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關於這首《玉樓春》是否"作婦人語",曾有過一番爭論。爭論雙方,一個是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字叔原);另一個叫蒲傳正,也是個文人。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

晏叔原見蒲傳正雲:"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

傳正雲:"'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

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

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

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雲:'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蒲傳正認為,晏殊的《玉樓春》是"作婦人語",是寫一個女子的相思。"年少拋人容易去"是說女子年輕時並沒有看重離別。

而晏幾道不願別人說父親"作婦人語",所以用白居易的詩來爭辯,說"年少"是指"青春",與女子無關。

晏幾道的爭辯,讓蒲傳正無話可說。但如果聯繫《玉樓春》全篇,尤其是結尾"相思無盡處"一句,似乎蒲傳正的理解更為恰當。

其實,詩詞高雅與否,也許並不在於是否"作婦人語",而是決定於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深度,還有詞句的工整典雅。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玉樓春》:"春景春情,句句逼真。"黃氏《蓼園詞選》評《玉樓春》:"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從這兩個評價裡能看出,《玉樓春》貴在情景真切,它傳遞的相思之情厚重、不輕浮。若沒有切身體驗,是寫不來的。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關於這首《玉樓春》是否"作婦人語",曾有過一番爭論。爭論雙方,一個是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字叔原);另一個叫蒲傳正,也是個文人。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

晏叔原見蒲傳正雲:"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

傳正雲:"'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

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

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

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雲:'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蒲傳正認為,晏殊的《玉樓春》是"作婦人語",是寫一個女子的相思。"年少拋人容易去"是說女子年輕時並沒有看重離別。

而晏幾道不願別人說父親"作婦人語",所以用白居易的詩來爭辯,說"年少"是指"青春",與女子無關。

晏幾道的爭辯,讓蒲傳正無話可說。但如果聯繫《玉樓春》全篇,尤其是結尾"相思無盡處"一句,似乎蒲傳正的理解更為恰當。

其實,詩詞高雅與否,也許並不在於是否"作婦人語",而是決定於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深度,還有詞句的工整典雅。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玉樓春》:"春景春情,句句逼真。"黃氏《蓼園詞選》評《玉樓春》:"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從這兩個評價裡能看出,《玉樓春》貴在情景真切,它傳遞的相思之情厚重、不輕浮。若沒有切身體驗,是寫不來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寫細密的相思離情,常常能寫出宏大的意境——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空間之大,是滿目山河。對著滿目山河"空念遠",就好像是離別之情在如此大的空間裡蔓延。但如果只寫"滿目山河""落花風雨"的虛幻,那離別之情就不夠真切,所以最終還是落到"酒筵歌席"之上,落到"眼前人"上,這就讓我們感覺到現實的存在,真實離別的存在。而詞裡的"眼前人",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生和生命,離別後彼此珍重,要"憐取"各自的生命,"憐取"人生裡將會遇到的美好。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窗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其中要經過的第一層,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句寫相思的詞,為何被上升為人生境界?那是因為這句詞本身擁有高遠曠達的氣魄,讓人讀後不由得生出聯想,激發人們去"獨上高樓"、"望盡天涯",去追求遠大理想和美好未來。即便追求起來很難,也要有這種勇氣,有這種志向。這是讀詞的人,根據詞提供的意境,而進行的藝術昇華;是晏殊用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珠玉詞》裡的離情相思,放置在晏殊營造的高遠意境裡,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雖難掩哀傷,但用他溫潤的筆觸寫來,又能還心靈以安詳。這就是藝術感動人心的力量吧。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關於這首《玉樓春》是否"作婦人語",曾有過一番爭論。爭論雙方,一個是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字叔原);另一個叫蒲傳正,也是個文人。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

晏叔原見蒲傳正雲:"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

傳正雲:"'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

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

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

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雲:'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蒲傳正認為,晏殊的《玉樓春》是"作婦人語",是寫一個女子的相思。"年少拋人容易去"是說女子年輕時並沒有看重離別。

