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

編者按:紅箋小字憑誰附……鴻雁傳情,鯉魚傳書!

"

編者按:紅箋小字憑誰附……鴻雁傳情,鯉魚傳書!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情思悠悠,氤氳於心。受時空所限,古人傳情達意,只能訴諸筆端,寄思書信,鴻雁傳情。不像我們現代人,生活便捷,一個電話便可傾訴衷腸,但卻少了古人書信中的那種凝練含蓄的情致。古人為了寫信題詩,延伸出一種傳統手工藝品,紅色小箋。唐時蜀地女子薛濤,用胭脂摻水製作了一種紅色小箋,後世稱為“薛濤箋”,到了宋代更是有了大發展,多用來題詩寫字或作名片,甚至有人用這精美的紅色小箋,來傾訴繾綣纏綿的情意,頗有點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情書。

我們都知道詞有婉約與豪放之別。宋期間,李煜、晏殊、歐陽修同是婉約詞派大家,但是由於個人人生經歷不同,其詞風同中有異。李煜詞直白淺近,以血淚寫愁情;歐陽修詞清新明媚,婉約中帶豪氣;晏殊詞清麗溫潤,哀而不傷。

"

編者按:紅箋小字憑誰附……鴻雁傳情,鯉魚傳書!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情思悠悠,氤氳於心。受時空所限,古人傳情達意,只能訴諸筆端,寄思書信,鴻雁傳情。不像我們現代人,生活便捷,一個電話便可傾訴衷腸,但卻少了古人書信中的那種凝練含蓄的情致。古人為了寫信題詩,延伸出一種傳統手工藝品,紅色小箋。唐時蜀地女子薛濤,用胭脂摻水製作了一種紅色小箋,後世稱為“薛濤箋”,到了宋代更是有了大發展,多用來題詩寫字或作名片,甚至有人用這精美的紅色小箋,來傾訴繾綣纏綿的情意,頗有點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情書。

我們都知道詞有婉約與豪放之別。宋期間,李煜、晏殊、歐陽修同是婉約詞派大家,但是由於個人人生經歷不同,其詞風同中有異。李煜詞直白淺近,以血淚寫愁情;歐陽修詞清新明媚,婉約中帶豪氣;晏殊詞清麗溫潤,哀而不傷。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晏殊其人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晏殊曾被譽為“北宋倚聲初祖”,其婉約詞多寄予人生感慨,是一種富貴閒愁。他一生較為平順,他所詠歎的淡淡愁思往往比較理性,可以說他既是富有柔情的詞人,又是頗富哲思的智者。所有這些表現在他的詞作上就體現出溫婉含蓄的意境之美。

今天我們來分享他的一首詞作。

"

編者按:紅箋小字憑誰附……鴻雁傳情,鯉魚傳書!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情思悠悠,氤氳於心。受時空所限,古人傳情達意,只能訴諸筆端,寄思書信,鴻雁傳情。不像我們現代人,生活便捷,一個電話便可傾訴衷腸,但卻少了古人書信中的那種凝練含蓄的情致。古人為了寫信題詩,延伸出一種傳統手工藝品,紅色小箋。唐時蜀地女子薛濤,用胭脂摻水製作了一種紅色小箋,後世稱為“薛濤箋”,到了宋代更是有了大發展,多用來題詩寫字或作名片,甚至有人用這精美的紅色小箋,來傾訴繾綣纏綿的情意,頗有點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情書。

我們都知道詞有婉約與豪放之別。宋期間,李煜、晏殊、歐陽修同是婉約詞派大家,但是由於個人人生經歷不同,其詞風同中有異。李煜詞直白淺近,以血淚寫愁情;歐陽修詞清新明媚,婉約中帶豪氣;晏殊詞清麗溫潤,哀而不傷。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晏殊其人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晏殊曾被譽為“北宋倚聲初祖”,其婉約詞多寄予人生感慨,是一種富貴閒愁。他一生較為平順,他所詠歎的淡淡愁思往往比較理性,可以說他既是富有柔情的詞人,又是頗富哲思的智者。所有這些表現在他的詞作上就體現出溫婉含蓄的意境之美。

今天我們來分享他的一首詞作。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紅箋小字”,詞人是在這精美的紙箋上寫下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寄託情思,這分明就是一份懷念伊人、傾訴柔腸的情書。

詞的上闕,詞人修書寄情。“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紅線格的絹紙上寫滿了小字,道盡我平生對你的相思相慕相愛之情。語言看似平淡,但卻包孕著無限的情事情思。滿滿的情意寄託於此,言有盡而意無窮。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這傾注了滿腔熱情的情書,要靠鴻雁、魚兒來傳情達意,但是鴻雁高飛在雲端,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情書想寄卻寄不出,詞人這滿腹惆悵的情意難以傳遞。此處“鴻雁”與“魚”均是書信的別稱。“鴻雁傳書”源於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兵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的故事。而在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其中的“鯉魚”便是古時人們做成鯉魚形狀用以藏書信的函套。後不少文人便用鯉魚代指書信。

"

編者按:紅箋小字憑誰附……鴻雁傳情,鯉魚傳書!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情思悠悠,氤氳於心。受時空所限,古人傳情達意,只能訴諸筆端,寄思書信,鴻雁傳情。不像我們現代人,生活便捷,一個電話便可傾訴衷腸,但卻少了古人書信中的那種凝練含蓄的情致。古人為了寫信題詩,延伸出一種傳統手工藝品,紅色小箋。唐時蜀地女子薛濤,用胭脂摻水製作了一種紅色小箋,後世稱為“薛濤箋”,到了宋代更是有了大發展,多用來題詩寫字或作名片,甚至有人用這精美的紅色小箋,來傾訴繾綣纏綿的情意,頗有點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情書。

