在椅背上,一臉安詳。他說話的語調溫和卻不容置疑,他動作不疾不徐又自信堅定,他的心是一潭清可見底的湖水,他的表露溫婉含蓄。這是顏真卿的人,也是他的字:成熟、老到、外柔內剛。

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柳公權師法顏真卿頗有心得,又融合了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等人的書法特點,形成了“柳體”。“柳體”的個性十分鮮明,尤其是早期的作品,如一位翩翩少年,外形俊秀才華橫溢,便要鋒芒畢露,處處顯露出“力度”。而到了晚年,柳公權的書法逐漸顯示出了超然物外和返樸歸真,如中晚期的《苻璘碑》、《魏公先廟碑》、《復東林碑》等,少見稜角,具有平和淡然的特點。

顏真卿的書法則把“骨”藏在“筋”裡,外表豐腴端寧,寧折不彎的“精神”卻全在“內”裡,因此含蓄蘊藉,雍榮雄渾,呈現出一派盛唐氣象。柳體呢?有人說柳公權一生都為朝廷御用,缺乏顏真卿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練,因此,儘管他們都是道德君子,但柳體到底還是少了顏體磅礴的氣勢。

歷代書法家對顏真卿的書法作品中透露出的性情品格均有很高的評價,其中宋代的董逌說得最為貼切,他說顏真卿書法的過人之處在於“法度備存而端勁莊持,望之知為盛德君子也”。這也是眾書家的共識。

“筆跡乃心跡”,顏真卿的書法,讓我們在千餘年後領略了他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的風範。

顏真卿僅僅是一介書生?顏氏兄弟之死,與岳飛之死沒什麼區別!

安一,原名:王淑燕,女,本科學歷。曾為企業報編輯,散文、小說、消息散見於中華週末報、家庭雜誌、散文選刊、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現為《語文報·書法版》“碑帖漫話”的專欄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