而晏幾道不願別人說父親"作婦人語",所以用白居易的詩來爭辯,說"年少"是指"青春",與女子無關。

晏幾道的爭辯,讓蒲傳正無話可說。但如果聯繫《玉樓春》全篇,尤其是結尾"相思無盡處"一句,似乎蒲傳正的理解更為恰當。

其實,詩詞高雅與否,也許並不在於是否"作婦人語",而是決定於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深度,還有詞句的工整典雅。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玉樓春》:"春景春情,句句逼真。"黃氏《蓼園詞選》評《玉樓春》:"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從這兩個評價裡能看出,《玉樓春》貴在情景真切,它傳遞的相思之情厚重、不輕浮。若沒有切身體驗,是寫不來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寫細密的相思離情,常常能寫出宏大的意境——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空間之大,是滿目山河。對著滿目山河"空念遠",就好像是離別之情在如此大的空間裡蔓延。但如果只寫"滿目山河""落花風雨"的虛幻,那離別之情就不夠真切,所以最終還是落到"酒筵歌席"之上,落到"眼前人"上,這就讓我們感覺到現實的存在,真實離別的存在。而詞裡的"眼前人",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生和生命,離別後彼此珍重,要"憐取"各自的生命,"憐取"人生裡將會遇到的美好。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窗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其中要經過的第一層,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句寫相思的詞,為何被上升為人生境界?那是因為這句詞本身擁有高遠曠達的氣魄,讓人讀後不由得生出聯想,激發人們去"獨上高樓"、"望盡天涯",去追求遠大理想和美好未來。即便追求起來很難,也要有這種勇氣,有這種志向。這是讀詞的人,根據詞提供的意境,而進行的藝術昇華;是晏殊用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珠玉詞》裡的離情相思,放置在晏殊營造的高遠意境裡,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雖難掩哀傷,但用他溫潤的筆觸寫來,又能還心靈以安詳。這就是藝術感動人心的力量吧。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一顰一笑中綻放

一般來說,篇幅短小的令詞不適合刻畫人物形象,但晏殊卻善於抓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能用短小的詞展現出鮮活的生命——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第一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瞭時節。"新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此時,閨中婦女盛行鬥草、踏青。鬥草,就是找些奇花異草來,互報花草的名字,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

接著的"池上碧苔""葉底黃鸝""日長飛絮",進一步描繪了清明時節的風光,為後面的人物出場鋪墊了一個清新靜謐的背景畫面。

而採桑女出場前,先傳來的是她的巧笑聲。此時她還在採桑徑裡,與東鄰女伴說笑道:"怪不得昨晚我做了一個美夢,原來是預示了今天鬥草的勝利呀。"簡短的對話,刻畫了採桑女天真活潑的情態。直到"笑從雙臉生",兩個滿面笑容的採桑女才走到了臺前。

在短短62個字裡,晏殊發揮了高度概括的藝術才能,用環境來烘托,用對話和表情來點睛。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關於這首《玉樓春》是否"作婦人語",曾有過一番爭論。爭論雙方,一個是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字叔原);另一個叫蒲傳正,也是個文人。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

晏叔原見蒲傳正雲:"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

傳正雲:"'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

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

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

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雲:'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蒲傳正認為,晏殊的《玉樓春》是"作婦人語",是寫一個女子的相思。"年少拋人容易去"是說女子年輕時並沒有看重離別。

而晏幾道不願別人說父親"作婦人語",所以用白居易的詩來爭辯,說"年少"是指"青春",與女子無關。

晏幾道的爭辯,讓蒲傳正無話可說。但如果聯繫《玉樓春》全篇,尤其是結尾"相思無盡處"一句,似乎蒲傳正的理解更為恰當。

其實,詩詞高雅與否,也許並不在於是否"作婦人語",而是決定於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深度,還有詞句的工整典雅。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玉樓春》:"春景春情,句句逼真。"黃氏《蓼園詞選》評《玉樓春》:"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從這兩個評價裡能看出,《玉樓春》貴在情景真切,它傳遞的相思之情厚重、不輕浮。若沒有切身體驗,是寫不來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寫細密的相思離情,常常能寫出宏大的意境——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空間之大,是滿目山河。對著滿目山河"空念遠",就好像是離別之情在如此大的空間裡蔓延。但如果只寫"滿目山河""落花風雨"的虛幻,那離別之情就不夠真切,所以最終還是落到"酒筵歌席"之上,落到"眼前人"上,這就讓我們感覺到現實的存在,真實離別的存在。而詞裡的"眼前人",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生和生命,離別後彼此珍重,要"憐取"各自的生命,"憐取"人生裡將會遇到的美好。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窗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其中要經過的第一層,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句寫相思的詞,為何被上升為人生境界?那是因為這句詞本身擁有高遠曠達的氣魄,讓人讀後不由得生出聯想,激發人們去"獨上高樓"、"望盡天涯",去追求遠大理想和美好未來。即便追求起來很難,也要有這種勇氣,有這種志向。這是讀詞的人,根據詞提供的意境,而進行的藝術昇華;是晏殊用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珠玉詞》裡的離情相思,放置在晏殊營造的高遠意境裡,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雖難掩哀傷,但用他溫潤的筆觸寫來,又能還心靈以安詳。這就是藝術感動人心的力量吧。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一顰一笑中綻放