我們都知道詞有婉約與豪放之別。宋期間,李煜、晏殊、歐陽修同是婉約詞派大家,但是由於個人人生經歷不同,其詞風同中有異。李煜詞直白淺近,以血淚寫愁情;歐陽修詞清新明媚,婉約中帶豪氣;晏殊詞清麗溫潤,哀而不傷。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晏殊其人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晏殊曾被譽為“北宋倚聲初祖”,其婉約詞多寄予人生感慨,是一種富貴閒愁。他一生較為平順,他所詠歎的淡淡愁思往往比較理性,可以說他既是富有柔情的詞人,又是頗富哲思的智者。所有這些表現在他的詞作上就體現出溫婉含蓄的意境之美。

今天我們來分享他的一首詞作。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紅箋小字”,詞人是在這精美的紙箋上寫下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寄託情思,這分明就是一份懷念伊人、傾訴柔腸的情書。

詞的上闕,詞人修書寄情。“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紅線格的絹紙上寫滿了小字,道盡我平生對你的相思相慕相愛之情。語言看似平淡,但卻包孕著無限的情事情思。滿滿的情意寄託於此,言有盡而意無窮。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這傾注了滿腔熱情的情書,要靠鴻雁、魚兒來傳情達意,但是鴻雁高飛在雲端,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情書想寄卻寄不出,詞人這滿腹惆悵的情意難以傳遞。此處“鴻雁”與“魚”均是書信的別稱。“鴻雁傳書”源於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兵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的故事。而在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其中的“鯉魚”便是古時人們做成鯉魚形狀用以藏書信的函套。後不少文人便用鯉魚代指書信。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詞的下闕,詞人觸景生情。“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斜陽裡獨自一人倚著西樓,眺望著遠方。遠方的群上恰好正對著窗上的簾鉤。“獨倚”,靜靜地,天地之間,彷彿只剩下獨倚樓前的伊人,孑然的身影輕飄在黃昏孤寂的西風之中。此句不著一字淒涼,卻是無處不悲。

"

編者按:紅箋小字憑誰附……鴻雁傳情,鯉魚傳書!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情思悠悠,氤氳於心。受時空所限,古人傳情達意,只能訴諸筆端,寄思書信,鴻雁傳情。不像我們現代人,生活便捷,一個電話便可傾訴衷腸,但卻少了古人書信中的那種凝練含蓄的情致。古人為了寫信題詩,延伸出一種傳統手工藝品,紅色小箋。唐時蜀地女子薛濤,用胭脂摻水製作了一種紅色小箋,後世稱為“薛濤箋”,到了宋代更是有了大發展,多用來題詩寫字或作名片,甚至有人用這精美的紅色小箋,來傾訴繾綣纏綿的情意,頗有點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情書。

我們都知道詞有婉約與豪放之別。宋期間,李煜、晏殊、歐陽修同是婉約詞派大家,但是由於個人人生經歷不同,其詞風同中有異。李煜詞直白淺近,以血淚寫愁情;歐陽修詞清新明媚,婉約中帶豪氣;晏殊詞清麗溫潤,哀而不傷。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晏殊其人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晏殊曾被譽為“北宋倚聲初祖”,其婉約詞多寄予人生感慨,是一種富貴閒愁。他一生較為平順,他所詠歎的淡淡愁思往往比較理性,可以說他既是富有柔情的詞人,又是頗富哲思的智者。所有這些表現在他的詞作上就體現出溫婉含蓄的意境之美。

今天我們來分享他的一首詞作。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紅箋小字”,詞人是在這精美的紙箋上寫下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寄託情思,這分明就是一份懷念伊人、傾訴柔腸的情書。

詞的上闕,詞人修書寄情。“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紅線格的絹紙上寫滿了小字,道盡我平生對你的相思相慕相愛之情。語言看似平淡,但卻包孕著無限的情事情思。滿滿的情意寄託於此,言有盡而意無窮。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這傾注了滿腔熱情的情書,要靠鴻雁、魚兒來傳情達意,但是鴻雁高飛在雲端,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情書想寄卻寄不出,詞人這滿腹惆悵的情意難以傳遞。此處“鴻雁”與“魚”均是書信的別稱。“鴻雁傳書”源於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兵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的故事。而在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其中的“鯉魚”便是古時人們做成鯉魚形狀用以藏書信的函套。後不少文人便用鯉魚代指書信。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詞的下闕,詞人觸景生情。“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斜陽裡獨自一人倚著西樓,眺望著遠方。遠方的群上恰好正對著窗上的簾鉤。“獨倚”,靜靜地,天地之間,彷彿只剩下獨倚樓前的伊人,孑然的身影輕飄在黃昏孤寂的西風之中。此句不著一字淒涼,卻是無處不悲。

晏殊修書寄情,無一字淒涼卻無處不悲,情書之典範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從前的那個人不知道如今在哪裡?只有碧波綠水依舊朝著東方流去。此句化用了唐人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詞人用東流的綠水來表達綿綿情思,視野更加開闊,意境更加深遠,情意更加深切雋永。結尾兩句,思深而不膩,意重而不俗。無怪乎葉嘉瑩曾說“晏殊詞的好處,正在其能以理性節制,所以才能寫得澄明而溫潤”。

(聲明:以書為友,以文沁心,讀書寫文,記錄所思所感。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