一般來說,篇幅短小的令詞不適合刻畫人物形象,但晏殊卻善於抓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能用短小的詞展現出鮮活的生命——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第一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瞭時節。"新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此時,閨中婦女盛行鬥草、踏青。鬥草,就是找些奇花異草來,互報花草的名字,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

接著的"池上碧苔""葉底黃鸝""日長飛絮",進一步描繪了清明時節的風光,為後面的人物出場鋪墊了一個清新靜謐的背景畫面。

而採桑女出場前,先傳來的是她的巧笑聲。此時她還在採桑徑裡,與東鄰女伴說笑道:"怪不得昨晚我做了一個美夢,原來是預示了今天鬥草的勝利呀。"簡短的對話,刻畫了採桑女天真活潑的情態。直到"笑從雙臉生",兩個滿面笑容的採桑女才走到了臺前。

在短短62個字裡,晏殊發揮了高度概括的藝術才能,用環境來烘托,用對話和表情來點睛。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山亭柳》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託何人?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這首詞寫了一個歌女前後人生的對比,有白居易《琵琶行》的味道。年輕時,她憑藉一身好技藝,"蜀錦纏頭無數",不僅有名氣,還有可觀的收入。可年老色衰後,卻只有"殘杯冷炙"相伴,知音難覓。憶往昔、思日後,止不住"當筵落淚"。

詞人對歌女的遭遇,給予深切的同情。這是一首敘事詞,它悲涼的風格,與晏殊起它詞作的溫婉不同,也可見《珠玉詞》中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寫這首詞時,晏殊已是花甲之年,外放的挫折,與當年白居易貶謫九江的情形相似,所以也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刻蘊含。

在寫人物的詞作裡,晏殊仍以他細膩的觀察,體悟著人物的一顰一笑。然後在他的筆下,無論是採桑女還是歌女,都活靈活現,展現出或喜或憂的內心世界。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關於這首《玉樓春》是否"作婦人語",曾有過一番爭論。爭論雙方,一個是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字叔原);另一個叫蒲傳正,也是個文人。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

晏叔原見蒲傳正雲:"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

傳正雲:"'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

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

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

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雲:'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蒲傳正認為,晏殊的《玉樓春》是"作婦人語",是寫一個女子的相思。"年少拋人容易去"是說女子年輕時並沒有看重離別。

而晏幾道不願別人說父親"作婦人語",所以用白居易的詩來爭辯,說"年少"是指"青春",與女子無關。

晏幾道的爭辯,讓蒲傳正無話可說。但如果聯繫《玉樓春》全篇,尤其是結尾"相思無盡處"一句,似乎蒲傳正的理解更為恰當。

其實,詩詞高雅與否,也許並不在於是否"作婦人語",而是決定於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深度,還有詞句的工整典雅。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玉樓春》:"春景春情,句句逼真。"黃氏《蓼園詞選》評《玉樓春》:"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從這兩個評價裡能看出,《玉樓春》貴在情景真切,它傳遞的相思之情厚重、不輕浮。若沒有切身體驗,是寫不來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寫細密的相思離情,常常能寫出宏大的意境——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空間之大,是滿目山河。對著滿目山河"空念遠",就好像是離別之情在如此大的空間裡蔓延。但如果只寫"滿目山河""落花風雨"的虛幻,那離別之情就不夠真切,所以最終還是落到"酒筵歌席"之上,落到"眼前人"上,這就讓我們感覺到現實的存在,真實離別的存在。而詞裡的"眼前人",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生和生命,離別後彼此珍重,要"憐取"各自的生命,"憐取"人生裡將會遇到的美好。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窗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其中要經過的第一層,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句寫相思的詞,為何被上升為人生境界?那是因為這句詞本身擁有高遠曠達的氣魄,讓人讀後不由得生出聯想,激發人們去"獨上高樓"、"望盡天涯",去追求遠大理想和美好未來。即便追求起來很難,也要有這種勇氣,有這種志向。這是讀詞的人,根據詞提供的意境,而進行的藝術昇華;是晏殊用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珠玉詞》裡的離情相思,放置在晏殊營造的高遠意境裡,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雖難掩哀傷,但用他溫潤的筆觸寫來,又能還心靈以安詳。這就是藝術感動人心的力量吧。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一顰一笑中綻放

一般來說,篇幅短小的令詞不適合刻畫人物形象,但晏殊卻善於抓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能用短小的詞展現出鮮活的生命——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第一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瞭時節。"新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此時,閨中婦女盛行鬥草、踏青。鬥草,就是找些奇花異草來,互報花草的名字,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

接著的"池上碧苔""葉底黃鸝""日長飛絮",進一步描繪了清明時節的風光,為後面的人物出場鋪墊了一個清新靜謐的背景畫面。

而採桑女出場前,先傳來的是她的巧笑聲。此時她還在採桑徑裡,與東鄰女伴說笑道:"怪不得昨晚我做了一個美夢,原來是預示了今天鬥草的勝利呀。"簡短的對話,刻畫了採桑女天真活潑的情態。直到"笑從雙臉生",兩個滿面笑容的採桑女才走到了臺前。

在短短62個字裡,晏殊發揮了高度概括的藝術才能,用環境來烘托,用對話和表情來點睛。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山亭柳》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託何人?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這首詞寫了一個歌女前後人生的對比,有白居易《琵琶行》的味道。年輕時,她憑藉一身好技藝,"蜀錦纏頭無數",不僅有名氣,還有可觀的收入。可年老色衰後,卻只有"殘杯冷炙"相伴,知音難覓。憶往昔、思日後,止不住"當筵落淚"。

詞人對歌女的遭遇,給予深切的同情。這是一首敘事詞,它悲涼的風格,與晏殊起它詞作的溫婉不同,也可見《珠玉詞》中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寫這首詞時,晏殊已是花甲之年,外放的挫折,與當年白居易貶謫九江的情形相似,所以也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刻蘊含。

在寫人物的詞作裡,晏殊仍以他細膩的觀察,體悟著人物的一顰一笑。然後在他的筆下,無論是採桑女還是歌女,都活靈活現,展現出或喜或憂的內心世界。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玉不琢 不成器

玉不經過精心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晏殊對《珠玉詞》的雕琢,一是追求內在精神氣質,一是追求外在語言風格。

首先,《珠玉詞》的氣質,自有一番"富貴氣象"——

吳處厚《青箱雜記》中評價晏殊:"雖起田裡,而文章富貴,出於天然。"這種"富貴",跟我們平時理解的富貴不同,用晏殊自己的話說,是"不言金玉錦繡,而惟悅其氣象。"

什麼是他說的"富貴氣象"呢?比如"新曲調絲管,新聲更颭霓裳。博山爐暖泛濃香。"又比如"小檻朱闌回倚,千花濃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約林間坐夕陽。"窮人家豈有這樣的景緻?又哪會有閒情逸致去欣賞這樣的景緻呢?

所以,晏殊所說的"富貴氣象",其實是一種閒雅的情趣,是生命內在精神氣質的豐富性,同時也是他的藝術追求——即不需要華麗辭藻修飾,也不追求誇張的表現形式。他用心觀察,用心體悟,寫富貴景緻卻不流俗、而能寫出哲理,寫豔情也不顯輕佻、而能寫出真情,閒雅情趣自然流出。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關於這首《玉樓春》是否"作婦人語",曾有過一番爭論。爭論雙方,一個是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字叔原);另一個叫蒲傳正,也是個文人。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

晏叔原見蒲傳正雲:"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

傳正雲:"'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

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

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

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雲:'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蒲傳正認為,晏殊的《玉樓春》是"作婦人語",是寫一個女子的相思。"年少拋人容易去"是說女子年輕時並沒有看重離別。

而晏幾道不願別人說父親"作婦人語",所以用白居易的詩來爭辯,說"年少"是指"青春",與女子無關。

晏幾道的爭辯,讓蒲傳正無話可說。但如果聯繫《玉樓春》全篇,尤其是結尾"相思無盡處"一句,似乎蒲傳正的理解更為恰當。

其實,詩詞高雅與否,也許並不在於是否"作婦人語",而是決定於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深度,還有詞句的工整典雅。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玉樓春》:"春景春情,句句逼真。"黃氏《蓼園詞選》評《玉樓春》:"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從這兩個評價裡能看出,《玉樓春》貴在情景真切,它傳遞的相思之情厚重、不輕浮。若沒有切身體驗,是寫不來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寫細密的相思離情,常常能寫出宏大的意境——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空間之大,是滿目山河。對著滿目山河"空念遠",就好像是離別之情在如此大的空間裡蔓延。但如果只寫"滿目山河""落花風雨"的虛幻,那離別之情就不夠真切,所以最終還是落到"酒筵歌席"之上,落到"眼前人"上,這就讓我們感覺到現實的存在,真實離別的存在。而詞裡的"眼前人",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生和生命,離別後彼此珍重,要"憐取"各自的生命,"憐取"人生裡將會遇到的美好。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窗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其中要經過的第一層,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句寫相思的詞,為何被上升為人生境界?那是因為這句詞本身擁有高遠曠達的氣魄,讓人讀後不由得生出聯想,激發人們去"獨上高樓"、"望盡天涯",去追求遠大理想和美好未來。即便追求起來很難,也要有這種勇氣,有這種志向。這是讀詞的人,根據詞提供的意境,而進行的藝術昇華;是晏殊用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珠玉詞》裡的離情相思,放置在晏殊營造的高遠意境裡,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雖難掩哀傷,但用他溫潤的筆觸寫來,又能還心靈以安詳。這就是藝術感動人心的力量吧。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一顰一笑中綻放

一般來說,篇幅短小的令詞不適合刻畫人物形象,但晏殊卻善於抓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能用短小的詞展現出鮮活的生命——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第一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瞭時節。"新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此時,閨中婦女盛行鬥草、踏青。鬥草,就是找些奇花異草來,互報花草的名字,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

接著的"池上碧苔""葉底黃鸝""日長飛絮",進一步描繪了清明時節的風光,為後面的人物出場鋪墊了一個清新靜謐的背景畫面。

而採桑女出場前,先傳來的是她的巧笑聲。此時她還在採桑徑裡,與東鄰女伴說笑道:"怪不得昨晚我做了一個美夢,原來是預示了今天鬥草的勝利呀。"簡短的對話,刻畫了採桑女天真活潑的情態。直到"笑從雙臉生",兩個滿面笑容的採桑女才走到了臺前。

在短短62個字裡,晏殊發揮了高度概括的藝術才能,用環境來烘托,用對話和表情來點睛。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山亭柳》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託何人?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這首詞寫了一個歌女前後人生的對比,有白居易《琵琶行》的味道。年輕時,她憑藉一身好技藝,"蜀錦纏頭無數",不僅有名氣,還有可觀的收入。可年老色衰後,卻只有"殘杯冷炙"相伴,知音難覓。憶往昔、思日後,止不住"當筵落淚"。

詞人對歌女的遭遇,給予深切的同情。這是一首敘事詞,它悲涼的風格,與晏殊起它詞作的溫婉不同,也可見《珠玉詞》中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寫這首詞時,晏殊已是花甲之年,外放的挫折,與當年白居易貶謫九江的情形相似,所以也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刻蘊含。

在寫人物的詞作裡,晏殊仍以他細膩的觀察,體悟著人物的一顰一笑。然後在他的筆下,無論是採桑女還是歌女,都活靈活現,展現出或喜或憂的內心世界。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玉不琢 不成器

玉不經過精心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晏殊對《珠玉詞》的雕琢,一是追求內在精神氣質,一是追求外在語言風格。

首先,《珠玉詞》的氣質,自有一番"富貴氣象"——

吳處厚《青箱雜記》中評價晏殊:"雖起田裡,而文章富貴,出於天然。"這種"富貴",跟我們平時理解的富貴不同,用晏殊自己的話說,是"不言金玉錦繡,而惟悅其氣象。"

什麼是他說的"富貴氣象"呢?比如"新曲調絲管,新聲更颭霓裳。博山爐暖泛濃香。"又比如"小檻朱闌回倚,千花濃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約林間坐夕陽。"窮人家豈有這樣的景緻?又哪會有閒情逸致去欣賞這樣的景緻呢?

所以,晏殊所說的"富貴氣象",其實是一種閒雅的情趣,是生命內在精神氣質的豐富性,同時也是他的藝術追求——即不需要華麗辭藻修飾,也不追求誇張的表現形式。他用心觀察,用心體悟,寫富貴景緻卻不流俗、而能寫出哲理,寫豔情也不顯輕佻、而能寫出真情,閒雅情趣自然流出。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其次,《珠玉詞》的語言,自有一番"精益求精"——

《珠玉詞》裡,有很多詞句對仗工整,語意精妙,比如: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乍雨乍晴花自落,閒愁閒悶日偏長。"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若沒有精心構思、反覆斟酌,恐怕很難寫出這樣工整、又渾然天成的對仗之句。

關於"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句的得來,有這樣一個故事——據《復齋漫錄》記載:晚春時節的一天,晏殊和王琪一起飯後散步,看見地上已有落花,晏殊立刻想到自己寫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一句,還沒有好的下聯與之相對。王琪聽後,應聲答道:"似曾相識燕歸來"。

不論這個故事是否真實,我想,晏殊那種對語言精益求精的追求是真實的,如果不能對得精妙、不能對得音韻和諧,則寧缺毋濫。

"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只有14歲的晏殊,以"神童"身份被舉薦入試,賜同進士出身。他歷經宦海沉浮,宋仁宗時期,一度官至宰相。

晏殊以詞著稱於文壇。《珠玉詞》是他的詞集,存詞136首,幾乎都是小令。他的詞,吸收了南唐馮延巳的清麗典雅,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晏殊為自己的詞集取名為"珠玉",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珠玉"是很小很圓的玉,形狀如珠,它雖渺小,卻有耀眼的光輝。孟子說:"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珠玉詞》就是如此,它沒有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沒有百姓疾苦的深刻感慨,其內容集中在春愁秋恨、離情相思,或者描寫輕歌曼舞的生活,也感嘆人生短暫。但因為晏殊的詞裡總是閃耀著生命光芒,因此它又是充實的,是受到世人矚目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四季變化裡閃光

時間永恆,而生命有限。每一次的季節變化,都意味著生命又流逝了一部分。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這是說四季變化會引發人心靈的激盪。

晏殊的《珠玉詞》,就對四季變化有著非常敏感的反映——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喝一杯酒,就填一曲詞,詞人在這"一酒一詞"的過程裡,反覆感悟著生命:季節如昨,亭臺依舊,但人生卻如夕陽,縱然美好,終歸是要西下。前三句看似是把眼前所見淡淡寫來,其實卻把人生放到宇宙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進行思考,蘊含了人生短暫的深刻話題。

"花落去"、"燕歸來",生命就在這無數次秋去春來的交替裡前行,無可奈何地流逝。

晏殊雖位極人臣,但宦海風波中,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富貴生活裡,也免不了有淡淡閒愁。他經常借惜春之意,來表達歲月無情的感觸——

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鵲踏枝》

綠樹歸鶯,雕樑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踏莎行》

春去秋來,往事知何處?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珠玉詞》對生命的詠歎,並不只是停留在"人生短暫"上——

《少年遊》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朱闌向曉,芙蓉妖豔,特地鬥芳新。

霜前月下,斜紅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將瓊萼等閒分,留贈意中人。

"重陽過後",已是晚秋,但是從秋天開放的芙蓉花上,詞人看到的卻是春光的"妖豔"。這是因為,他懷著春天般的情感,去體察秋天的景物,於是秋天的景物也像春天一樣生機盎然,可愛而讓人留戀。在這裡,詞人表達了對自然風光和四季景物的喜愛,那也是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

《謁金門》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風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風月無異,人貌卻老於前歲。青春短暫,人生恍然如夢。但詞人認為人生最寶貴、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當下,把握在座嘉賓的友誼,把握杯中的桂花酒,把握"終夕"的歡樂,這樣才能驅散他與生俱來的閒愁和淡淡哀傷。

《珠玉詞》裡有很多關於飲酒、及時行樂的詞句,"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等等。表面看都是花前月下、飲酒享樂,但細品之下,似乎都潛伏著艱難的世事,和無法把控的人生。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古詩詞中,惜春悲秋的作品很多,寫冬夏兩季的很少,而《珠玉詞》並沒越過這兩個季節,並且都寫出了一定的藝術魅力——

《浣溪沙》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欄杆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小閣樓,重重簾幕,有燕子匆匆飛過;晚開的紅花,不斷向庭院的草地上落去;曲折的欄杆,倒映進池水的涼波。詞人默默體會著入夏後周圍景物的細微變化,彷彿全身心融入到了大自然裡。這時,綠樹叢中吹來的"好風",驅散了盛夏的暑氣,從肌膚一直滲透到內心;稀疏的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悅耳的聲響。這一切,多麼美妙、恬靜,但酒醒人散後,絲絲閒愁仍舊縈繞心頭。因為越是看到大自然的美好,越會感到時光和生命的可貴;越是可貴,就越害怕失去。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總是能把季節變化,與人生巧妙相聯,在寫冬天時也不例外。比如《秋蕊香》裡,在"向曉雪花呈瑞"之時,他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滴滴金》裡,在"梅花漏洩春消息"之時,他說"不覺星霜鬢邊白。念時光堪惜。"

四季變化,激活晏殊的靈感,讓他詩意紛飛。景物雖千匯萬狀,但他總能以細膩的觀察和體悟,將之化入短小的詞篇,構成了《珠玉詞》的"四時之味"。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離別相思裡昇華

在交通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再見遙遙無期,或者此生再難相見。晏殊一生,多次外放為官,他到過很多地方,也不斷品嚐離別相思的傷痛。箇中滋味,都記錄在了《珠玉詞》裡——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綠楊芳草就如相思般一路蔓延,蔓延到離別的長亭,蔓延到離人遠去的那條路。於是,一種怨悔之情呼之欲出,怨悔曾經年少無知,把離別看得太輕太易。只有無數次聽過五更的鐘聲、看過三月的細雨之後,才明白當初的離別有多重、現在的相思有多難。這首詞多用對偶,清麗工整,富有畫意。

離別,是考驗情感深度的重要標尺。離恨越長越久,說明情感越深越厚。同時,也只有深刻的離情相思,才能寫出真摯動人的作品。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關於這首《玉樓春》是否"作婦人語",曾有過一番爭論。爭論雙方,一個是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字叔原);另一個叫蒲傳正,也是個文人。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

晏叔原見蒲傳正雲:"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

傳正雲:"'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

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

傳正曰:"豈不謂其所歡乎?"

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雲:'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蒲傳正認為,晏殊的《玉樓春》是"作婦人語",是寫一個女子的相思。"年少拋人容易去"是說女子年輕時並沒有看重離別。

而晏幾道不願別人說父親"作婦人語",所以用白居易的詩來爭辯,說"年少"是指"青春",與女子無關。

晏幾道的爭辯,讓蒲傳正無話可說。但如果聯繫《玉樓春》全篇,尤其是結尾"相思無盡處"一句,似乎蒲傳正的理解更為恰當。

其實,詩詞高雅與否,也許並不在於是否"作婦人語",而是決定於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深度,還有詞句的工整典雅。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玉樓春》:"春景春情,句句逼真。"黃氏《蓼園詞選》評《玉樓春》:"妙在意思忠厚,無怨懟口角。"從這兩個評價裡能看出,《玉樓春》貴在情景真切,它傳遞的相思之情厚重、不輕浮。若沒有切身體驗,是寫不來的。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晏殊寫細密的相思離情,常常能寫出宏大的意境——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空間之大,是滿目山河。對著滿目山河"空念遠",就好像是離別之情在如此大的空間裡蔓延。但如果只寫"滿目山河""落花風雨"的虛幻,那離別之情就不夠真切,所以最終還是落到"酒筵歌席"之上,落到"眼前人"上,這就讓我們感覺到現實的存在,真實離別的存在。而詞裡的"眼前人",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生和生命,離別後彼此珍重,要"憐取"各自的生命,"憐取"人生裡將會遇到的美好。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窗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其中要經過的第一層,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句寫相思的詞,為何被上升為人生境界?那是因為這句詞本身擁有高遠曠達的氣魄,讓人讀後不由得生出聯想,激發人們去"獨上高樓"、"望盡天涯",去追求遠大理想和美好未來。即便追求起來很難,也要有這種勇氣,有這種志向。這是讀詞的人,根據詞提供的意境,而進行的藝術昇華;是晏殊用自己的藝術表現力,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珠玉詞》裡的離情相思,放置在晏殊營造的高遠意境裡,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雖難掩哀傷,但用他溫潤的筆觸寫來,又能還心靈以安詳。這就是藝術感動人心的力量吧。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生命在一顰一笑中綻放

一般來說,篇幅短小的令詞不適合刻畫人物形象,但晏殊卻善於抓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能用短小的詞展現出鮮活的生命——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第一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瞭時節。"新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此時,閨中婦女盛行鬥草、踏青。鬥草,就是找些奇花異草來,互報花草的名字,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

接著的"池上碧苔""葉底黃鸝""日長飛絮",進一步描繪了清明時節的風光,為後面的人物出場鋪墊了一個清新靜謐的背景畫面。

而採桑女出場前,先傳來的是她的巧笑聲。此時她還在採桑徑裡,與東鄰女伴說笑道:"怪不得昨晚我做了一個美夢,原來是預示了今天鬥草的勝利呀。"簡短的對話,刻畫了採桑女天真活潑的情態。直到"笑從雙臉生",兩個滿面笑容的採桑女才走到了臺前。

在短短62個字裡,晏殊發揮了高度概括的藝術才能,用環境來烘托,用對話和表情來點睛。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山亭柳》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託何人?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這首詞寫了一個歌女前後人生的對比,有白居易《琵琶行》的味道。年輕時,她憑藉一身好技藝,"蜀錦纏頭無數",不僅有名氣,還有可觀的收入。可年老色衰後,卻只有"殘杯冷炙"相伴,知音難覓。憶往昔、思日後,止不住"當筵落淚"。

詞人對歌女的遭遇,給予深切的同情。這是一首敘事詞,它悲涼的風格,與晏殊起它詞作的溫婉不同,也可見《珠玉詞》中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寫這首詞時,晏殊已是花甲之年,外放的挫折,與當年白居易貶謫九江的情形相似,所以也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刻蘊含。

在寫人物的詞作裡,晏殊仍以他細膩的觀察,體悟著人物的一顰一笑。然後在他的筆下,無論是採桑女還是歌女,都活靈活現,展現出或喜或憂的內心世界。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玉不琢 不成器

玉不經過精心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晏殊對《珠玉詞》的雕琢,一是追求內在精神氣質,一是追求外在語言風格。

首先,《珠玉詞》的氣質,自有一番"富貴氣象"——

吳處厚《青箱雜記》中評價晏殊:"雖起田裡,而文章富貴,出於天然。"這種"富貴",跟我們平時理解的富貴不同,用晏殊自己的話說,是"不言金玉錦繡,而惟悅其氣象。"

什麼是他說的"富貴氣象"呢?比如"新曲調絲管,新聲更颭霓裳。博山爐暖泛濃香。"又比如"小檻朱闌回倚,千花濃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約林間坐夕陽。"窮人家豈有這樣的景緻?又哪會有閒情逸致去欣賞這樣的景緻呢?

所以,晏殊所說的"富貴氣象",其實是一種閒雅的情趣,是生命內在精神氣質的豐富性,同時也是他的藝術追求——即不需要華麗辭藻修飾,也不追求誇張的表現形式。他用心觀察,用心體悟,寫富貴景緻卻不流俗、而能寫出哲理,寫豔情也不顯輕佻、而能寫出真情,閒雅情趣自然流出。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其次,《珠玉詞》的語言,自有一番"精益求精"——

《珠玉詞》裡,有很多詞句對仗工整,語意精妙,比如: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乍雨乍晴花自落,閒愁閒悶日偏長。"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若沒有精心構思、反覆斟酌,恐怕很難寫出這樣工整、又渾然天成的對仗之句。

關於"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句的得來,有這樣一個故事——據《復齋漫錄》記載:晚春時節的一天,晏殊和王琪一起飯後散步,看見地上已有落花,晏殊立刻想到自己寫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一句,還沒有好的下聯與之相對。王琪聽後,應聲答道:"似曾相識燕歸來"。

不論這個故事是否真實,我想,晏殊那種對語言精益求精的追求是真實的,如果不能對得精妙、不能對得音韻和諧,則寧缺毋濫。

晏殊的《珠玉詞》:珠玉雖小,卻充實而有光輝

結語

晏殊是北宋第一位大量作詞的文人,將小令的創作推向成熟。他以《珠玉詞》裡的136首詞作,影響著宋詞沿清麗婉約這一方向發展。

雖然《珠玉詞》的內容與形式都不大,但因晏殊投之以生命的感悟,又精心雕琢它的外形和氣質,終使它珠圓玉潤,閃耀著永恆的光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